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中国的亲情记忆击中了多少在外打拼游子内心的泪点

2022-1-26 15: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31| 评论: 1

时光流逝,又快迎来2022年的春节,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们归心似箭,父母在期盼着孩子早些归来。虽然短暂的春节可能是很多家庭一年里仅有的团聚时刻,同样也说明了亲情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重视的情感。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许多电影也会将其作为母题进行创作,尤其是对于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讨论,只有极少数作品能够表达出真实感。但这部25年前的电影却是极为难得地将属于中国的亲情记忆展现了出来:《饮食男女》



电影在豆瓣播出后,看过的人都给了高度的评价,因为这部电影击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亲情。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台湾的一个单亲大家庭,父亲老朱是精通各个菜系的厨艺大师,靠着这门出神入化的手艺独自养活了三个女儿。只是自身年纪渐增,迎来退休,女儿们也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生活。一家四口虽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心中的隔阂却越来越深,只有在每周日固定的家宴上才会聊上几句。



大女儿是呆板保守的大龄中学老师,二女儿是独立自主的白领女强人,三女儿是青春活泼的大学生。她们最开始都想离开父亲搬出去,因为三人还没成家,三女儿年纪尚小还不用太着急但两位姐姐已年近中年,婚姻大事却迟迟未定。通过“工作忙”、“找对象”等借口来逃避家庭,和父亲的交流变少,这样的行为不仅电影中有,现实中也是普遍存在,更是有相应的名词诞生:“故意型失陪”。



姐妹三人都是典型的故意型失陪代表者,年轻时想要去四处闯荡,想要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最后精疲力尽的回家才发现亲情的可贵,连父母的唠叨也显得格外温暖。二女儿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最严重,她从小继承了父亲的厨艺天赋,小时候父女俩经常在厨房研究新菜,但长大之后父亲却把她送去大学读金融,走上了一条高大上的女强人之路。在这过程中,父亲从没问过女儿心中的选择,比起白领她更想当一名厨师。



直到影片结尾两人才放下矛盾,坦诚相对,一句女儿一声爸才最终明白亲情的可贵。父母的年纪渐长,亲情陪伴尤为重要,更要珍惜眼下一家几口之间的温馨。《饮食男女》用食物讲述中国式的亲情,那一双双筷子里包含着的是属于我们记忆的家庭温暖。这双筷子并不是某个辱华品牌广告里的低级进食工具,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同样代表着我们舌尖上的亲情味道。



导演仅用了2分钟记录了5座城市、5个家庭的生活姿态,那双筷子是血脉亲情的纽带。当家长教着年幼的孩子第一次使用筷子,笨拙地夹着碗里的饭菜,这是每个中国人都曾经历过的亲情时刻。善于洞察社会痛点和传统话题的导演这次又带来了自己的新作,依旧聚焦于亲情,以当下热议的“故意型失陪”来讲述陪伴家人才是亲情的最好体现。



这则四分钟的短片通过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表达了对于亲情的思考,一个忙碌的母亲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女儿,一个多年才回趟家的男生看着两鬓斑白的父母感慨万千,一个在外远游的女孩和陌生人吃年夜饭。陪伴家人并没有那么难,工作、事业、距离、时间其实都算不上阻碍。为了事业、金钱远走他乡,以为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贡献给家庭就是最好的亲情表达,但相比于金钱,家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陪伴才是亲情的最好体现。



短片中的主人公起初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家人的忽视,可当视线从远方回到眼前,看看希望得到陪伴的女儿、父母,才知道在无尽的忙碌中,自己原来失去了许多亲情的记忆。如今的新婚夫妇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在生完孩子后,第一时间会重回工作岗位,毕竟身上还背着房贷、车贷,为了生活必须努力加班加点。



与之相对地照顾孩子的担子则交给了父母或保姆,看似是工作、生活逼得家长无法去陪伴孩子,但这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有人能接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淡生活,无非是自己对于物欲要求降低,消费降级也因此而来。比钱更重要的是亲情,这个小家所带来的温暖是冷冰冰的办公室无法给予的。



家是你累了,你受欺负了,你哭了,你不如意了,你失败了...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回来的地方。小编借由这则短片解决了“故意型失陪”的话题,为的就是唤起人们在奔波忙碌中逐渐忘记的家庭记忆。在孩子眼里,春节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忙碌的爸爸妈妈们放下了工作,一整天都可以陪着自己。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别人很容易得到的亲情,对于我却遥不可及”杭州姑娘恋上励志小伙伤自尊了

下一篇:亲情:总有人愿意做你坚强的后盾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6-17 05:09 , Processed in 0.216457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