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茂才: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没有他,朱元璋就搞不定陈友谅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635d9ce6fe54402ad9f0381d873c5f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WaCnTkhzvwxImoBb7OakPeCX%2FJ8%3D
(康茂才 形象)
康茂才是个孝子,这是众所周知的。
《明史》:通经史大义。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
在古代,一个人能拥有至纯至孝之心,声名远播,就能在十里八乡树立起很高的威望。
时值元末战乱,农民起义军如火如荼,康茂才被人推举,做了乡间的保长,积极组织人手,号召乡勇,以此来抵抗起义军的进攻,也因此被朝廷封为了镇抚。
朋友们,乱世之际,朝廷任免官员难免草率,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人手不够而赶紧增加官员体量,然而康茂才在其中,却并不是混饭吃的。
《蕲国武义康公神道碑铭》:同诸将复九江,捣蕲水黄连寨,转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屯戍和之裕溪、太平之采石。使者考其功状,升淮西宣慰副使,同知元帅府事,又升宣慰使都元帅。
有了官职之后,他克服九江,捣毁起义军营寨,升任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当地县令),接着屯兵于采石,镇守一方,又得以升任淮西宣慰使(军分区司令兼特派员)。
淮西,我们很熟悉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就在此处,老朱同志就是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
康茂才在淮西当宣慰使,必然就会和已经参加义军,并且已经成为了义军将领的朱元璋交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c93bb7df1a84c08814420b52186959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ZnZzoh3Lr%2B0LIPyaydIleK587qc%3D
(朱元璋 形象)
果不其然,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派兵攻打采石,却没想到,在康茂才的手底下吃了很大的亏。
这其中原因,倒不是说朱元璋打仗的水平不行,而是康茂才同志防守的水平太行了。
康茂才据守采石,又倚靠长江之险,朱元璋有心想要跟他作战,但大军刚到采石城下,就被漫天的箭雨给射了回来。
你强任你强,我不和你打,你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当然有办法,他立刻派出他手下的SSR武将常遇春再次征讨,常遇春呢,不愧是当世名将,果断放弃了强攻,而是采用诱敌深入的方式勾引康茂才,老康同志顶不住诱惑,率军出城作战,结果被预先设好埋伏的常遇春杀了个人仰马翻。
大军溃败,康茂才脚底抹油,收整残军,又跑到了江苏常州的天宁,结果他前脚到了天宁,后脚朱元璋的部队又打到了天宁,康茂才只好收拾行李继续跑路,逃到了南京。
连吃败仗,一路逃跑,按理说本应该军法从事,但没成想,康茂才到了南京,反而被朝廷提拔为了淮南地区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当地的副总指挥)。
不过,他这个参知政事的官职,也只是镜花水月,南柯一梦,因为朱元璋的部队很快又攻下了南京。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66b9d2ed70a411cab0370c0481098a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4INyXys7jEKirvHKrWZW0%2FPPbL8%3D
(攻城)
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如影随形,你是走不掉的。
从安徽跑到淮西,从淮西跑到淮南,康茂才有点累了,他也实在是跑不动了,于是干脆率众投降,并对朱元璋说了这么一段话:
《蕲国武义康公神道碑铭》:前日战,各为其主;今日屡败,天数也。事至于此,死生唯命。苟得生全,尚竭犬马之力,以图报效。
以前跟你打仗,是因为大家各为其主,我也没有办法,后来屡次被你打败,是因为天命所归于你朱元璋的身上,我不能违抗,如果您可以饶我一命,我愿意为您报效犬马之劳。
话,说得很诚恳,但朱元璋的部下们却大都对这个屡战不降的康茂才很是咬牙切齿,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
老实说,朱元璋对康茂才也很记恨,他也恨不得把康茂才按在地上一顿锤,但朱元璋知道,康茂才对他来说不止一个投诚的武将那么简单,此人留有大用。
出于这个想法,朱元璋接纳了康茂才,并且仍旧让其统领军队。
所谓的留有大用,其实是指朱元璋和老对手陈友谅的较量。
当时的天下,浙东有方国珍,江南有张士诚,两湖还有陈友谅,但在朱元璋的眼里,方国珍首鼠两端,没有志向,张士诚偏安一隅,贪于享乐,所以真正的对手,只有那个凶悍无比的陈友谅。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1d4b5f0ea58421db81f14641998cd2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EDGuzghCyQgijH9gCdeu4PBKygM%3D
(陈友谅 塑像)
陈友谅,这是个人物,和朱元璋一样,他同样拥有着进取天下的野心。
并且,陈友谅深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已经于至正二十年率先对朱元璋动手了。
这一年,陈友谅攻陷了安徽当涂,并且打算联合张士诚一起夹击朱元璋的老巢南京。
不怕一对一,就怕有帮手。
前后夹击的形势出现,纵是身经百战的朱元璋,也有点发憷。
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康茂才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原因在于,康茂才和陈友谅俩人小时候就认识,素有旧交,而且交情不浅。
既然交情不浅,就可以从这俩人的身上做一做文章。
咋做文章呢,很简单,朱元璋让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了一封诈降信,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友谅哥哥,见字如唔。
我虽然现在给朱元璋打工,但其实我并不真心依附他,所以内心备受煎熬。
夜里昏昏无事,想起你我旧日里的交情,不觉潸然泪下。
想来你陈友谅才是当世明主,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决定,要投奔你,到你的公司去上班。
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那就是:
现在我在应天城外的江东桥驻守,咱们可以里应外合,你晚上带兵偷摸来,我晚上偷摸放你进去,咱们把朱元璋杀他个丢盔弃甲,岂不是美滋滋?
一封信寄出去,到了陈友谅的手里,陈友谅看完可以说是美的鼻涕泡的都要出来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9227022706c4823aada6953c707c8b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RKGgXdRwcunWDmNa%2B7OtfmL1Ylk%3D
(诈降信)
自己正愁攻打朱元璋没有突破口,结果康茂才就给自己送来了这么大个馅饼,那自己还等什么?赶紧出发!
馅饼的确是存在的,但陈友谅忘了,馅饼通常都不是免费的,也不会平白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
陈友谅对康茂才的投降信深信不疑,立刻在夜间亲率大军跑到了江东桥。
漫天星斗,草木萧瑟,寒风乍起,江东桥的夜晚,淡淡的平静,淡淡的凄凉。
《明史》:友谅至,见桥,愕然,连呼“老康”,莫应。
桥上风景很好,但陈友谅却无心欣赏,因为在他的幻想里,康茂才此刻应该带着小股人马在这里接应他,就算不来接应,也应该在远处点亮火把给他打打信号,然而,此时四下无人,很显然康茂才是把他的鸽子给放了。
被放了鸽子的陈友谅有点着急,他举起火把,连声高呼:
老康,老康,你在哪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滴笑容让我沉迷~
声音很大,振聋发聩,传出几里,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呼应。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陈友谅终于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其实,陈友谅也不是个笨蛋,他的智商一直很高,但面对这种程度的诈降,他却一直深信不疑。
其中原因的在于,康茂才同志的这封诈降信,写得实在是太过情真意切了。
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张士诚账下的罗贯中抓紧更完《三国》,然后送给陈友谅看一看。
成王败寇很容易,人情世故难钻研。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43b48efa43840cf82a7ece18626a82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LfcnLJ2IZSoAoAl2emvUU6KYPtc%3D
(设伏)
什么想我了,什么要投诚于我,根本就是扯淡,你康茂才根本就是拿我当猴耍!
知道上当的陈友谅连忙后撤,但朱元璋的天罗地网已经在等着他了。
《明史》:退至龙湾,伏兵四起。茂才合诸将奋击,大破之。
陈友谅的大军后撤不过十余里,就遭到了提前设伏的朱元璋部的猛烈攻击,陈友谅力战不敌,仓皇而逃。
老陈,这就算是被老朱给结结实实地摆了一道,而我们的老间谍康茂才也因此一战成名。
然而,康茂才的战绩不止于此。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鄱阳湖水战的滔天巨浪中,康茂才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吴元年,公元1367年,康茂才围攻平江,助力朱元璋拿下张士诚。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康茂才又领军北伐,平定各处。
直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战功彪炳,立功无数的康茂才病逝于随军途中,这才算是领了盒饭。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5368f5526fb4d6dbd9bd2e92517ac0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M2wE%2BVyX6D0Sw2O7FTNPxkUyCn8%3D
(征战)
老实说,康茂才这个人,在将星璀璨的元末明初时代,并不算太出名。
论谋略,他比不上徐达,论悍勇,他也比不上常遇春,论嫡系,他比不上李文忠和汤和,论稳重,他也比不上耿炳文。
在名将的光芒之下,康茂才则显得十分黯淡。
但尽管如此,作者仍然认为,康茂才是值得一说的。
修明史的张廷玉的曾经说过:
《明史》:微茂才...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康茂才的光芒虽然微小,但他为朱元璋建立大明,也是默默付出了不少的。
烛火的光芒,难道就不是光芒了么?
历史舞台上的名将很多,但我们在欣赏那些大人物的同时,其实也可以驻足品味这些小人物的一生,这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人物虽小,故事虽然不够精彩,但他们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50915c3a9f140efbc04955f0c14116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63069&x-signature=h3uUm%2BlNzJrw6B%2BFR0cMKTMbUG4%3D
(康茂才 脸谱)
相声演员郭德纲曾经根据康茂才这位仁兄的故事创作过一首太平歌词,名字叫做《挡谅》,词中有两句,是这样唱的:
一腔热血染征袍,好汉英雄辜负了...
斯人已逝,当年那一段戎马岁月也已经化为尘土,只剩下悠悠的白云飘荡,诉说着过去的往事。 很多人沒有留意,康茂才搞屯田,足軍食,這一點非常重要。 小人物办大事。 康茂才是小人 元末明初故事多,能不能讲讲白莲教的故事,野史最有趣 转发了 月黑风高好 陈94孤身站立船头 悄迷的发出了两声 老康 老康[看][看] 转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