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提的人物:老子
老子的名声极为响亮,又极为神秘。关于他的传说浩如烟海,又不知从何说起。总而言之两个字(神秘)。关于老子的传说极多,但事实记载又恰恰极少。先要真正的说清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老子是一个出色的圣人,将自己隐藏的非常的好,后世对其生平记者资料呢也是寥寥无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千多年来一些大咖对老子的评价,以此侧面的看看老子的伟大以及和他的影响力,上一篇我们讲到孔子,孔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多大,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都非常的清楚,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呢,不仅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对周边国家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这些呢我们在这期视频当中不去聊,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上一篇聊专讲孔子的视频,那么即便像孔这么厉害的人物,他都曾经有记载史书上有记载的向老子在不同年龄段三次问学过,实际老子还非利论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大意呢就是孔子到周,向老子问礼孔子本身就是本身就对礼很有研究。老子有是管理档案馆了解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孔子问于老子,想从老子这里了解。三代的礼,老子呢就说你说的这个东西啊,和那些说这些话的人,还有那些创建礼的人。他们呢连骨头都烂掉了,都已经死掉了,没有了,只有空话还留在你这就是了,何况呢真正的君子应该审时度势,时运当位的时候就采取时运不济没有人需要你就应该全铺盖走人,我听说真正会做买卖的商人并不显露自己把财富。真正德行的人,外表看起来应该像是笨笨的,就是大智若愚,你现在动不动就谈礼,显然是不符合大智若愚嘛,你要应该把你的骄傲去掉,也去掉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去掉以及那些快要到溢出来的志气。去掉的这一切的,对自身而言呢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我能告诉你的也只有这些了。
孔子出来之后跟弟子们说我知道鸟会飞鱼会游,也知道兽会走,会跑的呢用网捕获,,会游的呢,可以用鱼竿吊起来,会飞的呢,可以用弓箭射下来,注意这里他说的不是捕猎,而是用捕猎来比喻。孔子接着说,至于龙是什么样子,我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对此是没有办法掌握的,龙能乘着风云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老子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神龙啊?那这是史记里的资料,司马迁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所以呢这段故事的真实性是相对可靠的,没错,老子把孔子数落了一番,孔子出来之后呢还还在他老子是龙。
原文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除了孔子还有司马迁说:“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在《史记》中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自明也。对老子的评价如恒沙之数。时间有限我只能引用几个。
近代如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他又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指道的教化)
外国有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的能量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它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保持应当归功于阅读《道德经》。再往后一点,秘书长潘基文也曾引用过,他也用中国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有不少现代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丰衣足食,道家思想一定会在这个时代取得重生。这不仅仅会体现在个人的思想形式上,更会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子一生真是如同其著作五千言中所言: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调和与它的光芒,混同于其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也就是和光同尘。
目前能找到的资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字伯阳,或者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我第一次接触国学,就是老的道德经五千言。上一节我们讲孔子,孔子与老子,是中国,乃至东方文明圈里避不开的人物,就像你讲西方哲学史避不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在老子出关后的620多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42年,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教在华夏大地上应运而生。老子被后来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更是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可见老子在古代的影响力有多大,唐朝算中国史上最昌盛朝代,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居然自称是老子的后人,那么显然李渊基本上不可能是李耳的后人,他自称是老子的后人的这件事情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手段,当然学术界还有争议此重任。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堂堂开国皇帝,而且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居然需要自称是老子的后人以此巩固皇权,才能名正言顺,由此可见的,古代的人对老子是多么的重视,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道家学派是道家,道教是道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后期流派篇会解详解什么是道家什么是道教。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档案馆馆长》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也有说法是尹喜利用职务之变强迫老子留下五千言,说法众多反正,已无从考证。
还有一种说法: 老子当年出关去到了印度,后来到了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的贤圣乔达摩·悉达多闻讯前去向老子求道,后来得老子点化,悟道成佛了。
后期道教的另一种说法是老子出关后,一直走到印度,化成胡人模样,使用胡人的语言和习俗,成立佛教,点化胡人。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关于老子的记载极少。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就已经搜寻不到详尽资料。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主要著作老子的主要著作就是在函谷关出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更多内容到我个人主页人物篇有老子视频解说! 老子从不看《老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