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494位皇帝排名第一帅哥,开掘南北大运河打通丝绸之路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古代“皇帝堆儿”大帅哥,有人说他是暴君但不是昏君?请读历史。“弊在当代,利在后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高颜值的名人,而位列皇帝系列的美男子,隋炀帝杨广堪称翘楚,此人功过后来众说纷纭,但对于他的帅气英俊,历代正史多有记载。
唐太宗时魏征负责编《隋书》,《隋书》描述杨广:“上美姿仪,少敏慧,上好学,善属文,沈深严重。”意思是炀帝相貌长得标致俊美且聪慧,能得到“爱挑皇帝毛病”的魏征夸赞其颜值,可想而知杨广真算是标准的大帅哥了。
唐李延寿《北史》也赞美隋炀帝特别帅:“美姿仪,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说杨广气概英武,相貌堂堂,身高八尺,相当于一米八四,当时人都认为他帅得令人吃惊。
隋炀帝对自己的相貌非常自信,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大好头颅,谁来取之?”意思是我如此俊朗的一颗人头,最后谁会来把它取走呢?
杨广临死时还很注意形象,当宇文化及的骁果军包围了龙舟,叛将想上前手刃杨广,可杨广却说“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自己好歹是是大帅哥一枚,绝对不能让头颅有伤,随后他“自解练巾”取来绸缎,被叛将活活勒死。
隋炀帝的英俊似乎得之于家族遗传性,其家族混合了鲜卑族和汉族血统,祖母明月公主据说是北魏汉人第一美女,外祖父独孤信是著名美男子,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史书记载:“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133547f42554088901f92e2af20732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9559251&x-signature=wSCjT53ZH4QReFxsCU%2F%2FPIhVxog%3D
从公元221年直到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中国2132年间共出现494位皇帝,隋炀帝杨广,可说是皇帝群的名列前茅的大帅哥。
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大业”,不仅相貌英俊,还才华横溢,7岁便会作诗,还写过诗《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后来唐朝人张若虚觉得这首诗不错,便将诗名剽窃了去,写了“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结果张若虚就火了,火到一塌糊涂。
隋炀帝《饮马长城窟》,气势雄浑苍凉,后世对隋炀帝的诗作,给予相当高评价:“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启了边塞诗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02790f49c584669836fe493fc9d628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9559251&x-signature=32u4fjvfsBZq1Nj9BCj%2BKgUdHV0%3D
隋炀帝的功过是非,后世评价为:“弊在当代,利在后世。”用民过重,好大喜功。
在对外军事方面,他集中113万军队三征高句丽,不仅没取得胜利,还严重损耗隋朝国力,造成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阶级矛盾,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在对内民生方面,他开凿了世界第一长的隋唐大运河,水路从洛阳直达扬州,动用民力超过360万,虽然是利后世的功绩,但忽视国力承受,破坏农业生产。
杨广是历史上唯一到过西北河西走廊的皇帝,公元609年他率军西巡,重新打通了河西走廊,恢复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由隋炀帝杨广创立的,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正式设进士科,革除了古代任人唯亲,名门望族才能为官的弊端,让寒门仕子看到了希望。
杨广作为隋朝第二任皇帝,引起很多史学家争议,有人认为他对百姓横征暴虐,是荒淫无度的暴君,有人认为隋炀帝功在千秋,罪在当代,是有为的暴君但不是昏君。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35f7393d2e146309515aaed8ed88a9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9559251&x-signature=nOlFdGoSE%2BZJv6bitq0n5Zofm0Y%3D
《剑桥中国隋唐史》作者芮沃寿的话:隋炀帝是一个“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个“政治美学家”,具有炫耀的想象力,个人历史具有戏剧性,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杨广上台留给他的是“开皇盛世”,他只用14年搞到天下大乱,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裴虔通等逮获,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7111d6a23a84c7ba77bbaeda8f4203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9559251&x-signature=oqRubsao88JXI48Xk1M%2FVZqhRjQ%3D 功在千秋,只是当时害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