hkvffvsqxs 发表于 2022-12-13 05:45:29

中轴线上的《名人》故事(41)



光芒燃尽张之洞
张之洞家教有方,16岁中解元,同治二年,27岁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山西巡抚、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1889年,张之洞任职湖广总督19年,以他远见卓识的睿智、清风两袖的原则,及对外“开放”的思路,使经济封闭保守的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所做出的政绩,时至今日仍影响着武汉。
1907年夏,在张之洞奉旨进京,离开了武汉。这一年,他已经71岁了。进京后,张之洞曾上书建官立图书馆,并很快得到清政府朝廷的批复。1909年9月9日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馆址设在什刹海鸦儿胡同广化寺内。
张之洞奉旨进京后,其府邸在地安门外大街白米斜街11号。如今从白米斜街东口走入,就会看到一座与众不同的深宅大院。广亮大门前的上马石、八字门墙,以及大门对面矗立着的高大的青砖影壁,昭示着昔日院落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在《北京私家园林志》中写道:“(张之洞)宅园格局宽敞,横跨四路院落,中路是住宅主院所在,设有四进院子,各有正房和东西厢房; 东路院辟有花园,大门位于东南角,院中堆有一座假山,山上建有凉亭,山下曾经挖有一片很小的水池,旁边种植着繁盛的松柏花草。假山的北面是一座五间正厅,厅北为东楼五间(另有西楼五间)。”
有文字记载,1907年,张之洞从湖北奉旨入京,位于白米斜街的私邸并非新置,且略显陈旧。于是湖北善后总局专门拨款二万两白银,对该宅院进行了彻底修缮,并新建了二层砖木结构的观景楼。其前廊后厦,即可远眺地安门内的皇城,也可观赏眼前的荷花绿柳、钟鼓二楼。从修缮旧宅的思路和结果,依稀感受到“洋务运动”的余温——中西合璧,花园洋楼。
遥想当年,在张之洞作古前,摄政王载沣曾坐官轿至白米斜街,是为饰终之礼。此后,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国走到了尽头。从此,这座风光显赫的深宅大院,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时代变迁,也在不断地更换着主人,赋予了新的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张之洞的五子张仁乐,字燕卿,上世纪30年代曾任“伪满”实业部大臣。1945年日本投降后,张燕卿因投敌“伪满”被定为汉奸,并被判刑,关押在北平监狱内。张家大院因而被查封,其中张之洞故居的左院、右院及前院均为国民党高级要员的私宅。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围棋手过惕生在北京拜见国家副主席李济深,提出筹建新中国围棋组织的建议。李济深对此深表赞同,旋即向周恩来总理呈交了报告并得到批复。当时,过惕生负责具体落实棋社选址筹备工作。经过多地走访,最终看中了位于前海南沿3号院的二层小楼(张之洞家祠堂)。在接洽后得知,这个院子是被查封的“敌伪财产”,有关部门表示不能启封。此后,经大家自下而上的疏通,最终章士钊将报告面交毛泽东主席,并得到特别批准。从此,张之洞的祠堂成为“北京棋艺研究社”诞生地。
当时“北京棋艺研究社”俗称什刹海棋社,棋社中的“老会计”就是张之洞的儿媳龚安惠,以表谢意。我国著名围棋大师聂卫平,童年学棋就是从这里起步的。聂大师回忆说:“对龚安惠印象很深,她当时特别喜欢我,总给我留些好吃的。那个年代物质贫乏,就是几颗小枣都是好的。”
张家祠堂及小花园,坐落在张家故居最西边,其旁门正对着什刹海岸边,以后什刹海棋社搬出“祠堂”。据胡同里老人们讲,当年与“祠堂”相邻而居的曾是中共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其宅邸也是张之洞故居的一部分,可见张家院落面积之大。
1949后,国家部委将“故居”切割成若干小院,独门独户,分配给司局级干部居住。在“文革”期间,东边花园的假山被推平,凉亭被推倒,花木被铲除,盖满了民居平房。至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由于干部住房另有安置,故居西路的庭院中在临时地震棚的基础上,又逐步改建成红砖房。以后各家各户又安装了小院门,形成了今日“院中院”的格局。
上世纪60年代曾在白米斜街居住的陆元回忆道,7号院(张家花园)解放后曾是石油部幼儿园,后来就逐渐成了大杂院。小时候在院中见到有假山、凉亭、石桌、石凳,地面是石子镶嵌成图案的甬路,路旁是繁花茂草、古柏高松。
从小就跟父母住在张家故居内的杨建伟回忆说:“张之洞故居解放后成为石油部宿舍后,将原府邸(11号院)切割成若干个小院子,分配给司局级领导们居住。院内设置了锅炉房,房间里有暖气,大门口设有收发室。平日大门紧闭,只开大门上的小门,各家出入都有钥匙。直至1976年地震之后,院子搬进来的住户逐渐多了,大门自敞开之后,门下的大门槛也不知了去向。”
张之洞的一生是十分矛盾的,有人说他是“救国精英”,是洋务派的最后一位首领。他修筑了京汉铁路,力排众议起用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他又“反动守旧”,参与扼杀了戊戌变法,让康有为和梁启超对他切齿痛恨。但张之洞生前又按“三不争”原则做人做事,即: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显示出张之洞的修养、胸怀和不凡。
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认为,张之洞故居是乾隆年间便已存在的老宅,对于研究老北京四合院建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仅以张进京之日算起,这座院落也有百年以上历史了。张之洞故居至今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仅被市文物局列为“未被核定的不可移动文物”。故居虽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受保护区内整体性的保护,但并没有得到具有针对性的重视与保护。
有专家提议,张之洞故居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文物,应该予以特别的保护和修缮。鉴于张之洞的历史地位,呼吁尽快建立张之洞纪念馆,并借此将其乾隆年间就建有的北京四合院一并保护起来,一举两得。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67b316aaa914aff8e8a4e5e67e6b49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6244444&x-signature=Gn2jhcF5ITAT0pnMEUUbteLX%2FpM%3D

张之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轴线上的《名人》故事(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