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的“十大”和中国皇帝中的“千古一帝”
什么是昏君?简单的来说就是不称职的君主。然而什么叫做不称职呢?传统的观念认为,如果一个君王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就是昏君。如果从这个定义出发,中国历史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君主都可以称得上昏君。但是如崇祯,赵构这类“有为”的皇帝倒反而不是昏君了。中国十大昏君
1、秦二世——胡亥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任由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2、汉元帝——刘奭
刘奭多才多艺,能写一手漂亮的篆书,至于弹琴鼓瑟、吹箫度曲、辨音协律等等,无不穷极其妙,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他太过拘谨,优柔寡断,信用宦官弘恭、石显等,统治期间,自然灾害不断,社会危机日深,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3、汉成帝——刘骜
刘骜沉湎于酒色,登基之后更肆无忌惮。汉成帝有一个男宠张放,史书上记载他“少年殊丽,性开敏”。汉成帝对他十分宠爱,平日里“与上卧起,宠爱殊绝”,还将张放提拔成中郎将,刘骜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
4、汉安帝——刘祜
刘祜当皇帝,但实际政务大权仍然握在邓太后和邓骘手中。邓太后去世后,宦官集团又一次得势。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干预政事,无恶不作。边疆也战事不断,国内也灾害连年,人心浮动。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
5、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儿子,司马昭的孙子。这个人智商很低,比刘备的儿子阿斗还要低的多,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傻子皇帝。他当皇帝的时候已经30岁了,但是 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他都不知道,所以他说话经常颠三倒四,让人啼笑皆非。
晋惠帝最出名两个典故是:“蛤蟆是否官家”的和“何不食肉糜”。出自《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声,就对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
“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流传开以后,有很多人嘲笑晋惠帝,说他是个白痴二货。然而他至少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他没有说“关我屁事?”他是真心真意的在关心自己的百姓。他有颗想解决问题的心,只是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历史上真正的晋惠帝,是个善良的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事,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他被皇太弟追杀,一路狂奔逃命,身上中了三箭。百官都各自奔跑,只有侍中嵇绍扶着皇帝。当追兵追上两人时,晋惠帝苦苦哀求,说:“这是忠臣,不要杀他!”。在自己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他想到的是救下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
但追兵还是当着他的面杀了嵇绍,血溅了晋惠帝一身。事后追兵要给他换衣服,他吩咐别人这样一句话。他说,这件衣服上有嵇绍的血,不要洗去。他要留着这件衣服。 即便嵇绍死去,晋惠帝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恩人。
可以看出,惠帝是有感情的,而且有判断力,这和白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中国历史上,这样记得别人情义的,别说是皇帝,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是少有的。而惠帝的“惠”,也代表也爱民、仁慈的意思。只是他太不适合做皇帝了……
6、北齐武成帝——高湛
高湛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宵小,淫乱于朝廷之上,并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杀害兄弟,虐杀侄子,逼奸皇嫂,一时间,朝政混乱,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北齐国势因此转衰。
7、北齐后主——高纬
高纬是南北朝有名的昏君。荒淫无道,导致北齐军队衰弱,政治腐败,尤其最大致命伤是诛杀名将高长恭、斛律光,这使得北齐失去得以抗击北周侵略的有能将领,北周来攻,齐军大败。
8、陈后主——陈叔宝
陈叔宝执政共八年,在位期间不理朝政,耽于女色,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他的《玉树后庭花》成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音。陈朝亡国时,他连投降的勇气都没有,和张丽华、孔贵嫔躲在井里,害得那口井也有了“胭脂井”的诨名。
9、唐肃宗——李亨
李亨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安史之乱期间,发动兵变登基即位,即位后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给唐朝人民带来希望,这值得赞扬。但是在位期间宠幸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为以后唐朝的宦官专权留下可怕的祸根。其最著名的“马嵬兵变”,逼杀杨贵妃。
10、宋徽宗——赵佶
赵佶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
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
中国十大最窝囊皇帝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历史悠远,不缺笑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传承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典故传说。帝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在常人眼中,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宫妃嫔成千上万,恣意玩弄;朝中大臣黎民百姓,尽在掌控。他们是生在帝宫,享尽天下荣华富贵;他们是活的滋润,死的也是风华荣耀。一代伟人毛泽东说得好: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光芒之中,未免有着污点。纵览几千年帝王史,我们发现有的帝王虽贵为九五之尊,有的却在诸多窝囊和烦恼中痛苦煎熬,或以一种窝囊的方式而离开人世,或因未能察觉的窝囊事而被后人遗笑千年。
No.10 北齐成武帝:皇后劈腿终成妓女的窝囊皇帝
历朝帝王,被戴绿帽子的屡见不鲜。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因暴政、凶狠、淫乱而素有“禽兽王朝”之称,当仁不让第一个闪亮登场。北齐武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模仿父兄利用卑劣手段攫取皇位,但因沉湎美色、不思国事,在位不到4年即传位于9岁太子高纬(即北齐后主),自任太上皇,终因酒色过度而死,年仅31岁。在高湛继承帝位,他老婆胡氏册立为皇后。但是,高湛大玩双性恋,一方面与亲信和士开、侄子高孝瑜等同性玩伴四通,另一方面又逼奸嫂嫂李祖娥(文宣帝高洋的皇后)而常宿昭信宫。得不到宠爱而又不耐宫闱寂寞的胡皇后,也很快与和士开勾搭成奸。然而高湛获悉后,非但没有责怪她,还命和士开给予开教,给他们创造调情作乐的机会。高湛死后,时已升任太后的胡氏,与和士开的奸情更为公开化,并一度共同把持朝政大权。和士开被高俨杀死后,胡太后又拉来一批和尚淫乐。北齐为北周所灭,而胡太后未被俘虏而被赶出了皇宫,竟然拉上儿媳穆黄花(即高纬的皇后),一起做起了妓女,利用“前朝太后”的金字招牌而生意异常兴隆。
高湛入榜的原因不在于他生前甘心接受老婆给戴的绿帽子,而是因为胡氏终入娼门而成的历史奇谈。
No.9 晋惠帝司马衷:被皇后与诸王当成玩物的窝囊皇帝
两晋王朝的实际创建者是司马懿,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竟然将皇位传给了痴呆儿子司马衷,即晋惠帝。此后不久,中国在经历短暂大一统后,因“五胡乱华”而进入了长达300余年的混乱与分裂局面,乐奀认为其罪魁祸首乃是司马炎本人,他不仅选择了“傻儿子”当皇帝,还为他选了一个“貌丑而性妒”的儿媳,成就帝王后宫史上独一无二的“丑妻呆夫”。“傻瓜皇帝”即位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但杨骏不久就被“丑皇后”所杀害。而这位“丑皇后”却是不守妇道,大肆淫乱后宫,操纵朝中大权,从而导致“八王之乱。先是司马衷的叔祖、司马懿之子赵王司马伦篡夺了帝位,并以惠帝司马衷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淫荡不堪的“丑皇后”贾南风命丧赵王手下。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惠帝复位。司马衷就这样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最后由东海王司马越迎归洛阳,不久被毒死。
两晋王朝前后总共历时150余年,但自司马衷开始的历任皇帝,个个窝囊而导致实权旁落,实属罕见。
No.8 成幽公李期: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窝囊皇帝
我们都知道明朝崇祯皇帝乃上吊死的,但他绝非是史上第一位上吊自杀的皇帝,因为早他千年之前就有先例。成幽公李期是西晋末年十六国之一的成汉王朝建立者成武帝李雄的第四子。李雄死后,并没有按照立储原则将皇位传给亲生儿子,而是给了侄子李班,导致诸子不服而发动政变。在合计杀死李班后,作为主谋的李越却把皇位让给了四弟李期,因为李期在李雄生前得到高看并在皇后身边长大。但白捡了个皇帝当的李期,称帝后却是“骄虐日甚,多所诛杀”。四年后,成国三朝元老、享有“贤相”盛名的汉王李寿率领万骑兵马占领成都,李越、景骞等人被诛杀,李期被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别宫。李期叹息说:“天下主乃为小县公,不如死!”,后自缢而死,谥号幽公。李寿即帝位,改国号为汉,即成汉昭文皇帝。
李期从皇帝跌为县公,从人主沦为囚徒,身遭幽禁,心遭打击,自觉窝囊,无颜苟活,在发出这一番无奈的感叹后不久,便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被废后选择自杀的皇帝。
No.7 吴越世宗钱元瓘:因都城大火惊骇而死的窝囊皇帝
吴越国是唐宋之间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乃由唐末镇海节度使钱镠建立。当今诸多的钱姓知名人物均是他的后裔,比如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并称“三钱”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以及大文学家钱钟书、原外交部部长钱其琛等,在浙江、上海、江苏三地的钱姓大部归宗与他。还是回归本文主题吧!吴越世宗钱元瓘(原名:钱传瓘)是钱镠之子,吴越国地任帝王。话说唐昭宗年间,宁国节度使田頵攻击钱镠,将回师时,要求钱镠以一子为质,并将女儿嫁其子。钱镠诸子皆不愿去,只有钱传瓘自愿前往,钱镠因之称奇。后来田頵败死,钱传瓘得以复归杭州。等到长大成人后,钱传瓘率吴越军争战各地,颇有战功,因此钱镠欲立储,诸兄皆相让。吴越太祖钱镠去世后,钱传瓘继立,改名钱元瓘。天福六年(941年),吴越王宫失火,宫室府库几乎完全被烧毁,钱元瓘逃到何处,火即蔓延何处,受此惊吓钱元瓘因而发疯,不久去世。
No.6 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宫女拿被子捂死的窝囊皇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东晋的第九个皇帝,也是东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称帝的24年里,晋王朝多少出现了一些振兴之象,还曾经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淝水之战”。就是这么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死法也够搞笑离奇的啦。
司马曜与众多皇帝爷们一样,是个嗜酒如命的主儿。一天,司马曜在宫内清暑殿中与宠爱的张贵人一起饮酒,灌多了黄汤的司马曜,居然和张贵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半天,而且是二人对骂,颇似现代版夫妻吵架。女人吵起架来自然占优势,皇帝骂不过她,急了,撂下一句话:“你不要以为我宠着你就上天了,我后宫这么多女人,哪天我就废了你找个更年轻漂亮的!”然后回宫睡觉去了。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贵人越琢磨越不是味儿,是啊,自己年近30,年华渐逝,青春不再,搞不好哪天皇帝老儿就把自己给踹了。正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张贵人一不做二不休,找了几个宫女,搬了几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还在睡梦中的司马皇帝给活活捂死了。可怜无辜的司马皇帝,只因酒后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丢掉了几辈子才修来的一条皇帝性命,成为千古奇谈。看到这里,看官们是否不禁为千年之后明朝嘉靖皇帝没被宫女勒死而感到万幸呢?
No.5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皇后红杏出墙而被气死的窝囊皇帝
说句公道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在主政方面一点都不窝囊。因为他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 让北魏覆灭鲜卑族也融入汉族
但是,由于孝文帝拓跋宏常年操劳于朝堂之中,奔波于疆场之上,十几年如一日。然而他的皇后在宫里偷偷和一个宦官高菩萨有了奸情,宫里好多人都知道,但是唯独瞒着孝文帝。直到有一天,一位公主被皇后硬逼着出嫁,她不甘心,跑去向孝文帝说了一切。作为“九五之尊”的孝文帝居然戴了多年绿帽子而不自知,打击太大,立马病倒了,不久后就去世了。因为这个被“气死”,够窝囊的吧。
No.4 唐中宗李显:在强悍女人堆中挣扎的窝囊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很“牛气”的皇帝,他的父亲是皇帝,母亲也是皇帝,儿子还当过皇帝,而且他的兄弟、侄儿也当皇帝(六味地黄丸)。这位牛人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唐中宗堪称是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之一,首先是由于母亲武则天专政、篡权而几度废立,更难堪的是韦皇后给了他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皇帝,总共在位时间五年多一点。第一次在父亲高宗李治去世后继位,但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母后赶下台且遭流放。第二次是在武则天病重即将归天之时,被群臣扶持下复位。复位后,由于唐中宗昏昧儒弱,助长了韦皇后活跃干预朝政,用心塌地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宝贝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也一心想当“皇太女”进而实现女皇梦。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唐中宗活在母亲、老婆、女儿这三个强悍泼辣女人中间,个中命运自有定论。景龙四年(710年)中宗被老婆、女儿合计毒死,韦后临朝称制。
曾经的一对患难夫妻,因为唐中宗的无能,导致老婆韦后猖狂淫乱后宫,送给自己一顶顶“绿帽子”,竟无言以对。韦后实在是有恃无恐,先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私通,后相中三个年轻帅哥(宗楚客、马秦客、崔湜),下至宫中的御医和厨子,甚至连自己女儿的老公都不放过,便让他们做幕宾,追随左右而不离。而唐中宗是视而不见,甚至亲自安排韦后与武三思幽会,或干脆与他们一起嬉戏调笑。而安乐公主更是把大唐后宫纵情淫乐之风推向了新的境界,欲望才女上官婉儿也和武三思傍上一腿!所谓的“烂汉脏唐”,到了武则天后时代,在这帮女人们的主导下被推向了又一个顶峰。万幸的是在李显死后没多久,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
No.3 晋景公姬獳:因上厕所掉粪坑溺死的窝囊君主
晋景公姬獳,我国春秋时期诸侯之一晋国的一位君主,晋成公的儿子。他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故事中晋国的君主。对于他的死法,史书《左传·成公十年》只有寥寥几个字就交待了:“食毕,涨,如厕,陷而卒。”具体大概过程是这样的:公元前582年的六月丙午日时,已有病况的景公正为神巫说他吃不到新麦而来气,就命令甸地方上的人献上新麦,吩咐膳夫煮好麦粥,并立刻召神巫入宫,指着麦粥对巫人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不是新麦吗?”马上喝令左右推出斩首,巫人死,景公将要取麦粥来吃,顿觉腹部膨胀要大便,急急起身上厕,忽然一阵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不过现在想来,神巫的话真够灵验的!
这恐怕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死于上厕所掉粪坑而亡的帝王。不过从中也不难发现:当时王宫内的厕所条件也够差劲的呀,还有那些宫女太监侍卫们对君王的服务与防保意识也不够强的哟!!
No.2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被权臣当众指责谋反的窝囊皇帝
在中国封建帝王史中,独裁皇帝有之,傀儡皇帝也有之。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的有之,被人废黜的有之,被人幽禁的有之,被人砍头的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当众臭骂,当众殴打,甚至被人当众指责“谋反”的,恐怕也只有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了。
孝静帝元善见,是上面提及的大名鼎鼎的、被皇后红杏出墙而被活活气死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的孙子。北魏末年,朝中大权被原属朱尔荣的两位部将高欢(即前面提到的北齐成武帝高湛的父亲)和宇文泰所把持,并因高氏与宇文氏两大集团争权,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驻守长安的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元善见的父亲、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但元亶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还未即位就被赶下台,另立其世子元善见为帝。自此,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取代成为北齐、北周两个对立国。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年轻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迁都邺城。时有童谣一首:“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话说高欢去世后,高澄(即高湛的长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着东魏朝政。年少气盛、意欲篡位的高澄,委派心腹监视静孝帝的一举一动,还对他怒吼:“朕,朕,狗脚朕!”静孝帝忍无可忍,与元瑾、刘思逸、荀济等人密谋讨伐高澄,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有点像抗战时的地道战术啊!),组织天下兵马。但遗憾的是,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时,被守门军官听到地下响声。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孝静帝:“陛下为什么要谋反?”并示意左右捕杀身边的妃嫔。孝静帝对此义正词严地说道:“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你的时间!”
事变三天后,就在高澄准备杀死孝静帝并准备篡位登基的当儿,高澄却被厨师兰京刺死。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的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高澄的弟弟高洋就杀了出来。不出半年,孝静帝被逼禅位,后被高洋派人毒死。正如静孝帝自己生前所言:哪有君王反叛臣子的,因此这一典故列在排行榜次席也名至实归。
No.1 秦庄襄王子楚:将属下私生子误作亲子并传位之的窝囊国君
古代帝王史上,由于后宫淫乱,被戴绿帽子的帝王不少见;由于各种原因,不传位于亲子,而传位于他人的有之(如上面提到的成汉武帝李雄传位与侄子,五代后周皇帝因无子嗣传位于内侄柴荣等)。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别人的私生子当成亲儿子养,且死后传位于他的帝王,惟有秦庄襄王子楚,即“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父亲”。
话说当年,庶出的秦庄襄王子楚尚在赵国作人质的时候,在商人吕不韦和子楚父亲安国君(即秦孝文王)宠妃华阳夫人等的联合造势下,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怀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即赵姬。七个月后,赵姬生下一个儿子,即为赢政。后来,子楚登上秦国王位,立赵姬为后,赢政为太子。吕不韦当上了丞相,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子楚不久去世,13岁的赢政继位。由于新王年幼,赵姬为太后听政,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后来吕不韦怕奸情败露招祸,把醪毒送进王宫,以宦官的身份作掩护,与赵姬私通还生下两个私生子,秦庄襄王的绿帽子大如斗篷啊!
当然,吕不韦的贡献还是大大的有了。他的亲生儿子嬴政承继他那商人独有的奸诈投机基因,使当时不算最强大的秦国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集权制封建国家。吕不韦执政时,还命食客编著旷世名作--《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吕不韦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嬴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因为嬴政实乃吕不韦的私生子,嬴政生前未必知晓,而秦庄襄王被蒙骗进了坟地,惟有吕不韦和赵姬心里明了,这一奇闻就当仁不让排行榜首喽。
中国十大杀兄弑父夺王位的皇帝
一、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也称二世皇帝,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谋杀了其兄扶苏后就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胡亥杀兄夺嫡,登上皇帝大位,却不问朝政大事,安享后宫之乐,将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朝中大臣联合起来反对他。
为了试验这些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便精心策划了一起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指鹿为马”政治事件。
在公元前207年,即秦二世三年的一次朝会上,赵高派人牵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却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胡亥当然不相信,不禁哑然失笑。
但赵高仍然坚持说这是马,胡亥便问在场的大臣们。大臣们不明白赵高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有的说是鹿,有的说是马,也有的装聋作哑。
事后,赵高便根据大臣们的不同说法区别对待:说是鹿的人一律找借口杀害,说马的人则被当成结党营私的人选。
赵高擅权专政,为所欲为,致使民怨蜂起,天下大乱,秦朝江山危在旦夕。胡亥言谈之中对赵高很是不满。
本来就有篡位之心的赵高干脆先下手为强,让女婿阎乐带领御林军直闯胡亥的行宫,逼迫胡亥自尽身亡,终年仅有二十三岁。
二、昭武皇帝刘聪
刘聪是十六国时期汉赵,后称前赵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自幼聪慧好学,通习经史、百家之学,对孙吴兵法尤为精熟。
永嘉四年,即公元310年,太子刘和继位,其弟刘聪遂杀刘和自立,改元光兴,是为汉烈宗,史称昭武皇帝。
刘聪在位期间,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一些建树。永嘉五年,刘聪进攻西晋都城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不久又攻破晋阳。建兴四年,即公元316年,刘聪最后攻陷长安,西晋愍帝投降,被迁往平阳,西晋灭亡。
执政后期,刘聪开始沉湎于后宫,无视政事,朝廷有事也是由中常侍王沈等纳奏、贵嫔审决,致使有功之臣不见录用,而好佞小人则数日之间跃居二千石。而当时战争连年不断,对出征将士无钱帛之赏,对后宫侍僮却可赐赏千万。
以至于朝廷内外纲纪败坏。东晋大兴元年,即公元318年,刘聪病死。不久之后爆发的便靳准之变则迅速使汉国政权走向了衰败。
三、宋孝武帝刘骏
刘骏,是南北朝时期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宋文帝北伐失败后被他的大儿子刘劭所杀。但刘劭只当了短暂的三个月皇帝,又被其弟刘骏击败处斩。
刘骏在新亭即位,是为宋孝武帝。不久,将刘劭全家男女妃妾一并诛杀。时人流传这样一句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淫乐生性的刘骏,即位之后,寝宫之内不论尊卑长幼,只要略具二三分姿色,都免不了被刘骏强逼成欢,甚至连自己的生母也不放过。
刘骏的叔父荆州刺史刘义宣四个女儿个个生得花容月貌,刘骏也不管是否近亲竟一起召幸了。刘义宣十分痛恨,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十万反对刘骏。刘骏则派兵把刘义宣和他的十六个儿子全部杀光。
大明八年夏天,三十五岁的刘骏去世。死后,继其位的儿子刘子业曾指着刘骏的画像说:“这家伙太好色,不择尊卑。”于是遣使挖了殷淑妃的坟墓,将尸骨扔在荒野里。
四、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拓跋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公元409年10月,拓跋珪为其子拓跋绍所杀,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其兄拓跋绍,于同年即位,改年号“永兴”。
太宗泰常八年,即公元423年,拓跋嗣攻打宋国一举获胜,此役称为南北朝第一次南北战争,但拓跋嗣却因攻战劳顿成疾而终,享年三十二岁。
英年早逝的拓拔嗣,上承开国君主拓拔珪武功,下启太武帝拓拔焘灭北方诸国一统北方,成为历史上一位承先启後的有道君主。
五、隋炀帝杨广
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公元581年被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并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
太子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隋文帝杨坚的欢心。杨广就伪装生活俭朴,不好声色,得到隋文帝和孤独皇后的青睐。公元600年,在杨广精心设计下,隋文帝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4年7月,随文帝病重卧床,杨广带兵包围了皇宫,谋杀了隋文帝。随后又派人假传隋文帝要杨勇自尽的遗诏并将其兄杨勇杀死。杨广夺取皇位,史称隋炀帝。
杨广在位期间,组织大批民工营建了京都洛阳,开凿了大运河。从大业八年,即公元612年开始,隋炀帝三次进攻高丽未果,杨玄咸趁机起兵攻洛阳。而此时,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也开始席卷大东南北。大业十四年年三月三日,杨广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五十岁。
六、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立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
但随着李世民的功名日盛,李建成开始排挤李世民。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亲信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目的是掌握兵权并趁机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在危急时先发制人,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三天后,李世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李渊手里接过实际的皇权。随后不久,唐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
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成就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贞观之治。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5月,久卧病榻的唐太宗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五十二岁。
七、宋太宗赵光义
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驾崩,其弟三十八岁的晋王赵光义登上皇帝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祖驾崩前夜,曾诏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宋太祖屏退左右,与赵光义酌酒对饮。
室外的宫女和太监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宋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
然而到了凌晨,宋太祖却不明不白地驾崩了。得知宋太祖去世,当朝皇后立即命太监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
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来了赵光义,皇后因心有所惧,只好承认赵光义做了皇帝。于是,后世就留下“烛影斧声”杀兄登位的故事。
赵光义晚年随着病情加重,愈发地主张清静无为的治国之道,这一点,从他重用为人稳重、镇静的吕端为相就可见一斑。而至道三年,即公元997的太宗驾崩,则标志着北宋王朝创业时代的结束和守成时代的到来。
八、后梁末帝朱友贞
朱友贞,梁太祖朱全忠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二哥名叫朱友珪,其母原为亳州营妓。唐僖宗光启年间,朱全忠有一次率军经过亳州,召其母陪侍,并且使之怀孕并生下一子,即朱友珪。
乾化二年,即公元912年,趁朱全忠病重,其次子朱友珪率所部政变,诛杀其父并假传遗诏,自登帝位,翌年正月改元凤历。
朱友珪登上帝位之后,虽然大量赏赐将兵以图收买人心,然而很多朝中老将还是颇为不平,而朱友珪本人又荒淫无度,因此人心沸腾。凤历元年,即公元913年,朱全忠四子朱友贞再次发动政变,逼迫朱友珪自死身亡。
朱友贞即位后,改年号贞明,是为后梁末帝,不久又复年号为乾化三年。朱友贞猜忌方镇大臣,内部分裂,国力进一步削弱。
龙德三年,即公元923年10月,后唐将领李嗣源率领大军逼近都城。朱友贞的部下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盗走,朱友贞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随后横剑自刎。后梁从此灭亡。
九、齐肃明孝皇帝王延钧
王延钧、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国主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即公元926年,王延钧发动政变,谋杀了其兄闽王王延翰。
其后,王延钧被推为闽王。后唐长兴四年,即公元933年,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改元龙启,改名王鏻,又作王璘。史称齐肃明孝皇帝。
称帝之后的王延钧,自知国土狭小,土地偏僻,因此谨慎与四邻相处,境内还算安定。王延钧相当宠爱一位名叫陈金凤的嫔妃。
这陈金凤原是其父王审知的婢女,容貌丑陋但十分淫荡,然而因王延钧晚年得病,陈金凤遂与王延钧的部属归守明、李可殷私通,一时惹得千夫所指。
闽国永和元年,即公元935年,陈金凤被册封为皇后。同年,王延钧病重,王延钧之子王继鹏与皇城使李仿欲联手铲除陈皇后的势力,便发动了兵变。
王延钧虽然躲到为他特制的九龙帐下,但也被叛军刺成重伤而痛不欲生,宫女们不忍见其受苦,遂杀死王延钧,陈皇后一党随被铲除。
王继鹏继位后,横征暴敛,并因其个性猜忌因此屡杀宗室。闽国通文四年,即公元939年,闽国再次发生兵变。王继鹏逃亡后为兵变追兵所获,与皇后及诸子一同被杀。
十、南朝汉中宗刘晟
刘晟,南朝汉帝刘玢之弟,原封晋王。南汉帝刘玢即位后骄傲奢侈,不理政事,并且猜忌诸弟。
南汉光天二年,即公元943年,刘弘熙与刘玢饮宴观赏角力表演,刘玢大醉,刘弘熙即命力士抓住刘玢,摧击其前胸毙命。刘弘熙随即继位,并改名刘晟。
谁知刘晟即帝位后也和其兄刘玢一样猜忌诸弟,因此不久后就逐渐杀光其弟,并将他们的儿子杀死,女儿收入后宫。又兴建离宫一千余间,命宫女为女侍中,参与政事,一时间,朝野上下宦官、宫女当道。
乾和六年,即公元948年,刘晟派兵攻南楚,不久南楚内乱。乾和九年,刘晟趁南楚为南唐所灭之际,占有南楚岭南之地。七年后,刘晟驾崩,谥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其子刘鋹继位。
中国十大开疆扩土的皇帝
古代帝王大多都想名留青史,想要留下一份丰功伟绩来让后人记住自己,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今日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当永远铭记!
第一位:明朝明太祖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第二位: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颁布了《练兵诏》,命令西北的军镇扩充军队,逐步把营州等地收复,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第一个阶段是收复碎叶镇,第二阶段是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来。
第三位:唐朝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661年,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663年,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668年,破平壤,灭亡高句丽。此时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到中亚的咸海和波斯东北部,北包贝加尔湖。
第四位: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第五位:隋朝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具体不详)-618年4月11日),隋朝第二位皇帝。589年,20岁的杨广被拜为行军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605年,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第六、七位:东汉汉明帝和汉和帝
永平十六年(73年)至和帝永元六年(94年),班超率特种部队纵横西域,西域50余国均纳质归附,其子班勇继为西域长使,父子两代使西域在东汉朝后对中国中央政府长期处于臣服状态。
第八位: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征服朝鲜,开拓闽越,开拓西南。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了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九位: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发动秦灭六国之战。秦国从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 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
第十位:商朝高宗
武丁(不详-公元前1192年),后世称作高宗,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甘盘,傅说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发动过对土方之战、对鬼方之战、对羌方之战。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
中国十大“千古一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以后,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这漫长的2132时光里,中国贡献了几百位皇帝,有的雄才伟略、气吞山河‘有的中兴之治、开疆拓土,当然更多的是守成之君,碌碌无为。那么在这422位皇帝中,哪些能被称为千古一帝呢?"千古一帝"指的是那些文功武治都有着非常出色建树的皇帝。其实早在明朝就有人提出这个概念了,李贽就说过秦始皇此人确为千古一帝!但纵横这历史的长河,封建帝制下的华夏两千多年,谁主沉浮?
第一位:秦始皇——赵政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连史学大家都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在最早的时期,千古一帝只被用在了秦始皇的身上——为了赞颂他那文武双全的治国之才。就连“皇帝”这个词都是他创立的。而在历代朝代中,那么多皇帝也一直沿用着这个词,可见他的衣钵也得到了后代相承。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分封制的大小国家,奠定了中原地区的基础版图,秦始皇还南征百越,北北驱匈奴拓地千里,同时最有远见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这让中华民族有个共同的文化基础,而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被各个朝代所继承,确保不会分裂,可以说正是秦始皇的雄才伟略的远见,才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他的确也是践行封建制度这四个字最为透彻的人,像修建长城、北击匈奴、创建中央集权制度这一系列丰功伟绩似乎后面的皇帝都无法超越他的成就。秦始皇对内施行中央集权制,行三公九卿,废除分封制,建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对外抗匈奴,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不过嬴政的暴虐形象,世人盛传,焚书坑儒。
第二位:汉景帝——刘启
提到刘启自然就想到“文景之治”,他与文帝的功绩被青史流传,可见当时的社会繁荣程度。这位皇帝不仅将父辈的基业得以壮大,还为其子刘彻打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刘彻成为汉武大帝。那么他是如何勤勉的治理国家的呢?刘启知道要维护自己的皇权,就不能给其他诸侯有可乘之机,遂实行削藩的政策,并很有气魄的将七国之乱平定,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内部作乱的威胁。而且他在治理国家时很看重民众,减免赋税,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发展生产,自己却以勤俭治理这个国家。
第三位: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在位54年,两大贡献主要是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让中华民族有了核心思想和向心力,无论后世朝代如何变化,儒家思想始终被人们所认同,并以其强大的传播力量影响着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等。:2开疆拓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基础。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征伐匈奴,使国家更加统一;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可见,汉武帝是一位政绩颇丰的皇帝。但是汉武帝连年发动战争,四处征战,使得国力损耗严重,财政赤字大增,只能靠税收来填补亏空,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最后,汉武帝听信谣言,在巫蛊之祸中误杀太子刘据,造成汉武朝最大的冤案。此外,汉武帝还十分迷信,为了长生不老,四处求仙问药,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若不是他最后幡然醒悟,下“罪己诏”,公开认错,他的大汉帝国都有可能不保。
第四位:汉光武帝——刘秀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托古改制,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后代的刘秀兄弟聚众起义,反抗王莽。彼时,刘秀势力弱小,刘秀确实具有西汉皇族血统,但是靠实力上位,昆阳之战,刘秀只用1万多绿林军,一举歼灭了王莽42万大军。刘秀亲自带兵统一全国,勤于政事,优待功臣,他所实行政策,对后世影响颇深,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东汉政权,促进社会发展。后人对他评价很高,说他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刘秀虽然没有改朝换代,但是他这个皇帝位置并不是祖先给的,而是靠自己打下来的,世祖实至名归。
第五位:隋文帝——杨坚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皇帝的改革力度最大,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隋文帝被西方人崇拜却不是因为其武力强大,而是其改革政治的手段和力度。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后人一般将隋文帝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一)确立三省六部制:(二)简化地方官制:(三)修订「开皇律」:(四)领均田令:(五)设置粮仓:(六)建立科举选士制度:
第六位:隋炀帝——杨广
杨广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讨论他的杰出贡献:1、开创科举制,真是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被后世继承了下来,才使得中国近千年人才辈出,国家强盛。2、开凿大运河,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连接起来,并通过漕运仅仅巩固了北方边界,使后世历朝历代均能通过此运河支援北方,抵抗游牧民族;同时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3、开疆拓土,攻灭吐谷浑,首次将青海纳入中原政权管辖,北击突厥,东征朝鲜。正是由于隋炀帝动作太大,过度透支国力,引起士族不满最终被士族灭亡。他又是隋朝的亡国君。
隋与秦相似,对统一中国,改革和开创各项事业都曾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但由于他们的改革力度过大,不但触犯了诸多方面的利益,而且超越了民心国力的承受能力,以至于都成了短命的过渡朝代,秦代仅15载而亡,隋代亦仅有国37年而已。
第七位: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建立的功臣,在隋末群雄四起时,李世民和父亲李渊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大唐。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不太光彩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逼父退位登基,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第八位:大周——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在其统治数十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第九位: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建立“大宋”。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以“文以治国,武以安邦”这一理念实施“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第十位: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末的乱世,他的历史地位不如唐宗宋祖,但是却光复了汉室,清人称赞其“治隆唐宋”。其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元朝成吉思汗都算不上中国皇帝
在部分中国皇帝十大排行榜,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尊号)也经常上榜。这位大蒙古国的大汗,元太祖是被其孙子忽必烈追尊的庙号,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1211年的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1214年金迁都汴京,蒙古军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国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1219年亲率蒙古主力西征剌子模;先后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及许多国家,又派速不台率领蒙古军向钦察草原扩张。成吉思汗回师后,再攻西夏。他是作为蒙古族入侵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各国,如果“祖上曾经阔过”的视角大可以把成吉思汗当做中国最伟大的帝王,大蒙古国不是中国朝代,而元朝却是中国朝代,忽必烈可以算作中国皇帝。但是在当下还有蒙古国的情况下,如此供奉成吉思汗,跟传说中的韩国人抢孔子,屈原是韩国人没什么两样。如果他是中国人,蒙古国该把他当外国人?这合理吗?对得起蒙古国在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赠送的几万头羊么?
康熙不配“千古一帝”,也没开疆扩土反倒开始割地
在很多版本的“中国千古一帝”榜单里,经常在末尾挂个康熙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这位年幼的皇帝在八岁登基,在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亲政 。他的政绩:擒鳌拜,平三藩,败沙俄。他是清朝最堪赞誉的贤明君主,称其文治武功无与伦比,被孙子乾隆吹出康乾盛世。擒鳌拜说的是他十六岁时就用智谋除掉了飞扬跋扈的鳌拜,虽然说鳌拜权倾朝野,对康熙帝造成的了极大的威胁,但鳌拜并没有篡位的实质性举动,说白了他并非是反臣,顶多算是个奸臣,这只是清政府内部的皇权争端,自然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而战,算不上伟大,就像反腐能当政绩吗?
后为加强专制统治,果断执行削藩政策,平定三藩之乱,在平定三番一事上,康熙帝当时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财力物力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并没有多大的困难。对于三藩本来可以慢慢解决的,吴三桂等人也已经老迈,康熙硬是把三藩逼反了,致使战事又起,百姓流离失所,用了八年才平定,虽然康熙胜利,但胜利后的清廷是千疮百孔,用了数年才恢复元气。另外,在平三藩的过程中,清兵曾对当地的百姓进行了无情的大屠杀,而康熙帝却任由其为并未以阻止,哪有明君的贤德?在西北亲征葛尔丹,最终剿平叛军。只能说此货治理内乱有点手腕,对外就不行了。他对沿海地区所实行的“迁界”政策,虽然对满清统一全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对中国沿海经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恶性影响,开始了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这简直是蠢货。清朝皇帝很勤政但是治理却很烂。
但是对外,丧权辱国恰恰是从他这里开始的,东北反击沙俄,数倍于沙俄兵力的清军在面对远征的沙俄兵,打了大半年才了事,确实没有什么好吹的。胜利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割让东北土地,换取所谓东北与沙俄边境的宁定。以胜利的姿态割地求和算哪门子本事呢?这事丧权辱国啊。
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二十八连珠火炮康熙弃之不用,戴梓反而被流放三十年,这个著名的机械奇才最后以卖画为生。以至于后来在一座炮台遗址挖出开花弹,却只能仰天长叹却无可奈何,后来李鸿章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康熙晚年,禁止国内关于天文乐律历法的研究,并在科举考试中禁止有关内容,连《天工开物》都遭到毁坏。在文化上,编修《康熙字典》,大搞文字狱,遏制文化发展。大兴文字狱,改变了中国书生几百年的兴趣。清朝末期无知的社会局面,正是这个时候造成的。他的一切能立和努力依然挽救部落大清王朝腐烂和堕落的命运。这算哪门子“千古一帝”?
中国历史上422个皇帝,谁称得上“千古一帝”?原本“千古一帝”这个“荣誉称号”,在史书上准确而具象地代指的就是秦始皇,因为是他“定义”了“皇帝”这个职业,确立了“朕”这个专用称呼。咬文嚼字地去探究“千古一帝”这个名词,既然是“千古”中的“一”帝,那么就应当是千百年里的唯一,那自然就非秦始皇这个皇帝的祖宗莫属了。
不过,皇帝这个职业,其实也算是面向天下公开招聘的,从秦始皇确定了这个职位的存在之后,到爱新觉罗家最后的败家皇帝溥仪止,中国历史上有四百二十二个人曾经应聘上了皇帝这个职位。在这四百二十二个人当中有不少人是曾经被人称为“千古一帝”的,这个词是一个广泛用于评价皇帝影响力的形容词,比如说刘秀啦、赵匡胤啦、朱元璋啦、康熙啦、甚至乾隆等等,都拿到过这个“荣誉称号”。
拿过“千古一帝”称号的很多,但公认最“牛”的却只有三个皇帝,他们分别是:当之无愧的秦始皇、建有不世功勋的汉武帝、以及英姿盖世的唐太宗,这三个当中只有始皇帝是所在朝代的开拓者,其余两个都是继往开来者。
史书当中总是把“秦皇”和“汉武”两相衔接,而李世民开启的盛世总是让后世之人梦中向往。不过这三个“千古一帝”有两个的名声并不是异口同声的好,都是有着“伟大”与“狰狞”两副面孔的家伙,比如说秦始皇是功绩有多大恶也有多大(如果没有秦始皇,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而李世民先生则又有着杀兄夺位、杀弟夺妻等恶名,名声最好的大概就是夹在中间的刘彻了。
不过刘彻也并非好好先生,他曾误杀李陵并痛下灭门之手,还曾残酷到诛灭自己的儿女,汉武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治下百姓死亡上千万。但是相较于始皇帝和李世民而言,刘彻显然美誉度是要高得多。不过毕竟大伙都没有去排千古“恶名”第一帝这个榜单,因此一般都只评价他们的功绩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所以这三位仍然能以功绩盖世而当选“千古一帝”之名。
除开皇帝榜前三甲之外,还有一个杨广也有不少呼声,不过他的恶名也和始皇帝有的一拼,声色犬马暴戾苛政都一样不落。当然,杨广也留有影响后世千百年的好成绩,比如说开大运河,设科举,有专家认为倘若他不是个亡国君应该也能毫无争议地捧下一个“千古一帝”的奖杯。隋炀帝杨广难图大业:其原因在于急政而非暴政
其次可能还有人为这两个皇帝打抱不平,其一是唯一的女帝武则天(一代女皇不叫武则天 也不叫武曌更不叫武媚娘),其二是三百来年前的康熙。武则天的呼声主要源自她是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事实,而且她有两项数据在皇帝这个职业群体中很醒目:即位时的年龄最大(六十七岁),活得够久(八十二岁),当然,在功绩和恶名两方面这个唯一的女皇完全不逊于其他人。其实,仅就她是唯一的女皇帝这事来说,她还是有资格当选“千古一帝”的,至少,也可以给个“千古第一女帝”的名嘛!
至于康熙能不能拿这个“千古一帝”奖呢?不给他这个奖吧?不服的人太多。给他这个奖吧?不服气的也多。平三藩,收台湾,和沙俄打了胜仗,却能签署割地的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但却是彻底失土条约,但是在满清平庸的矮个子皇帝堆里拔高个子,他算是最优秀的皇帝了。所以呢,有些史学家就和了个稀泥:就叫他康熙“大帝”吧,什么“千古一帝”不“一帝”,“大帝”听着更拉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