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 | 你们种出的“庄稼”能养活自己吗?
做企业,必须要有底线意识。所谓底线意识,就是基于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将最最基本的乃至难堪到无可辩驳的底线要求,加以直观而刺眼地呈现出来,从而让团队每一个人都明确意识到团队的现状,以及自己的责任,同时自我摒弃那些之前一直大行其道的诸多借口。当一个组织处于低谷,或急需变革时,往往都需要用底线意识来摆脱“混得下去”的诸多借口,而加以梦醒,从而重新焕发活力。文:中外管理传媒 任慧媛 杨光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太平洋精锻的故事与哲理》
哲理的故事:
1999年,在困顿中挣扎的太平洋精锻,已然到了破产边缘。实在没了办法,只能由中美合资改为全部外资。由此,公司独家投资人就是原来持美股部分的美籍华人叶涛坚先生。可是两年时间过去了,状况仍旧不见好转。
远在美国的叶先生坐不住了,他来到工厂先考察了一圈儿之后,开始坐下来和高管团队交流。他给每位高管都发了一张纸,让他们在上面写几句话,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时任质量保证部部长的赵红军,写了这样一句话:“不管企业是政府的,还是外资的,我们在里面打工,其实是为我们自己打工。只有干得更好才会有出路。”
纸条收上来,叶先生看到赵红军写的这句话,不住点头:“小赵写得不错!只要好好干,肯吃苦,公司就一定会有红火的那一天。”
“为自己打工”,这是赵红军当时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一直都知道公司一旦倒闭,大家只能作鸟兽散。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aee32368de9487aa0cf0925e9b800a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830693&x-signature=rBbccvXQQC5sZkq1W%2Fkdz9WiH4Y%3D
接着,叶先生又说道:“我来给你们投资,就好比是买了一块地,让你们在上面种庄稼。我都先不说收地租,但你们至少得保证种的庄稼能够让自己吃饱吧。”
在场的高管听后都不说话了,但他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齐心协力把公司拉出泥潭,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最有远见的选择。
2000年5月,太平洋精锻“改朝换代”,时任副总经理夏汉关(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接任总经理一职。一派蓬勃的新气象徐徐展开,公司上下铆足了劲儿干,为了筹集周转资金,26名骨干还抵押了自家的房产。新班子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将亏损了10年的太平洋精锻扭亏为盈。自此,他们种出的“庄稼”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一年比一年高产。
故事的哲理:
做企业,必须要有底线意识。所谓底线意识,就是基于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将最最基本的乃至难堪到无可辩驳的底线要求,加以直观而刺眼地呈现出来,从而让团队每一个人都明确意识到团队的现状,以及自己的责任,同时自我摒弃那些之前一直大行其道的诸多借口。当一个组织处于低谷,或急需变革时,往往都需要用底线意识来摆脱“混得下去”的诸多借口,而加以梦醒,从而重新焕发活力。(杨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