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z6ar1rigdc2g 发表于 2023-4-23 12:39:25

张家口万全历史上的名人故事你确定都知道吗?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奋进新时代魅力张家口##奋进新时代魅力张家口#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a47bbf1c1fd4e009ba58112dabdae7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7587896&x-signature=9sgXEo%2BZYNPCc9wKfPideHY0zxs%3D

万全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93年,距今已经625年了。建城之初,它是一座军事城堡,在这里驻扎着英勇顽强的大明军队,曾经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勇敢坚强地抗击着蒙古部族的入侵,保卫了大明的领土和尊严。蒙汉通商兴起后,它又成为沟通蒙汉贸易的一座繁华商埠,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商人前来开展贸易。具有经商天赋的山西商人独具慧眼,纷纷前来打拼天下。
据县志记载,明清时,万全城考取贡生[科举制度中,生员(俗称秀才)经学政(州厅学官)选拔,并上报朝廷批准,入国子监读书者]以上功名的就有150多名。他们分赴全国各地做官,上为朝廷效力,下为百姓造福,曾经获得无数赞誉。这里选取万全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予以介绍。
都督同知江福
江福,万全右卫人,生卒年份不详,在明代正统年间任万全右卫都督同知(从一品,统辖卫之最高指挥官),是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
关于江福的文字记载倒是有一些,但多是寥寥数语,主要记录的是他在“智擒叛逆喜宁”(详见明代战争故事《智擒叛逆喜宁》),其它方面的资料则很少。
综合史料分析,江福不但是一位有智有勇的将领,还是一位忠君爱国,仁心宽厚的将领。史书上说,朝廷在迎回太上皇英宗后,进行论功行赏,把本该给江福的封赏都给了他的顶头上司,宣府大帅杨洪。因杨洪的父亲是朝中重臣,权势显赫,杨洪因此而大红大紫,权倾朝野。江福只得了一半封赏,但没有什么怨言。他觉得忠君爱国才是最重要的,依然默默无闻地驻守着万全卫城,守卫着国土的安全。
另有史书记载,由于朝廷封赏不公,一些了解内情的正直大臣上书朝廷,禀明事实真相。朝廷经查,得知江福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重新进行了封赏,撤销了给杨洪的封赏,转封给了江福。江福一时荣耀万分。但多数史书不支持这种说法。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证。


都指挥佥事胡观
胡观(1421——1502),字明运,万全右卫人。出生于军人世家,因参与擒获朝廷叛逆喜宁立功,晋升为万全右卫都指挥佥事(武官名,正三品)。任期治军有方,作战神勇,功勋卓著。弘治十五年(1502)去世,谥(朝廷给予的称号)昭毅将军,葬于万全翠屏关北,并立碑志铭。 
胡观的祖籍安徽凤阳定远,曾祖父曾随大将徐达辗转征战各地,最后定居在万全右卫。另一说是明初移民而来。其祖父、父亲也先后投身入伍,报效朝廷。由于受家庭影响,胡观少年有志,深明大义,未及成年,就披挂战袍,保家卫国。“土木之变”后,明朝元气受损,英宗皇帝成了俘虏。瓦剌首领误以为夺取大明江山指日可待,频繁调集重兵南下进攻。明廷形势异常严重。而此时,胡观在大帅杨洪旗下任守备,坚守在芦沟、紫荆、柳羊山等地,英勇抗击瓦剌兵的入侵,多次立功受奖。
虽然瓦剌兵曾经逼近京师,但终以失败告终。由于他们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力财力,部族首领于是心生一计,想利用宦官喜宁(与英宗一齐被俘,暗中投降了瓦剌)智胜大明。大明将士将计就计,擒获了喜宁,粉碎了瓦剌的图谋。在这次事件中,胡观协助都督同知江福一道,活捉了喜宁,并消灭了数百瓦剌精兵。不久,英宗回归,朝廷内外一片歌舞升平景象。因擒获喜宁立下功劳的胡观受到封赏,赐与白金,彩缎等,晋升为万全右卫指挥佥事。
胡观性情沉毅,圣明决断,体恤下属,深得将士爱戴。平时注意鉴明史实,遇到忠臣义士之行喜形于色,遇到奸臣逆贼之举则深恶痛绝。一生酷爱《岳武穆传》,每次翻阅,如遇悲伤之事则掩卷流泪,遇到奸佞当道则拍案而起,以至于废寝忘食。晚年退隐后,更加博览青史,一直到去世前仍是手不释卷。
胡观原配夫人王氏,被封为淑人。侧室董氏、林氏先他下世。胡观有两个儿子,长子胡静,继承父职;次子胡澄,是锦衣卫将军;女儿胡善,嫁给都指挥佥事李理。有十一个孙男。
胡观去世后,葬于万全翠屏关北。进士出生的奉议大夫、通政使司参议、前兵科给事中熊伟因仰慕其人品官品,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奉直大夫,礼部员外郎司经局正书、玉牒修编周文书为其篆书。


镇西大将军贾高山
贾高山,(?——1586)张家口市桥西区高家屯人,传说曾任万全右卫总兵,并建造了万全卫城。据《敕(皇帝的诏令)赠太夫人贾节妇(旧指妇女不改变节操,特指在丈夫死后终身不再嫁)钱氏墓志铬》记载:贾高山是荣禄大夫贾禄之子,其父死后承袭其职,由列校升为大帅(镇西大将军)一品官。
传说万全卫城是贾高山所建,有流传于高家屯的故事为证:贾高山任总兵时,修建了万全卫城。因建城非常艰苦,贾高山从来顾不上休息,一天天消瘦下去。他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但因儿子忙的是国家大事,又不好拖他的后腿。一天母亲来万全城看望儿子,贾高山请母亲观看新建的城墙,这时刚好修建了西、北、东三面。贾高山问母亲:您看这城建得好不好,结实不结实?母亲看着雄伟壮观的城墙,心中十分的高兴,幽默地说:好是好,就是四个角缺四个铁环。贾高山不解其意:为何要在城角安铁环?母亲笑着说:这城建得多好啊——等咱们回家时把它抬回去呀。听了母亲的赞扬,贾高山筑城更加刻苦认真。
据考证,这个故事有演义的成份。史料记载,万全卫城修建于建文四年(1402)当时只是土城;36年后,即正统三年(1438),始用砖包;160多年后,即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并增筑南关。据此可以推出:贾高山任总兵期间,正是万历年间,他重修了毁损的城墙,并且新建了南关城。
另传,贾高山驻守万全卫城期间,观察到八角台(位于高家屯村西南)是个通往内蒙、京师、山西的军事要冲,若在此筑城驻兵,进可攻,退可守,据险守要,可保京城无虞。于是募巨资在八角台建造点将台。后来有小人到朝廷诬告,说他建造八角台是想造反,贾高山害怕,急忙把点将台改建成寺院。因当时道教盛行,建庙是替天行道,保佑一方百姓,朝廷因而还褒奖了他。
贾高山为将清正廉明,体恤兵卒,劳而忘食,中年就卒于营中。他临终嘱咐家人:死后运回高家屯安葬,丧事要从俭,“不必重赘”。朝廷为了褒扬他的政绩和品行,专门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刻有“钦赐镇西大将军一品官”等内容。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张家口后,打听到贾高山墓后,勾结当地土匪,用风钻打开墓穴,盗出墓内珍宝、文物运回国内。
据有关专业人员介绍:贾高山墓共有三处,另二处是在万全的苏家桥和市区的杨家坟。高家屯的是真墓,另二处则是衣冠冢。



刑部郎中杨国声

杨国声(?——1738),根据史料推断,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字广宇,万全右卫人,传说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祖籍宏农,后迁至延安,又迁至山西洪洞,再迁至平定州。到他祖父时,迁到直隶万全右卫。他幼年读书,成年后做官,因政绩显著,又廉洁从政,官至刑部郎中。
杨国声幼年时,由于体质较差,一般不和孩子们玩耍打闹,但性格沉稳,聪明过人,且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乡邻们都说他有贵人长相。他童年读书时,由于天资聪颖,又十分用功,学业大进,经书辞赋,无不通晓。方圆数十里的人都说这孩子是个“奇才”。
杨国声15岁时,入万全卫学读书。康熙二十六年(1687),因学业出众,被推荐入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学习。康熙三十一年(1692)学习期满,分配到正黄旗任教习(教师旧称)。后来参加会试(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屡次不递。于是按“年例选曹”(旧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候补职务)。康熙五十年(1711)时,出任浙江汤溪县知县。汤溪县居两浙上游,山瘦水薄,百姓生活困苦,土豪劣绅横行乡里,所以世道不宁,且有种种陋习。杨国声到任后,关心民众疾苦,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兴利除弊,革除不良陋习,严厉打击土豪劣绅恶行,深得百姓爱戴。没几年,就把汤溪县治理的世道清平,民风淳厚,百姓安居乐业。由于政绩突出,康熙五十九年(1720),升任湖广彝陵州知州。
彝陵地处三峡要冲,是个重要的战略要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再加上贪官劣绅相互勾结,巧取豪夺,收税也没个准数,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艰难,有的远走他乡逃荒而去,有的卖儿卖女偿还债务,十家有九家“呼号之声”不绝。杨国声到任后,认真核对各家田产亩数,严格额定税收数目,大力整肃吏治,铲除地痞恶霸,还大胆改革旧政,推行新政,凡是不利于百姓经营生活的制度通通革除,凡是利于百姓经营生活的政策大力推行,全州局势逐步有了好转。但是由于社会矛盾积聚很深,短时间无法解决,长杨县由于官绅相互利用,欺压百姓,人民苦不堪言。
多年的官民矛盾,贫富矛盾等的积聚,终于形成爆发之势:县内聚集起几万民众,准备滋事。杨国声得报后同情百姓遭遇,并未动用军队前去镇压,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单骑去长杨县劝解。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直说得聚集民众纷纷痛哭流涕,自动散去,事件得以顺利解决。雍正五年(1727),江陵县遭灾,收成无几,断顿人家十之八九,杨国声亲自到江陵县赈灾。他先是令县、乡广设粥棚,救灾民一时之急,再是按户籍逐户登记人口,发放粮食,真正做到严正公道。前后三个月,挽救了数万人的生命。
杨国声为官多年,恪守朝廷律令,心怀百性冷暖安危,呕心沥血,精励图治,取得显著政绩。就在江陵县赈灾结束不久,他就被朝廷晋升到京府任职。雍正八年(1730),又调任刑部贵州司员外郎(相当于今公安厅副厅长)。雍正十二年(1734),升任刑部胡广司郎中(厅长)。他的一位旧僚托他办私事,他觉得这件事有违法度,遂以婉拒。这位旧僚怀恨在心,伙同他人捏造事实,上告朝廷。幸被大府解救。他在外地任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刑侦”经验,“狱情”真伪一审便知。廉洁从政之声广为传播。
乾隆元年(1736),杨国声因病告老还乡,回到了万全城居住。他为官三十多年,家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产,也没有值钱的东西,真可谓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次年病逝。


万全进士马缉熙
马缉熙,字牧堂,万全城人。生卒年份无考,根据县志记载资料推测,大概生于乾隆或嘉庆年间,卒于咸丰年间。他是清代万全县的第一名进士,一生经历坎坷。

马缉熙小时候,就表现的和一般孩子不一样,性格沉稳,不爱玩耍,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善于思考。进入私塾读书后,更是如鱼得水,学习起来常常是废寝忘食。为了便于学习,他一年四季住在私塾,真个是“严冬卧雪,秋夜吟风,废寝忘食。流连忘返”。由此,深得先生喜爱,先生将平生所学尽数传授于他。他不负先生所望,《四书》、《五经》门门功课皆得优秀。由于他天资聪颖,再加上刻苦用功,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考取功名一路顺风。道光二年(1822)(据推测,年龄不超过20岁),就考中进士(古代时举人参加朝廷礼部组织的“会试”考中者),并且得到了皇帝的召见。清开国200年来,马缉熙是县里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人。
吏部拟任马缉熙知县外用,但他不愿到外地任职,吏部改任其为内阁中书(传达谕旨,发布文告的职位)。马缉熙本属书生性格,擅长做学问,喜在书海中畅游,对官场中的争斗倾轧难以胜任。他仅干了一年,就在父兄的支持下,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万全。
回来后,他仍然是终日以书为伴,不问其它,《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均做了详细批注。还研究过“卜筮”(用铜钱等推断祸福)和医学,成为方园数百里的饱学之士。道光十年(1830),县里建起嘉禾书院(在今万全城城关小学)。应官府和乡绅们所聘,马缉熙出任嘉禾书院主讲(负责教学及管理)。他重定校规,严格管理,尽心教授,赢得广泛赞誉。由此,他的旧日同窗好友纷纷慕名而来,师资力量更加雄厚。他任职三十余年,“桃李盈门”(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同治二年(1863)他的三个儿子因病相继去世,对他打击很大,感到人生苦短,生命无常,于是决意辞去嘉禾书院职务,回家静养。回家后,依旧是只知读书,不出家门,曾著有《周甲吟秋十五首》、《泪墨录》等文集(已失传),记录了他一生的沉浮坎坷经历,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情感。
当时有人评说他心性懦弱,未成大事。而他则常说:“吾生平吃亏处只可自知,不愿与外人道。”六十二岁时因病去世。


社会贤达霍枚
霍枚生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十月,万全城人,附贡生,五品衔。他从小就善于理财经商,长大执掌家政后,霍家的生意迅速膨胀,其规模、盈利等都达到顶峰(据传他家的财富名列周边37县首户)。霍枚性格仁慈,慷慨好施,热心公益事业,被誉为社会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霍枚幼年时,亲生母亲就去世了,但他对继母如亲生母亲一般。他从小就十分聪明,读书通晓大义。他的哥哥霍棠不理家政,霍枚早早就承担起了经营霍家生意的重任,并且把生意越做越大,获利无数。他特别热心教育事业,担任万全嘉禾书院董事三十多年,只要书院有花钱的事,每次都是带头捐款,起到榜样作用。光绪十八年(1838),长城以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万全县尤为严重,霍枚带头捐钱捐米,并且持续进行了2年,救活了很多贫苦人的性命。他还联合城内赵家、马家等乡绅,设立义仓(旧时为防备荒年而设置的公益性粮仓),以赈济百姓。知县被他的义举所感动,据情上报,省府赐与他“品行端方”匾,进行表扬。 
霍枚的亲友中,如果有谁缺吃少穿,日子过不下去,他都要给予救助。一般是按户、按人口计算,得出救济数目,分四季送给钱米。他家还常常储备一些常用药品,以便施舍。除了普通的丸、散、膏、丹外,还预备了一些龟羚、参茸等好一些的药材,以周济穷人。他乐善好施的名声传遍了方圆数十里,所以经常有生活无着的贫困人家上门求助,如求粮、求衣、求药、求棺材等。对于上门求助者,霍枚不论远近,几乎是“求必应,应必多”。他常说:积财千万,不如与人同善。 
城内大户人家除了霍家,就数罗家、马家,他们有很多商号,但因这两家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罗家、马家因资金短缺,皆束手无策。这时霍枚慷慨解囊,借给他们巨资扭转危局,而且不计利息。还给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新振作起来。  
万全城内井少且深,由于人口发展,用水发生困难。民国七年(1917),城内热心人士倡议引北郊泉水暗入城内。但因工程浩大,花费巨大而难以成行,他们找到霍枚商量。霍枚再次慷慨解囊,独自承担全部工程费用11000多元。暗水工程建成后,彻底解决了城内用水困难的状况。全城人莫不感念霍枚的德行,他们在县衙东边的井口上建了一座亭,题字“思源”,以不忘霍家义举。县府认为这件事符合褒扬条例,将情况呈报给总统府,蒙大总统赐书“急公好义”匾以褒扬。又一年,城墙东南角、南大楼、南门外大壁照等处,因年久失修,出现了毁损和险情。霍枚倡议修复,他要求修建费用由城内商号认捐,他首先带头捐款,得到众商号的响应,使得修复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这年张家口堡修复城墙,需要4000元,霍家一家独自承担。
霍枚特别擅长理财,还知人善任,洞察商情,只要是他的商号,都能获得很大利润。对他的伙友及其后裔,他从不亏待。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常常出人意料,为人所不及,每次的结果都是十分的圆满。所以他的伙友都一心一意地给他做生意,以报他知遇之恩。
由于霍枚经常资助公益事业和帮助穷苦人家,全城人都说霍家好,是穷人的救命恩人。有这样一种说法,称赞霍枚: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初一这天,万全城弥陀寺的和尚圆寂了。这位和尚生前心怀慈悲,救苦救难,广受百姓赞扬。这一天,正好霍枚出生。这一死一生碰在一起,人们都说他是弥陀寺和尚转生,给万全城带来了福音,霍枚由于“大积善”所以“寿必昌”,享寿80有4。


晋剧名伶侯俊山
侯俊山(1854—1935),字喜麟,艺名十三旦,祖籍万全县东红庙村。幼年曾在张家口戏馆学戏,13岁时因出演《十三妹》而一举成名。后到山西太原学戏,演技日趋成熟。再又到京城唱戏,很快红遍京师。38岁时进入宫廷为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唱戏,深得宠爱。他是光绪年间“梨园界”的一代名伶。
清咸丰四年(1854)春,侯俊山出生在万全县东红庙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在他2岁时,母亲就病故了。父亲把他送到洋河南岸的两旗屯(今怀安两旗屯村)姥姥家抚养。两旗屯村是个文化活跃的地方,村里的戏班经常演戏,侯俊山从小特别爱看戏,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招半式。他舅舅见他爱戏,也为了生活出路,就把他送到村里的戏班学戏。侯俊山心有灵犀,一学就会,8岁就和师傅同台演出,获得一片叫好声。
张家口一家戏馆老板闻讯后,亲自到两旗屯察看,一见侯俊山就爱得不行,当下掏了20块大洋就把他领走了。侯俊山来到戏馆后,因天资聪颖,先天条件好,再加上名师指点,真是如鱼得水,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很快就扛了大梁。十三岁那年,他主演了《十三妹》,浑身一袭红绸戏装,十分艳丽,唱起来如天籁之音,舞起来飘飘欲仙,打起来如行云流水,倾倒了在场的梨园名伶,轰动了十里八乡,一下子成了名伶中的传奇人物。故此得艺名“十三旦”。
侯俊山成名后,知道天外有天,便来到山西学戏。他在太原加入了一家戏班,但班主不看重他,只给他一些衙役配戏。侯俊山也不急,他一边等待时机,一边暗暗学习师傅们的演技。机会很快就来了,戏班《张飞赶船》的海报贴出去3天了,可临到演出 ,扮演张飞的演员得了急病不能登台。班主十分着急,请侯俊山救场。侯俊山答应下,却并不着急,依旧喝茶、休息。只到登场前5分钟,他才起身化妆。只见他手握黑、白、红三支画笔,往脸上轻晃几下,一张活脱脱的张飞脸便告功成,在场同行喝彩不迭。侯俊山打扮停当,只是头戴歪斜,众人说:快掉了。
侯俊山自是不加理会,只见他跨出花栏门,一个漂亮的亮相,头戴一下子挺了个正着,紧接着一声亮嗓又赢得了满堂彩。戏班众人这才醒悟:原来是老板到了。自此,侯俊山便挂牌主演。就这样,侯俊山边唱戏边学戏,演技日趋成熟,很快红遍山西。
同治九年(1870),17岁的侯俊山来到京城,搭入瑞胜和班唱戏。他的首场演出是在庆和园出演《打金枝》中的升平公主,凭借其色、声、艺之长,一炮打红。在京连演5年,专演梆子戏花旦。后来为了拓宽戏路,侯俊山还反串了武生戏,皆得很高评价。
光绪十八年(1892),38岁的侯俊山被召入宫廷唱戏,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宫廷“供奉”生涯。在宫里唱戏非同小可,特别是给慈禧唱戏,更是马虎不得,唱得好,老佛爷一高兴,给许多赏钱;唱不好,老佛爷一不满意,不但赏钱没有,还得挨一顿臭骂。所以侯俊山在宫廷唱戏是十二分的小心谨慎,多少年几乎没有出错,故此深得慈禧喜爱,赏赐了黄马褂、戏装、六品顶戴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特殊的赏赐——扫天笔。
侯俊山虽然是宫廷“供奉”,但在当时属于下九流,后代没有考取功名的资格。慈禧太后喜欢侯俊山,为其开恩,特赐给他一支“扫天笔”,算是发给其子孙后代KAO取功名的通行证。侯俊山请名匠花大钱在坟地竖起一根一抱粗细,2丈多高的大理石扫天笔,笔头乌黑,直刺云天。后来由于战乱,“扫天笔”被毁,只留下了2尺多高的断笔杆,而今断笔杆也不复存在了。


(来源:张恒文化)

uscrylj3wu0rzl 发表于 2023-4-23 12:39:38

现在万全也出名人,关键出了本地他嫌丢人不说啊!那个谁死了才说是万全人

ustcas22sxdbtk 发表于 2023-4-23 12:40:01

还有霍老五,筱金蝉

uvjiwkhyizdn1h 发表于 2023-4-23 12:40:07

王崇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家口万全历史上的名人故事你确定都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