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结构系统养生保健原则是人类获得营养的关键

2023-7-28 19:56| 发布者: p4b4by9ac9| 查看: 1517|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img>
第十四章 针对人体解剖结构系统的养护保健—分子吸收第十四章 针对人体解剖结构系统的养护保健—分子吸收

第一节 解剖结构系统养生保健原则

一、什么是人体物质?

人体物质是指体内的物质,包括血管内的物质和血管外的细胞、器官。血管内的物质储存于血液中,血液内的所有成分包括血细胞、水、胆固醇、葡萄糖、无机盐等等都是人体内物质。体内物质的形态包括分子、大分子、细胞和器官,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成分是外界的原料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后,在体内合成的。在人体上的物质不都是人体物质,例如胃肠内的食物不属于体内物质,肺腔内的空气也不属于体内物质。
二、人体物质转化流程

哪些物质能够进入人体,如何进入体内?如何排出体外?这是养生保健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例如蛋白质是人体内合成的,不可以直接吸收。如前面所述,能够被吸收的分子主要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等等。
进入人体的任何营养分子必须穿过胃肠,或者皮肤,或者肺泡内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后,必须穿出毛细血管壁给细胞供应营养。如果细胞是内分泌细胞,细胞得到营养就会合成激素,激素穿过毛细血管进血液循环,例如胰腺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就必须穿进胰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送全身;如果细胞是外分泌细胞,细胞得到营养就会合成蛋白质等,合成的蛋白质会穿出毛细血管进入相应的导管,通过导管排到开口外部的管道,例如肝脏分泌的胆汁,就必须进入肝脏内的胆小管,汇集到胆囊,通过胆囊排到肠道,最终通过大便排到体外(图8-1)。
三、养生与保健原则是维持体内物质组成的原生态

人体内所有物质都有其含量、分布与作用。分子有分子的种类、含量,细胞有笑傲的种类和含量,器官有器官的种类、多少和大小。如果打破,就会造成疾病。例如,人体只有一个心脏,心脏的大小发生改变或者多一个心脏都是错误即疾病。
如果它们的含量、分布发生改变就会导致代谢异常。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女儿)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爸爸妈妈住一间房子,女儿住一间房子,形成了规律的生活。如果家里来了一个外人一起居住,如果来的人是个男性,即便是女儿的爷爷、姥爷、舅舅、叔叔或是其他男性,家里的生活规律就会打乱,首先是有序的生活被打破,男性只能住客厅,原有家庭在客厅的生活几乎消失了,女儿也可能感觉到不方便,厕所也可能出现使用危机,时间久了,也许就会有矛盾的产生。
(一)补充人体原有物质是养生,否则是毒素

口渴可以通过喝水解决,口渴极少危及生命。当然喝水可以包括喝茶、喝咖啡、喝白开水、饮料等,但是解决口渴的关键因素是水。所以,喝水、喝茶、喝咖啡就成为生活中的日常活动。
人体为何口渴?原因是因为人体内水的含量下降了,体内水含量下降是造成口渴的原因,原因找到了,针对原因处理才是正途。喝水补充体内的水,就是养生,也是治疗。
如果口渴了,不是喝水,而是吃药解渴,这药不是人体内的物质,就是毒素了。给人体补充营养成分,不能给人体内增加原来不存在的物质,体内不存在的物质,细胞没有能力代谢,就会造成过敏,甚至呈现出更大的毒性。因此,不要添加人体内原本没有的物质,不要改变体内原有物质的含量,人体内蛋白质是自己合成的,不需要体外蛋白质的直接补充。
分子物质的普遍性是说人体所需要的任何物质,都普遍存在于所有食材内,动物、植物内所含的营养元素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内的需求,物以稀为贵与养生保健没有关系。
(二)维持适当含量是健康的基础

人体内尤其是血液内的物质含量必须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或高或低都不正常,都会有原因。中国人有饭吃八分饱的养生保健说法,因为暴饮暴食会影响胃肠内的血管弹性,同时,血液过多储存分子物质,会影响血液的流动和血液的生化功能。
第二节 人体内物质与环境物质的交换平台是毛细血管壁

一、体外分子吸收是通过毛细血管

正常人的营养吸收主要是靠口腔摄入食物,食物消化分解后的一部分分子会被吸收,吸收的过程就是分子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管内的过程,所以,营养成分的吸收是要依靠胃肠内毛细血管的弹性,一旦弹性不好,无论吃什么,也无法吸收。
二、血液内的营养成分必须穿出毛细血管才能到细胞

血液内的营养应该快速供给细胞,要供给细胞,就必须穿出毛细血管,一旦毛细血管弹性下降,营养成分就无法穿出,血液内的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葡糖糖等就会储留升高,造成高血糖,一旦血管弹性得不到回复,血管内的分子浓度就会持续升高,血液会变得黏稠。任何保健品,要对人体产生所谓的保健养生作用的基础是可以被吸收到血液内。然而,人体所能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葡萄糖和核酸,这些物质存在于任何食物中,不需要任何特殊食品来供应。
同时,任何物种的蛋白质都不可能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必须在胃肠道被分解为氨基酸才可以被吸收。因此,无论是高端食材,如冬虫夏草、人参、海参等,还是常见食材,如鸡蛋、鸭蛋、猪肉、牛肉乃至豆腐,他们都将会在胃肠内被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否则就会直接形成大便排除体外。如前所述,人体物质组成的基本原料分子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糖类,只要在饮食足量的情况下,这些物质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补充,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补充,而且被过多食用的都会在被吸收前排出体外(粪便排出)。
三、营养成分的吸收、运送与代谢废物的排出都需要血管弹性

人体内的所有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与水,都是在血液内运输,通过器官内毛细血管壁平台,输送给细胞并进入细胞。因此,如果人体血管弹性下降,任何营养物质的吸收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即便是血管内的营养物质,也需要血管弹性来推动运行,因此,没有血管弹性的参与,营养是无法实现的。换句话说,只要血管有弹性,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用就可以正常进行,不需要过多的所谓营养物质。
四、蛋白质的使用必须灭活

人体对物质的吸收取决于人体代谢的需要。此外,吸收能力与胃肠道内的毛细血管弹性密切相关,而与胃肠道内的摄入量无关。
人体外分子物质包括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而对于肽、蛋白质、核酸等,他们的活性不会保持太久。人体不能使用没有灭活的非自身或者与自身蛋白不相似的蛋白质,当人体内加入非自身的蛋白质,而这个蛋白质没有灭活,人体常常会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市面上的各种蛋白质、肽类的相关保健品、护肤品,里面的蛋白质(胶原蛋白等)基本上都是没有活性,否则更容易产生过敏。
第三节 科学梳理养生保健误区

一、科学补水与“水土不服”

人体内的水下降1%~2%便会感到口渴,甚至浑身乏力,所以喝水是养生的第一要素。喝什么水?怎么喝水?喝多少水?喝水是生活的一部分,正确的补水方式对于养生保健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喝多少水合适这个问题,王玉玲博士认为,其实只要口渴就需要喝水,不渴也没有必要喝水。每天喝多少水合适?由于每个人代谢水平不一样,所需要的水也不相同,所以喝水量没有必要按照一个标准去喝,只要渴了,就可以喝水。
喝什么水最科学?其实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生你养你的地方,地上水和土的主要成分和性质,就与其体内的物质组成密切相关,如果他/她远离了自己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就必须学会适应环境,若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就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水土不服”中的“水土”不仅是指水和土地内的养分,也包括当地天地之间的能量,即光、磁、热等能量对人体的影响,所以,有人到了一个新地方,可能没有吃喝任何东西就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这就是当地磁场等能量对人体肠道内毛细血管弹性的影响所导致的。
自然中的水与人体内的水最为接近,因此饮用最自然、最平常的水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根据这一点,我们只需要取自己长期生存地的水,为了消灭细菌、病毒,把水烧开了喝便是最科学的方法,所谓的富氢水、富氧水等所有处理过,对人体是不适合的,反而会造成“水土不服”,慢慢导致疾病。
服用经过处理加工的水实际上已经不属于养生的范畴了。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和地球上的水是一样的,经过人工处理(指特殊处理)后的水与体内的水便产生了差异,就不适宜于人体,人体内也不需要它的存在。目前,社会上宣传的很多五花八门的水,夸大了它们的作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水都远离了人体内水的本质。
二、无机盐微量元素保健与滥用

我们的食物中含有足够的无机盐,人体基本上不需要额外补充。鉴于无机盐在西医中被定义为微量元素,在西方医学概念的推动下,无机盐成为人体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很多西方国家,服用无机盐已经成为每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人体不需要过多的无机盐,过多食用,胃肠也吸收不了,都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当然,这样的补充方式能够使食用者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
无机盐的补充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保健养生手段。例如把钙片作为骨质疏松或腿抽筋的预防与治疗方法,王玉玲博士认为,实质上骨质疏松是骨骼内毛细血管弹性下降,造成钙离子的流失,而腿抽筋常常与腰椎病的病变有关,与缺钙关系不大。
三、补充氨基酸是补充蛋白质唯一自然的方法

人体内的蛋白质是自己合成的,补充氨基酸是补充蛋白质的唯一科学的方法。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食物补充是补充氨基酸最好的途径,这其中动物蛋白和人体蛋白的组成最为相近,而摄入鱼类、豆类、谷物类等食物在保持形体的同时,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补充人体内所需要的蛋白。
蛋白质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两大类。植物蛋白质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是植物蛋白质中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蛋类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类(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0%~3.5%,是婴幼儿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在人体必需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氨基酸(氨基酸食品)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必须通过饮食才能获得。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新鲜肌肉含蛋白质15%~22%,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四、体内蛋白质是自己合成的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尤其是人体的各种功能都是需要通过蛋白质的活性来实现。因此商家利用了这个概念,使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所谓蛋白质产品,如口服蛋白质粉,在皮肤上涂抹的胶原蛋白等。
王玉玲博士认为,这些概念是值得质疑的。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肠道内都会被分解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蛋白质的功能是要靠蛋白质的活性来实现的,而只有在人体内的蛋白质才具备生物活性,体外的蛋白质常常不具备这种特点,换句话说,口服这些没有活性的蛋白质其实就和我们吃的豆腐是一样的。
此外,人体内的蛋白质都是自己合成的,不可能利用外来蛋白质来产生功能,比如我们吃了猪的蛋白质,但猪肉蛋白质都会在肠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从而被吸收。
蛋白质、肽类和氨基酸是一种物质的三个形态。首先,任何动物和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都是自身合成的,合成过程是氨基酸先合成肽,再由肽合成蛋白质。因此,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肽是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蛋白质的功能就是靠蛋白质实现的。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外源的肽或者蛋白质,如果蛋白质被注射到血管内,人体会产生过敏。
(一)肽的养生保健误区:人体不能直接吸收肽和蛋白质

人体不接受外源性的肽,体内肽是自己合成的,口服的肽食物或者成人保健品,与蛋白质没有区别,都会在肠道内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补充肽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肽一旦太多,就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当然,所有食物都含有肽类物质,如猪肉里面不仅含有蛋白质,还含有肽和氨基酸。我们日常讲蛋白质时,其实也包括了氨基酸和肽类物质。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食用蛋白粉。什么是蛋白粉?蛋白粉是如何制造的?市场上多数蛋白粉是鸡蛋与豆腐的加工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心理上往往会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高档食品营养价值高,对身体好。因此,很多人就不惜花大价钱买高档食品,千方百计地将这些保健品填鸭似地塞进肚子里,唯恐供应不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例如冬虫夏草在普通百姓心中被认为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一般人会认为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这也使得冬虫夏草被冠上了“珍稀药材”的名号,然而在中医专家眼里,中草药的价格与药效没有直接关系。
从冬虫夏草的成分和分子组成来看,蛋白质含量约为25%,脂肪约8.4%,虫草酸含量约7%,其他有虫草素、氨基酸、甾醇、甘露醇、生物碱、维生素B1、维生素B2、多糖及矿物质等。
(二)科学补充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对于人体氨基酸的补充最好以食补为主,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分为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两大类。植物蛋白质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且其氨基酸的组成属于植物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质和人体蛋白质的组成相近。鱼类、谷类、豆类食物基本上能够比较全面地补充蛋白质,且不会存在使人体过度肥胖的表现。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蛋(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对婴儿来说,必需氨基酸有9种,除上述成人8种氨基酸外,还包括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运动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不需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减少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三)氨基酸补充过多容易引起肥胖

人体内的氨基酸是通过食物吸收获得的,合理的膳食足以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氨基酸需要量,而过量补充氨基酸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其中之一为肥胖。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人体的营养已经十分充裕,若体内蛋白质或氨基酸剩余过多,就会引起肥胖。其次,过量的氨基酸摄入常常会引起机体的不适,尤其是对于那些消化能力正常的健康青少年儿童。此外,高蛋白饮食常会使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增高。
(四)碳水化合物养生保健误区

碳水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食物中,包括谷物类、面类、水果、蔬菜中都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食物中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健康的人体一般不会出现碳水化合物的缺乏,与此相反,由于现代食物种类繁多,营养过剩的情况常常发生,人类往往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肥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没有必要额外地补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控制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向。
(五)核酸不能补充

核酸是遗传物质,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物质。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父母体内的核酸。人体不能利用非自体的核酸。食物中的各种核酸在进入消化道后,都会被分解成核苷酸,当人体摄入的核酸过多,会使被氧化分解形成的嘌呤类核苷酸过多,这也是导致人类尿酸增高和痛风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中老年易患痛风?因为年纪大了,大量的细胞死亡,而体内有大量的核酸代谢生成嘌呤后生成尿酸,尿酸沉淀而导致痛风发作。生物学中,只有利用人体自身合成的核酸,才能保证遗传上的稳定性,因此我们不需要额外的核酸来保护DNA的稳定性,如果有一天市场上出现了DNA保健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鉴别,不能被商家轻易地“忽悠”了,任何食物都富含核酸,核酸在体内与尿酸有关,多余的核酸只会造成尿酸升高。
(六)保健品就是加工的食品

保健品是食品的一种加工、包装、储存、流通、食用形式。保健品实质上不是药品,更谈不上疗效。有时使用过多的保健品还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过于精细的营养素使用过多产生依赖就不是好事。
近些年,由于人们热衷保健养生,各类保健品也因此大行其道,为不少消费者所青睐。很多人迷恋诸如海参、燕窝、冬虫夏草等各种保健品。我们知道科学养生的关键是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养生计划和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很多人在服用保健品之后,不但没能起到保健防病、减缓症状的作用,相反地还出现了新的症状和疾病。因此王玉玲博士认为,保健品并不养生。
如上所述,人体每日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人体内的蛋白质是自己合成的,我们所食用的蛋白质,无论来自于日常的食物或者是加工而成的保健品,一旦被摄入消化吸入体内,所有外源性的蛋白质都会被消化分解成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和利用。我们的食品富含蛋白质,足够人体所需,而且食物蛋白新鲜无添加剂,较之保健品更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成分。鸡蛋、豆腐、各种肉类、鱼类等富含大量的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新鲜而且又具有不同的口味,是最好的氨基酸来源。这些都是保健品无法比拟的。
(七)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食物种类无关

罕见的食物与常见的食物,对人体的营养成分补充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任何所谓高端的食品,包括海参、鲍鱼、冬虫夏草之类的保健品,也只是富含蛋白质,人体食用后必须在肠道内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否则就被直接排除肠外。来自于这些所谓高端食物中的蛋白质,从人体吸收水平上来看,其实与鸡蛋、豆腐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八)血管里没有垃圾和毒素

很多养生保健机构宣传自己的产品或者自己的技术可以清除“血管垃圾”,排除体内毒素,王玉玲博士认为,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前面已经讲过,人体血液内的分子和细胞是血管内的主要物质,是人体合成细胞所必需的原料,尽管一些细胞代谢产物也会排到血液内,但正常生理情况下都能经过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这些产物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所谓的“肠道排毒”就更不需要,对健康人来说,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泄能力,产生的废物都会正常排出,根本就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方式来“排毒”,而且所谓的“肠道排毒”,其本质就是通过泻药来排毒,会导致人体过量排泄,反而不利于肠道健康。
五、直接修复细胞几乎不可能

前边已经讲过,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修复细胞要修复哪里?细胞内的分子是细胞自己合成的,因此,所谓修复细胞就是修复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主要为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因此,要修复细胞,不需要任何分子去修复,即便需要,这些能够修复细胞膜的分子也不能从食物中获取,二是体内自己合成的磷脂。
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修复细胞膜就必须用磷脂,磷脂多事使体内合成的。首先,任何可以进入细胞身边的分子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入血,也可以通过注射进入血液。但是,要进到细胞身边,这些去修复细胞膜的分子必须从血液内穿出毛细血管壁,即穿过毛细血管屏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输血是补充血管内血液量,不是养护人体细胞

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进病患血管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狭义的输血是指输注全血,广义的输血是包括全血在内的、由血液制备的各种有形成分的输注,严格来说,造血干细胞(骨髓或外周血)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输血。
(二)血管内注射干细胞不是细胞养生

干细胞就是一种没有发育的细胞,可以是从人体组织当中获得,例如从脂肪中提取的叫脂肪干细胞;也有新技术可以把普通细胞改造成干细胞。干细胞可以通过体外培养,大量繁殖。干细胞在体外主要通过细胞培养获得,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直接泡在培养液里,培养室是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配制,使细胞在培养液内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干细胞的研究主要是在体外,例如用干细胞作为药物的筛选,或者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发育成某种器官。但是,如果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到血液里面(静脉注射),那么注射到血液里的干细胞是很难穿出毛细血管壁,到达器官去修复器官细胞?美国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项目失败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基础医学理论告诉我们,毛细血管壁是一个屏障,血液里的血细胞无法穿出毛细血管外,到达疾病细胞和器官。干细胞如何穿出正常的毛细血管是干细胞研究的第一道课题,否则,干细胞注射的治疗作用可能主要局限在血管内,多数干细胞都会在一定时间内消失。
(三)细胞器官养生保健只能通过维护血管弹性实现

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与器官的修复或者养护方法,就是维护细胞邻近的毛细血管弹性,给血管内注射或者通过口腔摄取的任何分子,都不可能直接成为细胞和器官修复的因子。因此,细胞器官养生必须通过对血管弹性的保护与维持完成。
六、器官修复几乎不可能

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器官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功能主要依靠细胞相邻毛细血管弹性,要维护器官或者说修复器官内的细胞,唯一的办法就是恢复和保护毛细血管弹性,使毛细血管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使器官发挥正常功能,如果血管壁弹性出问题,器官就会发生疾病。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初夏养生重在养阳 5个养生方法要知道

下一篇:自我保健重养生,健康身体少生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5-20 00:33 , Processed in 1.020934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