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激励石油人
文/禄吉奏以王进喜为原型、大庆会战为背景,《创业》讴歌、激励石油人。
昏暗的天空,苍凉的大漠,铁丝网、刺枪、检查站,凄楚的驼铃伴着“十斤娃”蹒跚的脚步……《创业》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以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史实为依据,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庆创业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石油职工和家属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英雄气概,凸显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电影公映后引起轰动,广受赞扬,是一部难得的好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IvKMVvE7yuxr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721266&x-signature=rcZgoHziKaSH6O0yYU1h2iiHP7E%3D
紧跟
1971 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工业学大庆》社论。长春电影制片厂紧跟社论精神,派副导演华克到大庆组织歌颂大庆的剧本。他们组成了由大庆文化局军代表为组长、华克为副组长的5人创作小组。开始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创作素材,采访参加过大庆会战的重点人物,了解剧本创作要求,寻找有关表现大庆会战的电影资料。
经过近一年的采访,大家对大庆会战的决策、准备、松基3井捞水出油、与苏联专家的争论、三钻定乾坤、集中兵力挥师北上、王进喜下火车的三句问话、快摆硬上的故事、秀才升帐大游地宫 、“三老四严”的形成、难忘的“四一九”、一厘米见精神等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了较广泛地了解。1972年9月,由华克执笔写出了剧本的初步提纲,名为《钻塔战歌》。
1972年11月初,中央主管文化艺术工作的人看到《中国文学》上刊登的“王铁人的故事”后说:“可以以这个材料作为基础,不要写真人真事,不要用‘铁人’的名子,用他的材料,不要局限在大庆,多跑几个地方,视野开阔些,要塑造典型嘛!要从玉门写起,这是历史。”工作人员在传达时说:“从玉门上火车不行,还要往前推,写一个中国工人的成长,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出品
长影立即加强了这个剧本的创作力量,派出了更有经验的导演于彦夫、专业编剧张天民等到大庆。大庆也对原创作组人员进行了调整,派政治部宣传组副组长蔡佩林参战,创作组增至6人。他们是:长影的张天民、于彦夫、华克、李瑞麟,大庆的蔡佩林和卢泽洲。1972年11月26日,张天民、于彦夫等到达大庆,11月底开始工作。主要内容是在原创作组已经采访过的人员中进行重点采访,同时,进一步了解大庆会战初期的阶级斗争材料和玉门等老油田的情况。1973年5至6月,创作组又到玉门等地扩大采访,7月初到胜利油田宾馆酝酿剧本提纲。
讨论从华克执笔的脚本谈起。这个提纲基本构思是按照大庆会战实际历程写的:从王进喜参加全国群英会开始,有在北京天安门前看到煤气包的场景,有打会战第一口井的情节,有钻井队只图快而忽视质量使二级指挥部领导受到了总指挥部领导的严历批评的故事。在矛盾冲突方面,主要是写了面对三年自然灾害和生产、生活的各种困难,人们不同的态度,表现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为早日甩掉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这个剧本的提纲受真人真事的局限性大,与上面的精神不相符。
于是,张天民、于彦夫提出全剧以甩开勘探、三钻定乾坤为框架,表现主人公在打这3口探井的艰难历程,同时从几个侧面表现一个中国工人的成长。卢泽洲则说:王进喜是个从小在玉门捞油的娃子,他的命运与新旧油矿的兴衰紧密相连,从玉门写起人们就能更深刻地了解王进喜,视野就会更宽广。如,他牵着骆驼运油,光着脚赤着身子与工友们在石油河上捞浮油等情节,更能体现人们对国家缺油的急切,为以后大干做铺垫。
根据大家的意见,先由张天民写出一个初槁,可以按照自已的设想去写,然后再征求意见,讨论修改。1973年7月中旬至8月底,张天民住在大庆油田东风招待所伏案50多天写出了初稿。11月15日,二稿完成。导演于彦夫等,着手筹备演员和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三稿修改征求意见时,刚刚复职的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宋振明、陈烈民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又一次来大庆体验生活的陕西著名作家魏钢焰,也提出了建议。他说:写石油,不仅应塑造优秀工人的形象,还应写好那些能高瞻远瞩、指挥若定的党的领导人物的形象;要表现“两论起家”等。他提出,把剧中反面人物写成解放前的地下党人,有过叛变行为,目前已经演变成了顽固不化的走资派。这个意见使剧本的修改变得很艰难。还有的人提出,少表现会战中的艰苦条件,说这会有副作用。卢泽洲说:“困难条件是事实,不表现困难怎么反映石油大会战的艰难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呢?”
剧本经过第四次修改后,投入正式拍摄。最后编剧署名是:“大庆、长影《创业》组集体创作,执笔:张天民。”
反响
1975年2月7日,影片公映产生轰动效应。2月10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发《创业》上映的消息,概括介绍影片的内容。《人民日报》指出,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周挺杉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中的英雄形象,为我国工人阶级高唱赞歌,并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5幅剧照。
全国各地给长影和各大报刊写了一批赞扬的信件和稿子,有的单位开展了向周挺杉学习的活动。该剧所以成功,是因为塑造了多个石油人的形象:一号人物周挺杉,是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形创作的,连他的乳名“十斤娃”都是用王进喜的。二号人物前线指挥华程,具有许多石油干部的明显特点,是大庆干部的化身。该剧刻画了一批石油工人群体的形象。如,柴油机工人转业战士秦发愤、指导员许光发、老工人范师傅。影片败笔的地方是把一个油田上的总地质师章易之写成了一个保守人物,把个玉门油矿的旧科员、时任前线副指挥的冯超写成了暗藏的阶级敌人。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认为影片的主体是成功的。
影片上映后,受到“四人帮”的阻挠。影片编剧张天民,给毛泽东和邓小平写信进行申诉。1975年7月25日,毛泽东听工作人员读邓小平报送的张天民来信后,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7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第181号文件,全文传达毛泽东对该片的批示。虽有毛泽东批示,但“四人帮”仍未给《创业》开禁。1976 年“四人帮”被粉碎,《创业》重见天日,蕴含意义丰富的思想精髓,在中国大地上劲放,成为“功勋”电影。
如今,虽然影片中那些人都逝去了,但那个时代产生和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震撼和感染着几代石油人,仍在一代代地传承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