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khtvzxu7cyhk 发表于 2022-9-26 07:06:36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秋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日,白昼与黑夜均分,暖阳与凉风共享。之后夜渐长,日渐短,凉意渐浓。

秋天容纳万物,装满收获的喜悦,也包含万物走向萧瑟的感怀。在四川历史名人的诗词中,杜甫、李白、苏轼的一些诗歌虽没有直接说秋分,却也通过秋风、秋云、霜风等,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抑或对家乡的思念。其中,李白听完蜀地的一位和尚弹琴后写下“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暗含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忧虑“天下寒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杜甫弃官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当年岁末到成都。乾元三年(760年)春天,杜甫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上元二年(761年)八月的一晚,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导致的世事艰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杜甫内心的焦灼和无可奈何跃然纸上。屋破偏偏又遭连夜雨,“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杜甫内心的黯淡惆怅就这么淡淡铺开。秋风怒号、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杜甫笔下,成都的秋天是萧索、似乎还有些不留情面,但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杜甫想到的是如何庇护“天下寒士”,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展露无遗。

“秋云暗几重”

暗含李白对家的思念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而关于故乡,他一直很怀念。

在《听蜀僧濬弹琴》一诗中,李白写下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后的感想。“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绿绮”本是琴名,汉代文学家、四川历史名人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听到蜀僧的琴声,李白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他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沉浸式听琴声,足以说明弹琴者技艺高超。诗中对蜀僧、蜀地峨眉峰、绿绮的描述,表达了李白对故乡的眷恋。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苏轼抒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苏轼晚年创作的《行香子·秋与》,属于悲秋之作。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一时沉醉,一时抱病,一时倦慵。苏轼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从这首词中流露出来。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主题。古人对秋的感怀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诗经·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战国时代,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被认为是悲秋文学的开端。“诗圣”杜甫在《登高》里也写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倾诉着他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当然,秋天在其他诗人笔下有不同的颜色。比如刘禹锡在《秋词》中写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笔下的秋天是爽朗明快的。北宋词人谢逸的“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写下了秋分时节桂花香的美好。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秋天是满眼的金黄与收获。这个秋分时节,出门循着桂花香,体会浓浓秋意,是个不错的选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秋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