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yl55e1tlftv3 发表于 2022-7-23 22:40:38

南方日报:不要回避课文里的错误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则鹬蚌相争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最近有个小学生提出了疑问:“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

鹬蚌相争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记载的是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该小学生发出质疑之后,相关部门回应,寓言故事用来喻事明理,允许有一些想象和夸张,暂时不会更改教材。必须承认,寓言故事为达到生动形象、直白明了的效果,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这本身即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倘要严格较真的话,鹬和蚌并不会说人话,大灰狼也不会扮作狼外婆,龟和兔怎么可能去赛跑?我们理解寓言,必须浸入情境,而不能认死理、钻牛角尖。

但寓言表达手法没问题,不代表讲述逻辑能自洽。鹬蚌相争的故事非常精妙,较真大可不必。但也颇有一些故事,为了讲道理而不顾逻辑。如课文《羿射九日》讲到,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江河里的水都被蒸干了”,然后又写到,为了帮助人们摆脱苦海,神射手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同样地,童话故事《灰姑娘》里,过了12点魔法都会消失,一切归回原状,但是唯独水晶鞋被保留下来。像这样一些漏洞,就不能简单用寓言的“筐”给盖住,而应该大胆承认错误。小学生主动挑错,是批判精神和怀疑态度的体现,值得点个赞。

教育界有个理论,“儿童乃成人之父”。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许多案例中,问题不是成人主动发现的,而是小孩子挑出的。正是这种对比,让我们看到孩子们身上有某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如对细节的专注性,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正如《发现儿童》所写的,“儿童本质上是积极的主体,蕴藏着创造力和志趣爱好,但往往被成人制定的教育制度所压抑”。今天我们成人也要想一想,何以自己发现不了问题?是对经典习惯了盲目崇信,还是养成了某种表达套路,抑或被生活顿挫了热情?果真如此,孩子难道不是成人学习的榜样吗?

这也提醒我们,权威的课文,不能照搬大道理,而是要讲好小故事。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应以回归童年去解读学生,充分地代入学生,为他们创设适宜身心发展的阅读环境。好的文章应该能开启学生大脑、打动学生心灵,面对学生质疑时正面回应、及时纠偏,而不是据以经典之名,绝不悔改、文过饰非。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我们固然要追求知识,但更追求独立求索的态度,不盲信权威的精神。一些小学生挑出课文的错误,不管是否成立,其态度总是值得赞扬的。倘若错误成立,如何回应也很重要。《羿射九日》被曝漏洞之后,教材编写组表示会认真研究,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不错的态度。

utv6fugloqqupf 发表于 2022-7-23 22:41:07

神话和寓言以后别进课本了,因为鸡鸭鱼肉海鲜爆肚都不会说话。

ukwqwcoz2oc00i 发表于 2022-7-23 22:41:13

狼的嘴巴并不大,它是怎么一口吞下外婆和小红帽的?

红缨 发表于 2022-7-23 22:41:33

孩子没有错,错的是教育者。

up2bynxz0pvfxm 发表于 2022-7-23 22:41:47

鹬蚌相争流传千年的寓言故事,却在今天被我们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提出了质疑?呵呵呵!!!

uw1q8a3q1qgg4a 发表于 2022-7-23 22:42:20

如果说“鹬蚌相争”的课文确有问题的话,那就是应该将苏代劝说赵国的整个段落全部选取下来,而不是孤立地讲这一则成语。孩子如果发现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例如“蹚”字的问题,当然应该褒奖并积极修正,如果是“强说愁”那就非但不该表扬而应该想想是不是媒体宣扬之下产生的品德问题了。谈教育理论,也不应该脱离辩证看待问题的基本原则,表象一样,本质则未必。

uoqzt1lzvqjskk 发表于 2022-7-23 22:43:06

孩子有质疑是可贵的。问题在于质疑后是不是又继续去把质疑的问题弄清楚了,还是只停留在出名的成就感上?

uni9aa8447anax 发表于 2022-7-23 22:44:06

为啥一些人对质疑这么害怕呢

ufcjl6nj9nll7l 发表于 2022-7-23 22:44:52

关于寓言故事方面的我已经发表言论了,单就这个:蹚。一个意思是用脚涉过较浅的水域。另一个意思,用犁犁地时把土翻开,除去杂草或给禾苗培土。在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除了蹚水,还有一种在田野中蹚土,所以说,这个"蹚"字,用在没有水的河滩中,真不是多大的问题!

飞翔 发表于 2022-7-23 22:45:41

南方系报纸就是不一样,只要是质疑国内的事都是有理的,没理也要鼓励不要失去怀疑的精神,厉害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日报:不要回避课文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