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ckqoxaz7tgja 发表于 2023-7-28 18:23:32

万事成败看博弈,5篇小故事让我们了解古人如何博弈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novel-static/531167447e8210c54eb8780352a93d9a~tplv-tt-large.jpeg?x-expires=2005901536&x-signature=ZLVap1BUyZ8dp%2B6bbdsG4cJvSwA%3D
</img>
第三章逻辑博弈中有魔鬼一样的方略第三章 逻辑博弈中有魔鬼一样的方略

用逻辑博弈来处事,其实就是一种智者的方略。万事成败看博弈。人生中,我们能随时随地进行博弈,而有所区别的只是方法不同。
① 瞒天过海


在逻辑博弈中,信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博弈者来讲,是否能选出最合适的对应策略赢得博弈,还要看掌握信息的多少。很显然,信息掌握的多少不同,导致博弈中的策略也不同。在逻辑博弈中,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以假隐真来掩盖自己的行动,让对手蒙在鼓里,以此达到最终的目的,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增兵减灶诱惑对手

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魏惠王以韩国没有参加当年的逢泽之会为由,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兵大举进攻韩国,企图一举灭韩。在魏军的强大攻势下,弱小的韩国岌岌可危。眼前魏军兵临国都,韩哀侯异常恐慌,遣人星夜告急于齐,求齐出兵相救,以存社稷。

齐宣王早就想待机再攻魏国,所以接受韩国告急后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韩国的使者,并且答应说:“齐救兵旦暮将至。”韩哀侯大喜,奋力抵抗进犯的魏军。然而毕竟弱不胜强,前后交兵了五六次,韩军皆大败,不得不再次派使来齐,请求齐宣王速发救兵。魏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也有一定的伤亡,实力有所削弱。于是,齐国抓住韩危、魏疲的最佳时机,任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数万、兵车数百乘攻魏救韩去了。

孙膑认为:“夫解纷之术,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计,惟有直走魏都耳!”这一次,孙膑又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大军直奔魏都大梁。魏惠王见齐军又杀气腾腾地直扑大梁而来,鉴于13年前桂陵之败的惨痛教训,再也不敢让魏军在韩恋战,急忙下令调回魏军主力。庞涓传令大军离韩归魏,率兵十万企图与齐军进行一次殊死决战。

出兵之前,孙膑冷静地分析了双方的一些具体情况,认为这一次魏军有一定的准备,兵力比较多而且比较强。于是,他决定改变战术,也就是用策略来取胜。经过分析,孙膑想出了这样一条计策:“在退兵的途中,第一天造十万人做饭用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五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三万人。魏军追兵见齐军锅灶逐日减少,一定认为齐军怯战,逃亡过半。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来迷惑他们,从而助长他们骄傲轻敌的思想,诱其拼命猛追,其力必疲,然后再以计取之。”田忌听了很高兴,决定依照此计来行事。

再说庞涓怒气冲冲地率兵以急行军的速度从韩返魏,往西南而行,快要抵达大梁城时,不料齐兵又撤退逃窜,于是整顿兵马,紧紧追赶。庞涓生性狡黠多疑,唯恐齐兵有诈,开始追击时还是比较谨慎的,行军速度也不算快,各队之间联络照应有序。后来,他发现齐兵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才放下心来,以为齐军果然怯弱,闻魏兵将至竟不战而逃亡过半,士气已经低落到不堪一击的程度,这是雪桂陵之耻的天赐良机。处于亢奋之中的庞涓当即传令,将步兵留后继行,自己亲率精锐骑兵,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撤退的方向猛追不舍。

田忌与孙膑从容地率兵撤退,同时派出许多侦探,观察并随时报告魏军动态。当孙膑得知魏军已过沙鹿山时,屈指计程,料定魏军日暮必到马陵。马陵地势险峻,一条窄道夹在两山中间,道旁树木丛生,是设伏歼敌的好战场。于是,孙膑命令齐军停止前进,砍伐树木,堵塞道路,设置障碍,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孙膑还特意命兵士把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用黑煤书写了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一切准备就绪后,孙膑挑选了弓箭手一万人,埋伏在山路两旁。然后对弓箭手发出命令说:“天黑后,只要看见火把就一齐射箭!”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庞涓率领魏军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魏军人困马乏,极度疲劳,都想停下来歇歇脚。这时,前军回报说,有断木塞路,难以前进。庞涓以为是齐兵惧怕魏军追赶,故设障碍,便命人搬木开路,忽然抬头看见树上砍白处隐隐有字迹看不真切,庞涓命军士取火照之,众军士点起火来,庞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惊中计,急令退兵,怎奈为时已晚。齐军万名弓箭手一见火光立刻万箭齐发,喊声四起。魏军顿时大乱,被齐军四面围住,既无法抵抗,又无路可逃,死伤殆尽。庞涓在乱军中,身中数箭,自知智穷兵败,无法挽救危局,仰天长叹道:“吾恨不杀此刖夫,遂成竖子之名!”说罢拔剑自刎而死。庞涓所率精锐被歼后,齐军乘胜发起进攻,魏兵心胆俱裂,无人敢战,各自四散逃生。十万魏军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尸横遍野,全军覆灭,统帅太子申成了俘虏,魏军轻重军器、车马粮草尽归于齐,齐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在这场双方的博弈交战中,孙膑正是利用瞒天过海之计,给魏军这样一个错误信息——齐国军队胆小懦弱,以此来迷惑魏军,让他们认为齐军真的是军心涣散,逃跑过半。另一方面,孙膑又准确掌握了对方的信息,然后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对方的心理,以强示弱,减灶诱敌,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历史上,利用对方不敏感的信息来蒙蔽对手,让对手有一种司空见惯的感觉,由此产生松懈情绪。这种策略不但在战国时被运用,在隋朝时也被军事家们运用。

公元589年,隋朝大举攻打陈国。陈国乃是公元557年由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三番五次,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都没有觉察到。此时,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从逻辑博弈来看,同样都是以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施以瞒天过海之计来迷惑对手,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第二个例子中,隋朝所用的策略要更直接、更不易引起对手的注意,而等对手注意到的时候,早已猝不及防了。所以,对于博弈者来说,以不易怀疑的信息,施以瞒天过海之计,迷惑对手,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瞒天过海的现代神话

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四次渡赤水后,又佯装进攻昆明,而实际上是掩护主力向云南方向转移。而后,红军部队到金沙江畔归建,途中必须经过禄劝、武定、元谋等县城。虽然那三个县没多少国民党的正规部队,但如果与那些杂牌部队纠缠起来,难免会拖延行军的时间,进而影响中央红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红四团政委杨成武认为,通过这三县的策略是:宜智取,不宜强攻。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取瞒天过海之计来欺骗国民党军。红四团兵分两路,杨成武率团侦察连为一路,穿上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肩挎“捷克式”卡宾枪,向着禄劝县开进。而其余的部队则由团长王开湘带领,直奔武定县城。杨成武这支人马来到禄劝县城后,声称是追击红军路过此地的国民党的“中央军”,要过城的哨兵赶快打开城门。刚开始的时候哨兵还有些疑惑不定,杨成武见状,当即双手叉腰,派头十足地对那些哨兵好一通臭骂,这一骂一下子把那些哨兵给唬住了,连滚带爬地打开了城门。红军进得城来,杨成武沉着地与县长、警察局局长、民团团长一一握手。接着,县长、警察局局长便为他们接风洗尘。席间,杨成武打着官腔,煞有介事地询问武定县和元谋县的情况。当他估计王团长那一路快到武定县的时候,便对这两县的县长说:“告诉武定和元谋两县,我们的部队马上就要到了,让他们开门劳军,不要产生误会。”两县的县长都连连点头称是,跑到电话机旁,在那里干号了一阵,无非是告知两县,“中央军”很快就要到达,赶快开门迎接等。等到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杨成武才不急不忙地起身离席,并命令部队开拔。此时,禄劝县大大小小的土豪劣绅急急忙忙地列队相送,可想而知,肯定免不了鞠躬作揖、点头哈腰。没想到杨成武又大声地宣布说:“告诉诸位吧,我们是工农红军!”在场欢送的人个个大惊失色,那些团丁更是稀里糊涂,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已经被缴了枪。就这样,红四团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禄劝、武定、元谋三座县城。

从博弈的结果来看,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运用瞒天过海策略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即使是现在的商战也不例外。

日本曾有一味精商,为其味精的销路不畅而苦恼不已。一天,他突发奇想,将味精瓶盖上用来倒味精的孔的直径由以前的1毫米加大到了现在的1﹒5毫米。当然,用户是不知道也不容易察觉的,用时一倒就多了。可想而知,这样消费量也一定会加大,那么销量自然也就大了。这个商人用的是什么计谋呢?一猜便知,就是瞒天过海的计谋。他利用人们经常使用此味精、常用不疑的心理,促进了消费。

从博弈结果来看,商人很显然是赢了,只不过这种赢看起来有点损人利己,但毕竟也是一种符合自己利益的有效策略。
② 缓兵之策


人生在世,肯定会有一筹莫展的时候,事实上,之所以一筹莫展就是因为没有寻找到合理的策略。对于博弈者来说,当面临强势对手的时候,采用缓兵之策不失为一种快速突破困境、改变局面的合理策略。

司马懿缓战破辽东

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四万前去平定辽东。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让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兵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

从这场博弈中我们不难看出,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事实上,对于战争来讲,无论哪种策略,其目的都在于取胜,要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准备未充分、处于弱者地位之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最好的策略就是以缓战计策来牵制对手,以弱制强;一旦时机成熟了,当机立断,速战速决,这才是博弈中弱者生存选择的最理想策略。

单骑退回纥,不战而胜

回纥和吐蕃,在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的煽动下,合起兵力来进攻中原。

唐将郭子仪急忙率领一万多兵,赶赴前线,因兵力薄弱,让军队驻入泾阳城里。但部署还未妥当,敌人已迅速把泾阳城包围了,漫山遍野,起码有30万人。

真是巧得很,叛将仆固怀恩却在这时病死了,回纥和吐蕃的大军顿时失去了联络员。双方将领都想争取联军领导权,相持不下,便把队伍分开。吐蕃军驻扎在东门外,回纥军驻扎在西门外。

郭子仪知道了这个消息,就不顾一切地想计谋。他记起回纥的部族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其中有许多和自己相识的将领,双方有着并肩作战的情感,为何不利用这些关系前去联络一下,把他们加以分化?

郭子仪便立即派部将李光瓒,径出西门,到回纥营去。

李光瓒见了回纥都督药葛罗,传达了郭子仪的意思。

“郭令公真的还活着,在泾阳城里?”药葛罗感到十分惊奇,便问道,其他将领也奇怪起来。

“真的,泾阳城的军队正是郭令公的部属,而且大多数曾经跟都督并肩作战!”李光瓒说。

药葛罗听了这句话尽管特别欢喜,但是依然有疑惑,便问道:“你不会是在说谎骗我们吧?除非让我们亲眼见到郭令公才信得过!”

“好!我回去一定会报告的,请他老人家亲自前来和你见面。”

李光瓒回到城里报告了发生的一切,大多数将领都不让郭子仪前去和回纥人见面,担心郭子仪会受害。

让许多将领出乎意料的是,郭子仪却说:“我要去!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们兵多,我们兵少,一碰便垮。过去我和他们的将领都有着较深的感情,说不准这次前往他们还会赏脸,听我的意见,避免一场战争!”

见他的意志十分坚决,将领们也都便不再进行劝阻了,于是挑选了500名壮士跟随去做卫队。郭子仪摇手说:“用不着,用不着,带的人多反而会坏好事!”

郭子仪跨上了马,冲出了泾阳城。

两随从在前开路,高声叫:“郭令公来了!”

回纥的将领纷纷出门观看,药葛罗也跑出营门,左右张弓引矢警戒着。郭子仪见他们这么紧张,便叫左右随从全部解除武装,缓缓地向营门走去。

“真的是郭令公来了!”回纥的将领欢呼起来,纷纷下马,跪拜迎接。郭子仪也立刻下马,走到药葛罗面前,亲切地握着他的手,一同入帐。

大家互相诉说旧情,自有一番伤感。郭子仪乘机对他们说:“你们过去曾为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也没亏待大家,为什么今日因为仆固怀恩的挑拨,便违背合约,朋友变成仇敌了呢?呸!仆固怀恩这个坏蛋,皇帝都可以背叛,亲娘都可以不顾,对你们还会有好感吗?不外乎想利用你们的力量,达到他自己的企图罢了!”

药葛罗连忙说:“我已知上了仆固怀恩的当。他对我说,皇帝已升了天,令公也逝世了,国内大乱,叫我去和他收拾残局。现在我才明白,令公还健在,真是一场大误会!”

郭子仪猜透了药葛罗的心思,进一步对他说:“吐蕃人确实也太不讲理了,竟敢怂恿你们前来攻打我们。你们和他们不是有世仇吗?好一个一箭双雕的毒计,教我们大家互相厮杀,同归于尽,他便顺手治理两国臣民,真是岂有此理!一定得好好地教训他一顿。”他说到这里,偷眼看着药葛罗,见他有些动容,便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可以乘机报此仇呀,消灭他们的实力,劫掉他们的物资,这对于你回纥和我唐朝都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对!”药葛罗说,“我被他们欺骗了,真有点太对不起你老人家了,这次坚决追随,弥补我以前的过失!”

郭子仪和回纥结盟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吐蕃的将领闻知大吃一惊,连夜收拾辎重,拔寨向西南方奔逃。郭子仪与药葛罗合力发兵追击,把吐蕃杀得惨败。

这样,唐朝西边的外患平息了,边疆的人民又回到了以前的宁静生活。

郭子仪施计谋,巧妙地说服了药葛罗,不但解除了边境危机,而且还趁机打击了吐蕃的强大力量。

所以,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处于下风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而且要善于制造机会,把一些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博弈的过程中摆脱被动的困境,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想将那些不利局面中所隐藏的危机化解,就需要独出奇计,变被动为主动,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不战而屈人之兵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攻幽州,未能攻下。可突干想探听唐军虚实,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愿意重新归顺朝廷,永不进犯。张守圭知道契丹势力正旺,主动求和,必定有诈。他将计就计,客气地接待了来使。

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并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内部的底细。王悔在契丹营中受到热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细观察契丹众将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契丹众将在对朝廷的态度上并不一致。他又从一个小兵口中探听到分掌兵权的李过折一向与可突干有矛盾,两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王悔特意去拜访李过折,装作不了解他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折的面,假意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听罢,怒火中烧,说可突干主张反唐,使契丹陷入战乱,人民十分怨恨。他还告诉王悔,契丹这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干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唐军势力浩大,可突干肯定失败。他如脱离可突干,建功立业,朝廷一定会重用他。李过折果然心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王悔任务完成,立即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可突干毫无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这一下,契丹营大乱。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涅礼召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圭探得消息,立即亲率人马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从。唐军火速冲入契丹军营,契丹军内正在火并,混乱不堪。张守圭乘势发动猛攻,生擒涅礼,大破契丹军。从此,契丹叛乱被平息。

从上面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不难看出,其博弈的赢者都是使用谋略取胜的,并不是完全靠实力战胜敌人,而是通过研究敌军主帅的心理活动以谋求胜敌。
③ 交锋中的信息策略


在双方交锋的过程中,一个懂得利用各种信息与对手博弈的人,往往更能够获得胜利,成为最后的赢家,可以说,信息资源的掌握直接决定着双方的胜负。

巧用信息,迷惑政敌

三国时期,在刘备逃到了邺城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于是,他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可不能小看他。我看还是做长期的打算。”

袁绍不听田丰的话,田丰一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心,把他下了监狱,并向各州郡发出文书,声讨曹操。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

这时候,曹操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他的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跟他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今河南延津西北)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了个声东击西。

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哪知道曹操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去了。包围白马的袁军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也解除了。从博弈论看,曹操是一个很懂得利用信息的人,他利用虚假的信息蒙蔽了袁绍,而袁绍也很自然地钻进了这个圈套里面,显然,兵败无疑。

袁绍听到曹操解除了白马之围,气得直跳脚。监军沮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蹓跶,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子,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那些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可以说,曹操又传递给对手一个虚假的信息,就这点而言,曹操不愧是一个利用信息的博弈好手。

两场仗打下来,袁绍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军将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不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

这次,袁绍又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袁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

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霹雳车。这种车上安装着机钮,兵士们扳动机钮,把十几斤重的石头发射出去,打坍了袁军的高台,许多袁军兵士被打得头破血流。

袁绍吃了亏,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叫兵士在深夜里偷偷地挖地道,打算从地道里钻到曹营去偷袭,但是他们的行动早被曹军发现。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了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也有点支持不住了,写信到许都告诉荀彧,准备退兵。荀彧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觉,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

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

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

曹操只好实话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

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囤放了一把火,把一万多车粮草烧了个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郃、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八百多骑兵向北逃去。

诚然,对那些不懂得利用和把握信息的人来说,失败也是必然的。为人处世,信息是赢得对手不可缺少的策略,因此,不管己方的信息还是对手那里的信息,都要懂得善加利用,斟酌处理,只有如此,才能成为赢得博弈的高手。

巧施反间计,智除袁崇焕

在清朝还没有统一中国的时候,皇太极最怕的对手就是袁崇焕。在同袁崇焕的交战中,皇太极每战必败,但是他不肯就此罢休。他得到宁远、锦州防守严密的信息,于是,决定改变进兵路线。他做好一切准备,于1629年10月,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道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次可出乎袁崇焕的意料。袁崇焕急忙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可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乘虚而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信息,心急火燎地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到了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其他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

后金军突然进攻北京,引起了全城的震动。崇祯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心才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但是,魏忠贤的余党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阴谋呢。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信息简直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以后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赶快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也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两个金兵的谈话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

崇祯帝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匆忙进了宫。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

袁崇焕不禁怔了一下,这些话都是从哪儿说起的?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已经喝令锦衣卫把袁崇焕捆绑起来,押进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觉得事情蹊跷,劝崇祯帝说:“请陛下慎重考虑啊!”

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

崇祯帝拒绝大臣的劝告,一些魏忠贤的余党又趁机诬陷。到了第二年,崇祯帝终于下令把袁崇焕杀害。

小小的一个反间计竟能轻易地除掉敌军一名英勇善战的大将,皇太极的计谋可谓毒矣。事实上,这场战斗可谓是一个信息博弈的过程。在这场博弈中,皇太极运用了反间计,让太监传递给崇祯帝一个虚假信息,让崇祯帝觉得袁崇焕已经不忠于他,让其自折羽翼,然后逐步取之。
④ “禅让”与实力


“禅让”是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最早的民主制度。它是政治领导人权位的更替,是唯一的有详细记录的几千年前的非常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同样,也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不时面对的问题。它是确保国中的最贤能之士即位所不可缺少的制度。那么,历史上又是如何实施“禅让”制度的呢?

传说中的“禅让”

关于历史上的“禅让”,相传始于尧,也就是说,尧是历史上第一个禅让制的实践者。尧的父亲誉死后,把帝位传给了尧的哥哥挚,挚又把帝位传给了尧。尧执政50年之后,决定不传位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把帝位让给一位贤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禅让制。因此,历史上把尧、舜、禹称为立德于天下的贤明君主。

但历史上,对于这种传说却大有异议。据《竹书纪年》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从历史记载中不难看出,舜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帝尧和太子丹朱,夺取了帝位。舜一上台就进行政治肃反,迅速铲除忠于帝尧的政治势力。

《韩非子·说疑》也云:“舜逼尧,禹逼舜。”李白在其《远别离》中也这样写道:“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可以看出,尧之前是家天下的政治制度,而禹之后亦是家天下的世袭制度,禅让制存在于其间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我们再看看三代禅让的故事。尧有一子,名丹朱,舜有一子,名商均。倘若历史上的“五帝时期”都是世袭,并没有禅让习惯,那么舜、禹在继位时,都应该对丹朱和商均表面上谦让,实际上再用武力胁迫而夺位。据《孟子·万章上》记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史记·夏本纪》也记载: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登天子位,南面朝天下。这两段文字记载正说明了舜和禹在形式上都遵从旧的世袭习惯,奉丹朱和商均为帝。实际上,权力的交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动用了武力。

舜在帝位时,天下有诸多部落不服,北方有共工反对。据《淮南子·本经篇》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在《韩诗外传》卷三中也有关于南方有三苗反对的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地,经其不服”。鲧不服,“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下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帝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彷徨于野以患帝。”这是《吕氏春秋·行论》中的语句。在《古义尚书》中也同样有有人不服的记载,“兜不服”,而“兜”事实上就是丹朱。据《书·舜狱》所载,对于这些不服者,舜用武力镇压,“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称鲧为“四罪”之一,尤其让人不服。可以说,鲧是唯一能与西方神话中为人类盗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相比的中国神话人物。据《山海经·海内经》所描写:“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为祝融杀鲧于郊。”

鲧之死因,表面上看来是治水未成贻害天下,实际上是与舜争权而势力较弱。鲧的儿子禹对父亲的惨死自然记恨在心。

透过逻辑博弈不难看出,这种博弈结果一旦开了先例,就免不了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舜费尽心机地登上天子位,却也同时坐上了政治“火山”。帝尧留下的烂摊子要他去收拾,天下虽然一时被他恐吓住了,但他接收的只是个泽国,洪水泛滥经年,人民几为鱼鳖。要想真正坐稳天下,当务之急是把水治好,只有先服了水,才能真正让人心服。没办法,舜只得起用出身于治水世家的禹。在此之前,舜杀了禹的父亲——治水的鲧。杀人父用人子,舜难道不知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吗?可是,除了禹没有人有能力治水,舜不得不控制性地使用禹。

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这里,除了表明他的敬业外,从过家门不“敢”入中也可以看出其不入家门的真正原因,他是不想让帝舜抓住他一丝一毫的缺失,再则利用民众对治水的迫切愿望,在治水过程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从逻辑博弈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情况,如果他治水过程中过家门而入的话,帝舜完全可以因此下诏斥责他“疏于职守”,“为家忘国”,甚至治他以罪:罔顾圣恩,不体谅朝廷拳拳爱民之心,为儿女私情而忘君臣大义。大禹后来以俭朴著称,恐怕也与他所处的百般猜忌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

对于大禹来说,怀抱血海深仇,在仇敌手下讨生活,只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大禹行事低调,使得他在极具心机的帝舜手下没有出什么差错。也许是人算不如天算,怀抱原罪的大禹后来竟因为治水这一苦差最终夺得天下,并顺利传位与子而成就了夏朝的帝业。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

当大禹奉诏治水时,洪水已经成了国家的心腹之患,治水也自然成为国家压倒一切的任务。整个国家都被动员起来,所有的衙门、所有的资源和所有的人都要为治水让路。在此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中心无形中就与治水指挥部重合起来。国家的生杀予夺,人事上的升迁进退,都可以凭对治水的态度“一票否决”。这在帝舜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对大禹来说,却是个天赐与的莫大机会。最终,大禹疏通九河,引江入海,建下旷世之勋,也因了这一德被万民的震主之功,更主要的是在治水过程中无形中控制了整个国家机器,掌管了整个国家的人、财、物,大禹的光芒盖过了帝舜。在伯益等部将的拥戴之下,禹受舜禅让也就顺理成章了。

历史在此又简单地重复了一下。禹受舜禅,也照抄帝舜当年的旧作:“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

是野心家的实力还是真的“禅让”

历史如河在流,而在这条河流的源头,可能并不存在民主禅让这样一条支流。

东汉末年,曹操靠收编黄巾军残部起家,在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和屯田的经济政策之下,曹操掌握了实权。此时,汉献帝已经成了傀儡,曹操再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谋略,终于荡平中原,打下自己的一片基业。但曹操还是有道德包袱的,也没有代汉的政治勇气,“使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终其一生,曹操虽有“彼可取而代之”之心,但一直还是安安分分地做着“周文王”,奉汉正朔,做着汉臣,在魏王和汉丞相的位子上离开了人世。

但是,新魏王曹丕继位后,却要兑现其父要他做周武王的期权。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而曹丕本人也没有其父的道德包袱,所以,年轻人的勇气和虚荣心使得他朝着皇帝的宝位冲击。于是,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并逼早已徒具虚名的汉献帝“禅让”。同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十一月一日,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经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代的魏国正式建立。

透过逻辑博弈来分析汉魏故事及禅让的意义,可以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真实记载、也是最为典型的一次“禅让”了。我们不妨用博弈论来分析一下这次“禅让”的全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原因,真的是如此简单的“禅让”吗?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克日兴师”到洛阳为汉献帝“保驾”,接着,他又把汉献帝迎至了他的根据地——许都。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五月,策命曹操为魏公,加九锡;七月,曹操开始建魏社稷宗庙;十月,曹操分魏郡为东西部,设置都尉;十一月,曹操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进封曹操为魏王。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五月,曹操兴建泮宫;十月,汉献帝命令魏王官帽上佩缀十二旒,坐金根车,套驾六匹马,配置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太子。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病逝于洛阳城,终年六十六岁,其子曹丕接任魏王。三月,曹操的故乡谯县出现了黄龙;四月,饶安县上有人报出现了白雉;八月,石邑县又有人报称有凤凰降临……出现了一系列的“祥瑞”;十月,李伏、辛毗、刘晔等一批大臣上书请求曹丕顺应天意,太史丞许芝正式向曹丕报告了魏代汉的谶纬,引证的经典有《易传》《春秋佐助期》《易运期谶》《春秋玉版谶》……十月十三日,汉献帝正式向魏王曹丕下了禅位诏书,并派兼御史大夫太常张音为专使奉上皇帝的玺绶;十月十八日,曹丕上书献帝,表示奉玺书后“五内惊震,精爽散越,不知所处”,认为自己“无德以称”,并派毛宗送还玺绶;十月二十日,献帝下了第二道禅位诏书;十月二十二日,曹丕第二次上书献帝,奉还玺绶;十月二十四日,献帝下了第三道禅位诏书,并命令使者张音不许再将玺绶取回;十月二十六日,曹丕上书献帝,作第三次辞让,请求召回张音;十月二十八日,献帝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下了禅位册文,尚书令桓阶等上奏,第二天就是吉日,可登坛受命,曹丕批了“可”;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上筑在繁阳亭的受禅台,改元黄初,改国号魏,称魏文帝,其父曹操为魏武帝,此时曹丕的皇帝梦实现。

献帝让位后被封为山阳公,封邑一万户,十四年后寿终,获得“孝献皇帝”的谥号,以天子礼仪安葬。山阳国传了三代,共七十五年,西晋时依然沿袭,直到永嘉之乱。

从以上的种种不难发现,看似简单和顺利的汉魏嬗代,其过程是复杂的,曹丕能顺利登上皇位,经过了曹操、曹丕父子两代的经营。其中曹操霸府时期是关键时期,在曹丕,汉魏皇权嬗代已成定局。

当时,曹操为什么没有称帝,却做了一辈子的魏王,而他的儿子曹丕一上台就能称帝呢?只要运用逻辑博弈分析一下这期间社会文化背景及曹操所做的准备,就会找到其中的答案。你会发现,曹操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和谋略家,如果当时有博弈存在的话,他绝对能成为博弈高手。

在是否废汉献帝自立的过程中,曹操肯定下了很多功夫,经过利益权衡,他最后选择了不废汉献帝,其实这一选择策略在现代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首先,历史证明行不通,有董卓、袁术先例在前,曹操不能重蹈覆辙;其次,现实情况不允许,除了刘备、孙权在外的制约,曹操政权内部也有抵制其僭越的力量,如荀彧、田畴等都不会赞成;最后,最重要的还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秦汉帝国处于历史早期,宗法、宗族因素浓厚,这些都是重要因素。据《三国志》记载:“幼主非有恶于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胁于强臣,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于汤武之事。”《资治通鉴》也曾提起:“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所以,曹操没有称帝,而是为汉魏嬗代做准备,从改变士人的意识开始。

下面是曹操为魏嬗代汉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赤壁之战后,曹操首先颁发了三道举才令: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所下命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下令:“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所下命令:“韩信,陈平,成就王业。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不敢东向,在楚,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高材异质,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治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这三条命令所蕴含的意义很明显:其一,解放臣民的名节观;其二,作为汉魏嬗代采用让贤方式的政策依据。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已经明白很难废夺汉献帝,所以,他选择暂保全汉献帝的地位,但也不会退让,而是让汉献帝“主动”让贤,这是他最好的选择,也是他的优势策略。因为这样,在社会风俗和道德上都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所以,只有汉献帝禅位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

也因此,最后汉献帝答应禅让,虽然起了三案政治风波,但总的来说,汉魏禅代终于成功付诸实践。

汉魏禅让制过程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加位曹操为汉朝相国,并封为公爵,以十郡之地建功立国,备九锡之礼;

第二步:加奉晋爵并授命为王,再加奉十郡为王国;

第三步:允许使用天子的服饰和仪仗;

最后一步就是:举行升坛受“禅”仪式,正式让出皇位。

透视汉魏“禅让”的整个过程,运用博弈来分析就会发现,在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会心甘情愿地将皇位让给外人,即使是生前自愿传给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所以,历史上所谓的“禅让”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和形式而已,其正的意义是一场博弈,一场弱者与强者的博弈,而“禅让”就是博弈的最终结果。正如鲁迅所说,“禅让”即巧取豪夺。
⑤ 士为知己者死


要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与人建立合作性博弈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你得先把对方拉入你的局;其次,再收他的心,在收心的时候不管是用恩还是用钱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对方认同你,死心塌地地跟随着你,甚至甘愿为你去死。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

豫让是战国时期晋国人,在他服侍范氏和中行氏的时候,都是默默无闻,没什么名声。后来,他偶然遇到了智伯,才受到重用,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在豫让初入智伯府时,与智伯寒暄之后,智伯只问了豫让一个问题:阁下究竟想在战国中做一番怎样的事业?豫让没有立刻回答,开始了他的思考。

通过对豫让几天的观察,智伯认为,豫让必定是个义士,将来必有大用。所以,他对豫让比一般的门客都要好,很尊重豫让,并且还吩咐下人把他自己的饭端来和豫让一起吃。这使得豫让对智伯如此费心的照顾感动不已。他一直以来受到的都是非常一般的待遇。因为他拙于言辞也不擅长作诗,使服侍过的范氏和中行氏对他不但不感兴趣,而且很厌烦他,只把他当作养在府里众多吃闲饭的门客中的一个。

于是,豫让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生追随智伯,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荣辱相连。

智伯想给豫让头领一职,豫让拒绝了:“我来到府上,并未立分毫功劳,且莫说众人不服,我自己也不能觉得心安理得。”智伯了解他的心情,安排豫让从最初级的门客做起。唯一一点不同的便是豫让是他钦点的侍卫,保护他的安全。

当智伯了解到豫让还没有娶妻时,又把他府上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而且美丽可爱的丫环小舞许给豫让为妻。

正当豫让境遇好转的时候,智伯却被韩、赵、魏三家合谋灭掉了。在消灭智伯之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

豫让逃到山里,思念智伯的好处,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了酒浆,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于是,他改换姓名,混入罪犯之中,被发遣到宫廷里打扫厕所。这时,他就怀揣匕首,伺机行刺赵襄子。结果,其行迹暴露,被赵襄子逮捕。审问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赵襄子觉得豫让给智伯报仇,忠勇可嘉,是难得的义士,就把他放了。

过了不久,豫让为便于行刺,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自己身上,生出满身癞疮,还剃掉胡子、眉毛,改容易貌,然后去当乞丐,在街市上讨饭。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赵襄子责问豫让:“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豫让拔出剑来,仰天大呼,跃起刺衣,说,“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豫让之所以要行刺赵襄子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了他尊严,给了他一切,使得豫让对他很是感恩。在智伯死了之后,豫让为他报仇,行刺赵襄子,舍生忘死,备尝辛艰,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

荆轲刺秦王

战国时期,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再加上以前的林林总总,太子丹恨透了秦国,为了挽救燕国的危亡,于是,他就访求刺客,想去刺杀秦王。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令人搬来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相赠荆轲,太子丹还从后宫中选出十名能歌善舞的美女去给荆轲侍寝,把自己的一座最称心的行宫也送给了荆轲作为府地。太子丹传令,荆轲可以带剑上殿,可以出入燕国的任何地方,可以无尽地享用燕国任何人的财产。他常常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并且把自己的饭食、衣服与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因此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召见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今河北涿州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了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进秦国朝堂,不由地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之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挡,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了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可以说,荆轲刺秦王是一个在中国民间流传极广、家喻户晓的故事,虽然未能成功,但士可为知己者死的那种豪壮,足以让人感动。而用逻辑博弈来看这件事,不能不说燕太子丹的高明之处,他为了拉拢荆轲不惜花费非常大的本钱。可见,与人建立合作关系,拉拢人心,同样是一种博弈智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事成败看博弈,5篇小故事让我们了解古人如何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