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hhhzzz2777 发表于 2022-11-26 18:16:15

历史名人的另一面,管仲、关羽、曾国藩

管仲,一个智者谋臣的代名词。
关羽,一个武圣人的化身。
曾国藩,一个教员独服的曾文正。
他们的另一面是什么模样,会不会让你心颠覆认知。
管仲是春秋时期人,原先辅佐齐国的公子纠。后齐国发生内乱,公子纠带着管仲、召忽等人一起出逃到鲁国。同样出逃的还有公子小白和鲍叔牙,内乱后他们避难在莒国。不久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闻讯后,立马启程回国争王位。
管仲献计,在由莒国返回齐国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打算害死公子小白。果然公子小白一行人从此路过,管仲搭弓射箭,一下击中了公子小白的胸口。公子纠认为小白已死,便放慢了回齐国的脚步。谁知等他们抵达到齐国时,公子小白已经登上王位,原来管仲只是射中了他的带钩,假死骗过了公子纠众人。无奈公子纠带着管仲、召忽只能又返回鲁国。最终在公子小白的谅解和鲍叔牙的推荐下,管仲拜相,辅佐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帮助他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霸主。
可以说在齐桓公之前,管仲为公子纠手下,射杀小白也是为主谋事无可厚非。当闻听要召忽和他返回齐国时,召忽自杀,随公子纠而去,展示了其气节。管仲则不然,而是乖乖地回齐国,在鲍叔牙的帮助开始辅佐齐桓公。
如果这还不算什么,再看看管仲年轻时候的事。他和鲍叔牙很早就相识,鲍叔牙提议合伙做生意。但管仲家里贫穷,拿不出本钱,鲍叔牙就自掏腰包,把管仲的那份钱也垫付上了。后来分红时,管仲毫不客气,甚至拿得比鲍叔牙都多。旁人看不过去,就说管仲这人不行,贪财好利,不值得深交。鲍叔牙知道后就说,管仲家里穷,当然需要更多钱,不能这么说他。
后来两人参军,每逢打仗时管仲都是往后躲。自然大家都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知道后又替管仲解释,说管仲家里有几十岁的老母尚在,假如他打仗死了,家里老母谁来赡养,怎么能说他贪生怕死呢?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cc22c2b500f47f0848b2fde5cadbdf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4820931&x-signature=fFeCiNTx1gUFOP7eV5vrALHjGkU%3D

管鲍之交中的两人


毋庸置疑,鲍叔牙宠着管仲。这是一对可爱的CP,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然也不会有“管鲍之交”的成语流传后世。可管仲的人品大家觉得是不是有点瑕疵,什么家里穷,家里有老母?君子固穷,达人知命。为国效劳,战死沙场,忠孝不能两全,他难道不懂吗?三个字,不厚道。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在刘备进军益州时,收了马超,并拜他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得知后愤愤不平,恨不得立刻与马超一决高下。经诸葛亮“连哄带抬”的书信劝说后,事态得以平息。
建安25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斩了夏侯渊,被拜为征西将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马超和张飞分别为左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又是一通发飙,扬言道: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显然是对黄忠的任命不满,自己战功显著任命为前将军,他一个白须老头怎么能任命为后将军?!说实话,我要是大哥刘备,遇到这种糟心的小弟真是头疼。二弟,你能不能消停会儿啊!同样此时的关羽远在荆州,刘备知道后,派费诗安抚关羽,就拿汉初韩信、陈平做对比,说他们居于高位,但晚于萧何、曹参等人来到刘邦麾下,而萧何、曹参从来没有抱怨过此事。又打出刘皇叔和云长的感情牌,这才使得关羽接受了“前将军”封印。
再到后来的关羽进军樊城,水淹七军,一时间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司马懿献计,离间孙刘两家关系,令其攻打关羽侧后方,如此樊城可解围。于是曹操修书给孙权,承认其江东地位,又劝说孙权攻击关羽,夺回荆州。当初孙权有意将自己儿子与关羽女儿结亲,遭到关羽“虎女焉能嫁犬子”的拒绝和辱骂。新仇旧恨一起算,孙权派吕蒙出兵荆州。后陆逊替代吕蒙,极力恭维关羽盖世无双,怂恿其应该继续出兵樊城,夺取彻底的胜利。关羽听了不免飘飘然也,留下糜芳,傅士仁守卫荆州自己又去攻打樊城了。
结果众所周知,樊城无果,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孙权劝说其投降无果,遂杀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e2b5abba84a4917a9a7065c0dc840f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4820931&x-signature=IGUAddzhxTL8HNCm277biS57hdQ%3D

忠义千秋关二爷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华人世界里,关帝庙成千上万座。其忠义千秋,举世无双。但当他面对同僚时,总是那么心高气傲、自以为是。面对对手时骄横轻敌,飘乎所以。陈寿评价关羽兵败时写道:“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曾国藩,谥号文正,晚晴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大清国的半壁江山。
为了对付太平军,曾国藩响应清廷团练的诏令。在家乡湖南一带,迅速拉拢起了一支团练队伍,称为“湘军”。湘军初登战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是屡尝败绩,狼狈不堪。期间曾国藩悲愤交加,三次欲自杀。第一次在攻打长沙时,被太平军伏击,万念俱灰要投江自杀,被部下救起。第二次是进军江西湖口,被石达开打得落荒而逃,曾国藩投江又被救起。尤其在第三次的公元1860年,李秀成进军祁门,曾国藩兵将在别处。无力回天之际,写好了遗书再次准备自杀。最后猛将鲍超赶来,救下曾国藩。
曾国藩如果这次死掉,不说改变中国历史吧,起码太平军会晚几年灭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44dd0ebfbff403a836098998909403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4820931&x-signature=TQNgyktGr6HO7tAJBcKjGfhR1F0%3D

万念俱灰的曾国藩


曾国藩当时并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却每次都心理脆弱。动不动就要自杀成仁,活脱脱像一个怨妇。在1860年时,曾国藩已经49岁,快知天命的年纪,却还是那么不经打。就连教员也仰慕过曾国藩,并评价: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现在回头想想,其实这是教员的自谦。几十年的战争岁月,艰险苦难数不胜数,险象环生,重庆谈判的鸿门宴都毅然前往,也没见教员要自杀成仁。反而是风轻云淡,时不时还作诗以言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诗他不香吗?
芸芸众生,泛泛之流居多,哪有那么多圣人完人?瑕不掩瑜,客观坦然地看待他们才是正确的视角。也不要给自己套上禁锢帽子,学这个学那个。看到他们好的一面,知晓他们坏的一角,不较真便是好学生。
月底了,各位房贷还了吗?@燕然姿得

ulc7f4500ecgw0 发表于 2022-11-26 18:16:22

打完收工,搬砖人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名人的另一面,管仲、关羽、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