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中李渊存在感很低,但历史细节表明他却是隋末最优秀之人
在我们古代历史上,所有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物,而且也都有各自所指挥的最出色的一场战役,比如汉高祖刘邦首先攻占长安以及后来的楚汉之争;汉光武帝有昆阳之战;明太祖朱元璋有鄱阳湖之战,就连清太祖努尔哈赤都有萨尔浒之战。但开创了辉煌大唐的唐高祖李渊,和这些人比起来却似乎籍籍无名,不仅没有什么扬名立万的著名战役,更是在开国皇帝中毫无名气。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毫无雄才大略的人,却开创了封建历史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这不得不令我们想象,李渊真的就跟他的名气一样,平平无奇,庸弱无能,只是靠着儿子上位吗?但其实读了 隋唐时期的史料之后,才会发现,李渊就是隋末天下大乱时期,最优秀的那一个明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唐高祖李渊到底有何过人之处。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ada8da7711b482a8e7f55075bb3cd6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036538&x-signature=GoFDDw2ra8tyIAcW4sXbr8Z5DWg%3D
公元617年,是隋炀帝大业13年,也是隋王朝的最后一年。7月4日,李渊在儿子李世民及心腹裴寂和刘文静的极力劝说下,最终决定起兵。但就作战方向以及战略选择的问题上,这四个核心成员却发生了分歧。李世民主张从太原直接往长安打,有了关中天府之国做基业,天下徐徐可定。刘文静主张先联合突厥人,他担心突厥人会袭击太原,导致李渊军腹背受敌。裴寂则主张就守在太原,就以太原作为大本营,慢慢往周围发展势力。
那么李渊自己是怎么想的呢,这几个人的意见他都没听,而是给黄河南岸的李密写了一封信。李密是瓦岗军领袖,在617年这一年,李密带着瓦岗寨的英雄们已经将东都洛阳围了两年,《资治通鉴》上记载,瓦岗军所占领的地盘,“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就是长江以北、洛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瓦岗军的。加之当时有谶语流传,说“将有李氏应为天子”,而李密势力最大,又能礼贤下士,深孚众望,所以人们都觉得李密是那个最有可能取代隋朝,建立新朝代,成为新皇帝的人。而李密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就在这种形势下,李渊给李密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李密汇报了自己将要起兵的决定,还主动明说了自己会首先进攻关中的长安,然后他话头一转,说自己是因为看到隋室社稷不稳,自己作为隋朝大臣有义务去挽救危亡,所以准备去长安扶立年幼的代王为皇帝,将隋朝延续下去。所以无意于瓦岗军为敌,请李密放心。
李密见李渊还挺客气,也给李渊回了一封信,说道:“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勠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就是说,我李密与你李渊,虽然是李氏中的不同分支,但五百年前咱肯定还是一家。现今天下英雄都推我为反隋义军的盟主。我唯一所希望的就是,能与英雄们勠力同心,共同推翻隋朝,建立一个新朝代。如果我们能一起共举大事,岂不盛哉。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7301ea914e94290872f3b9edf21cf3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036538&x-signature=IMQ78fwLtDmTd9wz0k9%2B%2FgWVWWY%3D
子婴,是最后一代秦王,汉高祖刘邦当年攻入咸阳后,便立了子婴为秦王。商辛,就是商纣王。李密信中这两句“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就是希望李渊能帮助他一起捉住此时还在长安镇守的隋朝宗室代王杨侑,一起弑杀隋炀帝杨广。
李密这话就说得很直白,就是要杀皇帝!可就是这两句话,给了李渊麻痹李密的机会。
李渊接到信后,不禁轻蔑地笑了笑,然后对裴寂、刘文静说道:“看来李密现在已经妄自尊大了,以后必成我等心腹大患。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赶紧夺取关中作为基业,所以还不能与李密为敌。但他又让我们去配合他共同推翻隋朝,如果直接拒绝,恐怕会惹得他来攻打我。所以不如我们将姿态放低,多说一些恭维他的话(卑辞推奖以骄其志),让他在洛阳周围与隋朝官军互相缠斗,我则专心西征长安。等到关中平定,我便可以徐徐观望,看到底是他李密能打败隋朝,还是隋军能灭了李密,等到他们都损伤惨重的时候,我则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李渊又给李密也写了一封信,语气极其卑微,姿态已经快低到地上了,他说道:“殪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非敢闻命。”杀害纣王这样的事情,我说不出口;活捉子婴于咸阳这样的事,我也不敢听从啊。
李渊的意思就是,自己作为隋朝的忠臣,弑杀主上这样的事,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这不符合他忠臣的人设!
说完这些后,李渊话锋一转说道:“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冀早膺图箓,以宁兆庶。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以!”
意思就是,天下众生,需要有管理他们的人,而当今天下,谁最有资格当这个人呢?那必定是老弟你啊。我李渊已经50岁了,从来就没想过去争天下。之所以我要率军去长安,只是为了保境安民。我到了长安,暂时维护隋朝社稷,如果老弟李密你能早日成就大业,那么我将会打开长安城门,欢迎老弟你的入主,希望你能早日名称图谶,建立新朝。到那时,你只要能让我继续当我的唐国公,我就心满意足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26386547b5a407dbd1b8e7732f3751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036538&x-signature=KijBNpcGRlOTBqYON2EPKlo88Ak%3D
李渊这个话说的,简直是低到尘埃里了。实际上,李渊还比李密大一辈,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李密的曾祖父李弼,也是西魏八柱国,两个人都是关陇贵族的核心成员,按道理李密应该叫李渊一生叔叔,但在这封信里,李渊却称李密是弟弟,也的确是给足了李密尊敬。
而在当时,的确流传着一句谶语,还是西域方士带到中原的,谶语上说“当有李氏应为天子”,隋炀帝因为这句话还出死了自己外甥女婿一家32口人。所以当时最有资格也最有可能符合这条谶语的也就李渊和李密两个人。而在这封信里,李渊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有这么想过,他觉得这谶语说的肯定是李密,所以希望他早膺图箓,这也是兆庶黎民都期盼的事情。
李渊这话还给自己留足了后路,如果他拿下长安以后,实力逐渐增强,而李密还没拿下洛阳的话,那他就与李密争天下;如果李密已经拿下洛阳,解决了随军主力,那自己就献出长安,继续做个贵族公爵也未尝不可。
这一席话,可真称得上是一个城府深沉、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的政治家。
那李密接到信之后是什么反应呢?他拿着李渊写的这封信志得意满地对手下说道:“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就连唐国公李渊都拥戴我,看来天下不足平定呀!这是真把李渊当成了自己人,也就完全不提防李渊攻占长安的行动了。
而李渊,就凭借着这样一种“外交”手段,轻而易举将一个最大的敌人,变成了帮助自己挡住隋军主力的“盟友”,也的确是老谋深算啊。不客气地说,作为隋朝大贵族的李渊,这是用“奸计”窃取了瓦岗起义军的果实啊。
那么,为什么说,李渊攻占了长安,麻痹了李密,就能算得上是当时最杰出的人物呢?因为两点,一是在隋末大乱时期,谁攻占了长安,谁就最有可能夺得天下。在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准备推翻隋炀帝,隋炀帝那时候在辽东征战,李密就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去幽州,堵截隋炀帝回到中原的路线;中策是西取关中长安,占据隋炀帝的老巢,再慢慢争天下;下策是就近攻打洛阳。结果杨玄感偏偏选择了下策,就很快失败了。
三年后,李密又率领瓦岗军卷土重来,手下谋士柴孝和也劝他西取长安,但李密也是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刚刚率领瓦岗军攻占了中原大多数地方,觉得应该就近先攻洛阳,于是只能顿兵于坚城之下,最终被王世充打败。
等到这几路人马混战结束后,李渊已经积蓄了强大的力量,很快就将这几路人马都消灭了。这就说明李渊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是最强的,不像李密,认知很强,但行动力差;也不像杨玄感,根本没有战略眼光。
而李渊用卑微的姿态麻痹李密,正是他看准了李密骤胜之后的心态变化,从而用几句迷惑言辞来让李密心理起变化,从而轻视各路英雄,使得李密既不把李渊放在眼里,也不把王世充放在眼里,结果因为轻敌而被王世充击败,从最有可能夺天下的人,成了最先出局的人。
所以说,李渊作为一代开国皇帝,虽然被儿子李世民抢去了很多风头,但从很多细节上,仍然能看出他是一个老谋深算且能成事的人,英雄人物正是成就于这些细节。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6639453caf84cdc87f998186b5cd5a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036538&x-signature=2%2FtrmY4m6K7mTziovIsFLq3v8Ec%3D 李渊时机把握的好。战略眼光好。而且几个儿子太出名。有竞争实力还是当朝的宇文家族。李密没听他的子女情况,长于谋划深沉,杨素非常赞赏。 那些错别字是怎么回事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