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70s9i0n1 发表于 2022-7-6 11:40:50

乡村变身产业新城,耕地何去何从?济南:探索大托管 破解种地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b69d01bc0d3458d9147cab465ab8b6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441682&x-signature=yRBWBsB0L0JRlNHKa18R1MV3cmM%3D

  随着临空经济区的崛起,济南高新北区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民变成产业工人,增收又致富,这自然是好事一桩,可土地谁来种?2021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试图对症下药,实现破题。
  富裕村遇上新问题:地咋种?
  6月21日,烈日当空。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农业部门派出3人工作小组,前往临港街道曹家村,调研该村首批试点托管200亩玉米的出苗情况。“你们看,种子下地才10天,这苗子有手掌高了!”用手掌比量着玉米苗,曹家村村委会主任刘振东喜上眉梢。
  曹家村现有村民176户、739人,耕地2000亩。曹家村不大,但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该村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3公里,离临空经济区只有500多米。这几年,临空经济区招商引资的好企业越来越多,太古飞机、比亚迪、博世马勒……这些优秀的企业都成为村民的就业新选择。曹家村80%的劳动力在家门口上班,青壮年月工资五六千块很正常,部分学历高的村民月收入能过万。2020年10月,曹家村整体拆迁改造,政府为包括曹家村在内的几个拆迁村建设了临港安置区。本周,村民拿到新房钥匙,个个心里乐开花。可转头,不少村民就有了烦心事,新房离土地有15公里,搬进新房后,地可咋种?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农具放在哪儿?
  政府早有谋划 试点土地托管
  很多村民不知道,2021年,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乡村振兴局)、临港街道就开始谋划曹家村等拆迁村的种地问题。
  2021年9月,高新区出台《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方案》,决定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施,推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的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今年3月,高新区农业部门和相关街道提早对接村民需求,帮助村民牵线搭桥。最终选定由丰信农业进行托管。据悉,丰信农业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是全国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也是高新区内企业。该公司已持续为全国12个省、105个县、1.7万个村、183万种植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覆盖3703万亩耕地,扶持创办或规范运营超过1000家合作社。
  这段时间,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农业部门联合临港街道组成工作组,先后进村十几次,与村“两委”一起,大会小会、入户走访,给村民讲解土地托管的流程和好处。“广大村民祖祖辈辈种地,把土地看作‘命根子’。把地托管给外人,村民一开始肯定不放心,我们首先要改变村民的观念。”这段时间忙着做群众思想工作,一提起土地托管,临港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主办马士民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土地托管就是把土地交给专业的农业科技公司种植,地和收成还是农民的。从村民角度来说,土地托管能解放农村劳动力,转变村民的恋土情结,同时,破解搬迁上楼后“种地远”的问题;从国家角度,土地集中托管能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安全;从村集体角度来说,采取托管服务能实现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降低种植成本,壮大村集体经济。
  简单一句话:农民不用下地干活就能收粮食。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5月30日,曹家村经济合作社与丰信农业正式签约,首批流转200亩土地,由丰信农业种植玉米,托管费由村集体出资一部分,村民承担一部分,秋季玉米成熟后,收成全归村民所有。6月上旬,试点地块的小麦完成抢收后,丰信农业随即派出技术员和作业机械,完成玉米播种。
  如今,200亩玉米顺利抽芽,长势喜人。
  推广土地托管模式服务更多拆迁群众
  刘振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托管服务公司每亩地收取约1000元的托管服务费,这个费用与村民的种地成本大体一致。托管服务公司通过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后,能降低种植成本,类似于通过批发“赚取差价”。以咱北方地区“一年两熟”来测算,像今年这个好年景,一亩地约有3000元收入,村民支付托管服务费之后,每亩地能获得约2000元收入。
  “去年到今年,政府每月给村民发拆迁安置费,村民大多就近租房居住,还没感受到拆迁安置后的‘种地远’问题。这几天实地看过新房后,过来打听托管政策的就有好几户。”刘振东说,村“两委”准备积极配合丰信农业,把首批试点田种好,等到秋天玉米熟了,用看得见的好收成让广大村民眼见为实,再通过继续做群众工作,会有更多群众加入土地托管。
  “济南高新区作为功能区,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高新北区目前有约4.26万亩耕地,随着片区开发、项目落地,辖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变成市民、农村将变成城市,顺应这一趋势,必须提早谋划、主动担当,提出农业发展解决方案。广大村民拆迁安置后,通过土地托管,既是落实耕地保护、守好粮食安全责任的措施,也是解决村民种地难的途径,还是让高新区农业走向规模化、让农民真正变成城市人的必经之路。”这是高新区农业部门的同志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济南日报记者:韩霄鹏)

黎英 发表于 2022-7-6 11:41:18

转发了

RJ1988 发表于 2022-7-6 11:42:14

转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变身产业新城,耕地何去何从?济南:探索大托管 破解种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