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完美皇帝---朱祐樘,竟死于庸医之手
大明孝宗—朱祐樘,历史上少有的完美皇帝,道德模范!本该带领大明中兴的中兴之主,最后竟死于庸医之手,英年早逝,简直是大明立国以来的最大损失。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70099cc4c4947d3a810022caec9d28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647519&x-signature=s%2BY0qCjZwVAMVqvqCxET9q26%2FBU%3D
首先,朱祐樘有朱元璋的做事风格,雷利风行,体贴百姓。
九月六日,即皇帝位。仅过五天,九月十一月,下旨清除前朝巧言获宠的奸侫,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外戚万贵妃的弟弟万贵及其党羽。贬黜的贬黜,流放的流放,着手第一步。
十月一日,取消传奉官制度,拿下滥竽充数的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一千多人。不仅如此,对这一千多人进行了流放、判刑和枭首,充分体现了朱祐樘的政治智慧。
同期又下诏,赶走祸害朝廷的法王、国师、佛子、真人,处死深得宪宗信任的妖僧继晓,显示了朱祐樘敢于革除旧政,开创明路的决心。
二十一日,处死万安——这是一道惊雷,意在敲山震虎。因为万安曾是宪宗朝的内阁首辅,一心迎合帝意,与万贵妃攀亲戚,媚上欺下,霸占着首辅位置,人称“万岁阁老”。
可以说,宪宗后期的荒政、懒政,甚至不听政,与此人有很大关系。万安在取悦宪宗时,不停地向他进贡“仙丹”,为万贵妃撒下大把的银票,对江河日下的朝政推波助澜,难怪会夺得“纸糊三阁老”的首魁。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打破了之前几任朝廷的懒政风气,使大明朝政治风貌焕然一新。在他身上然人看到了太祖--朱元璋身上的雷厉风行影子,绝不允许在位不干事的大臣赖在位置上养老,一扫成化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死气沉沉的政治氛围。
在做事朱祐樘绝不拖泥带水,关乎百姓安危的大事,不拖延,干就干,弘治二年(1489年),黄河在开封的位置决堤,朱祐樘得知后第一时间派户部侍郎带领5万人前往修治,要求主管官员责任到人,每日必报,最快速度的堵住缺口,把灾难损失降至最低。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导致洪水泛滥成灾。面对这种情况,朱祐樘也从没干过“发生天灾,就是老天爷要惩罚自己,需要祈神拜佛”的傻事儿,而是第一时间派人主持治理,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其中所耗费人力物力更是不可计数,但朱祐樘都“舍得”投入。正因如此,自此之后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为明朝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朱祐樘还恢复了荒废几十年的“午朝”制度。收回故去的土豪劣绅的官田,分配给老百姓,极大缓解了土地和阶级矛盾。
同时朱祐樘身上又有朱标的善良和宽容,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祐樘制定《问刑条例》宽以刑律,删除了大部《大明律》中的多项残暴法令,严管宦官,强力约束东厂、锦衣卫,在弘治一朝很少有冤假错案。这些监督机构均各司其职、恪守本分。
在朱祐樘当政的十八年中,多次下诏令大臣直言进谏,朱祐樘记不住朝臣的名字,于是亲自誊抄,把四品以上官员的名单贴在文华殿的墙柱上。重开大小经廷,虚心向臣下讨教治国方针,经廷上君臣之间不拘礼节,从容问答,在位18年都未鞭打过一位大臣,甚至常关心大臣的生活起居,在多次召对大臣刘健,谢迁,临走时总是从袖口里拿出两锭银子,温勉有加,告知这是私下从大内取出给两位补贴家用的,大臣们无不为之动容。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3a729d948664f83bca37dc997093cb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647519&x-signature=7IwUYVvY4x0oZI4mmtWFAQhUUbc%3D
朱祐樘的父亲宪宗朱见深独宠大自己三十岁的万贵妃,而万贵妃本人极其阴毒变态,自己生不出儿子,在后宫也绝不允许别人生下龙种,一旦发现有哪个后妃或宫女有怀孕的苗头,一定会铲除干净,朱祐樘生母纪氏,侥幸生下朱祐樘,也是东躲西藏,吃百家饭长大,6岁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朱祐樘被发现后,日子也没好过,纪氏没多久,就暴毙而亡,所有照顾过朱祐樘的太监、宫女都屠戮殆尽,就是在这种凶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祐樘并没有因为这特殊而黑暗的经历,变得内心扭曲,反而坚守住心底的善良,培养出了高洁的品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3ee8650131647a6861eb83dd8b4777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647519&x-signature=MvN0qTtrAm1Tc1X6U%2F3sYYIURl4%3D
亲爹去世后,朱祐樘登基,万贵妃已死,万氏一族胆颤心惊,做好了屠族的准备,但朱祐樘选择放下,宽容,并没有对万氏一族展开打击报复,对万氏一族的处理全是依法进行,展现了明君的胸怀与气度!
最令人感动的是朱祐樘对家庭的责任,爱情的忠贞,终其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个妻子,明明可以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但他却毅然选择空置,只爱张皇后一人,成了封建社会唯一一个“一夫一妻制”的践行者。
朱祐樘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朱厚照,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朱厚照的关心、爱护超乎常人,小太子朱厚照的童年异常幸福,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皇宫,体会到其他历史人物体验不到的父子深情。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af3b3ea51424871bc869cdf5f61373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647519&x-signature=TbEgfsR8CCt5wGw%2FIscJkQ19xd8%3D
可惜大明这么好的皇帝,中兴之主,确死于庸医之手。
1505年农历四月三十,明孝宗感到身体不适,太医诊断后判断为“偶感风寒”,此后不仅病情没有好转,还急转而下,到了五月初六这天,病情突然加重,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入宫,安排后事,第二天中午时分,紫禁城内旋风大起,“尘埃四塞,云笼三殿”,明孝宗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根据史料记载,明孝宗死前“玉色发赤,火声盛气”,说道:“热甚,不可奈!”,最后口鼻出血而亡。
明孝宗死后五天,吏部尚书马文升就上书要求对明孝宗之死进行调查,三天后,朝廷的调查结果就出来了,四位参与明孝宗治疗的相关人员皆被下狱治罪处死。其中包括司设监张瑜、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卿、太医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
原来之前,明孝宗在祷雨斋戒时偶然风寒,当时正是夏季,天气炎热,明孝宗患的是热症,应该是风热感冒之类的病症。但张瑜与刘文泰等人违背正常的流程,未进行会诊,就判断成风寒,直接向皇帝进热药。
在医不对症的情况下,明孝宗“烦躁不堪,以致上宾”,而庸医又以药力不够,孝宗体虚,进而献大补,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最后分析明孝宗应该死于热射症。
1505年,在位18年的明孝宗朱祐樘走了,年仅36岁,随着他的去世,仅维持十八年的弘治中兴就此终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