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z5ybb8drridg 发表于 2022-12-7 22:58:55

历史上,三宝有哪些故事?

三宝老师,辛沪光之子、中国当代有名音乐人、作曲家、知名艺术家、指挥家。
“反了、反了,一二通鼓反了,一通鼓往右边靠、来再打,对,一通鼓回来点、太右边了,一通鼓再回来点儿,好、来、再打”。自打当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以后,三宝这些年来不知多少次在各种演出活动的台前幕后担任指挥,然而令他终身难忘的却是2007年6月24日的那个晚个,他在台前挥舞指挥棒、调动锣鼓管弦的情景。在那一场为纪念交响诗巜嘎达梅林》首演五十周年的音乐会上,三宝亲自指挥了母亲的那首成名之作《嘎达梅林》。她希望自己来指挥她的作品自己能拒绝吗,你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自己也特别高兴能做这件事情。那场音乐会下来之后,她(母亲)还给自己一个很大的肯定,你真的是把这个音乐处理得真是很到位。因为当然不一样了,这个音乐自己从小听大的。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常常能从收音机里听到两首交响乐作品,一首是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巜梁祝》;另一首便是三宝的母亲辛沪光创作的音乐交响诗《嘎达梅林》,这两首被并称为“二珍”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被国内外多个著名乐团演奏过,并且成了国内大中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必读曲目。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听众都是觉得《嘎达梅林》是特别优秀的一个作品、至少是在那个年代,其实现在拿出来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至少在那个年代觉得在新中国以后的真正的第一部具有交响性的这么一部管弦乐作品。
1951年,刚刚年满十八岁的辛沪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当时她是最有灵气的一个学生,那个时候跟苏联的关系比较好,经常有苏联专家来给上课什么的、最喜欢的就是她。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一天辛沪光得知和她同一届来了两个蒙古族男生。辛沪光祖籍江西,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内蒙古大草原对她来说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对于蒙古族人、辛沪光更是充满了好奇。听说同一届的有两个蒙古族学生,但是她没有概念,蒙古人、蒙古族长成什么样,完全没有概念,会不会长得跟我们是一样的都难说了,是不是那种什么颜色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都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信息完全闭塞的,然后就跑去看去,扒着窗户看里面的新生、还有两个蒙古族人,一看、这蒙古族人其实差不多、一样。当时那两个蒙古族男生一个叫美丽其格,后来因为创作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而一举成名;另一个男生包玉山,他就是后来三宝的父亲。具自己妈妈说父亲年轻的时候对作曲也很有独到的见解,他自己也写、也创作、也写管弦乐的作品,写得还很好,他也是属于在音乐上非常有才华的人。
当年在与包玉山的交往中,辛沪对蒙古族音乐、也对那遥远而神秘的草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她和包玉山彼此两人的感情也在逐渐升温。一转眼,辛沪光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已学满五年,临近毕业、自己应该交出一份怎样的毕业作品呢。选什么题材,因为那个时候跟自己父亲已经好上了嘛,自己父亲给她讲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嘎达梅林》的故事。《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民族,主要内容描写并歌颂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牧民起义最终牺牲的悲壮事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艺术院校的师生们的必修课程。如何借鉴西方的技法来表现中国人的情感,如何将民族神韵与现代作曲手法相结合,是当时每个作曲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在辛沪光听到《嘎达梅林》这首优美的蒙古族民歌并深深的被这个故事感动的同时,她发现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将民族神韵与现代手法相结合的好题材,而且很适合以交响诗的形式来表现,她的毕业作品题材有了,就是《嘎达梅林》。
她后来选择了这么一个题材作为她的毕业作品的选题,确实也很合适,又有史诗般的气势、又有非常强烈的矛盾冲突。当初,在构思《嘎达梅林》的结构的时候,辛沪光原本打算开篇就写英雄的悲壮,而包玉山却觉得应该从草原写起。因为毕竟一切都是在草原上发生、从草原上开始的。于是才有了《嘎达梅林》乐曲开始的这段宁静宽广的引子,它表现的就是辽阔无际的草原,就是英雄嘎达梅林诞生的地方。最早,开始她的弦乐的写法就是全长音,但是后来自己父亲觉得你可以试试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用十六分音符,穿插的和声这样的去流动,这样的话、能感受到,让人感受到草原被微风所吹拂之后的那种沙沙沙沙的流动感,母亲她觉得特别的好,于是后来的版本就是这样的,从配器上改成弦乐在沙沙沙的在涌动,这样大家能感觉到草原上的草在瑟瑟的发出声响,这样一浪一浪的过去,自己觉得这样有点儿意思。她说,你别说你爸在配器上他的想法还挺好的。
1957年,辛沪光的毕业作品交响诗《嘎达梅林》由中央乐团演奏,在北京正式首演,恢弘深沉、大气磅礴的音乐感染了台下所有的观众。演出结束之后,观众们都期待着见识一下这宏伟史诗的作曲者,猜想着那将究竟是怎样一个高大、魁梧的蒙古族汉子。但是,当只有二十三岁的、年轻柔弱的南方姑娘辛沪光站到舞台上的时候,所有的观众先是由于出乎意料而愣住了,随后、台下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真的是很有力量,非常有力量,一个女孩子、当年的女孩子写这样的作品是非常非常难得的,甚至很多人在音乐界里面、很多人说《嘎达梅林》实际上是真正新中国里面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交响性的作品。1956年,在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春天。在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交响乐作品也正在进行民族风格的探索,当时辛沪光创作的《嘎达梅林》一经诞生便在音乐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作品的成功也让年轻的辛沪光一夜成名,然而爱情的呼唤和创作的理想还是让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奔向了远方的草原。自己父亲和母亲都是铁定的要留校的,本来是要留在学校当老师的,但是自己父亲不留,自己父亲毅然决然地就非得要回到内蒙去,于是自己母亲也就毅然决然地跟他回内蒙了。当然自己母亲也是对内蒙的音乐还有文化非常的憧憬、非常喜欢。辛沪光初到内蒙古的时候被分配到了当时内蒙古唯一的文艺团体、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歌舞团”,但是广阔而秀美的草原才是辛沪光真正向往的地方,于是她申请深入到牧区、去感受牧民的生活,在那里她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他们的民歌、听他们的故事,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辛姑娘”。牧区生活带给辛沪光的不光是生活底蕴的积累,更带给她创作上的无限灵感。交响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一大批优秀的交响乐曲就这样在她的笔下诞生了。
“就在煤这个位置,这儿有两排平房,第一排平房算是老师的宿舍,有两排,我们家是在第一排的最左边、最东边的那一间,就在这个位置上、在煤堆这个位置上。具体的是在哪儿,就在这里边有两排平房,我们家就在这个煤堆这儿,差不多,就是放着煤堆的位置。
1968年三宝的出生给这个平静的家庭带来了又一次希望,艺术创作上归于沉寂的辛沪光希望这个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于是她与丈夫在三宝很小的时候就刻意培养他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因为自己父母都是在内蒙的艺校当老师,那时候自己父亲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负责人,他父亲是为了我玩儿从仓库里头给自己拿了一把没人要的二胡,断了脑袋的一个二胡,二胡那个脑袋它有一个弯头、对吧,那个断了也没人要了,就两根破弦,反正就提溜来了,说拿着玩玩吧,然后在那儿拉两下就觉得太难听了,实在不能接受,自己说这个不行,扔那儿就再没玩过,后来再过了几个月,就给自己弄了一把很小的小提琴,当时八分之一吧、那么点儿像玩具似的,然后就也是拉着玩儿,那时候觉得这个还行。
还在三宝很小的时候辛沪光就发现三宝是个搞音乐的料,不但耳朵特别好,天生对音乐的判断力特别地强、也很有创造力,于是辛沪光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编了一套音乐教程、开始辅导三宝学习基本功。每天必须要练一个小时的琴,音阶什么的很枯燥,基本功训练是非常枯燥,然后好了、又不能出去玩儿了,这时候就发现练琴不靠谱了,这时候就开始抵触这个东西,就不喜欢练琴。
对于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三宝提不起兴趣,但是对于音乐他仍然十分热爱,小时候他经常趁家里没人,偷偷翻出母亲藏在箱子底下的那些唱片来听,而他听的最多的就是母亲创作的那一曲《嘎达梅林》。那张唱片老放嘛,反正在自己家,虽然那时被禁了,被禁了自己家里放、偷偷放呗。
三宝从小就爱听各种各样的唱片,母亲告诉他唱片就是最好的音乐老师。在辛沪光看来,做音乐的人一定要有宽广的视野、要了解各种风格的音乐,她总会经常给三宝推荐不同类型的音乐。三宝记得有一天母亲又拿来了一张他从没有听过的唱片,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有一天,自己印象特深,出去办事、她拿了张唱片,哎你听听这个,这个挺好玩的、挺有意思的,然后自己就在家里听,自己一个人、放在那儿,她走了,就听,第一声一出、什么情况,怎么是这样的一个东西,然后整个听完之后,自己都傻了,因为之前从来没听过类似这样的音乐,用爵士乐的风格来做管弦乐这么一种方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三宝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