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新能源汽车“风景独好”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吴忠斌 报道:6月29日,记者自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市汽车产业转型起步有力,步伐加快,转型效果初步显现。截至目前,全市从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000余家,规上企业441家,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11家,其中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8家,年均生产汽车55万辆。具有专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41家,年均生产专用车11.2万辆。今年1—5月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市汽车产量、产值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东风商用车重卡市场占有率达到19.35%,比去年同期增长近0.3个百分点,全市生产新能源汽车3.5万辆,同比增长近12倍。汽车产业转型起步有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乘商并举、油电并重”的格局基本形成。东风小康空港工厂、东风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市乘用车的空白,东风特专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领头雁,有效带动了十堰一大批整车企业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新能源整车企业多、品种全。全市具有整车生产资质企业11家,其中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企业8家,产品公告达到137个,产品既涵盖新能源商用车,又有新能源乘用车,既有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有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整车资源全省独一无二。
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十堰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规划新建专用充电桩1680个、换电站6座、综合加氢站2座。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充电站74个,充电桩789个(不含个人分散式充电桩),首座商业化加氢站、换电站投入运营。
汽车企业转型步伐加快
东风商用车等整车企业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东风商用车、东风特商、湖北三环等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东风小康2021年生产新能源乘用车0.98万辆,同比增长108%,新车型风光380EV正式投产,预计年产销新能源汽车6万辆以上。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今年计划产量12万辆,目前正在积极推动30万辆东风S3车型项目建设。
零部件企业逐步向“高精特新”迈进。以东风零部件集团为引领,泰祥实业、华阳变速、先锋模具等一批老牌零部件企业在高精尖专上下功夫,加快引进和培育整车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500余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建成投产。万润、东风力神、东实大洋、倍力、坤钰、先驰、隆泰源等一批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紧跟新能源汽车配套,逐步成为我市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其中东实大洋已形成年产5万台套商用车牵引电驱动系统、1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核心电池系统和8000台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产能。
新能源项目加速形成。远景动力电池、万润新能源、竹溪电芯光伏、郧西猛师电池、天道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扩建,成为带动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如万润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磷酸铁等电池材料畅销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至3月产值为7.21亿元,同比增长279.8%。
汽车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加快转型。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基本建成。东风小康智能新工厂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大量应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生产节拍每小时达到60辆。正和车身、佳恒液压、美瑞特、十堰圣伟屹智能制造等企业加大数控装备、数字加工中心、数字生产线应用,生产效率和生产工艺不断提升。
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6.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倍和4.1倍。今年受商用车市场下滑、芯片短缺和疫情反弹等不利影响,1至5月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全市生产新能源汽车3.5万辆,同比增长近12倍。汽车产业唯新能源汽车“风景独好”。
新能源汽车出口异军突起。易捷特新能源汽车2021年出口4.5万辆,出口额近30亿元,位居全国整车出口第二,成为湖北省整车出口龙头企业。2022年1至5月出口2.1万辆,出口额达11.99亿元。
政企共建合力加强。在与东风公司合作方面,已经签署了“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我市从“商用车之都”向“商乘并举、油电并重”迈进;在资金投入上,2021年以来已累计拨付东风公司迁建项目等相关扶持资金6.43亿元。落实“东风县”及高排放机动车(国Ⅲ以下)淘汰换购政策,仅市财政支付达1500万元。今年整合各类专项资金1.1亿元,支持汽车企业转型升级;在金融政策上,今年为133家规上车企提供担保7.82亿元,为110户零部件企业解决技改资金5.98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6.28亿元,支持东风特汽、东风华神及东风小康等企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税务部门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力度,1至5月为汽车企业办理留抵退税6亿元。 易捷特跑襄樊去了,在襄樊生产新车型,被襄樊抢走了 商用车的坑太大,很难填的上 [灵光一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