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3-11 15:06:58

刘伯温向村妇讨水喝,村妇往水里撒一把谷壳,刘伯温:她有大智慧

虽说英雄不问出路,但在其未出名的时候,大多饱受各种挫折。例如:被称为一代“兵仙”的韩信曾受胯下之辱;成为一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早年却父母双亡,甚至沦为乞丐。

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并不是一直都受人尊敬,在早年之时也可能十分凄惨。曾经,陪伴在朱元璋身边打江山的一代谋士刘伯温,年少时也曾是“如此”。
曾经,他因深山迷路差点去世,好不容易出来的刘伯温,向村妇借水喝时,却被撒满了谷壳。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1f39b8eb6fd745a09cf662a261441e32



当时,不理解的刘伯温任何对方是在羞辱自己,可在多年后,他却理解了,还夸这名村妇十分的有智慧。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刘伯温年少之时,深山迷路差点死去

刘基又名刘伯温,生于公元1311年,死于公元1375年,他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之一,更是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中在文学方面,刘伯温与高启,宋濂两人共同被称之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这样一位人物最厉害的还要数他的军事谋略方面,刘伯温协助朱元璋一路消灭各个大小势力,推翻了当时腐朽的元朝,最终建立明朝,成为开国元勋。
可是,却发现有然知晓这样一位熟读诗书典籍、谋略过人的刘伯温,在年少时却差点因为迷路死去。众所周知,古代寒门学子若想真正地出人头地,还需要走科举这一条道路。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9df41d0a33b7422c9bb857128cf90fa4




只有通过科举才能真正地步入到朝廷,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一代谋臣刘伯温出身于贫困农家,可是他却天资聪颖,在12岁的时候就考上了元朝的秀才。
古时候,考取功名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不仅是因为知识掌握在少数权贵手中,更多的是还需要进京赶考,这一路更是极为坎坷、危险重重。

古代的交通不如现代便利,更不用说快速的交通工具了,若是再加上家庭贫困,没有钱财的支持,路程更是坎坷,早年的刘伯温便是如此。
他进京赶考时,并没有选择雇人乘坐马车,而是选择步行入京,一路少风吹雨打还是小事,可怕的就是在深山中迷路,结果刘伯温还真的“中招”了(山林迷路)。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5d6aa0faccdb4a6199aed90e2837fb79




古代的山林可不如同现代山林一样,那时候林木茂密、人迹罕至,若是迷入其中,就很难得到救助。刘伯温在一个山沟中迷失了方向,经过长达几天的各种摸索,才终于走了出来。
不过,由于在山林中耽搁时间较长,身上所携带的干粮和水早已经吃完喝尽。科举的日子逐渐逼近,刘伯温也不能选择回家,再重新准备干粮上路,这样时间根本来不及。

于是,他选择继续赶路,一路向其他人寻求帮助。在赶考的路上,并不是总能遇到贵人相助,有一次刘伯温就差点渴死,幸亏看到了一处小村庄,向里面的村妇寻求水喝。
按理来说,妇人给他水喝,等于是救了他的命,刘伯温应该对这个妇人十分感激,但当时的刘伯温却内心还有一丝不满,这又是为什么呢?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dea77d5194f6482988e0bb373cad9503



发现村落求水喝,却被撒满谷壳

差点渴死的刘伯温,终于寻得了一处人家,求得水喝。已经渴了好久的刘伯温,看见妇人递给他的一捧清水,内心自然是激动不已,但就在要喝下去之时,村妇却突然往水里撒下了一些谷壳。
这时候,刘伯温内心觉得这位村妇的举动十分不尊重人,但毕竟自己有所求人,也没有资格说教这个村妇,所以只能选择忍下性子,一点一点的喝进去,从而避免把谷壳也喝进到肚子中。

由于水中充满着谷壳,刘伯温一边选择慢慢喝水,一边与这名村妇进行交谈。在交谈中,这名妇人了解到刘伯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于风水一事还极为擅长,就请求刘伯温为其选择一个风水宝地。
刘伯温本来内心并不是特别情愿,虽然得到了这名村妇的帮助,但是她的举动在其看来,却带有侮辱性质。不过,最后他还是耐不住这个村妇的百般请求,最后给其选了一个风水极佳之处。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75754c39f1d54529906d1bb35c4f9807




度过这一难的刘伯温终于来到了当时元朝的大都,后又在科举中表现优秀,成功入朝为官,由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选择罢官归家。
当时正处于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堪,百姓们更是没有一个安稳的日子。在这样黑暗的社会下,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形成起义军,其中朱元璋就是一方势力之首。

在了解到刘伯温军事谋略极强后,朱元璋还专门派人请求刘伯温来到自己的麾下,后来在刘伯温的各种神机妙算之下,朱元璋所率领的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打败各种其他大小势力,最后成功建立起明朝。
多年后才知晓真相,直夸村妇有智慧

战乱时期,朱元璋可以和刘伯温共患难,但在建国之后不能共富贵。在朱元璋的示意下,其他文武官员对刘伯温各种排挤打压,对此刘伯温只能选择辞官归乡。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5ffc7a65232243fbbd0d18026c7ebc31

巧合的是,在回乡的路上又遇到了当年的那个村落,也许是为了追忆往事,刘伯温再次来到那个村妇的住处。当时,刘伯温给这个村妇指的那一处风水宝地,已经变成个大庄园。
村妇看到刘伯温之后,更是满腔欢喜,专门邀请他回家做客。已经富贵起来的村妇,给刘伯温送上的已经是高档的茶水,见到这个情形后的刘伯温,终于选择把自己的疑问告知村妇。

刘伯温向妇人询问,当初求水时,为何要有撒满谷壳的那个举动,村妇听后是哈哈大笑,随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原来,当时刘伯温经过长途跋涉,再加上满头大汗,村妇判断刘伯温必是极为口渴。
若是接到清水,很大可能就会选择一饮而尽。但清水过于冰凉,一冷一热相激,很有可能就会生病。所以村妇选择往水中洒满谷壳,这样刘伯温就不得不选择慢慢的小口喝水。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f46b88299d394d139c474e3d68c441fa

终于解开疑惑的刘伯温,表示村妇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自己当时有些过于小肚鸡肠,没有看出妇人这一举动的深意。从刘伯温与村妇的这个故事,可以得知为人做事要考虑全面。

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也不一定为实。对于一些事情,不要想当然地就做下判断,切记不要自以为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2-3-11 15:07:30

以伯温先师的智慧不须若干年!

uz9bdobj3ppfod 发表于 2022-3-11 15:07:39

说明冷口喝不得热汤,那村妇真为人聪明,很有生活常识!

uhqmc1rhillw5l 发表于 2022-3-11 15:08:04

不知村妇用心良苦。

1898 发表于 2022-3-11 15:08:14

聪明的村妇呵!

mc456 发表于 2022-3-11 15:08:55

说正确有道理。

金鹰 发表于 2022-3-11 15:09:55

口渴时不要着急大口喝冷水,容易伤及胃肠,古人都知道的理由。

upp97rys747kp0 发表于 2022-3-11 15:10:19

扯的有点远哈

牡丹 发表于 2022-3-11 15:10:43

竞然比刘伯温还聪明!

ZMF 发表于 2022-3-11 15:11:30

好文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刘伯温向村妇讨水喝,村妇往水里撒一把谷壳,刘伯温:她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