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0yymqon0 发表于 2023-1-29 05:27:21

历史上,张毓隽有哪些故事?

张毓隽先生,人称“胡同张”、老北京民俗玩具收藏者、京城玩具大王、民间手工艺人、“胡同张老北京民间艺术馆”创始人。
“这条街做了大约有一百米长,现在码上面的也就二三十米,大约有一百五十多家的店铺、有二三十个过去的老牌楼,里面的胡同长大约有个四五十米、有二百多个人物,人物里面有五行八作、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买卖的、有一些采买的,还有一些过去老北京做杂耍的这些人物,这条街主要做的北京过去深秋的景,为什么要做深秋的景、深秋感觉北京比较有味道,这样让人们看起来更加有回味。”
胡同、四合院、老店铺、杂耍、小贩,这个总长一百米的北京胡同微型景观用带有浓厚老北京色彩的景物和人物向人们展示着老北京城街头的独特风貌。就自己做的这一条街里面,可以说有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的经历,因为像自己里面所说的很多人物都是自己的街坊四邻、自己相当熟悉的,因为我也不是怎么着、就在塑造形象的时候,你要想做一个人,比方说他是卖烤白薯的、他是卖瓷器的、还是说他是卖大肉的,自己总是挥之不去的小时候自己的老街坊这种印象,做着做着就做到他们里面去了,也可能给自己的印象太深了。这条微型的老北京大街是张毓隽一个人用了十年时间纯手工制作完成的,很多人都会问、张毓隽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条街,其实最初的起因只为了两个小泥人。1996年的一天,张毓隽在家随手捏了两个小泥人。捏了一个女的在那唱大鼓、敲着鼓,还有捏了一个男的弹的三弦,捏完了以后感觉特别有京味,就觉得怎么看百看不厌,完了呢、上上颜色以后,就是在观察当中、在揣摩当中怎么觉得还是缺点什么,就觉得怎么那么单调啊,自己说应该配上什么啊,这么着自己就想、想、想,一下自己就想人和景的结合,自己就一下想到自己小时候印象特别深的胡同。张毓隽是老北京人,出生在北京南城玉清观胡同,在很多人眼中看似普通的胡同门楼却是他的记忆中难忘的地方。胡同什么最招人看呢,就是胡同这张脸、就是门,就等于四合院的门、可以说在四合院里面是最好看的,小时候还要玩什么、就是尤其是在夏天、特别热、三伏天的时候,一放假在门道里玩,它就跟门坎、门墩、大门它们相处的非常紧密了,因为你在那个环境、我们过去管它叫过堂风,你在那边玩、过去你就是玩纸牌、玩耍拐、玩一些游戏什么,都是以门为中心在这块玩,因为那块是最凉快的地儿,所以这个给自己印象比较深。张毓隽端详着小泥人、最后决定也给它们配一个门楼,可这门楼虽然小时候天天见,真正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自己就想我拿泥做、就开始拿泥做,做这个过程挺费事的,自己当时是什么,不是说的这种做的、自己是掏的,给它摔成一块方的、完了一点点地掏、用减法、没使用过加法,当时使用的是减法、非常费劲,做完这个门楼呢特别好看,做完这泥人配上两个墙,完了还捡了个破树杈子、给插在这道墙的后面、前面摆上泥人,马上这场景就出来了。这个带门楼的泥人,是张毓隽自我感觉不错的作品,想把这俩泥人送到店里展一展。没想到几天之后,朋友来电话了。给自己打电话,他说有人要买你泥人,自己说哪个泥人,他跟自己说了说哪个,自己说那个不卖,就这么着没过几天又给自己打电话,这人已经来好几次了,自己说什么人啊,他说一个外国人,自己说外国人自己就想了想、外国人能喜欢中国的东西,自己说这么着吧、你看着办吧。这件事情启发了张毓隽,他决定多做一些这样带门楼做背景的泥人。为了让门楼更逼真,他决定改用木材来制作,这一回、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口气做了十五个不同的木头小门楼,当这些门楼被摆成一排的时候、张毓隽被震撼了。自己呢就是从这门一眼望去,自己一下就不动换了,当时一下看进去了,看进去自己想到了什么,自己一下想到自己小时候生活的环境、过去大街的景象,因为自己把那个门楼、后来自己就开始有的往后错一点、有的往前挪一点,有的拉开点距离、有的出现那个胡同的、就是特意离得稍微远点,把那胡同留一个口、码出来,自己就斜着侧着看,反复地从正面看、侧面看,从两方面看,两个多小时就没有动地儿。眼前的十五座小门楼勾起了张毓隽童年的回忆,胡同丶门楼、四合院承载着他最快乐的童年时光,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毓隽搬进楼房里之后、他对于胡同的这种眷恋之情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搬到楼上以后经常做梦,这个梦呢它是老给自己带到我童年玩耍的环境里面去,做了几次梦呢、后来自己就觉得没住楼之前是这么样子、住楼以后其实房子也大了,就是生活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可是为什么老永远不忘以前的生活环境,这时候就开始了就游历北京的各个胡同,感觉到越发的对它的感情就越来越深。通过这十几款门楼,一下让自己想到了我一定要做一条北京的老街,我再加上人物,人们游历在这大街上,来来往往、五行八作的这种达官贵人、下里巴人、这种拉洋车的什么都有,自己觉得得多热闹啊,一下子就把自己带到那个情景里面,顿时自己脑子里的画面感就出来了,非常有画面感,把整个这个街市啊这种嘈杂和这种热闹、这种祥和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下就在自己脑子里就成像了,激动、就激动得不行。这个整条街是用木头制作,所有的这个材料咱们现在说都是建筑材料,自己呢是用自己的一种特殊工艺把它拼接成一条老街,所有的门脸、没有一个重复,将近二百间房没有一间重复,这上面的人物全是泥制作的,捏完了以后通过烧制再上颜色,这就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这个整体是一个造型景观,说它是比较写实的、其实也不是,还是主要以写意为主,它整个一个大的方面主要反映了过去北京的市井文化。用胶泥和木材做起一条微缩的北京老街,对于张毓隽来讲、技术方面并不难,他从小就喜欢美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在学校里开过画展,对于各种造型艺术、他更是从小情有独钟,十岁的时候堆的雪人也曾经让邻居们赞叹不已。自己堆了个天安门前的石狮子,这个狮子堆得特别有生气,自己的手法也挺巧妙的,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我自己怎么想的,自己是先把它堆成一个大的、有点像大的四方体,完了以后拿铁锹一点一点地削,完了把整个的狮子的形象给切出来。它那个石狮子毛也想办法,我们家有过去不用的铁勺子、拿它挖一勺雪往脑袋上扣、往身上扣,扣的全是那狮子毛,一个圆一个圆的。眼睛啊就是给挖进去,反正自己现在感觉那形象比例什么的非常像,后来我们院的大人看了以后都觉得这孩子做这狮子做得太像了。张毓隽从小就有一个艺术梦,这个艺术梦让他在1990年甘愿砸掉了在邮电系统工作的铁饭碗,凭着自己的爱好兴趣边创作边赚钱讨生活。到1996年、开始做北京长街的时候、张毓隽已经捏了六年的泥人,在北京的艺术圈里也算小有名气,对自己的手艺、张毓隽很自信,可是真做起北京长街来、他才知道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这个三和盛喜轿铺过去就是谁家结婚、是提供婚庆服务的,这个铺子大约可能是四五十年代就消失了。这个铺子自己也没有见过,自己也只是通过一些照片、查阅一些资料、通过这些照片复原了喜轿铺的这个样子,它的建制的形式、包括它这个轿子是什么样子,也是照着过去的老轿子做的。张毓隽最开始定下的目标是要做一条三十米长的老街,这条老街并不是老北京城里某一条具体街道的真正再现,而是他记忆中、对于老北京画面的一个缩影和集合,可以呈现他想呈现的任何景观。在这条街上除了胡同、四合院,还应该有些什么内容呢,张毓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小时候去过的那些曾经让他流连忘返、眼花缭乱的老字号店铺。市井这一块印象最深的就是花市大街,可以说那个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自己记得过去有什么卖绒花绒鸟、有卖绢花的,有新华书店、还有租幻灯片的、还有租小人书的、还有什么玻璃商店、还有做芝麻酱的、还有像启元茶庄,还有就一些商店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门脸大的挂着不同样的幌子,就给自己印象特别深。从小就看着花花绿绿的就特别喜欢,自己想做一些比较知名的这一些过去的老字号,自己必须比较完全地忠实于原貌过去的老店铺的原来它是几间的开间、它的门脸是什么样、它以前他挂的幌子什么样,这样自己就开始想到既然你要做就是比较真实的、现实存在过的老店铺,就要买一些资料,自己就开始买一些大量的资料。为了更好地展现老北京街道的风貌,张毓隽不仅买了很多书,还做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自己就走访了很多人,包括过去的老先生。自己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找了很多过去的老街坊啊、包括一些在胡同里面坐着的像老人啊,自己跟他们去打听很多过去老北京的事儿,这条胡同曾经发生过什么,还有自己拿着相机拍一些我自己认为我将来创作上有用的一些素材,包括门楼、胡同、店面,还有一些人物,包括细部的、包括胡同的结构什么的、还有包括这个房子的顶上的这些建筑结构的处理啊可以说拍了大量的资料。既然是街头,那么就一定要有人物,该做些什么样的人物呢,张毓隽的首选就是那些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在胡同里走街串巷的小贩。有的是吹糖人的、有的是卖捏面人的、有编那个草编的、有的是卖一些纸花的,反正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走街串巷卖那个耍货的。自己特别喜欢耍货摊,一个老头挑着挑子,他前面一担后面一担,有的是筐、有的是木头箱子,里面搁着五花八样的有糖果类的,过去那好像是也叫泡泡糖,也有这种东西,还有卖砸炮的、还有卖耗子屎,就过去小时候玩的一块泥中间有个火药,把这边一掰开以后,拿香一点、它就跑,就飞着玩,那都是小时候在晚上玩的东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张毓隽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