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圈的虚拟人/数字人,几乎都是女性?
日前,备受关注的速途元宇宙研究院虚拟人IP榜单正式揭晓,度晓晓、洛天依、A-SOUL等知名虚拟人悉数入榜。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15145c09dc54c9a83f30b5b3d0e5d8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632474&x-signature=2GX8EaWHnG4J2NCo7KfY8akvMl8%3D
大家看看份榜单,有什么特点?
还没发现?那再仔细看。注意到了吧,榜单中所有的虚拟人,都是女性。
我咨询了一些做虚拟人的公司,它们倒没有刻意“重女轻男”,而是经过市场的检验、洗练,女性虚拟人(有些企业叫数字人)脱颖而出,男性虚拟人往往被淹没。
可能大家还注意到一个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数字技术和人交互的服务,几乎都是女性角色。苹果的“嘿,Siri”是女性声音,百度和高德地图的导航默认是女性声音,猎豹的各类机器人大多为女性向角色,白云机场的虚拟安检引导员也是女性。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b3ea63966ef49c2bea99be7e72267e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632474&x-signature=bLdHUoTfoPx9v1sEGqoKAt%2FYg5k%3D
甚至我们可以继续延伸,在其他领域,关于AI相关的拟人形象,也多为女性。以电影行业为例,1927年,弗里茨·朗执导的无声电影《大都会》上映,片中出现了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人工智能角色——机器人玛利亚,也是女性。后来的《机器人总动员》《西部世界》《机械姬》《生化危机》《银翼杀手》等经典电影中的AI虚拟角色,也都是女性。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出圈的虚拟人/数字人,几乎都是女性?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头绪,就找了一些业界朋友探讨,得到一些观点。我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观点一:AI数字人面向的主要用户群体是男性,当然要以女性数字人的形象对外,才能吸引男性。
很显然,这是典型的直男思维,这个观点无法说服我。
观点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母胎的时候就习惯女性的声音、气味,女性的子宫给人安全感、信赖感。因此涉及到需要服务、排解难题时,女性的声音和形象会给人更好的安慰作用,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如此。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c088503e33549e68b509c75617382f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632474&x-signature=s4h%2Fsmk6L9Xx9t%2FE3BAIZB6gLH8%3D
这个观点我比较认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无论在线下商业场景,还是互联网在线服务场景中,女性向的角色和声音,总是能比男性更受欢迎。
观点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女性形象展现的一面也是柔美、温柔的,相比男性形象更容易接近人的内心。
这条是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首席探索官赵佳茹给我谈的,她长期致力于元宇宙产业研发,她的观点应当值得思考。
更早之前,我还看到过一个观点“男性擅长征服,而女性擅长守护。大家都害怕机器,没有人想被机器智能所征服,但是所有人都愿意被温柔的机器智能所守护”,这个观点算是观点二和观点三的综合。
以上这些看法和观点,显然不是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关于“为什么出圈的虚拟人/数字人几乎都是女性?”这个话题,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互动。 说起来也是哦,之前用闪剪的时候,也是比较喜欢其中的“EVA”和“一雯”这个女性形象,一个国际化面孔,精致好看,一个本土化面孔,温柔知性,虽然说男性的形象也会用到,但呈现的效果还是女性的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