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人物故事二十六:全能天才张衡

2023-7-29 19:49| 发布者: 顾宝义| 查看: 1972| 评论: 0

顾宝义
说起张衡和地动仪,相信中国人都知道,因为入选了教科书(现在已经删除),说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但实际上,没人成功复原过。


我们见到的那个,是新中国以后临时造的,只是为了科普宣传,所以真实性有待商榷,但这并不影响张衡的伟大。


事实上,张衡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他跟刘歆一样是个全才,在文学、绘画、算术、历法等方面造诣也很高,从中任意选取一项,都足以令他名垂青史。


比如前几年,日本公布新的年号,令和,就出自张衡的作品,他的《归田赋》中有类似诗句“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辛弃疾有个词牌名叫青玉案,就是摘自张衡的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而我们熟悉的那句: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也是出自他的《东京赋》。


在刚入社会时,张衡凭着一篇《二京赋》,获得大将军邓骘的看中,但张衡比较高冷,约了几次都拒绝,直到汉安帝也听说他的才华,才把他调去京城,后来当上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要说这官虽然不大,但也算对张衡的胃口,要知道他在读太学期间,就对天文、地理、易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下直接当成工作,还有公费进行科学研究。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读书、研究,还经常上天台,不是想不开,而是想不明白,所以去观察日月星辰。


古时人们对宇宙的认知,从神话传说到阴阳五行,摆脱了神话巫术的束缚,成为理论与观察相结合的理性探索,至东汉时浑天说已成主流,就是世界不是天圆地方,而是像一个鸡蛋,天是蛋壳,地是蛋黄。


张衡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并根据西汉落下闳的基础,改进了“浑天仪”,可以绕轴转动,模拟天体运行,在球体表面刻有二十八星宿及赤道、黄道等,类似现在的天球仪。


张衡还写了《浑天仪注》对其进行解释,对天象的观测和研究成果,则收入《灵宪》一书,张衡因此成了浑天说的代表人物。


因为失传,张衡记录的2500颗恒星一度被人遗忘,直到17世纪,人们用望远镜才观测到3000多颗恒星。


在《灵宪》中,张衡写有“月光生于日之所照”,即月亮不发光,它的光来自太阳,这一理论在当时是很超前的,还提出月食是太阳遮挡的结果。


所以为了纪念张衡的突出成就,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还将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还有很多,比如指南车、瑞轮荚、计里鼓车、独飞木雕、地形图等,不过均已失传。


在数学上,张衡对圆周率和球的体积也有研究,把圆周率精确到了3.14到3.16之间,因算学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为“西鄂伯”,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有人会问,既然我们的科学研究这么超前,为何后来没跟上呢?还是制度问题,因为我们的朝代更迭是复盘、农耕式的,没有转化为商业和工业的土壤条件,容易失传,而国外呢?是叠加式的。

最后要说的是,张衡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在文学发展史上,对汉赋的发展也有巨大贡献,他的《四愁诗》,开创了中国古代“七言诗”的新风,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与西汉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除科学与文学外,张衡还有一个浪漫的特长:绘画;他画了幅《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朝,和蔡邕一起,名列“东汉四大画家”。


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全面发展的张衡,也是止不住的赞誉:“像张衡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可成为一个凤毛麟角的人。”
顾宝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诸葛亮:智谋无双的传奇人生,让人拍案叫绝!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5-6 13:24 , Processed in 0.194688 second(s), 5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