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左宗棠在西北植树种桑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是晚清时期的封疆大吏,也是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运动的“中兴名臣”。但同时左却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粉碎了俄、英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新泌的罪恶阴谋,收复和保卫了祖国的这一大片美好河山,梁启超将其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890685c0b17431387f2ab74e0bbacf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lNIn0WZ7IvA7NUKGS%2BZGKL9r1jY%3D
杨柳夹道,连绵三于余里,绿如帷帷的护路林带,从潼关至玉门象一道绿色屏陵,耀然展现在陕甘大地上。 这一植树工程的巨大成功,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人工造林的一大奇迹,影响深远。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c48c644f3b94b578a7945763362147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y8etTCFjLQR2ueieXVjxJCI0SWQ%3D
左自1866年9月调任陕甘总督及督办军务,后于1876年5月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祗军务以来,直到1880年8月清诏急调回京。在西北地区总共14年。 在这14年的过程中,他在发展西北任务,兴办水利,开荒屯田,发展农牧业,提侣植树种桑等许多方面,供了不少有益当代,造福后人的业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b53363f357b4aa794dd74f7d11416d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B28otB2nCphmAU3lrB70gj5pvf8%3D
1866年9月,左调任陕甘总督,正当启程的前夕,他与杨昌浚的书信中写到“教种桑、棉为养民务本之要。”充分显示了他的 “民本思想”及 “重农主义”与一般封建政治家的不同之处。 在当时所谓农,主要是指粮食,而左却如此重视种桑植棉,发展经济林木及经济作物,不能不说他要比一般的封迁政治官吏要高明得多更具有远见卓识。
1873年,正当陕甘地区恢复发展生产的时候,他积极支持谭文卿(当时任陕西巡抚)开办蚕桑学校。 他在给课回信中明确表示:"蚕桑学校今时急务,百余年来以例案公牍.为吏治几无有,勒求治源者,探可慨也。 阁下毅然为之,甚善!甚善!
他在给谭的另 一次书信中又写到,“桑为秦之宜,陇则高山气寒,不能与秦同候,此时课民种桑,在五年以后。”左的这种远见卓识,对陕西当时经济林木的发展,以至为进一步促进陕甘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更快的推动桑蚕事业的发展,左用正式文件下发了陕甘各州县试种桑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92b87352b264bf5b03a39166d26884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dftM8V%2Bgk7w9IqBk79zSqAGHlew%3D
左公柳
由此不难了解,左在植树种桑养蚕,发展桑蚕事业中,调查研究,讲究因地制宜,开展科学试验的这种求是务实桲神,真是难能可贵。 恐怕这也是他取得事业成功之所在。
1875年5月左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之后不久,他与谭文卿书信中回顾:“数年以来,此间幸有楚军支 ,乃有今日。不但战伐之劳,即修筑城堡,开浚水利,广兴 屯垦,平治道路,种树盯棉诸事,丝毫未假民力。 所省币项,奚翘巨万万计,少给尝犒,未尝列呈入告,而成效可睹。”可见,左在兵屯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更为突出的是,左将植树工程与战备防营等大事相提并论,并紧密结合起来,真可谓重视发展西北地区的林业事业。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33d7765199d4cb6840ddbfd24b0a98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RxBk7EW2dpiP2Poz%2F%2Fh7bxp6Ssg%3D
左公柳
1877年4月,左在疫秦移实边析中写到:“臣之度陇也,首以屯田为务。师行所至,相度形势,于总要之处,安设营卡。附近营卡各处,战事余间,即释力仗事,且犁树艺五谷,余种蔬菜。衣攻余间,则广开沟逾:兴水利,以为永久:筑城堡寨,以业遗民。给耕具籽种,以喂贫若。官迫两旁种榆柳垂杨,以荫行旅。”这充分显示了左的兵屯思想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把载植行逍树,作为他的兵屯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可谓清代西北发展史上,提倡载植行适树之壮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68aab8746c24896af34f9b3916e8e1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CJeZ6oFhUhhUtn7FxGKpZ6q1rsU%3D
1880年4月题为《防苔承修各工程靖敕部备察折》一文,左详细而全面地向清政府报告了西北地区,以楚军为主力,在防营训练护运之假,植树造林的情况。其中,例举了大量的事实与数据。如:会宁属境种树二万一千余株。 安定(今定西县)属境种树十万六千余株。 自陕西长武县界起至会宁县城东门外止,计程六百里,节年种植成活树上十六万四千余株。 柳湖书院种活树一千余株。 平(凉)庆 (阳)泾(川)固(原)道署内外种活树一千余株。环县种活树一万八于余株。董志县丞(今庆阳 县南部)及镇原县腐境种活树一万二千余株。 狄道州属境中部栽树三百余株,狄道北二十里铺栽树一万三千株。大通县栽树四万五千余株。平番(今永登县)烧内载植树木七万八千余株。
1879年.原浙江巡抚杨昌浚应左宗棠之约抵兰州时,目睹陕甘地从生产正在恢复发展,新疆匪军已被全歼,边防正在整理之中,积极备战收复伊犁等项事业进展很打成效。特别是沿潼关至玉门三千余里道旁,"俞柳成林” ,使得 “ 甘肃气象更新。这一派大好形势,不由得使左之老友无限惑慨,欣然赋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名诗佳句,广为后 人流传。此诗句:集中概括了当时的大好形势,并高度评价了左宗棠在西北植树种桑事业的巨大成功。因此,其影响极为探远。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33c287e11ab4be6822240167c20c57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1856560&x-signature=eIgB0u5W4WkWhKTkHre%2Fm7p0iDY%3D
左公柳
参考文献
1、《左宗棠全集》清· 左宗棠著
2、《左宗棠年谱》罗正钧著
3、《左宗案与新疆》杜经国著
4、《近代中国史事日志》郭廷以编著
5、《河海昆仑录》裴景福著
6、《抚新纪程》袁大化著
7、《左宗棠在西北植树种桑》石敬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