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hmv5ht31dx16 发表于 2022-10-25 11:35:30

《庄子》中的哲理故事

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


驼背老人粘蝉的绝技-快、准、狠!


这个故事选自《庄子.达生》原文如下: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疴偻丈人之谓乎!”


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到楚国去,路上遇见了一个驼背老人,只见他正举着一个长竹竿在树上粘蝉就像从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孔子就走上前去恭敬地问,前辈您粘蝉的技术真是高妙,请问您有什么秘诀吗?


驼背老人说,我当然有诀窍,刚开始捕蝉的时候我常常一直也抓不到,于是我就用圆球来练习本事,练习了五六个月以后我在竹竿的梢子上弄了两个圆球而不落地,这时候去粘蝉就很少失手了,后来练到垒三个圆球而不落地再去粘蝉失手的情形大概只有十分之一了。


再后来练到五个圆球都不落地的时候,我粘蝉就像从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的方法是站定身子一动也不动就像一个树桩一样,然后举臂直杆就像干枯的树枝一样,虽然天地广大万物繁多,我却只看见蝉的翅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5fdc9758121466fbb8b0d13cfc46ec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30888&x-signature=dTjYfgsYYWr3J6cPWr%2B%2BAXqzAoQ%3D



我全神贯注目不斜视,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转移我对蝉的注意力,这样怎么会抓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弟子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


庄子讲这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这个驼背老人为了捉禅蝉专门用在竹竿上垒圆球的办法来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五六个月,最后终于练成了一种绝技。尽管蝉会飞会跑,但是他从不失手一粘一个准,而且还相当容易就像在地上捡东西一样简单。


这就告诉我们,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我们做事情要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自己满意。


这让我想起了孔子学琴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向施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施襄子觉得他学得可以了,就对他说可以记忆,意思就是说你弹得不错,今天可以学习新课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266cb9e8eac44dab21eca19228f85b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30888&x-signature=Y%2FQbJxJYPkMBF6x4frdliTosCsA%3D



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曲子,不料孔子却说,秋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意思就是说,我虽然已经熟悉这首曲子的形式了,但是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施襄子说现在你已经掌握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习新课了,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新曲子吧,不料孔子却说,丘虽已得其术,未得其志也。意思就是说我虽然学了一些弹奏的技巧,但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


又过了一段时间,施襄子又来了,看他弹得确实很好了,就对他说,现在你已经领悟了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不料孔子却说,秋虽已得其志,未得其人也,意思就是说,虽然我领悟到曲子的思想感情,但是我还不了解这首曲子的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严肃仿佛进入了新的境界。


只见他时而庄重肃穆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意志深远。突然孔子惊叫道,我知道他是谁了,这个人他皮肤黝黑体型修长,目光深邃心系苍生,胸怀天下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e731782d35f42c3bf9d1841170b037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30888&x-signature=czH7KGgp6CuJx%2BP%2FO%2FJScGPkNK0%3D



如果不是周文王,还会是谁呢?


他的老师施襄子一听,大吃一惊赶紧起身对着孔子拜了又拜,感叹地说道,我的老师当年给我传授词曲时,也是这样告诉我的,他说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


我们来看孔子学琴通过反复的练习和领悟竟然能推测出创作这个曲子的人是谁,他长什么样,我们可别忘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和周文王相差五百年左右,那时候也没有摄像技术,他根本不可能见过周文王的相貌,但是他竟然能通过千万次的勤学苦练用心的钻研和感悟,最后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


我们今天有谁能通过练习和感悟一首曲子,最后能推测出他的作者是谁,长什么样儿?恐怕极其少有,这就是说他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了,难怪孔子最终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圣人成为万世师表,这与他勤学苦练肯钻研肯思考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2857cc0096f4634b42d823131c995d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2030888&x-signature=bzUnsG6G3H4oOa5AjIVFhundCYI%3D



我想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往往是我只要做了,完成了交差了这就行了,但是有少数人往往精益求精不做则已,一做惊人,让我们看到另外一种境界,这种人往往能成为业界的精英,但是还有极其罕见的人他不仅做好做精,还要做出一种新高度。


他往往在做事的过程中肯思考肯钻研,而且还有新发现新探索,最后成为业界的专家和权威。


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不能成为专家和权威呢?因为我们往往浅尝辄止,庄子讲老人粘蝉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善于探索,就可以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本文作者: 未城朝雨,一个步履不停的写字人,一直在路上。

uir5noohv5n1lz 发表于 2022-10-25 11:36:28

转发了

upv22s2cqvooca 发表于 2022-10-25 11:37:14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赞][赞][赞]

uvl1d5641y9fdf 发表于 2022-10-25 11:38:11

转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庄子》中的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