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激励我们前行的先烈和故去的楷模

2023-10-4 19:03| 发布者: uaha3rwuc2c6pu| 查看: 1262|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那些激励我们前行的先烈和故去的楷模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本刊记者 刘善伟 郝志舟 屈舒鹤每逢清明,人们会在这一天祭奠祖先,怀念故去的亲人,也会缅怀先烈,拜祭英灵。

清明之际,我们缅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缅怀李大钊、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等革命先烈,他们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缅怀抗日烈士们,他们在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我们缅怀抗美援朝烈士们,他们是堂堂华夏光辉的脊梁;我们也向南京大屠杀中罹难的同胞们默哀,缅怀逝者,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以史为鉴,照亮未来前进的道路。

同时,一些青年朋友们给本刊来稿,讲述了他们心中的烈士和故去的楷模、榜样们的不朽事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雄、崇尚英雄!雷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青年》1963年第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封面时光回转至1962年8月15日12时05分,一位22 岁的年轻士兵心脏停止跳动,一张灿烂的笑脸凝成丰碑。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雷锋把一个战士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连同他英雄的情怀、献身的精神、高尚的品格,留给了人们,成为永恒的精神名片和道德丰碑。

1963年2月22日,毛泽东同志应《中国青年》编辑部请求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正式出版,率先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这幅题词。3月4日,新华社向全国发出通稿:《〈中国青年〉出版学习雷锋专辑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的题词和诗文同时发表》。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各大报纸刊发了题词或通稿。

从1963年起,3月5日被命名为“学雷锋日”。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60周年。



如今,一甲子过去,雷锋精神穿越时间,哺育一代代青年长大,不朽的精神持续散发着恒久的温暖。

60年间,怀念和传承不断。雷锋精神穿越了空间,感动着国人,也感动着世界。

王杰: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王杰雕塑
1965年7月14日7时左右,原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王杰按计划开始给民兵班讲解布雷的动作要领,刚埋了两三锹土,意外出现了:过期的拉火管发生自燃,冒出一股白烟,千钧一刻之际,王杰奋身扑向炸点,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

事后,专家组调研查明:王杰作为一级爆破能手,在发现炸药即将爆炸的危急时刻,完全清楚只要往后迅速一仰,避开爆炸形成的45度最大杀伤角,便可以保全自己。但身边的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一定有人死亡。王杰为了救人民群众而牺牲了自己。

1965年11月6日,总政治部向全军下发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指示,学习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王杰牺牲后,人们被震撼了:王杰为什么可以在千钧一发时刻,瞬间牺牲自己救人?翻看他的日记,人们发现了他思考的人生三问。

在1964年7月28日的日记中,王杰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王伟:用生命捍卫祖国的海天



王伟烈士
“我是81192,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这是海天卫士王伟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2001 年4月1日, 美国EP-3战机闯入中国领空,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主动请命执行监视和驱离美军机的任务,勇敢地在空中与对方展开缠斗,美军飞行员仗着飞机本身体型大、更为坚固的优势,直接撞向王伟驾驶的歼8II战斗机,螺旋桨扫中王伟战机尾翼致其失衡,王伟最终被迫跳伞。

我国紧急派出大量兵力对事故区域进行了全面搜救,许多当地民众也自发组织了搜救队前去支援。总计有10万军民投入救援,却始终未能找到烈士的遗骸。王伟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color=rgba(0, 0, 0, 0.9)]
王伟驾驶的歼-8II战机在南海上空与美军侦察机近距离齐飞
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罗光燮

文/陈天靖 马乐清

光燮油画“罗光燮”“到”。每天晚上,南疆军区某合成团战斗英雄“罗光燮”连队点名册里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名字,每当连队主官念到这个名字时,全体官兵都会集体喊“到”。他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英雄,传承英雄的战斗精神。这样的仪式在该连已经坚持了61年。

1941年,战斗英雄罗光燮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新建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8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8月,第三次报名参军的罗光燮,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光荣入伍,成为新疆军区某部工兵连一排二班战士。

1962年,一次边境自卫反击战开始后,罗光燮伏在积雪皑皑的阵地上,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豪迈的誓言:“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甚至于鲜血和生命,永远站立在祖国西大门上,保卫祖国的神圣边防。”战斗中,他双手二度冻伤,仍主动请战。11月18日,所在工兵排奉命配属边防某部清除侵华军队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遭到炮火拦击,伤亡不断增加,2名排雷战士相继负伤。这时,罗光燮挺身而出,紧握爆破筒,冲进雷区。闯过两道炮火封锁线后,他不慎触发一颗被积雪覆盖着的地雷,左脚被炸掉,陷入昏迷,爆破筒滚下山坡。他苏醒后,炮火仍在继续,为了争取时间,在不能站立、没有任何排雷工具的情况下,他义无反顾地向前滚去,以身体引爆地雷。左臂被炸断后,仍继续向前滚动,不断引爆地雷,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1岁。

为表彰他的英雄壮举,罗光燮所在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根据其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3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追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如今,虽然英雄长眠喀喇昆仑之巅,但是英雄的精神却在该连代代传承。“滚雷英雄”罗光燮的胞弟罗光洪,从一名战士到罗光燮英雄班班长,再到英雄连连长、营长,罗光洪从未忘却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将哥哥罗光燮的英雄精神在他的身上继续发扬和传承。“滚雷英雄”罗光燮所在连队这些年也一直继承和发扬罗光燮的战斗精神,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用忠诚信仰,始终坚守一线,捍卫祖国领土完整。




义者不以祸福易心,勇者不以生死易志!

——纪念成都十二桥烈士

文/刘忠南



十二桥烈士墓浮雕广场
读大学的时候,我总爱读朦胧派诗人北岛写的诗,他的诗充满历史感,很有穿透力。

“从星星的弹孔里将流出血红色的黎明”,癸卯年的清明节快到了,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北岛《宣告》中这句悲壮的诗句。我不由想到了家乡四川的成都十二桥烈士,他们的故事曾在我的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1949年冬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挺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然而越是到了最后时刻,敌人就越是疯狂。

面对战无不胜的人民子弟兵,四川境内一些 国民党官员早已做好投诚准备,而国民党特务系统依然负隅顽抗,困兽之斗,密谋在出逃大陆前对革命人士进行一次血腥屠杀。

1949年12月4日深夜和12月7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在成都市西抚琴台(现王建墓)和通惠门外十二桥边,对监禁在成都稽查处和四川省特委会的35位革命志士,进行了秘密大屠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十二桥大惨案。

但是大屠杀阻止不了黎明的到来!惨案发生20天后,成都终于迎来解放,但是牺牲在十二桥的革命烈士们却没能看到这一天,他们长眠在巴蜀大地,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们是为国而死,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年少的我听完这个故事感动不已,热血沸腾。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获悉十二桥烈士的故事后,那年清明节一大早,我便骑车前往文化公园十二桥烈士陵园,陵园里满是熙熙攘攘、慕名前来祭奠烈士的市民,一束束鲜花寄托着哀思之情。和大家一样,我手持白花,亦步亦趋地跟在人群后面,缓缓走到烈士墓碑前,向烈士默哀、致敬,表达着对烈士的无限缅怀之情。

后来,我慢慢了解了每一位十二桥烈士的革命历程。他们的人生都很精彩,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是为了四川人民的光明未来而牺牲的,牺牲在家乡的土地上。

35名革命烈士中,有中共党员14人、民盟盟员5人、民革成员3人、党的外围组织成员6人、其他革命志士7人。他们都是胸怀报国大志的蜀中才俊,面对“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那样黑暗的旧社会,他们奔走呼号、栉风沐雨,以笔墨作武器对抗国内外反动派,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人民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

孰敢以卵击石,只因真理在心头!

共产党员杨伯恺在狱中拒绝写悔过书,向敌人严词拒绝道:“我绝不写一个字,就是马上枪毙我也不写。死怕什么!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是死得要有价值!”“红色袍哥”王伯高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决然支持抗战和民主革命,为地下中共党员提供暗中保护,他被敌人逮捕后,坚贞不屈,面对威逼利诱绝不服软。共产党员吴惠安因从事革命活动,多次被捕,但狱中的他十分乐观,还带信给亲人说:“天要亮了,我很快就要回来了,请家里人放心。”曹立中在狱中经受了残酷折磨,敌人无论使用刑讯逼供,还是许愿诱供,他始终宁死不屈,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我愿化作炽烈之火,燃烧出个新中国的昌明前途。”唯一的女烈士毛英才生前酷爱钻研马列著作、学唱进步歌曲,被押上刑车时还高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痛诸君为民主尽忠,为民族尽孝,杀身成仁谋解放;庆今朝拯人民于危,拯国家于难,血染芙蓉尸首春。”在当时的盛大公葬典礼上,成都工人送上的这挽联,道出了人民对先烈的哀思与崇敬。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他们的无畏、他们的勇敢连同他们青涩的脸庞,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连同他们伟岸的人格,都是敌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恐慌!烈士们的英魂已化作满天星斗,像灯塔一样指引着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们。

每当休假回家,看到繁似锦、灯红酒绿的成都城,我还会想到掩映在闹市街灯中的十二桥烈士陵园,真心感念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十二桥烈士!中国人民记得你们,四川人民敬仰你们,成都人民怀念你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无论今后面对的是困难、挑战,还是各种各样的诱惑,我都要学习革命前辈,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斗争精神,要昂扬志气、涵养骨气、厚积底气,凡谋事干事,只管该不该、敢不敢,不问难不难、顺不顺,不计较个人得失、少考虑个人安危,就像一滴水珠汇入汪洋,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汇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清明时节,梨花带雨,天地垂泪,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马仁兴:一位牺牲在战场前线的师长

文/李政



清明时节,细雨蒙蒙。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战士们早早地来到旅史长廊中马仁兴烈士的遗像前,凭吊这位赤胆仁心、护国兴邦的“辽吉功臣”,在讲解员的动情讲述中,重温马仁兴烈士血战四平的感人事迹。

四平,这个见证了人民军队不平凡的英雄之地,在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见证了国共军队之间的四次大战。一战四平解放战,二战四平保卫战,三战四平攻坚战,四战四平收复战。其中四平保卫战和四平攻坚战规模之大、战况之惨、伤亡之众,震惊中外,年仅43岁的马仁兴,就牺牲于四平攻坚战中。

1946年3月,时任东北保安一旅旅长马仁兴,作为副总指挥组织四平解放战的具体工作。第一次指挥刚刚组建半年的部队作战,马仁兴思虑良多:“要想把仗打赢,就必须把部队尽快带出来。”为此,无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实战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遇到情况,他就和干部、战士们一起判断、一起研究,并放手让各级官兵建言献策,每次把大家的意见听完之后才做补充或是强调重点。每逢战事,他必亲临前线,实地指挥。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他不惧生死,英勇战斗,带领全体指战员冲在最前面,顶在第一线。每当回想马旅长亲临战场的情景,老营长阎寄臣总是情不自禁地说:“有这样的领导,人民军队怎么可能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在马仁兴的坚强指挥下,四平很快被我方攻占,他也被任命为四平卫戍司令,负责克敌反攻。由于四平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守城兵力又仅有区区两个团,约6000人,马仁兴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为此,他终日钉在阵地上,一边为官兵讲解防御作战要义,演示指导构筑工事,一边研究部署武器装备,拟制阻敌反攻计划。在与全美式装备的敌人残酷的缠斗中,马仁兴始终处在一线指挥,将生死置之度外,硬生生将预计的坚守10天变成了32天。

1947年,东北保安一旅被改编为辽吉纵队独立一师,参加四平攻坚战。当年6月14日,四平攻坚战打响,尽管战前官兵士气旺盛,但因两次调整部署,准备时间略显仓促,攻击发起后的两天没能与从西南方向突进市区的一纵形成有效配合。关键时刻,师长马仁兴不顾被敌人炮火击中的危险,登上水塔观察地形,并提出提前加入战斗、扫清外围与突破连贯实施,把敌人最为敏感、坚固的北沟作为突破口的建议。在马仁兴的指挥下,突破北沟的部队在浴血奋战后终于在午夜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为我军突进四平市区打下坚实基础。6月21日,部队接到停止攻击、准备回撤打援的命令。

这时,马仁兴已经和部队在前线共同战斗了九个昼夜,而马仁兴让部队先撤,自己再留一天,实地观摩兄弟部队攻坚作战,为后续作战积累经验。6月23日下午6时许,马仁兴的部队在四平天桥下遭到了国民党军猛烈的炮火伏击,仅仅一夜间,部队就伤亡众多,被迫撤出了战场。此时的马仁兴焦急万分,在距离前线不到两公里的指挥所里,他勉强地吃下几口东西就走出去观察地形,判断敌情。就在这时,一颗流弹突然袭来,击中了他的左胸口,他当场牺牲,时年年仅43岁。英雄已逝,却从未走远。马仁兴舍生忘死、献身革命的精神,陪伴着一代代官兵的长大,滋养着一代代官兵的精神,激励着他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近年来,该旅官兵传承英烈精神、苦练打赢本领,出色完成实战化演练、抗洪抢险、实弹射击等多项任务,多次在上级组织的各类比武竞赛中名列前茅。“传承英烈志,激荡英雄气。传颂先烈故事,回顾英雄壮举,将帮助青年官兵培塑思想根基,端正价值取向,把追思的沉痛转化为不懈奋斗、奋进强军征程的动力,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该旅领导说。

“先烈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如今的和平与安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让我更加坚定精武强能、守卫国家的信念。”该旅战士徐智贤感慨道。细雨纷纷,润物无声。在先烈精神与光辉事迹的春雨浸润下,新一代青年官兵心中种下的那颗红色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我的战友胡建辉,倒在工作岗位上

文/周忠南



胡建辉生前照片江西省吉水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原副大队长胡建辉,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战友,还是我的校友。

13年前的那个初秋,我分配在县北的一个派出所,建辉和同事一起驾车来到县局接我。初次见面,建辉一脸灿烂的笑容,让有点拘束的我瞬间就放松了下来。一路上,建辉跟我有说有笑,还欢谈在省城警校学习时的青春往事,说起了南昌青云谱区岱山路这条警校生熟悉的街道。到了派出所,他又主动帮我铺开床,给我介绍派出所的起居饮食、村镇的风土人情、跟群众打交道的技巧等等,带我慢慢融入小乡镇。

现在,只要群众来派出所办事,我一定会热心接待、笑脸相迎,招呼他们先坐下来喘口气、喝口水,再慢慢地把事说……这些,我都是从建辉身上学的。

别看建辉平日对人总是笑呵呵的,他也有勇猛善战的一面。每次抓捕罪犯,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丝毫不会退缩。有一次,所里组织去乡村实施抓捕,那个逃犯粗壮高大,一身腱子肉,见到警察后拔腿就跑,溜得比兔子还快。但建辉一个箭步纵身就扑了上去,用身体把逃犯紧紧压在身下,逃犯使出了吃奶的劲奋力挣脱,用蛮力掰开建辉的臂膀手腕,建辉却强忍疼痛卡住他,死死不松手……

而命运的噩耗,却让人猝不及防。2020年11月7日一早,我打开手机却收到一则消息,“战友胡建辉因连续多日出差办案突发疾病,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不幸殉职”。一瞬间,我脑袋如被雷击,这是真的吗?前几天,我还在局里大院碰到建辉,他人还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怀着难以置信的悲恸心情,我疾速驾车赶至医院,重症监护室内哭泣声、呼喊声震天动地,建辉脸色苍白,双手摊软在病床,身体已经冰凉。我没有见到好战友的最后一面,热泪刷地从眼眶里涌了出来,心口似刀绞般疼痛,天昏地暗。

下葬后,我们陪同建辉的妻儿来到墓前献花。他妻子泪眼婆娑,战友们心神凝重,建辉五岁的孩子调皮地拨弄着墓碑前的朵朵白花。我蹲下摸摸孩子的小脑袋,指着墓碑上的遗像问道:“你想不想爸爸?”孩子懵懂地回答:“想,妈妈说,爸爸是警察,到很远的地方出差抓坏蛋去了,这次要很久才能回来。”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审校:刘晓 刘博文编辑:黄莲蕊(实习)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讲述80位“最美奋斗者”的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4-29 06:38 , Processed in 0.202927 second(s), 5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