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大年有哪些故事?
赵大年先生,有名电影编剧、小说家、著名作家。1992年,一部名为《皇城根儿》的电视剧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这部讲述北京城普通百姓的戏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观影热潮。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作为北京市民来讲,生活 水平、生活条件不断地变化,而且是迅速变化、社会转型,人呢、思想观念也在转变,《皇城根儿》写的就是这个。《皇城根儿》讲述的是生活在北京一座普通四合院里的老中医金一趟一家人围绕着秘传名药“再造金丹”衍生出的种种故事。这部电视剧立足于小人物的视角,关注的是在改革开放伊始的大潮中、北京城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皇城根儿》从开播便广受老百姓的关注,王志文、许晴等演员也正是通过这部戏更加被老百姓所熟知。这时候商业大潮也来了,思想受冲击,老年人不适应;年轻人呢,要从封闭的四合院出去,出去之后,外面有一些事情也很无奈,写的就是这些,当然是写人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春天,两个中年人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和很多人不同、他们更喜欢钻小胡同走,这两个人当时都是北京作家协会的作家,一位是陈建功、另一位是赵大年,而他们的目的是在为创作一个剧本搜集素材。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那时候提倡拍室内剧,同时搞三个,一个《渴望》、一个《编辑部的故事》、一个《皇城根儿》。室内剧,成本低,多机拍摄、进度快,这《皇城根儿》呢就按照他这个要求,自己跟陈建功就给他写。这部即将要投入创作的剧本起名叫《皇城根儿》,是因为赵大年一开始就想把视角放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皇城根儿》这名是自己取的,什么意思,皇城、城墙根儿,天子脚下、但是写的是老百姓、北京市民。北京市民是有特点的,这个城市、你看小小的四合院、小胡同儿,藏龙卧虎。赵大年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他的祖上曾经是清朝的王爷,后来家道中落,他自小生长在皇城根儿底下、却从来没有王侯后人的倨傲、深爱着自己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说起北京城的历史,他更是能娓娓道来、了如指掌。好多外地的人,包括北京的年轻人,都以为紫禁城就是皇城,不是的。北京是四重城,皇、内,紫禁、皇、内、外四重城,皇城、后来东西两边拆了,南北还在,结果不知道谁改名、改成黄颜色的黄,这个岂有此理,这岂讳皇家那个皇、改成黄颜色的黄,自己也是想就是给这个证明、中国北京是帝都、有皇城,不能说没有皇城。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与生活体验,因此、当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开始筹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和《皇城根儿》三部电视剧之初,赵大年就成了《皇城根儿》创作团队中的一员。《渴望》就是李晓明一个人写;《编辑部故事》就找六个人一块写;《皇城根儿》那是找我们陈建功和自己两个人写,当时就是说要写个电视剧、并没有说要写《皇城根儿》,这是大伙在一块谈。一块谈呢,自己提出来说是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自己写了一个中篇小说、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又给加盐加醋什么出主意。赵大年所说的这个中篇小说、讲述的就是后来成为《皇城根儿》主角的金一趟的故事。真人、真事,他看病,病人只要来一趟,不要来第二趟,而且他这个看病呢,就那几句话。说你要再来第二趟,就等于当众抽我耳光。对于赵大年来说,把金一趟作为故事的主角并不是仅仅因为自己写过这样一个中篇小说而驾轻就熟,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这个人物反映北京城的变迁以及这座城市的老百姓们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生活变换的真实写照。《皇城根儿》写的是外部环境变了,北京的老百姓观念也跟着变,有的变得快、有的变得很痛苦,像杨妈就很痛苦、也变不了。自己亲生儿子来接亲娘,回去当老太太供着她不回去,她还顾着这个金家,因为金家她离不开、是她管着,她比姓金的还姓金,观念上、你说写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各式各样的人物。
正是凭借着对老北京城市风情与文化的了解,赵大年把北京城真实的翠花胡同更名为仁德胡同,让老中医金一趟住在这里,他有祖传的“再造金丹”、给名人看过病,每天的工作应接不暇,但是他每星期都抽出一天来给街坊邻居看病,碰到穷苦人还免费义诊。在赵大年的笔下,长女金秀委曲求全苦撑着家庭、义子兼女婿的张全义却有了外遇,小女儿金枝向往外面的世界、成了家教和家规的叛逆者,最后因守在金府的大概只剩下了金一趟本人和那位在金家做了五十年保姆的杨妈。《皇城根儿》这部电视剧以一种神秘的中药“再造金丹”为线索,记述了北京人大踏步前进当中的艰难痛苦,也记录了这个城市和每个人的变化与新生。就这个时代社会转型期,男女老少、思想都在变,有的变得快,有的变得慢、有的变得很好、有的变得很痛苦。赵大年说,皇城根儿下的小胡同里居住着地道的北京老百姓,几十年前这些老百姓的身影就生活在前辈作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龙须沟》里。而在我们看来,这些植根于北京城胡同文化的鲜活人物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了赵大年创作的《皇城根儿》之中,这同样得益于赵大年从童年时就了解和熟悉的北京胡同文化。这四合院的小胡同的这些故事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生活来源,自己是写京味小说的,充满了爱,但是爱它京味文化不等于就不痛苦啊、有很痛苦的事儿。你让北京人放弃一些东西,也很难啊。
其实赵大年并非专业作家,他搞写作完全是半路出家,但他所写出来的那些京味浓厚的人物与故事却源自他童年真实的经历。1931年,赵大年出生在北平一个普通满族家庭,家里祖上曾经出过王爷,但赵大年出生的时候家道早已没落,不过父亲是教授、母亲当小学校长,二人月薪三百多银元,那时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赵大年现在还能回忆起与小伙伴儿们在四合院里嬉戏打闹的场景,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久北平失陷。自己小学一年级、六岁暑假,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兵进攻宛平城的炮声自己听见,现在自己也记得,我们住在四合院里、就在北京西城区,老百姓一点防备的办法都没有。自己记得的有两件事儿,一个在窗户玻璃上贴牛皮纸条儿,说这样可以防备碎玻璃伤人,因为那打炮啊;第二个、把冬天,北京老百姓冬天棉的门帘都挂起来说能挡住炮弹的碎片,除此之外、什么办法也没有了。伴随着“七七”事变时卢沟桥隆隆的炮声,赵大年的父亲提了一只小皮箱、匆匆走出四合院,跟随他任教的大学撤退到南方去了。父亲留下赵大年的母亲来照顾赵大年和年幼的弟弟,此时已经六岁的赵大年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亡国奴的耻辱。学校门口挂了日本国旗“膏药旗”,我们进校门要给它鞠躬,后来很快还来了日本教员,自己那是小学二年级就得去学日语,不准说自己是中国人,自己母亲让自己退学、不上了,她自己是北平三十八小学校长,她们学校也是这个情况,她辞职不干了。自己记得自己妈妈掉眼泪,跟自己说、不当亡国奴,退学在家、妈自己教你。日军侵华战火的日益扩大,北平的形势越发紧张,赵大年最终还是放下了课本。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让赵大年的母亲做出了离开北平的决定。自己母亲带着两个幼儿,自己七岁、自己弟弟五岁,她二十九岁、坐上招商局的轮船到香港,从天津到香港,沿途靠岸,这自己记得很清楚青岛,上海、汕头、然后是香港,靠岸自己母亲带着自己上岸,给自己讲当地特点、什么物产,中国的地大物博,而且结论都是中国不会亡。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小小年纪的赵大年便成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小难民,跟随着母亲辗转逃难、流离失所,从此儿时的那个温暖的四合院就永远只能在梦中才能相见了。所幸的是赵大年和家人落难重庆的时候,走进了他在动荡岁月中向往已久的净土-南开中学的大门,这是一段影响了赵大年一生的重要经历。正是这段经历,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那时候他学了许多课堂知识、看了许多杂书,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身体,热心学习音乐、绘画,南开中学让他全面接受了各种教育,“近朱者赤”,赵大年慢慢地在这里成长着。然而就在赵大年以为能够在这些非敌占区自由成长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打破了他读书的美好愿望。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华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日军寄希望通过这场战争打通中国华北到华南以致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大陆交通线来挽救太平洋日军的孤立和颓势。它要打通两条路,一个是粤汉铁路他要打通、一个是湘贵铁路、黔桂铁路它要打通。日军主力由河南等地一路向南发动大规模进攻,由于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化与倾轧,战斗力极其低下,在日本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日军一路从河南打到广西,军队政府的败退让湘桂地区的老百姓陷入恐慌,纷纷举家南逃。蜂拥而至的难民,挤满了当地的火车站。赵大年在和家人一起逃亡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惨状。车站没有煤了,火车上头都是难民,难民是各式各样的人,怎么办,让难民上山砍柴、砍树,把劈柴拿回来火车烧柴,自来水也没有,难民挑水给火车头加水,然后这火车开。火车呢,车箱里头住满了人,在车顶上也都是人,车箱底下、拿那个绳子捆上铺板也是一层人,用箩筐把小孩吊到窗户外头,这看不见车啊,自己形容它就像一条毛毛虫,浑身爬满了蚂蚁、这样慢慢蠕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