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队员——“全力去拼,不要留下遗憾”
“运动人生”原标题:中国女篮队员——(引题)
“全力去拼,不要留下遗憾”(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王亮
核心阅读
中国女篮夺得女篮世界杯亚军,在澳大利亚悉尼10多天的征程,成为女篮队员共同的难忘记忆。回望中国女篮队员的成长经历,尽管过程各异,但对篮球的热爱都是相同的。这份热爱,让她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全力以赴、顽强拼搏。
韩旭考取了盼望已久的驾照、杨力维为母亲准备了生日惊喜、王思雨走进高校“以球会友”……中国女篮在2022女篮世界杯中夺得亚军,载誉归国,队员们也迎来一段难得的闲暇。
休整之后,比赛的号角声又将吹响。新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将于11月底开赛,很多队员已回到球场,投入训练。
回望中国女篮队员的成长经历,尽管过程各异,但对篮球的热爱都是相同的。这份热爱,让她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全力以赴、顽强拼搏。
胜利,源于顽强拼搏
10月1日,中国女篮再次夺得女篮世界杯亚军,在澳大利亚悉尼10多天的征程,成为女篮队员共同的难忘记忆。
半决赛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结束后,司职中锋的韩旭仰望球场上空许久,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这场比赛,中国队以61∶59险胜,韩旭独得19分、11个篮板和5次盖帽,在攻防两端表现出色。
“我感觉比之前更自信了,在场上也更加果断。”这是韩旭的第二次世界杯之旅。在上届世界杯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当时19岁的韩旭得到20分,初露锋芒。近几年,她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历经世界大赛与高水平联赛的磨砺,韩旭的技术更加精湛,心态更加成熟。本届世界杯,韩旭在球场上敢打敢拼,进攻成功率极高,入选了世界杯最佳阵容。
作为“团队篮球”风格突出的球队,中国女篮每一名队员都在比赛中全力以赴,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前锋李梦在八强赛中,顶着高烧得到全场最高的23分;初次征战世界杯的后卫武桐桐突破犀利,决赛中不遗余力;后卫王思雨在半决赛最后时刻,稳稳罚中两记关键罚球,帮助球队反超对手……
“全力去拼,不要留下遗憾。”这是12名女篮姑娘共同的心声。
世界杯决赛结束后,李梦在合影环节所穿的上衣上,写下了此前参加集训但未能参赛的所有队员的名字。“女篮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为取得佳绩作出了努力。”李梦说。
中国女篮的世界杯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取得佳绩的道路更不平坦。这支中国女篮中的不少队员,在队伍陷入低谷时进入国家队。她们经历了球队克服重重困难、逐渐走出低谷的过程。惟其艰难,愈显珍贵,“感觉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值了。”队长杨力维说。
热爱,就要全力以赴
在女篮队员的心中,篮球是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朋友。
出生于辽宁沈阳的李梦从小就展现了出色的身体素质。5岁那年,父母将她送进篮球队。从此,李梦每天球不离手,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队里的孩子大多比她年长,但她很努力,几年光景,便迎头赶上,展现了肯付出能吃苦的意志品质。进入青少年阶段,李梦在多个大赛中表现优异,但也遭受伤病困扰。对此,李梦不仅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在训练和比赛中也更加努力,逐渐成长为国家队主力球员。
杨力维的父亲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她和妹妹杨舒予不约而同选择篮球作为自己的“第一运动”,并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最终姐妹俩都穿上了国家队战袍。
后卫李缘身高1米7,一头利落的短发,让她在球队中的辨识度极高。小时候练习篮球时,很多人对她并不看好,“自己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打出来”,但速度快、球感好,加上自身的努力,让她在18岁时便入选国家队。
韩旭小时候身高就远超同龄人,上小学时便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梦想——篮球。韩旭中学时期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走的是体教融合道路,练习篮球的同时还得兼顾学业。她回忆说:“高中时,每天晚上留给吃饭、洗澡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练完球便要直奔自习室。”
司职大前锋的黄思静在近几年的大赛中表现突出,攻防俱佳。她说,球队在备战世界杯期间,全体队员经常是“早到晚走”,训练课结束后从没有集体放松过,很多队员都会加练。
出发,瞄准新的目标
夺得世界杯亚军,让人们对中国女篮在巴黎奥运周期的表现有了更多期待。中国女篮队员对此保持着冷静,队员们认为与世界强队相比仍有差距,只有不断补短板、强优势,才能在世界大赛上继续创造佳绩。
杨力维说,中国女篮夺得世界杯亚军,将激励大家进一步完善自己,“继续向世界冠军目标发起冲击”。中国女篮主教练郑薇说:“我们应该通过总结,找出问题,不断提高。”28年前的女篮世锦赛(女篮世界杯前身)上,中国女篮站上亚军领奖台时,郑薇正是队中的一员。
眼下,对女篮队员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国内联赛。新赛季,王思雨已转会至四川女篮,将与李梦并肩作战;黄思静和李月汝与内蒙古女篮完成续约。“希望在未来几年,我的个人技术能够不断取得进步。”韩旭说。
10天8场球,场场是硬仗。中国女篮闯过了一道道关卡,最终在世界杯赛场取得佳绩。未来,还有许许多多关卡横在她们面前。女篮姑娘们说,无所畏惧团结一心是中国女篮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一代代传承下来,一定能够激励我们走得更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