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rr9q8x0rnzxk 发表于 2022-12-17 12:26:17

痛风之三:流行病学

痛风自古就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常见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名医希波克拉底斯对于痛风就有非常详尽的论述,称其为无法行走的疾病,并将它记载于古老的医学教科书中。公元一世纪,塞尼卡认为痛风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公元三世纪,罗马医师盖伦首次描述痛风石,而塞尔奇思发现痛风通常发生在有钱、有势,尤其是放纵饮食、毫不节制的人身上。
1679年,显微镜的发明人荷兰人雷文霍克将痛风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尿酸结晶针状形状的庐山真面目才得以揭晓。1776年,瑞典化学家Scheele从尿道结石鉴定出尿酸成分。1797年,英国化学家Wollaston确认痛风石的主要成分就是尿酸盐。1899年,Freudweiler把尿酸结晶直接打入关节,诱发痛风发作。
我国对于痛风的记载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东汉名医张仲景就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行需强肾”的中医理念。强调了“血行加强肾”的痛风偏方,直到金元以后,在朱丹溪、龚廷肾等的著作中才有“痛风”的专论,对痛风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至近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痛风见于世界各地,任何国家及不同种族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特别是近20年来,无论欧美的研究和东方民族的统计,结果均表明痛风随处可见并且整体患病率都在逐渐增加。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fe6e934dc3543e3837c1f61a19a7d5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6612233&x-signature=5yjZpDfJukdHsansc6b36aTadBg%3D



痛风在部分靠海的国家患病率最高,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原住民及太平洋岛国上的毛利人,其痛风患病率可达10%。在北美及西欧,痛风的患病率为1%-4%,而在前苏联国家、伊朗、土耳其、非洲国家的患病率很低。
痛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均超过1%。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加拿大成年人痛风的患病率为3%,希腊痛风的患病率为4.75%,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英国成年人痛风的患病率为3.22%,西班牙与荷兰痛风的患病率与英国数据类似,而德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4%,法国为0.91%,较其他欧洲发达国家低,葡萄牙有着欧洲发达国家最低的痛风患病率,仅为0.3%。
在亚洲地区,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和韩国痛风患病率较欧美国发达国家低。新加坡华人的痛风患病率较高,45岁到70岁华人痛风患病率达4.1%。
在发展中国家,痛风的患病率低于发达国家。在美洲的墨西哥和古巴,痛风的患病率仅为0.3%-0.4%,远低于邻国美国。在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这些发展中国家痛风的患病率均小于0.5%。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9778dae779c405f9947f441be39de0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6612233&x-signature=G3%2FlJrE1fUDuerYJBRvgfUAO1ag%3D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条件的改变、现代社会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多,使痛风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群约1.77亿,而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另外,还有一数据显示,年轻人已成为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主力军,近60%的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是18-35岁的年轻人。
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痛风的流行直接与年龄正相关,发达国家中痛风患病率的提升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有关。此外,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及这些疾病的治疗(如噻嗪类利尿药的使用等)亦起到一定作用。痛风患病率的增加还与高尿酸血症持续的时间有关,具有较长时间高尿酸血症病史的年长患者更容易出现痛风的症状和体征,特别在那些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痛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较低的人群。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dca7f62115b405ba64f52890350d29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6612233&x-signature=Mfq7Jpyk77fKHAxHX%2BQhxgmXjnw%3D



男性占痛风患者总数的绝大多数(约95%),而且女性患者绝大多数在绝经以后发病,这可能与男性饮酒,而老年女性常并发心血管疾病,应用利尿剂及肾功能障碍有关。月经正常的年轻妇女极少发生痛风,这可能由于雌激素对尿酸的排泄有促进作用。
痛风病通常好发于肥胖的中年男性,尤其是久坐不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且常并发高血脂、高血压病等。因此,就痛风病发病来说,肥胖的人高于瘦人,营养过剩的人高于营养一般的人。
(明日更新:痛风之四:病因)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评论,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关注+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痛风之三: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