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底线,做事会变通,方圆之道就是成功之道
方犀堃编方犀堃在《方与圆》中明确指出:“做人有底线,做事会变通,方圆之道就是成功之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说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但又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于形式,要有圆融处世、适应社会潮流的韧性。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6b8975090634627bc0cea88eb21542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325904&x-signature=S7OOdzNlIWtQ3Nq4GtKSXfwNXXU%3D
为人没有方,则会被视作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会处处树敌。但倘若太过方正或太过圆滑,又会寸步难行。
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就可以想办法绕过去。假若非要正路直行,那结果只能是撞在南墙上了。
因此,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方圆有度,该方时方,该圆时圆,才能做到圆融通达,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巜庄子.人世间》一篇中,庄子假托孔子与其弟子颜回进行对话。颜回被孔子当场一骂,有点领悟了人生的道理了:“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在方直而外而曲成,这就是“外圆内方”,跟人家接能和蔼一点,里头还是修我的道。这样的做法并不矛盾。庄子提出三个要点:一是“内直”;二是“外曲”;三是“成而上比”。
在这里我们除了要领会“外曲内直”四个字外,还要重视一点。那就是庄子隐含了一层意思,即内里必须正直。如果缺乏了“内里正直”,便失去了做人最根本的东西,“外曲”也无法做到了。其实,内直是外曲的中轴线。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处世八面玲珑,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原则,那他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人生境界,外事外物都无法动摇他的初心。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如《资治通鉴》有所记载,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说魏王是明君,完全是出于保全自己升官发财的私心,对君王的明智完全无智。任座敢于不畏权势,直言进谏,非常了不起。但因为他的话完全无视君王的脸面,所以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破赶了出去。而后一位大臣显然有更大的智慧。他心里能够明辨是非,为了便魏王能够纳谏,他顺从了魏王的心态,先说他是明君。但他说的话并不是为自己争取利益,所以他与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有本质区别。然后他在解释中婉转地告诉魏王他是个昏君,明君应该如何做。所以这位丈臣的策略值得我们学习。
附:巜资治通鉴》记载故事:
魏王攻占了一座城池,于是设宴款待群臣,席间,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百官怕得罪君王,纷纷夸奖他聪慧过人。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魏王十分奇怪地询问原因。任座说:“大王取得了城池,没有按顺序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所以我说大王是昏君。”魏王恼羞成怒,命令手下把任座赶了出去。
接着魏王又问下一个臣子,这位大臣说:“魏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赶忙问这位大臣何出此言。大臣说:“臣曾听说明君手下多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听了这话,魏王急忙把任座请了回来。
上文中第一种人曲意逢迎,过于圆滑狡诈;而任座过于刚正,险些因之获罪;最后一位大臣,柔中带刚,他的做法是最上乘的处世之道,即内方外圆之道。
方是做人之本,我们的脊梁就靠这方支撑起来;圆是直的品格,我们才能无愧于天地,但是月满则亏,水满直盈,过于刚直则易折,因些凡事要学会变通,不能一味地固执己见,要讲完圆融,即外圆。外圆是以万变来处理内方这一不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080434045734951af0526bce24476f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325904&x-signature=6clCH4qLltNtVFTi9prLeLCpTPc%3D
赶水:赶人为先,上善若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531e1a5414c4cf9b164694c44e07bb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325904&x-signature=gvWQDNN3qtGBesbLm%2FqeF3a6UOk%3D
赶水岔滩车站白石潭铁矿石上车塔 方是做人之本,我们的脊梁就靠这方支撑起来;圆是直的品格,我们才能无愧于天地,但是月满则亏,水满直盈,过于刚直则易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