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趣味老故事六则
图写兽禽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死了父亲, 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 他带人为他的父亲画了一幅像, 并托人请宋湘为他的父亲遗像题词, 准备在出殡的时候排场一番。 宋湘鄙视财主的为人, 挥笔横书了四个大字: “图写禽兽” 。 财主看后, 十分气愤, 但宋湘是个颇有名气, 又是个进士, 奈何他不得。 加上他父亲马上就要出事殡, 请人再画已来不及, 便忍声吞气托人和宋湘疏通, 请他重写。说了无数的好话, 宋湘才提起笔来, 在每个字下面添写三个字,变成: “图公之象、 写公之神、 禽中之风、 兽中之麟” 。这样一改后, 虽然变成一首颂扬诗, 但“图写禽兽” 四个大字仍跃然纸上, 使财主啼笑皆非。
胡曦的传说(二则)
不为富商霉斗门
胡曦, 又名胡晓岑, 是兴宁城内清道光年间的贡生。 善于书法, 但不管生活如何困苦, 都从不以字卖钱。
据传, 兴宁当时的富商李金爷新建了一座大楼, 想请胡曦写一幅斗门横额, 特地备了两百两白银, 叫他的侄子去求书。 胡曦拿出一支笔给他看, 只见笔杆上刻着“金不换” 三个宇。 李公子只得告辞, 但金爷仍不死心, 探知衙背肖屋有个胡曦的门生, 也善书法, 平日与胡曦交往密切, 便拜托他完成此事。
肖某见钱眼开, 收下了两百万两白银, 拍胸担保。 肖其自知胡曦平日教学生写字, 均当场示范, 便决定找个机会, 安排了一个圈套。
一天, 胡曦到肖某家闲聊。 肖某便抓住这一大好时机, 摆酒殷勤招待。 胡曦见满桌都是下酒的佳肴, 便笑道: “《论语》中说: ‘有酒食, 先生馔。 ’ 我就不客气了。 ” 酒后, 肖某拿来文房四宝摆在桌上, 装作练狱, 请老师指点。 他老是在写“紫气迎祥” 四个字。 胡曦见他下笔无力, 便夺过笔作示范。 肖某见老师已入圈套, 越发显出恭敬的样子, 在一旁垂手站着。 胡曦写了“紫气迎” 三个字后, 忽然悟到“紫气迎祥” 是民间常用来写斗门的成语, 莫非是别人托他叫我写的?便停下笔来, 并要把它撕掉。肖某苦苦相求, 胡曦才勉强把字留下, 回家后却闷闷不乐。
后来, 肖某模仿着胡曦的笔法补写上一个“祥” 字, 便把它送给了李金爷。 李金爷分不出真假, 还以为肖某不负所托, 送了一笔酬金给他。 后来, 这件事给胡曦知道了, 极为恼怒, 便和肖某断交道。
主帽顶
有一次, 胡曦为族中某父老写了一副条幅。 那位父老衣食无忧为丰足, 他如道胡曦家境不佳, 便托人挑了一坛老酒和一箩米送去。 可是胡曦只把老酒收下来, 米却不肯收。 他的夫人在旁一再议论目示意, 要他把米收下, 胡却装作没有看见, 叫来人把米挑回去了。
一天, 胡曦没米做午饭, 他的夫人希望他今后能把固执的脾气改过来, 便故意把他的功名帽顶丢进锅里, 说: “你不要钱,不受礼, 老是说人要有志气、 有骨气, 那就吃你的帽顶去吧! ”说完便回娘家拿米去了。
午时已过, 还不见夫人叫开饭。 胡曦便走进厨房, 只见厨房里空无一人, 锅里冒出阵阵白气。 他揭开锅盖一看, 开水上浮着一个圆圆的东西。 以为是鸡蛋, 忙拿勺子舀起来一看, 原来是自己的功名帽顶。 胡曦意识到这是妻子的一片苦心, 望他改变气骨。但他却认为受钱、 无论如何是不能够的, 他随口念了两句唐诗: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 便把帽顶带回书房,继续写他的诗作。
他的夫人回来了, 见锅里已无帽顶, 知道是胡曦来过了, 她怕他肚饥, 先煮了几个鸡蛋, 送进书房给他下酒, 她见胡曦不提帽顶的事便含笑问道: “帽顶的滋味如何?” 胡曦答道: “贤哉回也……居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
胡曦
胡曦(1844~1907年),字晓岑,广东兴宁县(今兴宁市)兴城镇大巷里人,著名诗人。
6岁能诗。17岁考取秀才,29岁考取拔贡;胡曦一生诗作甚丰,《湛此心斋诗集》共12卷,《湛此心斋诗话》2卷。黄遵宪、丘逢甲和胡曦被誉为晚清嘉应三大诗人。胡曦除有大量诗作外,还热爱乡土文献。其一生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化财富。计有《粉榆碎事》4卷、《甘露事类》3卷、《乡哲良规》2卷、《宋乡贤罗学士遗事考略》3卷、《明乡贤王御史遗事考略》3卷、《梅水汇灵集》8卷、《兴宁山志》2卷、《新订龙川霍山志》10卷、《兴宁图志考》12卷(今仅存卷一)。胡曦“兼工书法,超拔凡近,得晋人王子敬气韵”(罗斧月语)。罗香林教授誉他为“清代客家书翰之大殿”。后人把宋湘、伊秉绶和胡曦列为清代客家三位书法名家。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十一日,胡曦病卒子家,享年63岁。
神医钟用宾开棺救人
清朝时, 五华县龙村有一位神医钟用宾。 一次, 他到杜坑看病, 行至七水隔时, 碰到送葬队伍。 他看到棺材里不断地流出血来, 断定棺内的人没有死, 问死者家属, 说是血崩死的。 他便说出自己的看法, 并要求开棺看看。 起初死者家属不肯, 后知道他是钟用宾先生, 便答应了。 钟用宾经过按脉诊看后开了药方, 一面叫人立即去塘湖墟买药, 一面吩咐把死人抬回家去。 结果, 这一妇女死里还生。 从此, 用宾先生开棺救人的故事便传开了。
张弼士的传说(二则)
清末民初, 广东出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大华侨张弼士。 他从牧牛郎到鼎鼎有名的侨领, 留下不少传说。
倒吊灯笼
张弼士出生在大埔县西河黄堂村车轮坪的一个穷苦家庭, 小时候只读过三年书。
张弼士十三岁便到姐夫家牧牛。 因人小, 牛又蛮, 有时难免损了损失家的作物。 他姐夫小气, 动不动就发脾气, 结果惹出一场场是非。
有一天, 牛偷食了别人的禾, 被人牵到姐夫家来闹, 弄得姐夫难下场。 姐夫将张弼士又打又骂, 骂他连一头牛都看不住, 还不如一个死人, 死人还能守住四块棺材板。 张弼士无法再忍, 当即顶撞起来: “好吧, 我就不如死人吧!可将来有一日我发了财,看你……” “你会发财, 姐夫的灯笼倒头吊! ”
张弼士以后改学竹篾和什工, 十八岁单身闯南洋, 不到十年功夫便成了大富商。 一年, 他回乡来见姐夫, 姐夫真的把门前的灯笼倒转来吊。 他十分诚恳地对姐夫说: “过去的事就算了, 往日若不是姐夫一番奚落, 还可能不会有我的今日哩, 再说, 村子里大家都姓饶, 你把写着饶字的灯笼倒转来挂, 不是要得罪了全村人吗?” 姐夫被他这么一说, 心中又惭愧又感激, 连忙把倒吊的灯笼翻转过来。
一气办商船
清朝末年, 张弼士已被清廷提升为驻新加坡的总领事。 有一回,他从巴城到新加坡办商务, 叫手下的人为他买头等舱船票。 可当时德国人办的轮船公司有一条规定, 中国人不准买头等舱票, 激得张弼士把买回的官舱票当即撕得粉碎, 并发誓: “朝廷不能办商船, 将来我张弼士办的轮船公司专门优待华人, 不卖票给德国佬。 ” 张弼士一气之下, 还把慈禧太后赠送的珍贵大花瓶打得粉碎。 不久, 张弼士便在南洋创办了中国人的第一家裕昌远洋轮船公司。 从此, 德国轮船公司便乖乖地取消了歧视华人的规定。
温生才打将军
温生才是梅县人, 出身贫穷, 年青时离乡背井, 到新加坡做苦工。
一天, 他听到孙中山在广州结党造反, 要推翻满清政府,好生欢喜, 便毅然检点了行装,回到广东政治学校, 找到孙中山、 黄兴, 决心投奔革命。
在秘密开会商议攻打广东都督府时, 满口金牙、 一脸胡须、皮肤乌赤、 身材高大的温生才却一言不发。 有人不满地说: “你一心回国干革命, 开会不出声, 有什么作用?” 温生才立刻站起来大声道: “我认为要革命就要先打将军, 戎衣定国, 自古皆然!”话一说出, 招来大家讥讽: “你车大炮、 讲大话, 将军深居衙署, 出入兵拥, 枪炮防卫, 你能打他?”
这时, 孙中山站出来说: “大家不要打击温生才, 敢讲大话, 或有大志。 还是让他讲出打将军的计谋来吧! ” 温生才得到孙中山的文持, 心雄壮胆, 高谈阔论起来: “我们放出风声,要放一架飞机到燕塘上空去表演。 大家都爱看新鲜, 将军也必然会出来看。 那时我们就寻找机会打他。 ” 大家认为这种计谋好, 便作出决定, 贴出通告: “辛亥年三月 二十五日午时, 在广州燕塘, 飞机上天, 希望各界人士踊跃参观。
”消息传到都督府, 那些满清官员认为, 汉人有如此上天的怪物,非看不可。 将军也说, 到时定要出去看个究竟, 而他的夫人却劝他不要去, 说汉人十分恼他, 去了不安全。 将军说: “清朝是我天下, 宣统是我侄子, 谁敢造反剥他的皮!” 三月 二十五日到了,将军率领五百清兵, 前呼后拥, 坐着轿子来到燕塘观看飞机表演。从午时等到未时, 总不见飞机上天, 便派兵去找黄兴问个究竟。黄兴说一架飞机不好看, 要两架同飞才好看, 正在安装, 待安装好后就起飞。 不料, 他们的计谋, 给将军悟到了, 立即打马回朝,并说要捉拿为首分子剥皮示众。
将军离开燕塘, 行到一转弯处时, 腰插五响洋枪的温先生才跳了出来, 说: “婊子, 已经等候多时了! ” 并当即一枪打穿, 只见轿顶开窗, 再打一枪, 轿帘掀落, 又加一枪, 子弹对着将军的肚子穿过, 再加一枪, 将军的脑壳开花。 清兵见状, 丢下将军的尸体后, 四处逃窜。 在广东的满清军闻风丧胆, 溃不成军。 这时。预先制好了的五色彩旗, 升上了广州的上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