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陶瑞有哪些故事?
王陶瑞老师,北京电影制片厂前文学部主任、电影文学编辑。王陶瑞的家位于北影生活小区的一座单元楼里,家中的布置典雅考究,不过上万册的藏书让他的书房显得有些局促。王陶瑞曾经是一名电影文学编辑,老人说、这些书对他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自己要处理的电影剧本它是各个行当都有的,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什么都有的,所以你要是各方面一点都不懂,你根本就何以谈意见,你怎么去帮助人家修改呢,你怎样去最后拿定主意搞不搞这个剧本、这个节目,所以必须要知识面很广博,这是做电影编辑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素养。
1979年,王陶瑞在杂志《红岩》上、看到了一部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描述了四川农民许茂一家在动荡岁月中的命运遭遇,这部作品让王陶瑞眼前一亮。农村写得很深刻,很自然、很真实,是反映了文革当中的中国农村、尤其是四川农村的真实状况,没有虚构、没有掩饰、没有偏颇。时年三十九岁的王陶瑞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文学编辑,他负责在中国西南地区搜集文学文艺作品,以便从中遴选出适合改编成电影剧本的素材。在某种意义就是大海捞针,我们编辑工作的具体工作步骤第一个叫做普查,比如说我在四川去组稿、我就要把四川所有的文艺刊物、所有出版社出的小说、所有戏剧剧团大概在演些什么剧,我要把它全部要知道。那时候,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样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不多,这一发现让王陶瑞很兴奋,但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未来得及将小说的改编建议书送报给厂里,便得知厂长汪洋已经看到了这部小说、并有意将其改编成电影。汪洋就指定了就要自己当这个编辑,让王炎同志就是担任导演,因为王炎当时也是我们全国也是名导演,当时正拍《从妇隶到将军》就回来,他本来在河南搞剧本的,然后就把他调回来了。王炎是我国第三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曾拍过《南征北战》、《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等经典影片,经验十分丰富。在后来上映的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北影厂派出的演员阵容可谓豪华,既有北影厂的“三朵金花”刘晓庆、李秀明和张金玲,也有著名演员李纬和杨在葆,当年北影厂对于这部电影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王陶瑞担任的是责任编辑,他主要负责联络导演和小说作者以及协助编写剧本。1980年夏天,王陶瑞和导演王炎来到了四川简阳,在县委招待所里、他们见到了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作者周克芹。是个年轻作者,他大概年龄和自己差不多,但比自己大一点,自己见了他一面、第一就是这个人很朴实,第二又很有才气,因为他脸瘦瘦的、削削的,那个头 分头 高头、脸很黑,因为他要干活,鼻子也比较高,眼睛很有神。周克芹当过农民、乡村教师和公社干部,从五十年代起开始业余文艺创作,当时已经发表过不少农村题材的小说。王陶瑞因为有着一些和周克芹相似的背景,两人一见如故。第一年龄都差不多,第二呢我们都是四川人,都是文学爱好者,人家是作家,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我们两个很谈得来的。很快周克芹便同意和导演王炎一起改编文学剧本。王陶瑞作为电影文学编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导演和原著作者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沟通得更为顺畅。要把这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作者、改编者,因为王炎他是导演、他又是编剧他是改编者,所以自己要把这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些事情,比如说周克芹谈了,王炎有时候用四川话时候 他不是很理解,自己就给他再重复一下、再给他讲一下,或者再说,然后王炎因为他也是一个闷头货、他也不怎么说话,他有时候突然一句话、周克芹也不知道,那一下好像没有完全领会,于是自己就给他们做一些沟通的工作吧。经过王陶瑞的穿针引线,王炎和周克芹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两人的创作灵感随之喷涌而出。王炎给他的小说提了一个意见,你这里面有一些具体情节总体上都挺好、都真实、都很自然、很流畅,但是有的地方有点戏剧化,王炎说我想不要那么太戏剧化,让它更接近生活、更真实,周克芹非常赞成,是这样的,他说、我这大概是,用他的话说,我大概川戏看多了、戏曲看多了。文字和台词不是一回事,怎么把它的一句话有几十个字、那演员就很不好表演、很不好说、对不对,这句话我们就和他商量,怎么把话说得既短、又有性格、又合乎当时的环境。后来导演王炎干脆去了周克芹乡下的家中着手剧本创作,而王陶瑞并没有一同前往,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匆匆赶回北京。此时王陶瑞已经是北影厂文学部的骨干力量,每年都要负责好几部剧本的编辑工作,不过在七年前、王陶瑞刚刚调入北影厂的时候,他还是个对电影一窍不通的门外汉。
在来北影厂之前,王陶瑞从事的是历史理论研究工作。1973年三十三岁的他怀揣着对电影创作的热忱来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文学编辑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模仿前苏联电影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国营电影生产体系,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各大电影厂都组织起了自己的电影文学编辑队伍,这些编辑主要负责电影剧本策划和协助编剧创作剧本的工作。你要搞哪个题目、你要搞哪个题材、你要找哪个编剧,这就是属于策划层的;第二个部分就是这个组稿部分,就是你把这个题目定了、题材定了、编剧定了,然后请编剧写,怎么写、写到哪儿;第三个部分,就是这个评论部分、就是评定,就是说那么多剧本、那么多作者写了,最后怎么写,你看了、你把这个剧本怎么评价,有没有可能、有没有达到标准,报送,我们那时候是报送,每个人都要写一个意见书的。电影文学编辑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学素养,王陶瑞曾经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读书写文章是他的强项。不过要当好电影文学编辑,光有良好的文字能力还远远不够。你必须要知道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电影不是靠思想,是靠画面、是靠镜头,你要看它是怎么出来的、怎么弄的,你才知道哪些是能写、哪些该写,怎么写,所以你就必须要到现场去跟着拍电影。1979年,北影厂拍摄的电影《小花》即将上映,王陶瑞和几名文学室的编辑同事先于全国观众观众观看了这部影片的样片。大家说老实话,当时你说是受猛的一击也好、你说是觉得目瞪口呆也好、你说是张口说不出话来也好,因为我们的电影从来没这样搞过,就是说从中国有电影就没有这样搞过,两个时空不断地变化、色彩也不断地变化,时空也不断地变化,人物也不断地变化。电影《小花》新颖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让王陶瑞大开眼界。《小花》的文学编辑是王陶瑞的同事张翠兰,一年前、她曾组织厂里的编辑们对剧本的原稿《桐柏英雄》展开讨论,王陶瑞也参与其中。《小花》以前叫《桐柏英雄》,就是写桐柏战役,就是写一个战役、写一个战斗,前后怎么样、双方怎么打,就是那些事。当然有些地方、有些情节有一些不错的,后来在他们主持之下,对这个剧本可以说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的改造,基本上把原来那个路子否定了、没要了,然后通过两个小花找哥哥、找她的亲人,通过这样的一条线、来重新结构这个戏,这就完全变了。电影《小花》打破了以往军事片的套路,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构成了影片的主题,浓浓的兄妹情义贯穿始终、感人至深。没有想到经过改编的剧本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王陶瑞不禁对《小花》的编剧和编辑肃然起敬。不出王陶瑞所料,《小花》在全国公映后、迅速掀起了人们的观影热潮。《小花》的成功让王陶瑞很受触动,他暗下决心,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做出一番成绩。1980年秋天,导演王炎从四川回到了北京,把改编完成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剧本交到了王陶瑞的手中,对电影剧本进行必要的评定、也是电影文学编辑的重要职责,王陶瑞仔细读完了剧本,向导演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几点意见。因为这个《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它的人物是比较多的,自己说到底以什么为主,它里边写到好几个、对他几个女儿都写得笔墨不少,后来自己说你恐怕还是要集中在主角、就是四姑娘身上,九姑娘、七姑娘其他人的戏删掉一些,突出金东水和四姑娘的戏。而且自己说你这叫《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有时候许茂出来得太少,所以自己后来也让他前后出来了一下;还有这个戏是以许茂开的头,就是刚才自己说的。最后一个戏就是几个姑娘最后找了、也是许茂最后结的尾。王炎采纳了王陶瑞的这些意见,对剧本再次进行了修改,不过对于王陶瑞的看法、王炎并非照单全收。很多时候,导演和编剧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一些不同的处理。比如说四姑娘跳河这一段,自己当时就说你这个跳河,他就真的写了跳河怎么去捞,就是金东水、她后来的恋人,怎么去捧她、去接她,自己说你这个、这个跳河也不好看对不对,过程又长,自己说你是不是就写她掉到河里、他去捞,就不要写怎么跳。后来王炎改得比自己想得还好。王炎根本就没有写她怎么跳河的,就是说有人跳河了,然后就写金东水就带着一帮人往下走就完了。然后就是晾衣服、晾这个四姑娘的湿衣服,王炎就改成这样了,又说明她跳河了、又说明她没死、又说明他们的关系,这个多好啊、画面又美。1981年北影厂拍摄的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上映,观众反映热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