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一达有哪些故事?
刘一达老师,京味儿作家、有名京味儿文学作家、京味小说作家、北京文化学者、《北京晚报》资深记者,被誉为“胡同记者”、“京味作家”。刘一达的书房,凌乱却书香满室,他每天在这里笔耕不辍,当时的最近这段时间他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修改话剧剧本《玩家》。人艺它的要求比较高,要高出老舍京味儿作品的水平;第二个要高出你刘一达以前所有作品的水平,所以这二高就把这个话剧《玩家》就给提高到一个悬乎其悬的位置了。《玩家》是一部京味儿话剧,剧本至今已经修改了十一稿,刘一达说、多次修改源于北京人艺对剧本的高要求。应该说老舍先生应该是自己的楷模,因为其实上自己最早就觉得老舍先生是一个高山,因为他在京味儿文化里面人家已经达到一个高峰了,自己觉得这种高峰可能是无法逾越的。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巜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影响深远,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在他作品中洋溢着的京味儿更是他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能被人们与老舍相提并论,这让刘一达倍感荣耀,同时也倍感压力。所以有人说自己是号称“老舍第二”,自己就付之一笑,因为自己跟老舍没法比,刚才说了老舍是一座高山,自己只能是高山仰止,那么然后我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我要反映我生活的时代、我经历的生活,我要反映这个,那么我生活的时代跟老舍生活那个年代肯定已经不一样了,但是究竟我能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我这个时代的面貌,自己只能去努力。
刘一达之所以被邀请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剧本,不仅因为他是一名作家,更因为他在京味儿文化的探索和京味儿文学的创作方面多有建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当时,刘一达发表过六十余部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几乎全都发生在北京,刘一达在《北京晚报》担任记者、曾主持“京味报道”专版,深受读者喜爱。三十多年来,刘一达一直用笔追忆着老北京、描述着新北京,他被称为京味儿作家和京味儿学者,他为何对京味儿如此情有独钟、刘一达说这还要从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说起。那个时候十六岁就开始学烧木炭,那么到了现在吧,自己可以说我是京城最后一个烧炭工,因为在自己往下、比自己更小的几乎就没有人学这行了。四十多年前的北京,木炭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除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取暖、饮食丶引火炭和烟花加工等以外,它还是一些工业、电子等行业特需的原材料。1970年,十六岁的刘一达初中毕业,便被分配到了北京市第二商业局下属的木制品加工厂、成了一名烧炭工。我们可能都知道这白居易写过《烧(卖)炭翁》,在中学课本里面都有,《烧炭翁》讲的是烧炭翁的艰苦,卖炭老翁啊这个手指黢黑、脸上也黢黑,那么可见当时烧炭技术、烧炭工人是非常辛苦的,每天烧完炭以后,工作完以后就跟张飞、李逵似的,只能看见脸上两个白眼睛跟牙齿了,可是到厂里面有澡堂子,洗完澡以后,但是炭的粉尘是非常细的,炭末子的粉尘是煤末子的四分之一,它能够渗透到皮肤里面去。虽然你洗完了以后,但是第二天一出汗,炭末子又从皮肤里面又出来了。
烧木炭又脏又累,两个跟他一起分配到烧炭车间的青年半年后就离开了,但是十六岁的刘一达却坚持了下来,并且在他参加工作后的第四年凭着工作认真和努力受到了北京市的表彰。等于1974年,自己就评为北京市的优秀青年了,记得还是在人民大会堂做过报告,而且《北京日报》也介绍过他的事迹。刘一达受到表彰后,本来有机会调到更轻松一些的工作岗位上去,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拒绝了调动。为什么当时舍不得离开这个木炭车间,自己就觉得跟这些老师傅就处出感情了,到这个车间以后呢,我们这才知道烧木炭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北京的三教九流,有解放前做小买卖的、资本家、小业主、天桥耍把式的,包括伪保长,反正都是有砟儿人,尤其是我们这个车间。一清闲一些,这些师傅们就开始聊天了,每个人都讲自己的传奇故事。
如果不是刻意去寻找,人们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关于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和市井文化,但是刘一达却得天独厚。老师傅们讲的故事、他们离奇的经历、甚至他们的语言都深深地吸引着他。特别是一些北京土话,他们一说,当时自己也听不懂啊,等事后就问,师傅、您刚才说的蹿檐子是怎么回事啊,蹿檐子就是蹿房檐子。蹿房檐子怎么回事,就是形容老北京人发火了,说这人蹿了檐子了就是发了火了,就是这么一个意思。那自己就知道了怎么回事了,他们讲了自己就记着,大概自己记了得有十多本了,就那时候的笔记本。
刘一达对这些老北京的故事和语言充满兴趣,但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听过、笑过就忘记了,而是全部记录了下来。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个特别的梦想。支撑自己在这样艰苦的岗位下干下去、跟这些老师傅们打成一片,支撑自己的是什么,就是文学、文学的梦想。所以自己当时就是跟这些师傅们在一块儿,自己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活着。
与烧木炭生涯几乎同时开始的是刘一达的文学梦想,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在书中找到了这个方向。实际上有两本书对自己的人生的启发是最大的,一本就是高尔基的《在人间》,一本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特别是高尔基的《在人间》,这一本书可以说给自己了一个指路明灯,自己一下就想到人家这高尔基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也没怎么上过学,甚至他都不识字,怎么去成为一个大文豪、当时叫,怎么成为一个作家,自己也应该是这样。正是沿着这个文学梦想去往前走。高尔基的书唤起了刘一达的文学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又该怎样实现呢,这是每天忙于烧木炭的刘一达迫切想要找到的答案。你比如说巴尔扎克他写完这篇小说他想不着,选择不好小说的标题或者名字,他就逛商店、逛大街、看店铺的幌子 他找灵感。看完话剧之后,散了场了,他就跟着人,你比如说三三两两的,散了场以后就聊天,他就尾随着人家听着人家聊天,这么去找灵感。自己就觉得那么自己在自己这个生活当中,跟这些师傅们朝夕相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这不就是一种灵感嘛。
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这是刘一达在读了很多书之后找到的成就文学之梦的道路。随后他发现原来自己得天独厚、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京味儿文化的氛围之中。炭窑前老师傅们的故事和语言、给了他文学之梦最初的滋养,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写文章用的都是老北京的一些土话、讲的都是老北京的一些故事。那么自己记得在《北京日报》上、《北京晚报》上发表,人家读者给自己写信,都写的是刘一达爷爷收,以为自己是一个老北京呢,实际上自己才二十出头一个小年轻,为什么呢,因为人们觉得只有老北京人才知道这些事儿、才能用这种语言方式或者有这种语言,可是自己那个时候自己已经非常娴熟地运用这些语言了,就是这种京味儿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自己十六岁就开始跟这些纯粹的老北京人生活在一起了。1978年年底,刘一达在做了八年多的烧炭工之后,离开了烧炭车间,开始专门从事文字工作,但是他从未忘记他的那些老师傅们,他经常回去拜访他们,继续听他们讲那些故事、说那些土语。在这些老师傅里有一个姓崔的师傅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是解放前的古玩商,怎么去鼓捣这些,讲它的发家史,因为他一开始也是河北那边的一个苦孩子、到北京来怎么学徒、怎么去鉴别古玩,怎么去打小鼓、怎么从那儿发了财,然后一点一点地最后开铺子。有一年春节自己去看他去,那时候他已经生病了,生病了以后就拉着自己的手说,一达,你那儿还有一个诺言呢。当时自己说什么诺言,你不是说咱烧木炭的时候我跟你讲的那些故事你要给写出来嘛,自己说您放心吧,我会那什么的(写的)。他说恐怕我看不着了,自己说您好好活着,自己说为了你啊、为了我这个诺言,我这本书我一定要写好了。就是为了兑现这一诺言,刘一达开始撰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写作之初,他就给这本小说定下了基调。起码有三点,我在我这小说当中我要给它体现出来,第一点就是人性的东西,一定要体现出人性的光芒;第二点一定要体现出北京文化的那种精髓;第三点自己就说一定让这个故事要感人、生动,情节起码看了催人泪下。1993年,刘一达的第一部小说《故都子民》问世,小说讲述了在民国初年原藏于宫廷的国宝“痕玉宝鼎”流落民间,围绕这件国宝,引发了北京城内的几大家族之间一系列恩怨情仇。京味儿是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刘一达说《故都子民》基本实现了他的初衷。你看《故都子民》里边其中有两个人物最让人感动,一个就是家琦,还有一个是杜五爷,这两个其实都是正面人物。但是这两个人物实际上整个他的人生经历或者是整个的故事情节反映的都是什么呢,北京人的这种要强、要出息、自强不息或者骨子里的爷劲儿、就是不服输的这种爷劲儿,所以自己老说北京文化就是爷文化。
《故都子民》出版后,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出了这部小说。播的时候在北京就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老北京的、特别是出租车司机,一听这个,说《故都子民》播了,就停下了,不开了,专门为了听这段书。后来这本书拍成电视剧了,台湾有个演员叫李立群主演的,《似水浮生》。后来呢,这本书一共又再版了四次。
为了写这部《故都子民》,刘一达走访了大量的老北京人,搜集了很多的资料,历时近五年才得以完成,它被电台播出、被改编成电视剧,刘一达终于兑现了他对崔师傅的承诺,只可惜崔师傅已然看不到了。
实际上他是宗二爷的一个原形(原型),那自己这本书出来以后,老爷子都去世了。后来自己就找到他女儿,拿着这本书在他的墓前,自己就给他念了一段。念完一段呢,然后就着一瓶二锅头,自己把这书就给烧了,烧了以后就告慰他在天之灵,自己说师傅您瞧,您当时说的这个、我给您完成了,您在天国里边就能看到这本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