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n6vcwinj8qac 发表于 2022-12-30 10:54:37

历史上,杨洁导演有哪些故事?

杨洁老师,我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著名制片人、央视86版《西游记》导演、编剧、内地知名女导演、第一代女电视艺术家。
每当这熟悉的音乐响起,许多人便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有人说这部拍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游记》也许是中国电视剧史上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因为几代人都是看着它长大的,就连它的导演杨洁也数不清这部戏到底被播放过多少次了。不止是寒暑假,什么时候打开电视机都会有,因为地方台也轮着播,据说有人统计是两千遍,他说这能两千遍吗,这天天放、不停地放,到底多少遍、谁去统计啊、谁知道吗。
1981年年末、元旦临近,人们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新年,五十三岁的杨洁却在紧张地研读着《西游记》,这是她刚刚接下的一个大任务,将这本著名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在1981年的末尾,在会上提出来,中国自己要搞古典名著、搬上电视荧屏,文艺部主任洪民生问自己,杨洁、给你《西游记》你敢拍不敢拍,当时自己冲口而出,自己说有钱就敢拍、有什么不敢。他洪民生马上就接了,好,现在局党委决定《西游记》由你来拍,自己当时都傻了、自己以为耳朵听错了,没想到给我来了这么巨大的一个改编古典名著的任务,又是《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在国人中流行甚广、影响巨大,如今能够有机会把这样一部经典名著搬上荧屏,这让杨洁备感惊喜。就在1981年年初,一部《敌营十八年》标志着国产电视连续剧的诞生,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一出现,就挑动起了电视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作为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电视人,年过五旬的杨洁心情更加不能平静。文艺部里头最初只有四个人,后来陆续走的走了、改行的改行,只有自己一个人坚持下来。不但坚持,而且坚持的想拍,那时候还不叫电视剧、还不存在了,就是想搞镜头艺术,所以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尤其是电视剧一出现那就是自己的梦想,所以自己无论如何自己想要拍。
杨洁想拍电视连续剧,在她看来、用这种形式来演绎《西游记》最合适不过。因为多年来,尽管《西游记》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还被多次拍成电影和动画片,但是受表现形式所限,在原著多达上百回的内容中改编上演的只有“大闹天宫”,“火焰山”和“三打白骨精”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故事,这让杨洁雄心勃勃,准备借此机会把《西游记》完整地搬上荧屏,然而仔细研读了原著之后,她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故事内容雷同,一到了取经路上、就都是要降服妖怪了,打妖怪、降妖怪,妖怪捉住唐僧、孙悟空去救,救完了以后、妖怪不是被天上收回去了、就是被打死了,不过如此而已。我们商量,把整个《西游记》搞成三十集,一集一个故事,这样的话就整个《西游记》都包容在里面了,一集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风格,比方说有的段落是喜剧,像猪八戒娶媳妇那一集;有的是悲剧,像三打白骨精那一集,最后猴子被赶走了,唐僧眼睛满是泪;有的就是闹剧,像金角、银角,那是两个小孩儿变的妖怪嘛。类似这样把它区分开,而且把所有人的人物性格都区分开,让观众不至于有一个雷同的感觉,这样他观众就不会腻。故事雷同的缺陷弥补了,但是怎么把这些为人熟知的故事拍出新意、并让观众认可呢。有的人就说你要拍的比《阿童木》还神,自己说把《西游记》拍成《阿童木》、拍成儿童片那就完蛋了。有人说拍得比《少林寺》武打还打得多、还打得好,这成了武打片了,全都不对自己的路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国门打开,国外的电视剧也开始传入中国,当时国内商业电影也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吸引着观众,但这些并不是杨洁的追求,她认为巜西游记》折射了世间百态、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而“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先生对《西游记》的这句点评也给了杨洁不小的启发。尽量地挖掘它的人情味、尽量地找出不雷同的部分、尽量地把所有的神仙佛道都再现在屏幕上,哪怕是庙堂里的那些泥胎、把它拍活了,就是有人的思想感情,实际上这些人、这些动物、这些妖怪 人世间都找得着,都有原形。挖掘《西游记》里的人情味,这个思路一确定,杨洁的改编工作也放开了手脚,于是、荧屏上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就这样诞生了,其中唐僧是杨洁注入情感最多的一个角色,巜西游记》原著里唐僧被描绘成一个肉眼凡胎、迂腐软弱的人物,可是杨洁并不这样看。在改编中间,自己特别着意强调唐僧这个人物,历史上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对佛教界有巨大贡献的人,他又是个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这么个人,改编中强调他人情味的一面、他的家国之情,你看他唐僧自报奋勇、当观音化身在大殿上强调“十万八千里”,他唐僧说我去,走的时候唐太宗给他一捻土放在酒杯里。跟猴子在一起的师徒之情,给猴子缝虎皮裙,第二次把猴子赶走的时候我们镜头上强调了他回头望猴子远去了、眼睛里含着泪,那种无奈、那种难舍、那种痛苦,又不得不赶他走,师徒之情之间是要相互的,师徒嘛,所以师父付出了,徒弟接受了、感受到了。孙悟空第二次被赶走,猪八戒去请他的时候,猪八戒在那儿撒半天谎,师父好得很、没事没事,孙悟空一下儿就火了,你这家伙还在那胡说八道,我老孙虽然是身在花果山、心随取经僧。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也是逐渐的在师徒之情的不断地摩擦和交流中间不断地成熟、成长,从一个调皮捣蛋的猴子成长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取经僧。
主旨确定,这边编剧们奋笔疾书,那边杨洁开始奔赴各地物色演员。第一主角孙悟空首先就让她犯了难,这是一只从石头中蹦出来的神猴,举止神态兼具人性猴儿性和神性,尽管在传统戏曲和动画电影里孙悟空这个形象都曾经被成功地演绎过,但是在真人实景拍摄的电视剧中、这样一个角色怎样才能做到神形兼备、让观众认可呢。几经思量,杨洁决定借鉴戏曲舞台上的经验。为什么戏曲舞台上的猴像猴呢,他演了上百年了、几百年了,抓耳挠腮那些动作 生活里头没有那样的,你叫一般的演员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演这些,他演得不像。杨洁想起过去曾经看过一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绍剧流行于浙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表演上既有传统戏曲的美感、又充满了生活气息,“悟空戏”更是独树一帜。他那个表演生活化的多,而且有些动作很感人,比方“三拜”啊,拍摄时自己就用了他舞台上的东西。这是拍摄于1960年的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中饰演孙悟空的是有“南猴王”之称的“六龄童”章宗义。当杨洁找到章宗义时,这位“南猴王”已经年近花甲无法胜任拍摄工作了,但是老人非常热情地把自己的儿子章金莱、也就是“六小龄童”推荐给了杨洁。那个时候他六小龄童只是个学员,他是浙江杭州苏昆的学员,自己一想学员也好,因为什么,他受戏曲的影响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如果他聪明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比方武打、你舞台上的武打用不上,一招一式、一来一往都是你敲上头、我打底下,都是固定的,所以用不上,必须要学散打;表演舞台上那套表演,除了那点儿动作以外,别的都用不上,你必须要学生活化的表演。饰演孙悟空的演员就这样确定下来了,但是另一个主角儿猪八戒同样让杨洁颇费心思。猪八戒特讨喜、特油滑,又好吃懒做,老打个小报告整整大师兄,大师兄一走了又哭鼻子,挺有喜剧特色的那么个人,所以在自己拍这个戏之前呢,因为有个猪八戒是主演,所以有一个领导跟自己说,你千万不要拍俗了、拍脏了、拍闹了,自己说我正是怕这三怕。既要演出对猪八戒的喜剧感,又不能流于低俗,那么谁来演合适呢,就在这时北方昆剧团的丑角演员马德华找到了杨洁。因为他也是搞戏曲的、对路子,演小品还可以,因为他在舞台上演过猪八戒,丑的表演生活多了、放得开多了,那么他演猪八戒是没问题的,你要是找一个一般的演员,不见得拿得下来。《西游记》里唐僧分别从五指山、高老庄、流沙河找到了自己的三位徒弟,荧屏外杨洁确定了六小龄童和马德华之后,又找到了话剧演员闫怀礼扮演沙僧,还从北京电影学院相中了一个文静儒雅的男孩汪粤扮演唐玄奘。主角人选到位了,和主角们大唱对台戏的仙道妖魔、杨洁也从民间的庙堂宗祠中找到了他们的形象依据,而美、成了她表现这些妖怪的准则。自己要求的不管是什么精、包括白骨精在内,人们都怕白骨精这仨儿字,都是要美的,整个陶醉在美的感觉中,所以你看哪个妖怪你都不害怕。自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如今杨洁要将“白骨精”也塑造出美感来、谈何容易,在众多妖精中、白骨精尤其诡计多端、本领高超,为了吃到唐僧肉,它三次变身村姑老妪和老翁,又设计让唐僧赶走了徒弟孙悟空。在杨洁看来,必须找一个气场强大的女演员才能胜任这一角色,但是杨洁发现、一提起这个角色,女演员们都避之唯恐不及。白骨精这个名字特难听,人家都怕,什么精人都不怕、没有人提过什么不同意见,就这白骨精,再有的答应了到时候不来了,自己冥思苦想这怎么办呀,有的愿意来、可是实在不像、她没那气质,自己忽然想起来了杨春霞、柯湘。杨春霞是有名的京剧演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在京剧《杜鹃山》中饰演的柯湘深入人心,能不能把她请来扮演白骨精呢,对此杨洁心里也没有底。一听自己去找她演《西游记》她特别高兴,演什么呀,自己说“白骨精”,自己很小心地说出这几个字来,结果她一下就瞪了眼睛,你看我像白骨精,真的急了。自己说不是,你不要以为白骨精就是龇牙咧嘴、青面獠牙,自己说你看我这里面的妖精都是漂亮的,白骨精尤其要她尊贵、有个女王的那种尊严,你看虽然她是妖怪,但是她本事很大,她能千变万化、弄的猴子都没辙,猴子都被给赶走了嘛,给她讲了半天。这是杨春霞在《西游记》里演绎的白骨精,她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她那个表演多有分寸啊,当她知道唐僧要来了之后,她的手摸着石头的时候那个感觉,心里在琢磨我马上要怎么着,她那个眼睛、表演得恰到好处。所以自己跟她讲,这个角色不是所有人都能演。演员们都到齐了,但他们将要饰演的是谁也没有见到过的神话人物,如何才能让这些形象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喜爱呢,为此、杨洁特意找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化妆师王希钟。自己想跟他谈,看看他敢不敢接这个活儿,没想到一拍即合,他也高兴极了这个活儿,虽然从来没有搞过,但是他愿意尝试。我们商量有的要用整个脸来塑型,有的就是做一点儿零件,眉骨啊、鼻子啊、下巴啊什么东西,就来改变一下形象,尽量的不要用全脸、影响演员表演,猪和猴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了,不但要画而且要美。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除了在电影中塑造特定的历史人物外,特型化妆这种技术在中国内地的影视界还很少使用,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人物做造型、更是破天荒头一遭。最开始设计出来挺难看的,先是黑猪、白猪、黄猪,肉色的颜色就定半天,鼻子长点儿、还是短点儿,脸怎么贴才能不穿帮,勾一圈儿毛什么东西的,什么都试过了,到最后改的就是人家感觉到是个猪,还挺好玩的,就完了。起码自己看他们改了不下二三十遍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杨洁导演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