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tian 发表于 2022-10-6 11:22:11

春节前后话养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cebb2dee7d941f1b80ba865919519f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387475&x-signature=oIqQZCXntUPtwvD2sJezaT4MXF0%3D

《黄帝内经 》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春三月,此为发陈……春节前后,正是漫长的冬季转换到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这段时间,历经小寒、大寒、立春、雨水四个节气。小寒、大寒,是我国最冷的气候,因为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寒风凛冽,水面结冰,地冻干裂,早睡晚起,减少活动,“闭藏”起来,理所当然。而立春一到,就渐入了万物复苏的“春三月”了。“雨水”一到,那更是万物浸润,要“复苏发 陈”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6602a5de28640d4ba4a905598574df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387475&x-signature=GEVeVhmQGUwq09DYyD2Xrjt2YuQ%3D

从“闭藏”转换到“发陈”,是一个气候上的转型期,带来了“由冬入春”这样一个身体上的转型
期,因此有不少人感到“春困”来袭。
这样一个转型,正巧发生在春节前后这样一个阶段,这也提醒我们,要好好地过春节,以良好的体质顺应气候的转换,达到天人合一、吉祥如意。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 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
春节前后养生,我们首先要掌握一些“吃”的小知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71ab8af708b481f82c4fb8b230ebf5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387475&x-signature=A2Y88TtTdbSlfH1dl0QkZE1zIro%3D

“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2月3日立春前,自然是要去进补的。但进补不可无章无法,要“因人施膳”。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阳护阴为根本。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以,冬季养生饮食之味宜减成而增苦,以养心气。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4f7f9b6366440dcab83cdd508985c3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0387475&x-signature=ZSvn8X5ETgAK6XdlHGhj6CY6%2FtA%3D

冬令进补,要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的补药也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
2月3日立春后,我们刚刚走出去冬季,迎来了东风送暖,大地解冻的时节。此时,乍暖还寒,多风干燥,离2月10日的春节,也越发近了。人们一边忙着节前的工作,一边沉浸在即将阖家团圆的喜悦中,准备“过春节”。此时,更需要合理地调整饮食,有目的地选择食物,根据时令变化和自身需求,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养护,以提高身体体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节前后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