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初为丐,后为商,一生为人——大染坊的故事
近期刚刚看完《大染坊》,这本书应当是我近期阅读最有进度感的书了。看这本书的缘起,很大程度上源于之前看的电视剧《大染坊》,电视剧自己曾看过两三遍,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画面感更强。侯勇老师在电视剧中出演的角色,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时不时跃然纸上。这本书总体上是围绕主人公陈六子(陈寿亭)展开的,他的一生借用一位读者的评论可以概括为:初为丐,后为商,一生为人。故事选择的时间节点,也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二三十年,故事的高潮则集中在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前夕之间。整部小说存在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主人公陈寿亭个人的成长经历,讲述如何从一名染坊伙计成长为民国时期的实业家的故事,这是一条明线;另一条暗线,则是聚焦于在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下,实业家挣扎救国图存的群像。
对于陈六子来说,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人做事,在商业世界,可以说是个天才,在商业竞争方面几乎没有败绩。做事也是极有人情味,对工人极为爱护,与工人同吃同干,为了做乞丐时的一饭之恩,为人养老送终,对于地痞流氓则是毫不客气。对于商业竞争对手,该狠的时候狠,该敬的时候敬,有一丝英雄气概在里面。这种人可以说,极具人格魅力。不过,对于主人公自己更多的还是欣赏,从为人为事的角度,自己永远也成为不了那种人。
于自己而言,个人更为倾向的还是主人公的合作伙伴卢家驹。在初次接触这个人物的时候,感觉似乎像是个纨绔子弟,如书上所描述,在海外学印染工艺多年,却没有实际操纵机器的能力,似乎是不学无术,靠家中积蓄才有了和主人公合开染厂的机会,但是真正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才让人发觉前期的描述更多的还是为了衬托主人公的卓越,卢家驹并非不学无术之人,他长期阅读印染相关的书籍和期刊,对最新的技术工艺了然于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才有了最后对竞争对手的反戈一击。正如主人公陈六子所说,他是真正的高人,他懂得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不与他人争锋。这也是自己最为欣赏他的一点。书中另外一条主线则让人不免伤感,如日本商人所言:个人太强,国家太弱,是容易吃亏的。正如书中最后所言:
国家,是人生活动的最终平台,当这个平台倒塌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亦如流星逝去。能力、热血、才华、激情,也仅是垂死者那惨白的面孔上,一缕灿烂的笑容!
如书中林老爷子所言,“覆巢之下,无有完卵,人生的得与失,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联想当下中美之间所持续进行的摩擦与博弈,看似与每个人远隔千里,实际却是与个人息息相关。由于长期的西方文明的浸染,我们很多时候已经无法区分文明行为与国家主体行为之间的界限,导致无法识别大国竞争与博弈背后的残酷真相。我们的政权和政府或许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但是在面对真正的外部压力的时候,若不能摆正自身的位置,必然是让人非常遗憾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283b95b7c3d4af9b5203a5a7a2a858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933268&x-signature=TkVb8utHI76a7wLm5DJNl5ZAOTg%3D
生在这个和平年代,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何其幸运,能够安享稳定的大环境所给予自己的一切。但有时候,也会提醒自己,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和平年代又何其短暂。时代给予个人的假象就是,明明是很稀有的东西,我们却待之如常。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人生中另一份的不安定感。就像当前的俄乌冲突,时下的两国人民或许也未曾想过,事态会演变为当前境地,而且更让人不安的是,将来还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在当下,最流行的一个词是“躺平”,作为个体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它如此受关注又如此受人欢迎,就在于它弥足珍贵,甚至说几乎不可能达成,因为生活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