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p00syioy 发表于 2023-8-23 18:51:09

《小蝌蚪找妈妈》背后的故事,了解吗?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f6a386b81f94977a5cbfcefeb1ee60d~tplv-tt-large-asy1:5aS05p2hQOiHquWcqOeahOWtpuWTpQ==.jpeg?x-expires=2008150180&x-signature=aG2dAs68wIyPmnIuIJuS91kClAw%3D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作《小蝌蚪找妈妈》的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
方惠珍,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幼儿园长;
盛璐德(1912-1985),为其学校教养员,作品由盛璐德创作,方惠珍整理记录。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 (1954-1979)中,与《萝卜回来了》、《小马过河》并列低幼(幼儿读物)一等奖,盛璐德1980年去北京领奖。因其改编选入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课,而受到儿童的熟知。1960年被改编成水墨动画片,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广为世人流传。其艺术上的成功,也为教师和研究者所推崇。
一、不变的及其意义:池塘、蝌蚪、寻找、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及其改编,其思想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知识性——大自然。
儿童文学史把《小蝌蚪找妈妈》认定为科学童话,这就肯定了其中的科学知识的表达。较为明确的是小蝌蚪的大脑袋、长尾巴成长为绿衣服、白肚皮、四条腿青蛙的知识。当然里面也有蝌蚪生活在池塘 里,以及原作和改编的生活在池塘里鱼虾、乌龟、螃蟹、鹅、鸭子等动物。季节变化的知识,冬去春来,冰融化了。青蛙是冬眠的动物,也是个科学知识。作品注重科学知识的表达,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育童话的繁荣”的气氛有关。
2.教育性——全面地认识。
儿童文学作品免不了具有教育意义,实际上,一切对人的思想有所提升的作品,都具有教育意义。建国后,受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促进了儿童文学教育性的刻意表达。“强调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及其 性质——共产主义的教育方向”,成为当时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支撑点。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育性意义主要 体现在一个被儿童追问和思考的问题上:“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一位老师通过课堂的互动,得到的解答是:鲤鱼和乌龟故意不说清楚,它们是想让小蝌蚪自己去找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小蝌蚪渐渐地长大了。另一个原因是小蝌蚪找的心急,没耐心问清楚。《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育儿童如何认识事物,不能片面,要全面,即 “十分自然地向儿童宣传了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辩证法”。
茅盾在1962年看了根据童话改编的同名动画片时,题诗咏 道:“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错认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此事诞,此中有哲理。”即揭示了故事中要认识全面的辩证法哲理。
3.意识形态性——隐喻历史。
“意识形态是文本里公开或明确的要素,流露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或者道德方面的观念 和信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其作品中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认同、歌颂,也是自然的现象。然而,今天很 少有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小蝌蚪找妈妈》(1959),这也许是对历史记忆的一种逆反或忽视。事实上,在 (儿童文学)艺术领域,每逢建国10周年总有献礼作品的产生。这和时代氛围有关联,并非后人臆造硬套。“到1959 年建国10周年前夕,童话创作基本保持发展的势头,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港》、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等就是 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为向建国10周年献礼而出版的一些著名作家作品集,更是本时期童话创作的一次检阅。”
《小蝌蚪找妈妈》也应归入献礼作品行列。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关键词上,体现了对几度建国的试验、探索,最终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新中国)。“妈妈”在文化中是祖国、国家的代名词。“找”,则是主动探寻,近现代历史中仁人志士探寻救国建国的道路证明了这一点。乌龟、鹅之类的不是妈妈,青蛙妈妈则是和小蝌蚪自 身一样的存在、来源于自身,是成长的蜕变,也即郭沫若在女神中嘶喊的“涅槃”。动画片《宝莲灯》(1999)是献礼片,故事流传久远,被广泛改编,但主要故事情节都是沉香劈山救母。这配合和呼应着党带领人民三座大山、建立新国家的历史,意识形态性极强。
《小蝌蚪找妈妈》与之殊途同归,隐含着国人对近现代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即在反 复的探寻中,终于找到和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4.终极追问——探寻生命本源。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何处才是人的归宿(精神家园)?此类终极追问一直是艺术难以释怀的、深藏的夙愿。怀乡追忆、伤春悲秋都是典型的表现。《小蝌蚪找妈妈》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终极追问, “寻找母亲的过程,既是一种生命的本能诉求,也是在满足一种对生命来源的好奇,或者是在表达一种对母体(本 源)的精神皈依。”
把妈妈理解成母体、生命的本源,无疑是深刻的。但与传统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 《黄鹤楼》)、“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的伤感不同,《小蝌蚪找妈妈》的基调是儿童的、成长的、积极的、欢快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建国初期火热的时想。
二、改变了什么及其意义:颜色、动物、长大
《小蝌蚪找妈妈》写于1959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1963、1982年等多次出版。1959年的初版,钱家锌配画。1982年版,杨永清配画,故事文字受到了动画片的影响,略有改动。原作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中后,故事文字被适宜改编。我们比较早期版本(1959、1963)和后期版本(1982)及小学版本,总结主要变化。
颜色。有教学者质疑《小蝌蚪找妈妈》存在缺陷,认为作品没有交代无法回应孩子们的提出的从小蝌蚪(黑色)到青 蛙(绿色)的颜色变化问题。提议改动一节为:“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它的身子也渐渐变绿了。”这在童话原作里是被交代的,只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减省改编掉了。原作为:“……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 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
动物。从各个版本的中间故事情节的安排来看,小学语文版只让小蝌蚪遇到一个乌龟,加上开始部分的鲤鱼,仅有两种动物。强调了“四条腿,宽嘴巴”、“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舍弃了大鱼(大金鱼)、大白鹅、大螃蟹、 虾、鲶鱼等之前对童话故事的改编想象。童话原作的三个动物(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设计的三个层次的反复,符合民间故事的叙事传统。动画剧本版另加了乌龟、鲶鱼,没有必要,语文教材版的减省为一个乌龟更是不应该。也许是照顾低幼儿童的缘故,但小学一年级(7岁左右)对故事的理解力,已足以让他们能够读懂和接受原作。
事实上,盛璐德的故事就是在幼儿园教学实际中反复形成的。在一次全市幼儿教学观摩课上,时任幼儿园长的方惠珍才推荐整理,交给出版社出版。
长大。原作中,长大的问题是通过青蛙妈妈用话来描绘的。小学语文版和动画版都是真的长大了的。小学语文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动画版通过旁白交代:“小蝌蚪,长大啦,换了个名字叫青蛙。小青蛙,志气大,要吃害虫保庄稼。呱呱呱,呱呱呱。”画面有青蛙妈妈和 两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叫着。早期版本是在青蛙妈妈笑着对小蝌蚪说话中交代未来长大样子的:“你们还小 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 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1982年版本加了个结尾,把对话具体化了:后来小蝌蚪 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呱呱呱,呱呱呱,我们长大啦!我们长大 啦!我们会捉虫,捉尽了害虫,保护庄稼。”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长大,还是在找到以后长大,在主题表达上有个强 调的角度。前者比后者,显然更加突出了自我成长。

ul6si6w565s98h 发表于 2023-8-23 18:51:38

转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蝌蚪找妈妈》背后的故事,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