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3we3wi7e 发表于 2022-7-31 23:10:16

庄子:悟是自己的,到一定境界,就不再辩论,沉默是金

开口说话,是消耗;沉默无言,是充电。

我读《庄子》,结合自身的实践,得出一个观点,分享给大家:悟是自己的,到一定境界,就不再辩论,沉默是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fce924d488db48739828650e05c1bb9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1465&x-signature=9InIqD3zyih%2Be58UAdINtPcAxAw%3D

悟是自己的,不是通过辩论而明心见性。


《庄子》说:“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真正的悟,是自己的。刹那间,心中明了,明心见性就是悟,只能意会,不能言语,也不需要别人解释。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dd30bea033243c29e56342c6494c8a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1465&x-signature=s%2FeRKdA%2F4%2FbytmqGwMBWRHWncT8%3D

比如说,不同的人,读同一篇文章。

有的人大赞,说对自己有帮助,感悟到一些东西。而有的人,则批判,试图驳倒作者,和作者辩论一番。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因悟性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反应。

有觉悟的人,一点则通,自然而然,就有感悟了。

没觉悟的人,读半天文章,仍然感到云里雾里,不觉自己悟性低,只觉得是作者写的文章水平低,从而引发辩论。

这些人,典型的没有自知之明,所以老子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fed91cf48ca947f6ba7c02965e46b4c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1465&x-signature=BAG7CMb661gDTK8AnTnRk3ZdUsc%3D


《庄子》说:“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辩也者,有不见也。”

有辩论,是因为自己不见,不明了。

而有觉悟的人,怀之,明了。

也许,大多数人都要经历一个喜欢辩论的阶段,慢慢地,自己觉悟提升,自然就不想开口,失去了辩论的欲望,变得沉默是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a33abd20cd5f45e297698bfed93aebd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1465&x-signature=TSSpWVvo1mDYLcLwzHm6wuLqjA0%3D

辩论是消耗,沉默是充电,清静宜人。

南怀瑾曾引用道家的一句话,说:“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

一个人有九窍,这是人和外界信息(能量)交换的关卡。

比如说,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看手机,会感到头晕眼花,那是因为“眼”消耗过度;听一整天的声音,会感到心烦意乱,是因为“耳”消耗过度;叨叨说一整天的话,会感到疲惫不堪,那是“口”消耗过度。

常言道,闭目养神,养气忘言。

闭上眼睛,少看,可以养神;少说话,多清静,可以养气。

当一个人懂得控制自己“九窍”的开关,懂得节制能量的进出,那么才能保持自身的精气神。

如果每天都在持续对外消耗,而补足不够,人的精气神,就会慢慢衰弱,心有余而力不足。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745490b7e3d54374a125f095b9d7b7d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1465&x-signature=YvB3nU1LxuDrdtCWCV9zX%2FJ2UJY%3D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讲的是清静的重要性。

清静,少看,眼不见为净;少听,耳根清净;少说,心地清静;少虑,心神清静。

当一个人静下来时,会感到心旷神怡;当长时间失去清静时,人会感到焦虑不安。


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一个人能静下来,则不会经常找人辩论,这是善。在清静中悟道。

那些静不下来的人,终日喋喋不休,总要找人说话,这是还没有觉悟,所以不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80fe14051b22472e838c81ee4b1b4f1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1465&x-signature=k1oqbL3%2BkgpepIld1DIhsyPsQy8%3D

我自己写作7年,在早些时候,也经历过忍不住要和别人辩论的阶段,后来觉得没有意义,就自然清静下来。

一切觉悟,都是个人的,辩论都是徒劳。清静得自然,要靠自己悟。

<hr>

umu14g222iujnr 发表于 2022-7-31 23:10:26

感恩分享!那您写作是不是也很消耗呢

刘嘉 发表于 2022-7-31 23:10:44

沉默有时就是无奈、或叫无能

ukvx1wv6fjwixh 发表于 2022-7-31 23:11:22

真正的悟,是自己的。刹那间,心中明了,明心见性就是悟,只能意会,不能言语,也不需要别人解释!

klsh6675 发表于 2022-7-31 23:11:41

“悟是自己的,到一定境界,就不再辩论,沉默是金。”我已到这个年龄了。

uw0zv0qnephvep 发表于 2022-7-31 23:12:07

转山转水转佛塔,受苦受难,逆境与坎坷,只是为了启悟唤醒生命的觉知,去重遇那颗一直都在、从未消失、却被世俗之道埋藏起来的灵魂。万有万无,看得见与看不见,都来自属于同一源头,说什么都是内在对外在的投射。说,是看自己,不说,也是看到了自己。

uug6j4dwc92jrg 发表于 2022-7-31 23:12:56

一切觉悟,都是个人的,辩论都是徒劳。清静得自然,要靠自己悟。[赞][赞][赞]

uag0tptpttty1t 发表于 2022-7-31 23:13:35

悟是自己的,到一定境界,就不再辩论,沉默是金。

us9edoe9ey9te6 发表于 2022-7-31 23:13:43

悟是自己的,到一定境界,就不再辩论,沉默是金!
开口说话辩论是消耗,沉默是充电。
人能常清静,耳不听,眼不见,少说少考虑,心神宁静。
清静得自然,要靠自己悟。

ux6gep6wzy668g 发表于 2022-7-31 23:14:43

真正的悟,是自己的。刹那间,心中明了,明心见性就是悟,只能意会,不能言语,也不需要别人解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庄子:悟是自己的,到一定境界,就不再辩论,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