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与王平:从红军到开国上将的传奇故事

2023-7-29 09:07| 发布者: p1ju1jltit| 查看: 1931|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引言:

他们是革命时代的英雄,他们是战友,他们是朋友,他们是同志。他们是杨得志和王平。
杨得志,原名杨德昭,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师长、军长、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等职,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王平,原名王炳南,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政委等职,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工作干部和政治家。
他们在红军和炮兵部队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在武汉军区搭班子,共同领导了一支强大的地方军队,为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4年初的一天,杨得志正在办公室里听取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杨司令员,王平上将来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什么?王平来了?”杨得志一惊,“他在哪儿?”“他在火车站。”“火车站?他要去哪儿?”“他要去北京。”“北京?他不下车吗?”“不下车。”“不下车?他想干啥?给我绑过来!”杨得志怒吼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为什么杨得志听闻王平路过武汉不下车而气愤?为什么王平要去北京?为什么他不下车?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故事?请跟随我们的文章,一起探寻这两位革命老将的传奇人生。



杨得志(左)
红军和炮兵部队的战友情谊



杨得志和王平的老战友情谊,源于他们在红军和炮兵部队的共同经历。他们都是湖南人,都是从贫苦农民家庭出身,都是在革命的风雨中长大起来的。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乡三望冲村。他的父亲是一个穷铁匠,他的母亲生了14个孩子,大多夭折。杨得志自幼随父学习打铁,因家境贫寒也曾乞讨、给地主放牛。11岁时母亲病故,他被迫辍学,到处打工谋生。1928年1月,他参加了湘南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平,原名王炳南,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大桥镇大桥村。他的父亲是一个贫困的佃农,他的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妇女。王平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因为家里穷,只读了两年私塾。1924年,他考入了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1927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杨得志和王平第一次见面,是在1930年(民国十九年)的文家市战斗中。当时,杨得志任红四军第十一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王平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政委。他们所在的两个师在文家市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形势危急。杨得志奉命前往第十二师传达作战命令,与王平见了面,并向他说明了情况。“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能让敌人占领文家市。”杨得志说。“放心吧,我们会和你们一起打到最后一刻。”王平说。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成功突围,并击溃了敌人。
杨得志和王平第二次见面,是在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的吉安战斗中。当时,杨得志任红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新编第九十三团团长,王平任红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政治部主任。他们所在的师受命攻打吉安城,并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攻城过程中,杨得志率领新编团奋勇杀敌,多次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协助其他部队进攻。王平则负责做好政治工作,鼓舞士气,组织群众支援。在一次战斗中,杨得志的团遭到敌人的猛烈反扑,杨得志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王平得知后,立即赶到他的身边,抱起他,送往后方医院。“杨团长,你要坚持住,你是我们的好战士。”王平说。“王政委,你也要保重,我们还要一起打江山。”杨得志说。经过紧急治疗,杨得志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不久,红军攻克了吉安城,并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杨得志和王平第三次见面,是在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中。当时,杨得志任红一军团第七师二十团团长,王平任红一军团炮兵政委。他们所在的军团是红军主力之一,参与了多次重大战役。在第五次“围剿”中,他们奉命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向湘鄂西方向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他们遭到敌人的追击和堵截,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杨得志指挥二十团顽强抵抗,掩护其他部队撤退。王平指挥炮兵部队火力支援,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在一次战斗中,王平的炮兵连被敌人包围,弹药告罄。王平毅然下令:“同志们,我们不能让敌人夺走我们的炮!我们要用刺刀和手榴弹跟他们拼了!”就在这时,杨得志率领二十团赶到了现场,并与王平的炮兵连一起发起了反冲锋。“王政委,你们还好吗?”杨得志问。“杨团长,你们来得正好!”王平说。经过一番激战,他们成功突出了重围,并与其他部队会合。
这样的战斗还有很多很多。杨得志和王平在红军和炮兵部队并肩作战了四年多,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他们用自己的英勇和忠诚,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王平(右)
王平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的经过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由毛泽东发动的政治运动,从1966年开始,持续了十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人道灾难。文革期间,许多中共中央领导人被视为走资派而遭到迫害,如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十大元帅彭德怀及贺龙、政治局常委陶铸等人被迫害致死²。王平作为红一军团炮兵政委,也是文革的受难者之一。
1966年8月,王平被打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被关押在北京军区监狱。他受到了残酷的审讯和折磨,被迫承认自己是“叛徒”、“特务”、“双重反革命分子”等罪名。他的妻子和儿子也被抓走,不知所终。他的家被抄家,他的财产被没收,他的名誉被毁灭。他在狱中度过了八年多的黑暗岁月。
王平虽然身陷囹圄,但并没有屈服于敌人的压力和诱惑。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立场,不向错误低头,不出卖自己的战友和同志。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斗智斗勇,保护了自己和其他狱友的尊严和安全。他在狱中还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写下了许多思想文章和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他还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局变化,对文革中发生的种种荒唐和悲剧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
在监狱里,王平曾经与一位同样被打倒的老战友杨得志相遇。他们相互慰问,相互鼓励,重温了红军时期的战友情谊。王平对杨得志说:“杨团长,我们都是革命者,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我们的理想和信念。我们要相信党和人民,相信历史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评价。”杨得志对王平说:“王政委,你说得对。我们要坚持到底,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我们要用我们的生命来证明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很多。王平在文革期间遭到了无辜的迫害和冤屈,但他没有失去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气节。他用自己的坚强和理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情怀,赢得了狱友和看守的尊敬和敬佩。他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杨得志(左三)
杨得志在武汉军区任司令员期间的表现



杨得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曾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他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忠实信徒,也是文革中被打倒的高级干部之一。1973年12月,他被调任为武汉军区司令员,开始了他在武汉的光辉岁月。
在武汉军区任职期间,杨得志积极稳定军队,抵制了“批林批孔运动”的波及。这是一场由江青等人发动的政治运动,旨在批判林彪和孔子的反动思想,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疯狂攻击。杨得志认为这场运动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对国家和民族没有好处,只会造成混乱和分裂。他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不搞无谓的斗争和批判,而是把精力放在加强军事训练和干部培训上。他还保护了许多受到冲击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如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老革命王任重等人。
杨得志在武汉军区期间,也没有忘记他的老战友王平。他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关心王平的生活和安全,给他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书籍,鼓励他坚持下去。他还多次向中央提出为王平平反的请求,但都没有得到回应。他对王平说:“王政委,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申冤的。你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你只是被一些人利用了而已。你要相信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和贡献。”王平对杨得志说:“杨团长,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你也要小心一点。我相信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很多。杨得志在武汉军区期间,表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道主义。他不仅稳定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也保护了许多无辜的人民群众。他还关心和帮助了他的老战友王平,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同志情感。



杨得志
杨得志与王平的重逢



1974年初的一天,杨得志正在武汉军区办公室处理公务,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他的老部下张某某打来的。张某某说:“杨司令,我有个重要消息要告诉你。你知道王政委吗?他现在就在武汉火车站,他是从北京坐火车去广州的。他不下车,就在车厢里。”
杨得志一听,惊讶得差点把电话摔了。他问:“你确定是王政委吗?他怎么会在武汉?他不是还在北京吗?”张某某说:“我确定是他,我亲眼看到的。他是被北京军区的人押着去广州的,听说是要接受审查。他不敢下车,怕被人认出来。”
杨得志气愤地说:“这是什么事儿啊?他想干啥?给他绑过来!”张某某说:“杨司令,你要小心一点,这可不是小事儿。王政委现在是个敏感人物,你如果强行带走他,可能会惹麻烦。”杨得志说:“我不管那么多,我只知道他是我的老战友,我不能让他受这样的委屈。你快点给我把他带到军区大院来,我要亲自见见他。”
张某某无奈地说:“好吧,杨司令,我尽量办到。但你也要做好准备,可能会有人找你麻烦。”杨得志说:“没关系,我有的是办法应付他们。你快点行动吧。”说完就挂了电话。
杨得志这样做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呢?首先,他是出于对王平的尊重和友谊。王平是他的老战友,曾经并肩作战、共同奋斗、共同建设。王平也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杨得志不能忍受看到王平被当作罪犯一样押送到广州,被人欺负和侮辱。他想要见见王平,安慰他、鼓励他、帮助他。
其次,他也是出于对军队和国家的责任感。杨得志知道王平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的领导干部,他没有做过任何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他只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而已。杨得志认为王平应该得到公正和尊重的对待,而不是被打倒和清洗。杨得志想要为王平申冤,为军队和国家维护正义和团结。



王平
杨得志和王平:革命时代的英雄和楷模



杨得志和王平的故事,是一部革命时代的英雄史诗。他们是红军的老战友,曾在红军和炮兵部队中并肩作战,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忠诚卫士,曾在抗美援朝中担任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和政委,为保卫国家主权和尊严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是新中国的开拓者,曾在武汉军区任司令员和政委,为稳定军队、抵制极左思潮、保护干部和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是革命时代的楷模,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坚持原则、不畏艰难、不屈不挠、不忘初心。
他们是真正的兄弟,彼此尊重、信任、关心、帮助,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追求理想。
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郦家坪村的骄傲:唐学平的传奇人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5-15 20:40 , Processed in 0.339280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