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帝王:汉文帝与雍正帝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若表述与描述与正统历史史实不符,请您批评指正及在评论区讨论。)历史上很多人物总是非常相似。在听完王立群先生的汉文帝系列及读完、看完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实际书籍名称是叫《雍正皇帝》,总感觉汉文帝与雍正帝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以下简单总结。
1、 兄弟排序
汉文帝刘恒是高祖皇帝刘邦的第四子。
雍正帝胤禛也是康熙帝的第四子。严格按照兄弟排序来,雍正帝胤禛应该是排十一,目前史书均称为皇四子,我们暂且按照这个排序来。
2、 受封过程
汉文帝,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当时刘恒只有八岁,应该说不会有太大的政治建树,查了一些资料,大部分都说,刘邦封其为代王,其主要原因只是为了巩固皇权,毕竟用自己的儿子取代异性诸侯王比直接封异性诸侯王要好。
而雍正帝的受封相对比较复杂。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21岁的皇四子胤禛受封为贝勒。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3岁的胤禛侍从康熙帝视察永定河工地,检验工程质量。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25岁的胤禛随同父皇巡幸五台山,次年侍从南巡江浙,对治理黄河、淮河工程进行验收。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帝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和硕雍亲王。这个与《雍正王朝》中基本吻合,符合史实。
大清王朝满洲皇室爵位分为十二个等级:(只列举前四个)1亲王、2郡王、3贝勒、4贝子,也就是说,汉文帝和雍正帝在登基之前,都是最高王爵。
3、 即位过程
首先看下他们的父亲。
高祖皇帝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毛主席曾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清圣祖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本不为开国皇帝,庙号却为“圣祖”,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实际上如同“开国皇帝”,这两位老爸都是非常优秀的老爸,在传位问题上,不可能含糊。
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后,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考虑到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评估了诸王和外戚势力后,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
于是派出使者去代国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反而引起了疑心,经过属臣们的商量及综合意见,并通过占卜,最终决定入京即位。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深怕中计。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宋昌到达渭桥,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宋昌到高陵回报刘恒,于是刘恒行进到达渭桥,群臣以臣礼拜见刘恒,刘恒亦谦逊回拜。太尉周勃进言说:“要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宋昌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刘恒辞谢说:“请到京都代邸再议。”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进入代邸商量,期间刘恒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在五让天下后,终于同意即皇帝位。随后刘恒让刘兴居清理宫掖,确保万无一失,才住进了未央宫。选择良辰吉日,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文帝。
这里要明确说明下,汉文帝的即位表面上与其老爸其实关系不大,实际上刘邦无形中帮助了刘恒。刘邦去世后,吕雉一族专权,在她的控制下,刘氏一族几乎被杀害殆尽,唯独刘恒幸免于难,其主要原因与刘恒的出身有关。刘恒的母亲薄姬在秦末原为魏王魏豹妾,被刘邦宠幸,生下刘恒之后,不受刘邦待见。所以在吕雉一族专权之后,清除刘氏一族势力的过程中,认为其不受威胁,故能免于危难。
而雍正帝的即位,又较为复杂得多。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礽再立后,为巩固储位又进行了一些过激行为,引起康熙帝的不快,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再次将他废黜。之后不断有朝臣为他复位奔忙,均遭康熙帝处罚,诸皇子为夺嫡大动心机。
皇十四子胤禵“虚贤下士”,联络各方人士,“颇有所图”。 十四皇子胤禵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受命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北,指挥两路清军入藏,送达赖七世至拉萨,驱逐了一度盘踞西藏的准噶尔人的势力,稳定了西藏局势。他的声誉日高,有可能成为储君。三皇子诚亲王胤祉受命开蒙养斋馆,身边聚集着一群学人。他也“希冀储位”,以至胤礽再废后,竟“以储君自命” 。
而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
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帝表现诚孝,赢得康熙帝的信赖。
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44岁,正是康熙帝登基六十周年大庆,他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参加贡士会试试卷复查事务,冬至时遵命代康熙帝南郊祭天。次年,清查京、通两仓,又秉命冬至祭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奉康熙遗诏,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改元雍正。正式成为雍正帝,步入政治舞台。
从汉文帝与雍正帝登基的过程可以看出,两位都是非常精明的,汉文帝虽然是被“迎娶”回京为帝,实际在整个过程中,他策划的非常完美,登基已经是必然结果。
雍正在储位斗争中的胜利,有其必然性。
第一,他的才能和务实精神会取得一些人的支持。他多次随从巡幸、外出代办政务,足迹遍于中国主要地区,使他有机会了解各地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间风俗,宗教信仰,历史问题,取得了关于民事的第一手资料。他的属人戴铎曾向大学士李光地称道其主子:“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施,大有作为。
”事实上,在争夺皇储的斗争中,雍正观察了康熙帝处理政事,考察了地方行政和吏治,锻炼了处理某些政事的能力,获得了从政的一些经验。提出了整顿积习的振作有为的政治方针,与八皇子胤禩的仁义方针相对立,以争取人心。
第二,他善于耍两面派手法,从而欺骗了对手和康熙帝,使政敌不以他为意,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从而轻巧地取得成功。
第三,他有一个集团,在关键时刻用上了力,如通过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胤禵和稳定西北地区。
所以,两位帝王在即位的过程中,都是经过了周密的策划,并且用对了人、用对了力量。或许可以试想下,如果继续让小皇帝刘弘当皇帝,刘恒是否会主动出击去争夺帝位呢?
4、 历史影响
西汉帝国,经过汉文帝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君主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后世的盛世开创树立了标杆。
雍正帝登基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康乾盛世是清朝统治的顶峰时期,持续时间长达134年,历时三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汉文帝与雍正帝,一个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时代,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时代的创造过程中担负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与责任,这两位帝王在历史的推动过程中,都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并造就了深远的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