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p777vi45 发表于 2022-10-10 06:00:53

1读三国演义故事学做人做事人生智慧(第一章)

1读三国演义故事学做人做事人生智慧(第一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生在世,弹指一挥间,一转头间,所以不必在意成败,因为成败都是暂时的,是转头就消失的,经历快乐的过程更重要,过程的快乐是持久的,成功的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成功后又有新的欲望新的目标产生,周而复始。

这首词与红楼梦的好了歌相似一一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功名是暂时的,不会长久,神仙是不需要功名的)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将相是暂时的,迟早会消失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神仙不需要金银金钱)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人对钱财的欲望是无限的,再多也不够,再多也是暂时的,多了也是别人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神仙不需要娇妻)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姣妻美妾也是暂时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神仙不需要儿孙)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儿孙靠不住)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说明富贵不长久,是暂时的);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说明快乐是暂时的);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豪宅也是暂时的,会换主人)。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美貌美如花也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流逝)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旧人哭,新人笑,新人也是暂时的)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富贵转眼可能变成乞丐);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命运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从小教育有方日后也可能做强盗)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出生富贵之家,长大也可能在烟花巷为生)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日嫌官小权小,今日可能成介下囚)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昨日穷困潦倒,今日可能荣华富贵)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铁打的营盘/舞台,流动的兵/演员,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永不停息)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他人嫁衣裳而辛劳,有什么不好?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品德高尚)

(汉朝分裂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宠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封建社会王朝的动乱直到灭亡都是从上层开始,从皇帝朝庭开始的,禁止好人做官,朝庭充满坏人,坏人当道,则必然滥用职权,胡作非为,腐败透顶,以权谋私,卖官鬻爵。

皇帝宠信宦官实际上就是偏听偏信宦官,被宦官蒙敝玩弄。大将军与太傅两位最有权势的大臣高官都斗不过宦官,都失败被杀,为什么?因为宦官背后有皇帝撑腰,皇帝才有最高权力,说明皇帝对宦官宠信之深,宦官与皇帝基本已成一体,宦官成为了皇帝的代理人代言人,已成为凌架于大臣之上的势力集团。

古代封建社会,只有明主明君才不会偏听偏信宠信宦官,非明主明君大多会不同程度宠信宦官,昏君及末代君主更是完全被宦官操控,成为宦官手中提线木偶。在皇帝被宦官蒙敝掌控情况下与宦官斗,甚至想杀宦官,基本上是自寻死路,成功概率很小。窦武陈蕃可以说付出了灭门灭族代价,没有任何成效。

封建社会王朝争权斗争都是你死我活的,赢者通吃,胜者为王败者死,残酷血腥,互相杀伐,因为矛盾不可调和,因为为了权力的安全。

窦武与陈蕃都位及人臣,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下,如果不与宦官争权争斗,做太平官,与宦官妥协,友好和平共处,则他们二人就不会失败被杀,你把对方当敌人想除掉别人,别人也会设法除掉你。顶级大臣为什么斗不过宦官?因为宦官的靠山后台老板是皇帝,宦官后面有皇帝撑腰支持,得罪宦官可能就是得罪皇帝,想杀宦官,如果皇帝不同意,就杀不了,反而可能被反杀,风险巨大,果然窦武陈蕃失败了,结果窦武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宗亲、宾客、姻属悉被处死,家属徙日南。陈蕃也事败而死。

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

他的上疏把天灾人祸全部归罪于宦官及后宫女人干政是片面的,天灾与他们无关,人祸与他们有部分关系。

蔡邕这样说相当于得罪了宦官集团,得罪了后宫女人集团,相当于自杀。因为这两个集团是皇朝最有权势的集团,是皇帝最宠信的集团及人,后来果然: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幸亏蔡有大才是名士,对方没有赶尽杀绝。

也说明在封建社会做官不能实话实说,不能乱说话,不能随意提意见建议,否则可能有牢狱之灾及杀身之祸。

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十常侍即十人帮,小人们为了自保,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权力/财富,总是善于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组成团团伙伙小集团,相反君子不群,君子之交常常淡如水,所以君子斗不过小人,小人不能轻易得罪,否则可能小不忍乱大局,小不忍可能有大祸,吃不了兜着走,对小人更需要妥协忍让。所以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因为得罪小人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因为小人睚眦必报,因为小人可能会加倍报复,因为小人不择违法犯罪手段,可能会有不可预测严重后果。

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古代各朝代中后期的皇帝基本都是在后宫抚养长大,从小与宦官们在一起生活,受宦官的各种照顾服务,因此他们从小就与宦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是他们宠信宦官的感情基础,同时由于他们从小在深宫长大,不知民间疾苦,没有从政经验,极易偏听偏信被宦官蒙敞欺骗。因为宦官太监是皇帝的身边人,是皇帝最熟悉最亲近最亲密的人,是皇帝的耳目,甚至是皇帝的代理人代言人。皇帝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靠宦官服务照顾,所以皇帝宠信宦官是理所当然的事,具有必然性。宦官被宠信后为了谋取私利,必然会弄权玩权甚至专权,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开明的开国皇帝们想解决这个问题,但解决不了。

皇帝宠信重用小人已到父子相称的地步,说明皇帝与宦官亲密关系程度已达极至,结果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因为宦官大多数是人品低下的小人,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得宠的宦官大多数都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做恶多端,导致民怨沸腾,加速了王朝的腐败和灭亡。

后来张让跳河自杀,赵忠、封谞、段珪被杀、侯览自杀、曹节病死,蹇硕被杀,程旷、夏恽、郭胜都死于乱军中。这些宦官的死都是罪有应得,是自作孽不可活。

虽然做好人好事不一定有好报,但做恶有恶报是一定的,恶报何时到来却不一定。同时什么是恶或善?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得罪别人/伤害别人/损人利己/对别人恶言恶语可能都是恶。恶有大恶小恶,小恶可以原谅谅解,大恶则不可原谅。爱别人/对别人好/为别人做好事/好言好语对别人都是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角没有获得足够的民心,充其量也只是获得部分人民心,他盲目自信乐观,然后因为暴露而过早地发动了黄巾起义,导致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失败了。因为起义缺乏天时地利人和基本条件,起义成功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单从人和方面说,缺乏自己的高明的谋士智囊团及能征善战的武将集团,导致总是打败仗,最终被消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读三国演义故事学做人做事人生智慧(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