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里根葬礼后,戈尔巴乔夫偶遇李肇星,感叹道:苏联没邓小平
1991年,苏联解体,举世哗然。昔日的超级大国,一朝之间分崩离析,令人震撼。尽管苏联已经消失,但人们的好奇心却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苏联究竟为何解体,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无法解开的谜团。
而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受到了诸多关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04efa40fcaa4f50b02684632254c10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BiYhB%2FBj1equ2m662j6j%2BYVyKsQ%3D
这样一位万众瞩目却又颇受争议的政治家,却曾直言不讳地告诉中国外交家李肇星:苏联落得如此下场,是因为没有邓小平。
戈尔巴乔夫在什么场合说出了这句话?他为何要这样说?他与邓小平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一切,还得从2004年说起。
一、语出惊人:葬礼后的谈话
2004年6月5日,这是一个颇为特殊的日子。
第四十任美国总统里根去世,享年93岁。这位传奇总统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国政要纷纷发去唁电,表示哀悼,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几天后,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李肇星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他被任命为中国国家主席特使,前往美国华盛顿参加里根总统的葬礼。
而与此同时的俄罗斯,也有一位里根的“老朋友”正准备出发。此人正是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说起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当真是有一段渊源,那场自二战后开始,持续了数十年的美苏冷战,可以说是终结于他们的手上。
作为美苏两国的领袖,戈尔巴乔夫曾与里根一同削减了两国的核武器库,从而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火力冲突,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里根比戈尔巴乔夫大了将近20岁,到最后,原本“水火不容”的两人,却建立起了一种别样的友谊。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e2273e9084f4fdd8741ba4fc628c86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UfGbCJnmx9jXC0pESHFD%2FONIUkI%3D
因此,李肇星在里根的葬礼上见到戈尔巴乔夫时,他并未感到意外。
但是,无论媒体或后世如何渲染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友情”,残酷的现实总归不可能改变。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顷刻间化为乌有,戈尔巴乔夫作为亲自为其宣判“死刑”的人,无法逃避一个尖锐的问题:苏联究竟为何解体?
这个问题,曾经被提及了千百遍。很多时候,戈尔巴乔夫都保持缄默不言,任凭各式各样的猜想流传。
里根的葬礼结束后,李肇星没想到,自己会正好在飞机上遇见戈尔巴乔夫。
两人见面后,先是热情的向彼此问好。看着近在眼前的苏联末代政治家,李肇星终究没能忍住,客气的问出了那个同样困扰了他许久的问题。
说话前,他还先向戈尔巴乔夫说明了来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eea9eee42d84ed3a26f9a907c81198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UjOmeli8TfSSs2mZhJZ5dDOcwSc%3D
李肇星表示,他非常荣幸和戈尔巴乔夫见面,因此不想失去今天这个请教的机会。
戈尔巴乔夫面带微笑,静静的望着他,似乎已经知晓了李肇星的问题。他的态度鼓励了李肇星,李肇星鼓起勇气,接着开口。
他说:“多年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朋友一直特别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那么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内就解体了?主要原因是什么?”
话音刚落,李肇星为了避免戈尔巴乔夫尴尬,还特意补充了一句,说明这并非是一个外交问题,而是他自己的疑惑。因此,戈尔巴乔夫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但出乎李肇星预料的是,戈尔巴乔夫不仅回答了,还给出了一个与中国有关的答案。
他毫不避讳地告诉李肇星,这是因为苏联没有邓小平。
听见他的回答,李肇星有些惊讶,但戈尔巴乔夫只自顾自地补充说,苏联如果也有个邓小平就好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5dfb831b7c248728a662bdb550dc39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VXRPfv7x3Ba5UR016Tq8k3%2FMvdw%3D
其实,这并非李肇星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曾经,在他出使的过程中,和一位苏联陪同聊过天,那位陪同总是会一脸羡慕地提起中国的改革。
甚至说,苏联老百姓都很羡慕中国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尽管他们可能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实际利益并不清楚,但光是有这个消息,就足以宽慰民心。
听到友人这样说,李肇星一边赞同,一边谦虚地表示,中国改革十年的步子迈得的确不少,但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碍与困难。
没想到,苏联陪同却打断了李肇星的话。
他认真地告诉李肇星,其实苏联改革的决心也非常大,而且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但关键问题是,邓小平的改革让百姓拿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可苏联的百姓却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
谈话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实惠,是最贴近人心的东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407c46c088c403083f8e6c5ecce8e7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c5juERVahvLuZnTWcewffXBcAZY%3D
也正因如此,在这位苏联陪同的心中,邓小平的伟大不言而喻。
实际上,这番多年前的对话一直留在李肇星的心中,没想到如今再次被戈尔巴乔夫勾起了回忆。
李肇星万万没有想到,就连戈尔巴乔夫也认可了这种说法:苏联解体,正是缺乏一个邓小平这样的人物。
如此看来,苏联从百姓到领导人,竟然达成了某种共识。
但身为高层,戈尔巴乔夫的视角定然与普通民众有着很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促使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想要了解这一切,就不得不说一说他们二人改革的不同。
二、以史为鉴:改革的不同
纵观古今,邓小平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都在本国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它们有着许多相似点,可结果却大相径庭。
邓小平的改革帮助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经济空前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因此增强,以崭新的姿态开启了新的世纪。
反观戈尔巴乔夫,他的改革却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令人们争议至今。
两场改革,一成一败,其背后得失的关键,恰恰就是戈尔巴乔夫本人感慨的由来。
实际上,在改革开始前,中国与苏联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历经波折,经济整体发展较差,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差距,可谓是百废待兴。
而苏联,作为老牌强国,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僵化的政治与经济体制让苏联举步维艰,人民生活困难,社会动荡,处处充斥着不安定的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相继执掌大权,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各自的改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e77e4cc77dc436187449b788a773be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A%2FUx2SnvB9V6uJGMqdzhq2ktQLs%3D
然而,他们在方方面面的选择上,是那样的不同。
无论是邓小平还是戈尔巴乔夫,他们都明白,经济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只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才会有长远的未来。
于是,在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宣布了自己的经济改革措施。
他以决绝的语气否定了苏联过去的经济政策,还提出既然要改革,那便要改得彻底。因此,戈尔巴乔夫抛弃了计划经济,转而选择建立灵活的经济管理体系。
他甚至提出了著名的五百天计划,在他的设想里,只需要短短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整个苏联经济就能焕然一新,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市场经济。
如此决心与果断,实属罕见。
在经济问题上,戈尔巴乔夫是毫无疑问的激进派,可惜的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加速的政策打得整个社会措手不及,苏联不仅没能建设起市场经济,反而使企业相继瘫痪,令原本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9580477b4614a7fa101855532321b0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4yywzOcNeFnWw5HcnjSiQC7%2F4UQ%3D
与戈尔巴乔夫相比,邓小平要显得“温和”许多。
发展经济固然重要,可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在邓小平心里,始终恪守着“客观规律”这条底线。
邓小平做事很讲究章法,他深刻地意识到,在推动经济改革前,要率先解放人们的思想。思想是活水的源头,只有人们从内心认同改革,市场经济才能推行。
于是,这才有了80年代一系列思想解放的论述文章,社会上下掀起经商浪潮,人人崇尚财富,却也同时坚信,唯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即便到了这一步,邓小平也还是“不急不慢”,有更深远的谋划。
在他看来,改革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也需要得当的方法,所谓“道”与“术”兼备,才有可能导向好的结局。
而这也恰恰是戈尔巴乔夫所欠缺的地方,虽然口号喊得响,但如果空有一身蛮力,也是另一种徒劳。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54642d44af64d109caf6d48bc30b8c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UDpZAPshldApbhlElgx5jgK3%2BwA%3D
改革不是一代人的事业,邓小平决定稳步推进,徐徐图之。
对于拿不准的改革措施,先小范围试点,根据试点结果,再大规模推广,最后再辐射全国。邓小平更没有像戈尔巴乔夫一样,设定出某个几百天计划,而这份循序渐进的根源,恰恰是因为邓小平既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了解中国的国情。
在政治改革领域,两人的差别便更加明显。
戈尔巴乔夫认为只有公开化和民主化才是推进政治改革的根本方法。于是,他几乎将所有国家信息都一股脑地披露出来,但他没想到,整个苏联社会其实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承载如此的信息量。
一时间,社会主义制度受到了各种攻击,许多心怀叵测的人混迹其中,煽动情绪,国家陷入混乱,人民更加茫然。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5b2e99b6fc94c158af8d881d696cfc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8k6grsBHv21%2FZcvSgusCRBg5Rg4%3D
与戈尔巴乔夫不同,邓小平在改革中稳定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一种更加成熟的方式,推进自我的革新。
不难看出,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邓小平都一步一个脚印,不贪图一时之功,带领着中国循序渐进向前走。
这一路上,尽管也有颇多阻碍,可都被邓小平一一化解,到了最后,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改革自然便成功了。
或许,当李肇星问出那个尖锐的问题时,戈尔巴乔夫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和邓小平的区别。改革的成败是现实,这份现实的结果促使他得出结论,苏联缺少一个邓小平。
可惜的是,他终究没能成为这样的人。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或许还有一层私人原因,那便是他本人对邓小平的态度。而他与邓小平的故事,就要追溯到1989年那次特殊的会面上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d8b6f7546fe4cd8977e9d6d670ec96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IO9TPbTteqwahwE%2BcXGbKaTlMNE%3D
三、回首往事:邓戈会面
其实,戈尔巴乔夫本人一向对邓小平极为推崇。
他曾经在会见邓小平之前,告诉陪伴自己的苏联官员,他将以晚辈对待长辈的态度面见邓小平。因此,戈尔巴乔夫觉得,自己要多多学习,多听少说。
众所周知,中国与苏联关系密切,却也经历了颇多波折,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两国的关系迎来了新的阶段,可谓是柳暗花明。等到戈尔巴乔夫上任的时候,中苏关系正常化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正因如此,戈尔巴乔夫才有机会与邓小平一见。
按照计划,戈尔巴乔夫会在1989年的5月来到北京,而在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上,邓小平毫无疑问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正因如此,戈尔巴乔夫才会对其念念不忘,以至于多年后在面对李肇星的提问时,直接说出了邓小平的名字。
邓小平的不卑不亢,令戈尔巴乔夫动容,一个拥抱的小细节,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在和戈尔巴乔夫见面的时候,邓小平只握手,不拥抱。收到消息后,苏联驻华大使馆通过政府官员,将这件事告知给了戈尔巴乔夫本人。戈尔巴乔夫一听,瞬间便明白了邓小平的意思,不由心生感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8019a8c787146648043512a42ff453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3OK1er6E9Kp%2BcKB7%2FILqd34HjiQ%3D
握手与拥抱,看似只是礼仪细节,但实际上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寓意。
从拥抱到握手,象征着邓小平对中苏未来关系的明确定义,并非一边倒的抱团,而是和谐共进的合作。如此细节,让戈尔巴乔夫还没有见到邓小平之前,便感到了他的不凡。
在见到邓小平之后,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感觉便更加明显。
会面之时,邓小平已经85岁高龄,相比之下,58岁的戈尔巴乔夫的确是后生。
在见到邓小平的第一眼,戈尔巴乔夫甚至还流露出了一丝不属于苏联最高领导者的紧张。
进入东大厅后,戈尔巴乔夫在落座的时候,想从随身带的手提箱里拿出一支钢笔,没想到却因为太紧张而把钢笔掉在了地上,只能略显尴尬的弯腰去捡。
而这个小小的插曲,却无意间拉近了邓小平与他的距离,邓小平温和的望着戈尔巴乔夫,面带微笑,如同一个真正的长辈。
戈尔巴乔夫告诉邓小平,他们整个政治局都非常赞同邓小平的那句名言,所谓:“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邓小平一听也乐了,随即开始了会谈。他和戈尔巴乔夫从过去谈到现在,纵横古今,说遍天下大事。
会谈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始终聚精会神,时不时流露出崇拜的表情。他不仅听了,甚至还做了笔记,一边记录,一边点头,对邓小平的观点连连称道。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ab295fee87b4beb8930b1801222ce3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Jx5r%2BAb7VptbiImBoYo2dWh7Ut8%3D
到了时间后,两人甚至还意犹未尽,在午宴上边吃边聊。按照原本的计划,会谈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可最后他们聊了足足两个半小时,可见愉悦。
从那之后,邓小平的形象便深刻烙印在了戈尔巴乔夫的心中。
邓小平的女儿曾说,邓小平为了这次会见准备了好几年,那天见到戈尔巴乔夫非常高兴,也倍感欣慰。
至于戈尔巴乔夫,他不仅现场表现的恭敬,回国后也没有忘记邓小平。回到苏联后,戈尔巴乔夫还特意托人给邓小平送来了三张唱片,唱片里细心地录了不少苏联民歌。
邓小平也十分喜欢这份礼物,时不时就会拿出来听。
而两人此次一别后,到苏联解体,里根总统葬礼后戈尔巴乔夫偶遇李肇星,已是倏忽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间,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腾飞,苏联解体,邓小平离世。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f56d5da119d4630836233284f27df7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85515&x-signature=%2BFG0GreGkxxeJzNHHT49AwCeuIU%3D
戈尔巴乔夫之所以说,苏联没有邓小平,一来是就改革的客观事实而言,邓小平改革开放大获成功,倘若苏联也能遇到这样的人物,或许会迎来不同的命运。
二来,这又何尝不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怀念,作为一个曾与邓小平相见过的政治家,十五年后的这句话,正是他对邓小平最深刻的赞美。
往事如烟,历史为鉴,伴随着戈尔巴乔夫的离世,一个时代也正式画上了句号。而未来之路漫漫,中国还将有着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肇星.苏联解体是因没有邓小平.领导文萃,2014,(第16期).
2、华实.1989年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晤.农家之友,2013,(第10期).
3、贾慧萍,祁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邓小平改革比较研究.才智,2015,(第26期).
4、李景贤.记邓小平同志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见(上).世界博览,2017,(第10期).
5、李景贤.记邓小平同志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见(下).世界博览,2017,(第11期)
6、李景贤著. 我所知道的苏联 俄罗斯政要.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5.06.. 邓公英明而伟大。 邓公伟大! 千古邓公,邓公千古,天佑中华,中华何幸! 庆幸我们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更庆幸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邓公千古! 邓公可是一代伟人。 中国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