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pfy12gnn 发表于 2022-7-31 22:17:16

元故事 | 青春守艺人

来源:【读特】

2022年初夏,深圳的凤凰树枝头灿若红霞。

“六一”儿童节当天下午,在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教室里,罗雯婧打开团队新编的《东纵英雄刘黑仔》绘本,一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位抗日英雄的故事,一边教大家为刘黑仔的皮影形象上色、拼装,然后组织大家进行故事试演,并体验AR技术与皮影的体感互动游戏……

出生于深圳大鹏的罗雯婧身上有很多标签:海归、90后创业者、非遗传承工作者、数字皮影探索者……4年前,罗雯婧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了传承非遗的“皮影”文创之路,从600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出发,成为深圳一名青春“守艺人”。

创业不满四年,疫情占了三年。疫情之下,她的数字化“皮影戏”创业之路,上演了怎样“向未来”的故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AJ11jmo8Ym~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ww7nbzWsZ4X0bGesyhzj%2FI6AleI%3D

毕设作品《皮影博物馆》

时间回到4年前,同样是在初夏。

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以下简称伦艺)一场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上,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Gentry被一幅《皮影博物馆》空间设计作品吸引住了。在这座船形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各式“皮影”人物,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神奇的故事……曾以建筑师身份在中国云南参与乡村建设的Gentry,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他在现场找到《皮影博物馆》作者、来自中国深圳的留学生罗雯婧,俩人就中国“皮影”艺术的话题进行了开心的交流,并成为微信好友。

皮影戏始于西汉,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罗雯婧的毕设作品《皮影博物馆》以大鹏所城为背景,以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元素为设计语言,融合了大鹏当地海洋文化,“在地”探讨人和城市之间的距离……

罗雯婧从小在大鹏长大,大鹏所城是她熟悉的家园。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古城,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事卫所城之一。大鹏所城有着深圳“文化之根”的美誉,深圳别称“鹏城”由此而来。

2017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罗雯婧远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就读空间设计专业研究生。那一年,她在“大鹏皮影”非遗传承人蔡劲笋的指导下,开始接触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艺术如穿越时空的一束“光”,在她眼前闪亮着。在去伦艺留学的行李箱里,她塞进了一大卷创作“皮影”的牛皮……

对于罗雯婧的毕设作品,外国导师表示“看不太懂”,但却十分好奇。“能在毕业设计作品中,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带到伦艺,带到英国,让更多人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不管导师给作品打了多少分,我认为结果都是成功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AJd1SxQkLL~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JB0dnyhzZqVVMfMz22VL9okYXjM%3D

罗雯婧:我们希望 “皮影”艺术的设计之美和体验乐趣,能进入寻常百姓家。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AK7E0Zz8tH~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267FNd2urKa3IjStFRkKUo1ezAE%3D

抗日英雄刘黑仔的故事。

“皮影盒子”

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女孩,罗雯婧身上有着天生敢闯、敢拼的DNA。从伦艺研究生毕业后,她决定回深圳,和另外两名艺术专业的海归博士一起做“皮影”艺术文创。

从本科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到研究生选择的空间设计专业,过硬的专业背景及素养,让罗雯婧看到了“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其材料的透光性,空间呈现的立体感,能给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带来N种想象的可能。她想通过现代数字AR技术,“活化”古老的传统皮影艺术。

手绘、描样、刻板、上色、拼装、剧本、唱演……这是传统“皮影戏”的创作流程。而数字“皮影”的创作过程更为复杂:除了要完成传统工序,还要将三维立体人物模型转换成二维平面,利用传感器将物体进行骨骼绑定,才能实现虚拟画面与现实的实时同步——绘稿、电脑骨骼绑定、肢体运动、渲染、编程、场景调度、镜头语言……5分钟的影像,5个人、两个月,才打磨出了团队首个文创产品——《数字交互皮影剧》。

2019年5月19日,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罗雯婧带着这款AR数字“皮影”产品首次亮相。这是一个有关金丝猴和大熊猫的“皮影”故事,当观众站在大屏幕前,感应器能捕捉到其动作,并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参演到故事中去。看到大屏幕上的金丝猴、大熊猫,跟着自己动作,或挠头,或挥手,或跳起……大家觉得这“皮影戏”特别鲜鲜,玩得不亦乐乎。

当传承千年的古老艺术和智能AR技术“在一起”,这很深圳!从观众的喜爱程度看,团队这场AR数字“皮影”首秀是成功的。但作为新创业的公司,这款投入超20万元的产品却是“失败”的,因为没能很好解决“谁来买单”的市场变现问题。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很快,两名博士合伙人选择“退出”,罗雯婧成为唯一留下的“老板”。

看似失败的《数字交互皮影剧》,后来被“不甘心”的罗雯婧“救活”了,变成一个“皮影盒子”。这个能变魔法的“盒子”,将皮影安装、颜色绘制、剧本演绎、科普宣传融汇其中,成为一款故事性极强的交互文创产品。在连续推出了《齐齐森林》《东纵英雄刘黑仔》《粤剧皮影白蛇传》等故事之后,“皮影盒子”成为走进幼儿园、社区传承皮影戏的主打产品。如今,已有数万人次在玩“皮影盒子”中,学习和接触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当罗雯婧的团队在深圳一步一个脚印,开始着数字“皮影”的探索和尝试时,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学院承担建设的“皮影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数字艺术正将“非遗”传承带进一个全新时代。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AKg1BcO81L~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H%2BeOWu9s8q1SeEaEx%2BjYvbyuX2Q%3D

罗雯婧的皮影戏作品《渔民娶亲》。

皮影戏《南澳渔民娶亲》

“大家好,吾系海岛媒人阿龙婆……”2021年12月底的一天,南澳办事处文体中心四楼老龄长青大学的活动室里,皮影戏《南澳渔民娶亲》正热闹开演。演媒人“阿龙婆”的潘阿姨和几名老伙伴站在白色布幕后,一边操控着道具的“手杆”,一边变身戏中的媒婆、新娘、新郎……大家用南澳本地话时而歌唱,时而念白,惟妙惟肖地再现当年南澳渔民海上迎亲的场景……

这是南澳办事处老龄长青大学2021年“皮影班”的结课汇报演出。一直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的南澳办事处,拥有“渔民娶亲”“舞草龙”等多个省、市级“非遗”项目。为让“非遗”传承更有趣,南澳办事处老龄长青大学创新地开设了皮影戏《南澳渔民娶亲》课程。于是,作为本土“非遗”传承的新生代,罗雯婧成为这门“皮影课”的年轻老师。

传承400余年的南澳渔民娶亲礼俗,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而同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大鹏皮影戏”,将如何以“非遗”演绎“非遗”?2021年3月,罗雯婧带着创作团队请教了“南澳渔民娶亲”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慧琪,按照传统皮影戏的创作流程,开始着手编创课程。

在了解南澳“渔民娶亲”传统习俗后,罗雯婧结合“渔民娶亲”的民俗特色,带领团队采用传统牛皮创作,在细节上“绣花”,伴娘一把小伞上的喜庆图案,挑彩礼的人箩筐里的橘子和喜饼,喜船上的窗花……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传统“皮影”创作工序,让人物形象、故事更生动起来。

2021年10月,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南澳办事处展示了这份“非遗+非遗”文化大餐——“渔民娶亲”皮影戏。当戏中色彩明丽、形态可掬的皮影人物一亮相,一下子引来众人围观。

2022年2月15日,虎年元宵节。《南澳渔民娶亲》皮影戏视频版正式发布,很快在南澳人的朋友圈“刷屏”,给这个因疫情而变得寂静的新春,增添了些许“节气”。

“原来当年渔民在海上婚嫁的礼俗,这么有仪式感呀!”皮影戏是老一辈人玩的民间艺术,而渔民娶亲婚俗现在已从海上搬到岸上,连本地的这些老人家都快遗忘了。“大家都觉得好新鲜呀,”年近七旬、扮演媒人阿龙婆的潘阿姨很开心。“排练这段时间,我们‘皮影班’的老人都玩得很嗨呀,这要特别感谢小罗,难得她这样留学回来的大鹏本地年轻人,热爱传承这些传统非遗文化……”

除了“渔民娶亲”,南澳还有“舞草龙”等省级非遗项目,这些本土传统文化习俗,都是通过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及身体力行传承下来的。当老一辈慢慢老去,如何保留和传承下去?“这是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后期,我们还会探索采用AR、VR等技术手段进行再创作。”在罗雯婧看来,皮影戏《南澳渔民娶亲》是一个让团队“守住初心”的项目,将让团队在非遗传承的路上走得更远。

《渔民娶亲》皮影戏制作成功,给了罗雯婧自信,她开始编创另一个皮影戏作品——《东纵刘黑仔》。从小在大鹏所城里欢跑,听着村民讲着古城的故事长大,罗雯婧的“童年滤镜”里,古城是一处宝藏,有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东纵英雄”刘黑仔的故事,她在上大学时便创作了连环画《刘黑仔》。要用怎样的“皮影”艺术产品,讲好大鹏故事、深圳故事?“那就看我们自己有多大的自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ALB1detU0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zMyqgLX8ck%2F8khjqpB6G3%2F3UwVA%3D

尽管困难不断,罗雯婧仍坚信自己选择的“皮影”文创之路。

爱玩“影”的艺术“海龟”

将“皮影戏”这样“冷门”的传统艺术,作为创业的“敲门砖”,这很冒险。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留学之后,罗雯婧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如何用新技术和当代审美,在更合适的商业模式中传承“皮影”,打造文创爆品?从最新交互技术的“皮影盒子”,到最传统的《南澳渔民娶亲》皮影戏,罗雯婧在实践中探索着。

一个好的数字皮影产品的打磨,其实是需要很多工序:插画师出图,设计师刀模雕刻,AR动画部分还需要工程师和动画师的协同工作。与传统皮影相比,数字皮影产品更费时费力。在2021年深圳设计周的一场沙龙活动上,她以团队研创的“玩影”系列产品为案例,剖析自己打磨产品的思路。“传统艺术需要时代的血液,需要坚忍的意志,因为艺术不是‘速食品’,没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速成。”罗雯婧在分享中表达了这样的理念。

沙龙一结束,台下的听众将她围住问个不停,表现出对“皮影”文创的极大兴趣。那一刻,她突然觉得“皮影”确实有“戏”。

深圳作为创意之城,加上优越的人才服务和创业扶持政策,正成为海归艺术人才奔赴的目的地。罗雯婧发现自己的“皮影”文创之路,并不会太孤单。

2021年国庆节期间,墨尔本大学艺术与文化管理硕士专业的3名中国留学生:珠海的唐榕、广州的刘纽和武汉的孙一璁,通过某网红社交平台,联系上罗雯婧的“玩影”工作室,先后两次组队来到深圳大鹏,请罗雯婧对她们编创的皮影戏《留学记》进行指导。十月底,在大鹏一场“皮影”社区公益活动上,在她的指导下,《留学记》首次练习登台演出。留学生如何面对语言障碍、学业压力、疫情影响等“打怪”经历,加上唐榕和刘纽即兴演唱的rap,把台下的观众都逗乐了……

《留学记》拍成的视频作品,得到了外国教授的称赞。三人的论文也分别针对皮影的观看动机、营销展开调研和讨论,并获得最高等级的评价。这一成功毕设案例,在墨尔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一波“皮影”研究热。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自信。”唐榕和伙伴们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与稀缺性。“但中国传统文化要被更多人所关注,离不开商业化。艺术要与市场连接,传统艺术才能走近大众生活。”唐榕很认可罗雯婧的团队,“他们敢于将传统艺术商业化,做了‘皮影’艺术衍生产品、动画设计、启蒙教育、团建活动等等公众普及相关的事情,让‘皮影’变成了人们身边的物件、活动,带有一种深刻的传承意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B77CpNe4Gz~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u3wFIT5BrAoTmChHEWhXRdfT89U%3D

一个好的数字皮影产品的打磨,其实是需要很多工序:插画师出图,设计师刀模雕刻,AR动画部分还需要工程师和动画师的协同工作。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B7q9yaATQ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MjljOjWQDsFNOd0hbjSDluYaDng%3D

“皮影盒子”走进幼儿园、社区传承皮影戏,数万人次通过“皮影盒子”接触并学习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与伯公庙为邻的工作坊

创业不满四年,疫情占了三年。而2022年的困境,显然更难。

3月2日,深圳的疫情仍呈胶着状态。因工作室在南山科技生态园,那段时间不时有员工需居家隔离,罗雯婧决定回到大鹏“居家办公”。

走过一段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就到了她位于大鹏山庄围墙之外的工作坊。一人高的白色围挡,将这处老房子与外面的泥路隔开,成了独立的“庭院”。而一墙之隔就是大鹏当地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夹在高楼与山村中间的工作坊,外面不时有轰隆隆的泥头车经过;屋内的大客厅里,堆放制作皮影的牛皮,和一些半成品随意放在地上、桌上,还没来得及整理……

“别看这里现在有点乱,这可是毗邻伯公庙的一处风水宝地,那棵老榕树可是风水树……”罗雯婧对由家里这处老厝改造而成的工作坊很满意。

1月至4月,罗雯婧的工作室“零收入”。虽然开了一些网课,但也是“杯水车薪”。

“公账里已没有一分钱了,员工工资只能先欠着。”那段时间,基于对深圳和自己的“相信”,罗雯婧还没焦虑到失眠,“还好手上有两个正在执行的项目,估算了下,还能扯平。”但她也做了“最坏”打算:再撑一段时间,如果不行,就先结业一段时间去“打工”好了。

“没办法,年轻就要拼呀,创业就要接纳各种可能,比如‘三更贫,五更富’……”作为“商人”时,罗雯婧很清醒。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nhB8IECwrai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640223&x-signature=wi3Fh73%2Fvt4i7zpH04%2FJ%2FKMtJDY%3D

在常见落霞满天的7月,非遗研学营地迎来第一批放暑假的孩子。

“她会去到她想去的地方”

进入2022年的夏天,一切向好。

先是团队受邀开始参与南山区沙河街道归国华侨故事《风雨归乡人》皮影戏改编;接着,有一位投资者对罗雯婧的创业项目感兴趣,想提供留仙文化园2000平米的场地,邀请工作室进驻;而位于大鹏东山社区的非遗研学营地,也开始筹备……

“创业是一种延迟的满足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去接近它。现在我们也还只是在‘打游击战’,”罗雯婧笑称自己走的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如果不受疫情影响,希望明年团队能再上一个台阶,处于一个成熟的形态。“我只希望带着团队顺着一定的步调前进,不受侵扰。不然,我真的怕错过了生活。”

出生于5月双子座的罗雯婧性格倔强、做事笃定。在她看来,家国情怀与深圳女孩“爱搞钱”,其实并不矛盾。尽管困难不断,她仍坚信自己选择的“皮影”文创之路。

在常见落霞满天的7月,非遗研学营地迎来第一批放暑假的孩子,罗雯婧忙并快乐着,“一切正在向上,接下来我们也将上线‘非遗+海洋文化’项目……”

走窄门,见微光。近年来,国家关于“让中华传统文化芬芳浸润心灵”的倡导,以及对中小学生美育的重视,都释放出文化艺术“向未来”的信号。而深圳打造时尚创意之都的愿景,更是给了她一颗“定心丸”。“我们希望‘皮影’艺术的设计之美、体验的乐趣,走进寻常百姓家。”

妈妈袁影明说起这个从小独立、敢想、敢做的大女儿,欣慰中略带着心疼。“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平时我们也只能帮补她一点,比如关心她有没有钱吃饭、给车加油……”说罢,袁影明笑了起来。“她会去到她想去的地方,就像当初她说要考上央美、要去伦敦艺术大学留学一样。”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故事 | 青春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