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祖伟业 倾心世代传承——读《家谱》感怀
李秀兴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中华民族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编修家谱,意义重大。寻根、留本、备查,知道你从哪里来,知道本族由来、元祖世系。血肉联情,亲情无限。牢记先人伟业,赓续家国情怀,激励后人,成就事业,辉煌人生,光宗耀祖。
小时候,听说过宗亲续谱,看到过红布包裹的家谱,觉得神秘、重要。参军回家探亲,择机阅看,多有不懂。
2011年春,见到大哥保存的家谱,便拿到北京,认真阅读,反复比对,月余时间,整理出和楼李家从一世到十九世的世系表。宗亲关系,一目了然。亲人每家一张,受到喜爱与称赞。
之后反复阅看历次续谱序言等,多为文言文,无力去解读。便请曾工作过的原空军雷达学院喻承久教授帮忙译文,再慢慢细读比照,从字典、百度百科查找,逐字逐句逐条,细心整理,电脑编辑。字里行间,透出祖先们刻苦求学、高尚品德、为政之道、辉煌业绩、为国捐躯等事迹,可歌可泣,作为后代子孙倍感荣幸与自豪。
熟知家谱,传承先人德能,是每一位族人应有的态度。怀着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家谱的真挚情感,我用心品读,心潮彭拜,感慨万分。
读谱,方知我族的迁徙和世系。家谱记载,宗族原为甘肃陇西。据四世祖李仕碑文所记:“按我李氏谱,元朝时已为睢(睢州)人入。明朝始祖李忠迁到柘城县城东北开荒店垦荒种地,于是在那里安家。生下贵、真、整、端、恭5个儿子。后来恭迁居柘城城东起台集,生有源、江两子。江育4子:柯、仪、仕、伦。”元朝何时进入睢州,难以考证,如从明朝元年算起,至今有650多年。目前已有第24代人,如按25年一世,距今也是600年。世代繁衍生息,而今人员分布于商丘市睢县、柘城县、宁陵县、民权县,开封市杞县境内的10多个村(庄)。人丁兴旺,枝繁叶茂。
读谱,明白了我族的建谱和修谱。家谱记载,族谱是四世祖李仕长子汝成【明朝成封中大夫,掌管宫廷膳食,六品或五品】亲手所制,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曾为谱作序,并将其文雕刻于石。制谱时间应在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可惜国家战乱,原族谱化为灰烬。之后分别于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正月,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夏季,1922年(民国十年)和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修谱。
读谱,给我诸多思考与感怀。祖先辉煌,起始四世。重在明代,人才辈出。光耀先祖,造福后代。继承发扬,世代传承。祖先伟业,令人敬仰。满腔崇敬,书写感怀。
一、刻苦求学 前程似锦
四世前后,居住睢柘,垦荒种地,维持生计。四世祖李仕,胸有大志,走出乡村,只身睢州,刻苦求学。好学励志,虽穷志坚,历尽千辛,谋求发展。20岁即为秀才,23岁时享有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激励学习。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以《诗经》考取河南乡试第九名。又多次进京参加会试,中举人。1562年,授予河北遵化县行政长官。1566年,提拔为绍兴知府副职,正五品。
李仕次子汝华,6岁就读私塾,1576(万历四年)年乡试,中举人。经会试、殿试,1580年获进士。之后授予山东兖州府司理【掌理狱讼事的官职】。在明代只有获得进士身份,才可担任相应的行政长官。
1582年、1584年山东乡试,科举考试,在众多有名的读书人、学者参考的情况下取得好成绩。
1588年授工科给事中【监察机构官职,七品】。
1593年,协助每6年定期考核京官,后轻步登上太常寺少卿【掌管宗庙礼仪的长官,正四品】。
1594年升右通政【负责处理内外章奏和臣民申诉的官职,正四品】。不久改升南京光禄寺卿【掌管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的长官,从三品】。
1595年至1608年出任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的地方最高长官】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兼督察院【官署名,主掌监察、弹劾】右佥都御史【官名,正四品】。明朝有三考制度,决定升降奖惩。
1598年四品满考予诰命,1601年再考,1604年三考,皇帝颁发命令,晋升少司马【兵部侍郎,三品】。
1607年三品满考。1608年转户部左侍郎。1611年6月,主掌户部。1613年三品再考,1616年4月三品三次考核,稳固户部尚书【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户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正二品】。户部人多事多,任务繁重。1619年满二品考。
自1611年6月至1621年(天启元年)6月,历经神宗、光宗、喜宗3位皇帝,户部尚书等岗位长达11年。其中,1618年 4至6月、1619年11月至1620年6月兼吏部尚书;1619年5月至7月兼工部尚书。
李仕之孙李梦辰,在明末风气、习俗败坏的情况下,他耐得住寂寞,刻苦学习,20多岁成为诸生。1615年,河南乡试获第八名。1628年(崇祯元年)进士,被选为有潜质者在翰林院内短期任职。之后授兵科给事中,调任左给事中【科副长官,从七品】,提拔太常寺卿,升迁为通政使【正三品】。
六世、七世多人成为府、州、县的秀才,汝华长子梦奎为内阁中枢,三子梦星为贵州都匀府知府(正四品)。
我族之所以建有家谱且传承至今,关键是祖先李仕、汝华和梦辰等的权贵与辉煌业绩所在,辉煌来自刻苦求学,赢得前程似锦,恩惠后代子孙。
二、秉公做事 清白为官
四世祖李仕任遵化行政长官,上任不带家属,只携两个仆从,严格要求自己。到任之初,情况复杂,官员不安心,人才流失多,政治纷乱多错,边事危机,急待调整治理。他保持正派清白,坚持公道处事,很快见到成效。群众赞扬说,由于理政秉公,明辨是非,因而纠纷几乎没有,告状的信件几乎没有。任职5年,受到上级23次奖励。后来提拔到浙江绍兴府任知府副职。不论是遵化,还是在绍兴,虽然身在官场,却情系田园生活,接近普通百姓,以这样的平常心从政。他天性友善,温厚慈良,平生不给别人计较短长,尤其不奢妄取得不该得到的东西,视不义之财如同污秽,对之常怀惴惴不安之心情,小心避免贪渎。他善于为政,百样事情都做得使上级信任,下级和百姓心悦诚服。而他自我肯定,只有清白二字。曾寄家书说:你们的父亲做官没有其他的才能,唯有清白二字而已。常怀宽厚之心,宁可别人辜负我,而不做辜负别人的事。待人宁可我宽容别人,而不肯别人所宽容,凡是做的任何事情,大都是过于厚道而不是过于薄情,过于爱心而不是过于强忍。遵化有识之士上书说道:老人家在我们敝邑(指遵化)数年,所能饮用的,惟有滦河水罢了。
五世祖李汝华,1580年任兖州司理时,该州案子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他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案子查的很细,处理正确,即使把整个兖州的案子查遍,也没有冤案。
他任工科给事中,以国事为己任,草拟建言和批驳文章,没有一天闲着。建言驳文,有根有据。不失时机处理好有关边防事务,重大事情第一时间报送朝廷议审选择,从无失误。朝中有见识官员阅读了他的奏章总会顺利通过。
甘肃边荒之地,无依无靠,动乱苗头时有发生,官员逃避。汝华受命到甘肃巡视边防事务,明知那里有难,毅然骑马奔赴,寒暑转换,到达嘉峪关。他眷念边塞艰苦,走遍沙漠各地,看望祁连山下部队将士。部队虚实作风,城堡修筑情况,粮饷有无侵犯冒领,兵器保养犀利钝缺,根据奏章一一核实。为边疆改善条件上奏朝廷16件事,特别上奏负责军务的兵部尚书郑洛畏惧敌人,鲸吞军饷,遗留祸害,很不称职。奏请开垦闲置田地,以弥补财物不足。朝廷以前对有些事处置有错,汝华通过调查,为之明寃,意见得到采纳,受到皇上嘉许。还朝任吏科主官。
1591年、1592年,先后提拔重用。1593年任太常寺少卿【正四品】。朝中寺丞朱维京、给事中王如坚等人,因建言,受到处分。汝华几次向皇上递奏章,说明情况与自己的看法,尽力挽救他们。说道:官为朝廷不论说话对错,宜留下来等话语。当时朝中众议,这些话很敏感,是别人不敢说的。汝华还就“三王并封”,与其他朝臣到内阁与首辅王锡爵,唇枪舌战的辩论。后迫于公论,神宗不得不取消“三王并封”。
1594年升任右通政。8月,江西一带缺巡抚,朝廷派遣使者汝华为南赣汀韶等处地方巡抚,总领一方军政。当地社情复杂,常有盗贼(反叛者)出没,最难控制驾驭。汝华根据行政系列图,对管辖范围,跋涉踏勘,了如指掌。重视关隘把控,不时稽查巡视,朝廷调军卒援助,汝华选英雄善战将士,任务圆满完成,赐给上乘绸缎。境内秩序井然,倭寇越过、践踏之事少遇。
当时负责矿税的使者到处滥分税,像虎一样据关卡大肆贩毒,一些坏人趁机推波助澜。汝华千方百计抵御税使,出至皇帝的玉印相胁,直言上奏皇帝税使所作所为,建言兵员不能减,军粮薪金不能缺,税不能他分,如果贪污无厌因而增长税,则物力承受不起,民不聊生。如果滥征滥涨,则必定不堪承受,必然引起叛乱者群起。没有得到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利益,必然受到满天大祸。
奏章入朝,得到圣上重视。相关部门大臣聚会论议,停止了原来滥增税和税款乱用的现象。负责税收的使者又向朝廷上奏,对某些地方的石膏生产设税。汝华即上奏,极力劝告朝廷不要采纳。一时乱于流言,将陈列军队铲除,社会舆论哗然。汝华听到,传布檄文抚恤,立即得到稳定。各地没有动乱,所处境地相安,民众快乐做事,皆予欢呼崇拜。
1606年,皇帝在封赠汝华之妻为淑人的诰书中写到:这是巡抚南赣汀韶等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汝华所管的范围,从临近汀州开始到粤(指闽南客家),溪谷中多藏有土匪,出没没有规律,从来都是汉与土著人半杂,游民叛乱时不时猖狂,你尚能尽心的维护纲纪,努力平乱,令部队振奋精明锐气,叛乱者不敢露头,使半壁江山恢复正常,大义建功默默,霞盖山川险要,名声永远刻于鼎彝。汝华好的人才,具有不凡的见识,很高的品德和业绩,誉满全郡上下,声名扬于朝野。都推崇你的道德如玉一般纯洁,与神人和谐融洽,采纳众议,形成好的主张,和谐部属,感情得到通畅显露,体现了朝廷风范,为南国立下好的榜样。
1608年汝华回户部任左侍郎时,多次推辞,神宗朱翊钧皇帝不准。当时人们说那里堆满干柴,一旦燃烧,危险不可预测。汝华相信皇帝神圣,昼夜坚持恪守,长年如一日。
有段时间,回故里简居。离开之时,他悉数简易公共费用,所有籍册存于库中,不私占一个钱仔儿。他先后五次上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休息。圣旨七道催促。
1611年6月,便支撑病体,迅速上任,主掌户部事务。此时,大司农已空缺数月,要办的事务和公文积压如山,因得不到处置所受的损失如丝绸焚烧。于是,汝华积极振兴财政,减额京城附近地区费用,罢去税使,议裁漕粮兑运监督制度,修改仓储管理体制,疏理两淮地区盐法,严格任意以盐税换物,修订国内囤集财富的基本规则,严肃漕规等等。治国大计,逐步落实。当时朝廷经济困难,人们上奏的内容百条未见得有一条采纳,唯独汝华上奏的一一得到谕旨。当时仓场总督【全称总督仓场户部侍郎,管理全国粮仓的职位】缺,有旨并属汝华。
1613年,京城附近地区大饥荒,严重歉收,汝华力请积存赈灾救助,皇上许可,保护解救了亿万民众。
1614年,孝定皇太后发丧,丧礼浩大繁多,任务繁重,汝华按老规矩彰显孝节,不让出现滥用财物的现象发生。
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三位藩王相继举行婚礼,需要的珍珠宝玉金钱上百万,催办急如星火,尤其是瑞王,几乎每天都向户部要结婚费用。汝华酌量减少,上奏章19次,请求瑞王从三十万减到十八万,惠、桂二王从三十六万减到二十九万九千。
福王朱常洵,分封所属田地数额四万,延连三省,想要自行征收食盐范围,有河东改在两淮地区,又改芦业,五次奉圣旨,圣谕十六次,汝华很婉转但又坚决斗争,最终数额减半。
1616年三品三考核升(二品)户部尚书。上奏,皇帝赞许采纳。汝华多年勤劳,急需接受职事,仍代行仓场总督职务。
1618年吏部尚书缺,汝华接受委任。此时汝华身兼多职。皇上亲笔所书:汝华正直正派,勤勉谨慎,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合适。汝华遵旨暂代理一项,边境事起时机,择专门管理边粮。皇上同意。
1619年11月,辽东部队军饷中断,朝廷大臣多次请求拨出国库银,神宗没作答复。正好这时广东运来金花银,按规应收进国库,备各边镇使用。于是户部主事鹿善继上书李汝华:与其奏请皇上不肯拨出国库银,还不如留下没有入库的金花银,来做这件事呢?汝华就同意了。神宗知道后,很恼怒,剥夺鹿一年官俸,催促银两入国库。鹿坚持不同意,以死来争。神宗扣了汝华两个月的俸禄,把鹿降职一级,外调任职。金花银进了国库。后来鹿官复原职。天启元年(1621),辽阳失守,鹿因有才干改任兵部职方主事。
大举出兵辽东,需要大笔军饷,当时国库空虚,皇帝、皇室的私财、私产充足,一些大臣请求发放,但明神宗嗜财如命,断然拒绝。汝华无计可施,很不忍心之下,只得实行田赋加派的做法,建议“天下田赋,自贵州外,亩增银三厘五毫”,明神宗马上批准,共得银二百万两。
汝华进行若干变革,费尽心机调剂,辅助国家急需增收赋税。认真上奏请求,边疆部队,一边完成军事任务,一边种田(类似八路军边区大生产),改善部队生活条件。
1619年,满二品考,赏给羊酒纱,定于诰命。5月命汝华代掌工部印。11月吏部尚书缺,又命他兼任吏部尚书至次年6月。皇上曰:选用官吏事务繁重,卿公清廉勤政,谨慎公平,适合兼工部印。皇上多事都靠着汝华,不得已勉强担任。
皇上偏向汝华已久,但汝华资历和名望不能胜过。汝华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嫉妒和怕的人抱着疑心聚集震动时势。会同推荐选任吏部尚书,汝华不便自荐,结果没推选上。皇上不高兴,悬缺数月。
汝华多次上奏请辞官职,皇上关心挽留。1620年,光宗皇帝朱常洛即位,汝华毫不犹豫,为皇帝革除弊政改革献策出力,如罢免矿监、税使,由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犒劳辽东边关将士。光宗病危之际,召见周嘉谟、李汝华尚书等13人于乾清宫,托付后事。汝华感激知遇之恩,以报神宗皇帝。用尽智慧和力量辅助光宗皇帝。
光宗皇帝晏驾,喜宗皇帝朱由校即位。一时宫廷对国家大事议论较多而杂乱。汝华又受顾命,辅佐喜宗皇帝。他说道:亲近,帝王所爱,我们也同样爱他。其言语实在,同僚从内心佩服。
1621年,广施恩泽,封赏予诰命,汝华进正卿,正二品,同时官荫一子得入国子监读书,以世其禄。
帝王出入,必随在后,从不敢以劳累按自己的意愿行动。嫉妒者趁机而入,逼迫不止。
汝华屡次上奏辞官休息。皇上多次下旨劝慰挽留曰:卿在官署部门任职很久,干事精益求精,能干敢担当。又曰:朝廷任用经历多,成熟稳重,办事干练而有成就之臣,原因不是虚假的荣名、声誉、体态相貌、家乡,而是持久的制度、法律与国家大计。尽心尽力做好职责之事,军队官兵保家卫国之使命而依赖,怎能闭门但求离开?又曰:近来老臣纷纷要求离开,屡屡下旨挽留,接连上奏章不止,大臣爱君忧国之正义何在?又曰:卿办事干练而有成就,竭尽全力统筹军队物资器材,帝王屡有诏令,卿怎能很快离开?又有此奏又曰:卿正派,要求自己谨慎小心,担任大事费尽心思,内心与外表一样,举行仪式征集财物以供军用,许多需办事宜告急,而不延误政府部门公务。汝华感恩皇上关怀,又出来担任大事。
是年,朝中议定事宜艰难,派遣任用监察官员,很多人想法难以统一,汝华以掌管事务排列最先,引来讽刺挖苦。汝华引咎辞职。皇上挽留更加坚决。当时正值辽阳失守,汝华认为边远募兵,多要粮饷,没有定额,这样不行。只有训练当地兵员,核对兵数,确定饷额,严明赏罚,严格功罪,严密侦探,加强防范,相机展开进攻,守住辽疆。这些都是切实之急务,又得人心,可振士气。但奏章每每梗塞了。四年间,汝华呕心沥血筹集的一千三百万粮饷,就这样浪费了。在今天(拟文当时)看来,他的那些见解,越发相信是卓越的。
上举大婚,初议经费缺乏,汝华向皇帝说明当时掌握皇祖七万过重负荷的情况,陈述意见。军人的薪俸正当兴盛之时,增加一倍,婚娶开支较初议减少甚多。
嘉礼诏告,汝华发病。于是,决定拼老命上奏章,请求回老家安度晚年,使骸骨归葬故乡。皇上不高兴,下诏不允许。
汝华上奏9次,皇上下诏书道:卿为国家大计殚精竭虑,多年辛劳操持,忠心勤劳,犹为卓著,接连上章请求辞职恳切,朕因此悲伤。加太子太保,给应得诰命,乘坐驿站的马车告老还乡。汝华謝辞,自行还乡。
皇上曰,汝华为辛苦劳累之人,朝廷优待礼遇,进官品级,加官进禄厚待,以善始善终,合乎情理。汝华上奏感激,同时再述病情,便出都回到故里。
汝华在赣任职14年,在朝主持筹划和主管国家财赋11年,严正执法,一心一意为皇上与国家,没有标榜自己和结党营私,所有向君上奏诚恳,开诚相见,尽所欲言。统治部下正直、正派而有气势,不可遏止。各官署、部门禀报,作为考虑决定者,所有紧急之事,立即做出决断。学习勤奋,皆依据法理办事,丝毫不差,对当事者彼此宽容、原谅,对弱者予以包容,对下指示委婉,恭让有礼,相处融合,性格淡雅朴素。汝华红心为国运筹,做了很多无米强炊之事,圣上把他当成最可依靠之臣,天下百姓瞻仰他如同瞻仰高山。人惟立心清白,做事方能成功。汝华一生,上奏章50多卷,存留于世。
六世祖李梦辰,数代官位高、名声大。进士、庶吉士、兵科给事中。一次奉旨出使边城去册封方城王,于许州(今许昌)时,闯寇(指闯王李自成)于陕西起兵,转而攻击河南的州郡。梦辰路过正被李闯王的军队攻打的城池,忽然盗(指反叛者或农民起义)到来,攻破守卫的屯子,杀死了指挥者,士兵被杀无数。梦辰日夜与守城者千方百计抵御,城里人赖以安全,督抚大人增援部队到达,盗贼大败而逃。
这时期,山东曹县、河南濮阳之间有起义,堵塞了三百多里道路。河北有回民起义。梦辰回朝详细陈述现状,请皇上下旨要将领和官吏紧急设防。
1633年,梦辰上奏,内部外部相起战祸,陕西、山西、山东大部动乱多,河南、河北居中,战略要地。铅和硝很久不能正常交易,水路运送粮食,每年亏累不停。朝堂的文武百官俸禄都要征收,黄河决堤每年歉收,催收田税隐患已经百出,老百姓很穷,生计日益不能支持,急难之中谁还肯为朝廷卖命?两河新旧兵员不满七千,一旦有紧急情况,拿什么去防御?今日当务之急是防汛、加固城池、备足兵器和训练地方武装、民兵。皇帝即命有关方面严肃整饬。
1634年冬,盗集中在河北。梦辰考虑他们向南侵犯,上奏请皇上命令河南省、府之道所设监察区官员紧急布防渡口,去各地巡视官员移驻卫辉,与山西、保定巡抚大臣形成犄角之势,以备出击。皇帝下旨让兵部讨论。这期间起义军已经从河南渑池偷渡,中州郡县天天报告发生的紧急情况,请求加强戒备或援助。
1636年,翰林院编修吴之芳选拔人才,福建乡试任命梦辰前去。在任务完成的归途中迁升吏科都给事中。按明朝制度在乡试后的第二年就职。便任他考功使,掌管河南省府间设置的监察区御史吏科给事中。当时,很多人等候在道路上想见梦辰,有的提前数天跑数百里来此等候,还带上礼物,梦辰一概不收。有一个县令夜里来到梦辰家,挟带二百两黄金为梦辰做寿,梦辰非常震惊的说:如果你是有才能和业绩很好的人,按法律自然要提拔,为何我敢接受你的金子呢?挥手把他送走。后来这个县令真的升迁,发奋洗涤自己半夜行贿的肮脏思想意识,做了名臣,死于国难。
当时,关于功业的命令要求苛刻,为官如有丝毫失误,往往遭杀戮,累及家人。梦辰考虑母亲健在,担心生怕突然惹出不测之祸,于是只好为官默默。后来遇上一桩事,某吏部尚书的党羽仗势欺人,朝中百官都不敢正视,更不敢反抗他们。这时候,梦辰慷慨地说:吏部是为政之事啊!水源处都不清了,其流当然昏浊,从来没有当官的如此昏浊而居然能够达到治世的,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敢说真话,就辜负了朝廷啊。于是,上奏弹劾这个吏部尚书及其党羽。结果这帮人相机被罢免。
梦辰还针对军队的情况指名道姓的进言:将领骄傲放纵,军队蛮横,某部队的兵杀了他们的将领人而叛乱,某部队见到起义军就奔窜逃命,某部队离开防汛的职守而逃跑躲避,某部队且又倒戈叛变制造动乱,以及荥泽(今荥阳)抢劫官库杀人,偃师列阵与官军对垒。骄纵抗命到了这个地步,怎么能不重重整治!皇帝颇为采纳他的话。
当时要推荐一个人去当吏科的给事中,左都御史唐世济推荐霍维华,福建巡抚应喜臣推荐周维京。梦辰上奏,加以驳斥。崇祯九年(1636),唐世济意图为阉党翻案,结果霍维华下狱判死罪。唐世济、应喜臣因此降职去了边防。边防吃紧,唐推荐霍去了边防,免于一死。梦辰为国效力,仗义执言。可见皇帝对梦辰的信任。
梦辰被提拔为太常少卿【代朝廷掌宗庙礼仪的官,正四品】,不久又升迁通政使【通政司长官】,负责内外章奏、封驳和臣民密封的文件。结果遇上梦辰的老师潘云翼奏他女婿一本,梦辰因老师的奏章多半不大合规格而没有及时呈上,加之梦辰所弹劾的又是大官,于是,事情发生复杂,圣上问责下来。以代人删改章奏,贬职调任。
后来遇中书舍人王陛彦,向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行贿,为其舅薛国观求当一个副都御史,正三品官职。有人揭发薛国观受贿,王陛彦受审,供词牵连傅永淳、蔡奕琛及通政使李梦辰、刑部主事朱永佑等11人。结果,傅、蔡参与其间,梦辰没事,无罪释放。圣上立即罢弃王陛彦为平民,给薛国观赐死。
再后来,那些与梦辰有仇怨的人又拿其他的事来中伤梦辰,终于使他被罢官而到了河南长垣。
三、家风家训 世代传承
四世祖李仕秉持家道,务必勤劳,未曾有随意和懈怠之行为,他时常教导儿孙:“多义方,不专在青紫之得”。意指多奉行正义原则,不要老想着当官。他对父母兄弟孝顺友爱,慈爱善良,从不计较别人的短长,尤其不随意索取。他把侄孙当自己的亲骨肉一样爱,把自己应继承的祖业给长兄。他勤劳奋勉,教子有方,儿孙学业有成,以德报恩。正如汝成为父立碑所写:儿享有今天,是父亲馈赠的啊!儿学业有成,是父亲教导的啊!
李汝华传承祖训家规,身体力行,家风严谨,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子孙学业、事业有成。4个儿子均为县、州、府生员。梦星官职四品。8个孙子六位为秀才。曾孙3个,端永官职六品。
汝华与兵部尚书袁可立,同朝为官,虽处时间不长,但同是睢州人,结下情谊。李梦辰与袁可立之子袁枢也是世交好友。后来袁的孙子娶汝华之孙女为妻。至此,两家成为三代世交。
李梦辰为人持重,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与人相处和善、悦色,持身廉洁勤谨,即是亲戚朋友也不得做利己的事,不给于照顾。大家都以为他寡恩不讲情,而老百姓则多因此称赞他。
1606年,皇帝诰命,封赏巡抚南赣汀韶等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汝华的祖父、父亲,赠予他们一定荣誉官位,祖母、母亲和妻子为淑人。诰书写到:积蓄丰满而享受五谷,每每培养出优秀的儿子,如果他的孙子地位显贵而功业崇高,则可得以加封爵位给他的亲人和已故祖先。汝华之祖父,道德高尚,遵循的是义,实行的是仁,秉持的是清白,勤劳力行,有很高的威望又不显露,为人善良。普通人家,对其子孙常施庭训,使其孙继续美德,做大功业,官至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老人百年积德,理当美好的历史记录,增加光荣。
享受福祉缘于树立了德行,女性的祖上,得到无尚的恩宠,同以上所述的缘由以得到皇恩。李汝华之祖母秉性贤惠慈祥,持身勤劳节俭,乃后代子孙和洽和睦,素有德行温和美好,品行正直,威望不疑,奉养长辈不忘本,今赠你为淑人,声誉著称,为祖宗赠荣。光荣的名声同列祖列宗的光荣一同存在,并有力地护佑孝孙。
皇帝制曰:国家优待奖励特别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劳动妇女,道德伦常健全,显示最重要而有价值的道义,未雨绸缪,藏而不露,排除祸患,使得安定,巨臣之谋,贤德妇人谋虑,相互补充成全,封赠李汝华之妻为淑人。留传好名声,久远尊崇,四德(儒家讲女子四德:德、言、容、工)之规益励。
故乡和楼十二世祖李廷文《流芳百世》碑文中,几处提到五世祖李汝华、六世祖李梦辰,清晰记述:虽未能得到他们的亲自教育训诫,而他们的遗愿和心志所存,早奉为家法。后代子孙秉承先人留下的德泽修养,好为勤劳,端正家风,和邻里,睦亲族,秉持忠实厚道,廉洁谨慎,勤俭日久,家庭命运渐渐丰盛,土地日广,子孙众多,由寒微而达到富贵,很感知足,所有这些,都是恭敏公等先祖之深厚恩泽的延续。
精忠报国 落叶归根
几世祖先,虽身居朝府,官职显赫,但他们始终忧国忧民,情系家乡,故土难离,告老还乡,注重亲情乡情,为国鞠躬尽瘁。正气留千古,清白传万代。给前人增光,为后人造福。
四世祖李仕,谢任居住睢州,热衷家乡事宜,从不干涉公事,从没有过怠慢州大夫和乡中小官们,从不欺辱乡邻。州太守陶公请他主持制定乡约,许公、张公聘他为乡宾,操持额外事务很多,从不谋取利益。一生宁可喜淡泊而不尚浮华,宁可违背流行的时尚,而不随波逐流。
五世祖李汝华,功成名就,落叶归根,仍居住在先人故居,避开喧嚣世俗,自得其乐,绿色原野,优游岁月。虽不参政,但凡当地有什么喜忧大事,都会到场讲话,接地气,亲百姓。明末之际,时局多变,国家社会情势严峻,而丝毫没有受其污染,名誉没有受到污损。当地白莲教徒作乱,侵扰街坊四邻,汝华虽然年事已高,而带领城池守备的武官严密搜捕,捉拿犯法之人,保持故乡安定。竟然因为积劳成疾,精力憔悴,旧病复发而亡。去世那天,远近哀恸,故乡贤能官吏争相祭祀于学宫。
1642年李闯王的部队横行河南,正月攻打开封,没有攻开,于是撤走。继而攻陷西华,践踏陈州(今淮阳)。归德、睢州、宁陵、太康等郡县,皆遭残破毁坏。
睢州人们惊魂不定,四处躲避,当时睢州缺主官,李梦辰回到千年古城,百年州府的家乡,当即上城主持坚守。有人劝他不要去,梦辰予以斥责。梦辰说:我世代受国恩,理当与城池共存亡。起义军攻打通汴城门未果,后从翙蕤门(西门)攻进入城。先头部队头领来了,追问哪个是梦辰,仆人就告诉了。头领说:久闻公大名。
梦辰估计破城不可避免,与城下两名士兵急急撤退至城西黄氏园。正遇被李自成封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起义军将领罗汝才,跟梦辰说道:久闻你的名字,你想干什么?梦辰说:我一个朝廷大臣,惟有想死而已。罗说:不必如此,随我上马去吧。随后命令他的一个幕僚玄圭来说服梦辰,并且给他吃喝。梦辰把酒杯倒扣,长叹一声,起身而走。
傍晚,将领告诫士卒,好生伺候,明天早晨送他归大本营。夜里,士卒怕梦辰有变故,将他的衣带,凡是数寸以上的统统拿去。梦辰的仆人,百般的劝梦辰,说太夫人年老,您本没有守城的责任,看敌人待您并无恶意,您不如走了(或者归降)吧。梦辰说:不是我不知老夫人年老啊,明日进城有何脸面,仰面看西门吗?左右人员听到这里都哭了。他拿出一条巾给仆人,且说:为我拿着这条巾给弟侄和太夫人看,为我收拾遗骨,好好收着。夫人平素多病,知道我死了,她也必死,好好把她安葬。
随后扼住自己的脖颈而死,以对敌人表示自己的清白立场。起义军将领说:谁要给他偿命不成,我没有杀他。同时,被俘虏的人都放了。
妻子王氏正在病中,听到这个消息,不食而亡。
梦辰曾常进柘城去看他的女儿,时有明末起义军将领袁时中(号称小袁营)据柘城所部围困,城将沦陷时,梦辰指着他自己的佩刀说,城如果不守,当自尽。忠烈性格是平素锻就的。
1644年,记录梦辰死节事件,在朝廷知道后,恢复了他的官职,赠予他兵部副长官,从二品。中央派省主持乡试之官,国朝提督学政刘庆蕃,草拟文书祭祀梦辰于乡贤祠,后改为祀忠义祠。
据记载,四世祖李仕,生于1510年七月初八,终于1576年十二月十一日,1577年十一月初八择墓葬于睢州城北付路嘴村东。五世祖李汝华,1548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生,1624年去世,亦葬于此地。建有祠堂,有田产,族人种或请人种。还有墓碑和石人、石马等。土垣围绕,人称椅子圈。今已全无。
2014年10月9日在此地出土一尊墓志铭和部分瓷器。墓志铭文:“大明光禄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赠少保谥恭敏李公墓志铭”。随后墓志铭由睢县公安局,移交睢县博物馆。
2022年9月26日 于北京 太厉害了 家谱先人的事记流传久远,后辈人看后深感惊讶,记录的往事跃入眼帘太神奇了点赞[赞] [赞][赞][赞][祈祷][祈祷][祈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