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如孙权,智谋如曹操,仁德如刘备,五代十国还有这种皇帝?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9a0b1c83ab2430e94ccb1fd75e4c5f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I4d9IOVRlVbbV1D1LkeElJL8pdQ%3D(唐朝灭亡)
昭宗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时任大唐丞相的朱温同志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篡权了唐朝政权,建立了后梁。
后梁的建立,意味着五代十国的大幕正式拉开。
梁太祖朱温有能力,有手段,且志在天下,但此时的中原大地枭雄林立,军阀们裂土分疆,想要一统天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别人先不说,单是割据河东的李氏父子,自己前脚称帝,后脚他们就跟自己唱反调,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恰在此时,从福州一带,又传出了枭雄王审知基本统一岭南全境,成为了福建地区的实际统治者的消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朱温知道,自己想要一统天下的夙愿,恐怕是没戏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a530790c9784dac8e6be3751dc7213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pfKkv5nbwLrrjOlJOOdWs96wX0c%3D
(后梁太祖朱温 画像)
我们的老朱同志想要建功立业,但刚刚崭露头角的王审知却只想要保境安民,守土一方。
王审知,字信通,祖籍河南固始,他家中行三,由于文化水平很高,又擅长骑射观武,常骑一匹白马,挥斥方遒,叱咤疆场,所以人送外号,白马三郎。
可以见得,在古代,骑白马的都不是一般人。
王审知治下的福建一带(也就是闽国),其实王审知和大哥王潮,二哥王审邽一起打下来的。
最开始,闽国的实际掌权人是大哥王潮,王潮有尧舜之德,传贤不传亲,临终之际把权力交给了素有能力,威望更甚的三弟王审知,而非自己的儿子们。
事实证明,大哥王潮没有看走眼,自己的这个弟弟的确是个人物,更是一位人中翘楚。
相比之五代十国时期那些整天发动战争,不断掳掠土地的军阀们,王审知反倒是个很有德行的人。
王氏祖上,家学渊源,他是琅琊王氏出身,祖上是秦朝名将王翦,王审知自小通读圣贤书,养成了他儒雅恭谦的性格,他幼时家境不好,从小到大更是亲历了因为中晚唐的败落而带给百姓们的疾苦。
他十分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就算是不能一统天下,福泽苍生,但至少凭借现在的能力,也应该惠及一方百姓。
所以在王审知担任闽国国主的时期,他一贯主张与民更始,修养生意,内修德政,外和邻邦,天下百姓苦残唐久矣,而王审知如此国策,简直是给老百姓下了一场及时雨。
在他接任国主的第二年,闽西百姓发生暴乱,两万多灾民组织起义,反抗朝廷,声势浩然,俨然有当年黄巢同志的势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9a3eec3a5354cc4a42fd9cdc8959fa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fnZ%2F6a%2FHW7W%2BzrGYCO6GLPH1%2FMw%3D
(农民起义)
面对流民灾民暴乱,朝廷的态度一贯都是零容忍的。
在封建帝制时代,罪重不过造反,因为造反就意味着否定皇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更意味着政权有被颠覆的可能,所以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对造反起义基本上都是赶尽杀绝。
统治者们执行着如此残酷的法度,但却往往是压下一波造反,又来一波造反,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
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
是啊,造反要杀头,造反要诛灭九族,历史上造反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次数寥寥可数,为什么老百姓还要铤而走险?
不过就算统治者们去想了,去研究了,估计也只会认为是老百姓闲着没事儿发疯了。
但实际上,百姓造反的理由往往很简单,那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平白无故,好生活好日子,谁愿意造反?谁可能会造反?
沉重的赋税,高强度的劳役,赈粮的克扣,官恶的欺压,每一种行径都能把百姓们逼上绝路。
当活着都已经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造反成了唯一的解脱。
此时闽西百姓的起义,同样是因为当地官员作恶,克扣粮食,百姓得不到商定的救济粮,成片饿死,这才聚众起事。
换做别的朝廷,别的统治者,对付这种穷山恶水的刁民,办法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全都杀掉。
杀掉了,一来可以平息叛乱,二来还可以节约粮食,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封建王朝的血泪实在是不忍提及,往往一提,就要扯出一大串黑暗的往事来。
百姓如蝼蚁,贱民如草芥,这已经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认知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a6b2ba526df4c45a5b10b22b978f39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PZtpcUYbL%2FEnAq4jb60eBwhZc%2B8%3D
(闽国太祖王审知 塑像)
但这种情况,在王审知的身上却发生了改变。
他亲率大军赶往百姓们起事的地点,但却严令士兵勿伤百姓一人,而是亲自下到基层,倾听百姓们的苦衷,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积极的找到缓和矛盾的解决办法。
很快,粮食发下来了,并且,还带着王审知自掏腰包用来补贴百姓的银钱。
最后,王审知对这两万百姓俯首而拜,说了这么一句话:
《恩赐琅邢王德政碑》:吏实为虐,尔复何辜?
真正暴虐寡恩的,是我们这些官吏,你们老百姓其实是无辜的啊。
一句话,扯下了这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的遮羞布。
如此仁君,恐怕五代十国,无出其右。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王审知辛劳过度,病重,五月病逝,传位其子王延翰。
王审知在世时,臣子们多劝他称帝加冕,他每次都极力推辞,表示自己无心称帝,老老实实地守护住一方百姓就够了。
如此谦让之心,也算是世间难得。
由此,王审知一生,德行堪当帝王,但终生未做皇帝。
接下来,让我来聊一聊王延翰。
王延翰,字子逸,是王审知的长子。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512bd0a0ba84da79b921554c08123a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UBfMt%2FbzTHWfgigEJ8yICs%2FV2Z0%3D
(闽嗣王王延翰 形象)
作者曾经研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闽国史料,发现关于对王延翰这位同志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只有关于外貌方面的。
《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延翰为人长大,美皙如玉………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延翰个子高挑,身材匀称,肤白貌美,面如白玉,是个十足的大帅哥。
是的,大帅哥。
但除了长得帅之外,史书剩下的评价,基本上就都是清一色的恶评了。
和他那温良恭让的父亲不同,王延翰是个妥妥的昏庸之辈。
王延翰在位的时候,后梁已经灭亡,河东李氏已经建立了后唐王朝,而由于闽国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后唐对闽国也是鞭长莫及,只能听之任之,只要你不捣乱,我就不收拾你。
强敌的放松,本来是闽国发展国力的好机会,但年轻的王延翰似乎并不愿意做一个贤明的帝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67a1154e1064223868a71208947f59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IZTJJmkfXNF3R4TreFRdriF%2B%2Btw%3D
(闽国)
王审知治国有术,但教子无方,尤其是长子王延翰,做人的水平实在是很差劲。
一来,王延翰大兴土木,兴建宫殿,单是他自己兴修的游廊,就横跨福州城二十余里。
朋友们,闽南本来就是边陲小国,积贫积弱,王审知勤勤恳恳许多年才攒下的老本,短短几个月,就被王延翰造了个一干二净。
光是搞基建也就算了,王延翰其人,在道德上也有些瑕疵。
这位闽国国主,不爱饮酒不爱享乐,独爱女色,动辄就是广采民女,充入后庭之中。
一开始还是从官员家中广泛招募女子入宫,后来数量实在不够,又变成了从民间征召女子,再后来也不走什么流程了,王延翰直接派兵下去强抢民女,惹得地方民怨冲天,社会矛盾再度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王延翰有个弟弟,叫做王延政,时任泉州刺史,一向体恤民情,又胸怀大志,眼见哥哥如此荒废政事,鱼肉百姓,心中十分着急,于是极力上书劝谏,希望哥哥可以停止这些恶俗恶习,效仿父亲,以德政治国。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延禀复书不逊,亦有隙。
亲兄弟的金玉良言,好言相告之下,王延翰没有痛改前非,反思自己,反而认为自己的这个弟弟管得太宽,于是回书臭骂了王延政一顿,由此兄弟二人便结下了仇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daf96b4651749149051694ab5c5441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L34cfK6fmlu48BOsWI6FzSMJsjw%3D
(恭懿王王延政 形象)
别的不说,但是王延翰强抢民女这一条,就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王延政明白,王延翰如此治国,闽国早晚要败在他的手上,与其和昏君一起走上绝路,还不如当断则断,另谋出路。
于是,王延政找来了父亲王审知的养子周彦琛,带领一支奇军,星夜兼程,攻打福州,王延翰无力抵挡,被王延政抓获,当即处死。
王延翰之死,是在天成元年,公元921年,十二月。
他的一生是荒诞,快乐而短暂的,他的一生在史书上的记载也十分短暂,短到只有寥寥七个字:
《资治通鉴》:王延翰,骄淫残暴。
说来说去,这位国主,实在是什么好聊的。
骄傲,残暴,这位皇帝从来都没有把别人当过人看。
既然他自己不把别人当人看,那么别人也不会把他当人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5c5d9b884a94165a6783749fcad8a2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20865&x-signature=SVBuFq%2FVN3ZWIGTJ0KUTGHmheuk%3D
(城破人亡)
历来,国君暴亡,必然百官悲痛,臣子嚎哭,万民服丧,整个氛围是悲伤不能自己的。
但王延翰被自己弟弟抓住,然后在福州城的刑场引颈受戮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看着王延翰人头落地,人们无不欢呼雀跃,恨不得放两挂鞭炮来庆祝一下。
有帝王受俘,百姓百里相送,有帝王身死,百姓焚香祭奠,而王延翰一死,摆明了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儿。
看来,历史的记载也许偶尔会有失偏颇,但人民群众的评价,永远是最为公正的。 907年 不是唐昭宗吧 刘备是假仁假义,谈何仁德 仁德如刘备?那可就不咋样啦 还有明孝宗朱佑憆也是教子无方,宠妻无度![灵光一闪] [狗头][狗头][狗头]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