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渤海·英烈篇|忠良震敌胆鲜血为国流——记乐陵县长余志远烈士
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的滨州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域,“老渤海”红色文化在这里孕育。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普及“老渤海”历史知识,讲述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生前不能孝父母,
死后鲜血为国流。
嘱我抗日众同志,
踏我血迹报国仇!”
这是余志远牺牲前,咬破中指留下的诗句。抗日战争期间,余志远是冀鲁边区人民心目中一位倍受爱戴的好县长。他忧国忧民而不惜自身牺牲,不顾个人安危,以国难为重负,视救亡为己任。
余志远,原名张汉卿,1917年出生在乐陵县杨家乡邸家村一个农民家庭,从上小学时就是学习用功、成绩优良的好学生,自幼爱慕英雄人物。少年时期的张汉卿这种幼稚朴素的正义感,正是深埋在他心灵里的仇恨种子的萌芽,也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1936年6月,张汉卿毕业于乐陵县师范附设班,毕业后到黄夹镇张牌村县立初级小学任校长。每月拿16块大洋的薪水,这在当时收入是不算少的,生活条件也较舒适。张汉卿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快慰。相反,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激起了他的满腔怒火,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挽救民族危亡。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时,张汉卿在学校里再也呆不下去了,他依然放弃舒适的生活,走上抗日第一线。这么多的武装,究竟参加哪一个呢?为此,他四处奔波,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决定参加杜步舟领导的救国军第六团。
1938年9月27日,遵照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指示,肖华率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一部抵达乐陵。从此,乐陵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县区抗日民主政府迅速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有了新的发展。汉卿受组织委派,离开部队,担任了黄夹区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不久,党组织根据他的要求和表现,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汉卿入党后,斗志更高,干劲更大。
汉卿调五区后,化名余志远,在五区继续领导群众坚持抗日斗争。余志远这个名字,从字义上讲,是我的志向远大,这也说明余志远早已树立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1940年初,乐陵县委根据上级指示,重新调整了县区行政区划,余志远被调到县政府任财政科长。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经济封锁,又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县的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群众缺衣少粮,县独立营和县政府工作人员的吃饭穿衣也难以保障。为了维持全县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经济上保证抗日工作的顺利进行,余志远忘我工作,常常3天3夜不睡觉。
正当形势急剧恶化的时候,县长杨洪恩被调往冀鲁边区专署任秘书主任,上级任命余志远为乐陵县长兼县独立营营长。此时,24岁的余志远,肩负着全县抗日斗争的重担。他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沉着老练、机智勇敢,胸怀更加宽阔了。
1943年4月8日,为了锄掉大孙据点经常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袁友、高金殿两个汉奸,县府和县独立营研究决定,由县独立营副营长张炳臣带县独立营和二区队,夜间埋伏在大孙到张木良之间的史家,准备伏击外出抢夺民财的袁、高二贼。等到次日凌晨未见二贼出据点。此时,侦察员向张炳臣报告:公路上十几辆满载鬼子的汽车向北开来,公路两旁的地里也有人影晃动。这说明敌人又对这一带进行“扫荡”。
余志远和陈华亭带领县府和县独立营一部,9日凌晨转移到茨头堡区高家村,这时又得到敌人要“扫荡”的消息。余志远、陈华亭、杨文启等简单分析了敌情,认为高家周围地势平坦,既不易守,又不易攻。因此,决定向树丛较多的五官庄一带撤退。
陈华亭率机关人员在前,余志远指挥县独立营在后掩护。天刚朦朦亮,部队撤到鬲津河南岸的官张村,前面的同志跑回来报告说:“我军已处在敌人包围之中。为了减少损失和伤亡,余志远命令穿便衣的同志立即疏散到群众中去,自己率独立营迅速向五官庄撤去。敌人已发现他们的去向,紧紧地尾追上来。9点钟左右,部队撤退到邢官庄。余志远和几个战士被敌人包围在一个院落的北屋内,难以脱身。敌人端着枪,边打边往屋内冲,子弹射在屋内,打在北墙上。余志远和同志们顽强坚持着,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冲锋,院子里横七竖八躺满了敌人的尸体。
太阳正午时分,几个战士都相继牺牲,屋内只剩下余志远和通讯员了。志远把自己身上带的文件和笔记本烧掉。尔后,握紧手枪蹲在锅台上,厚厚的嘴唇紧闭着,两眼怒视着门口。当敌人知道屋里被围的是县长余志远时,更加疯狂起来。一个个朝屋内乱叫:“姓余的,投降吧!皇军还给你个县长做。”余志远镇静地检查了一下手枪,发现只有1颗子弹了。此时,他的心像大海的波涛,翻滚激荡。他想起党的关怀、培养,想起曾为自己蹲监坐牢的父母和弟弟,想起自己未满4个月的儿子……党啊,请对我做最后的考验吧!志远虽看不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但我坚信,只要有党在,日本鬼子是不会长久的。想到这些,余志远心里有说不出的仇恨。他毅然用嘴咬破中指,在墙上写下了不朽的诗句。
敌人像一个个豺狼,凶相毕露,可惜志远只有1颗子弹,再也不能继续战斗下去。他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口……
人民的好县长余志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1944年“五一”节后,渤海区行政公署副主任李人凤在主持召开全区县长会时,宣布为余志远同志默哀,并号召全区县长向余志远同志学习。
余志远虽只活了26岁,但他的悲壮英勇,浩然正气,万古长存。 贞真烈骨,英雄可嘉,向英雄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