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至高境界“知五”
据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专家在制定特定的药物及辅助治疗方案时,若能考虑到。以“调情志—正脊椎—通经络—安脏腑—养气血阴阳津精”五个方面为治疗法则。同时, 做到“五分治,五分养”的习惯,并坚信中医,遵守原则,永不放弃,则绝大多数疾病必定康复!
第一步:调情志、心性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8aa2e453d43343c4a5c2512aca619b0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3582263&x-signature=362TgrVz2Rdk1ZaEXMUTCltgrPo%3D
良好的治疗环境及心理承受能力,是疾病治疗效果好坏的前提,所有疾病的治疗均须情志调理:
1.心理调整:患者心态平和,坦然面对病情,不胡思乱想,全面的配合治疗,对中医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2.情志疗法:通过中医的特色的情志疗法,进一步辅助患者的治疗,达到身心俱治的目的。
第二步:正脊椎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c8ed09eea89647338b2a00f5022f1336~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3582263&x-signature=a3%2BHcVCntMcK7hf4UDK45YoPL7Q%3D
整脊——X线、CT、核磁等检查脊椎有无异常,或中医师手诊确定脊椎有无异常,以确定脊柱是否需要调整。
正脊椎(整脊):中医认为,人是脊椎动物。每个人的孕育过程都是先有脊柱,然后再衍生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所以说脊柱是人的全身活动的总线路总指挥。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外界的作用力,如撞击、摔伤、用力不当、以及不经意的扭伤等引起脊柱的偏歪错位情况,普通人一般是不容易知道的。脊柱的偏歪错位多数需要通过特定的手法(或用现代科学的X光、CT、核磁共振)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检测,进而进行整复,以达到治愈疾患的目的。脊柱偏歪错位常可引起诸如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脏病、哮喘、脾胃不和、肾病,以及多种不明原因颈肩腰腿疾病等。甚至可以影响全身所有生理功能。
第三步:通经络
通经络——绝大多数人都存在经络不通畅的情况,但病人经络不通情况更为明显,因而多会表现出一些临床症状,因此,为了人体更健康,均需疏通其全身经络或重要经络的气血,才可解决问题。具体方法有推拿、按摩、针灸、刮沙、点穴、电疗、运动、药浴、宗筋疗法等。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bd31f1bdb38f45059c1c347424f53522~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3582263&x-signature=hp%2BaW8CG8CGS4Ny7nWqw3%2FBImU0%3D
通经络:是说人的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途径,气血通过经络输送达到濡养全身,滋润脏腑的作用。如果经络不通就容易引发诸如中风、偏瘫、四肢麻木、全身疼痛及各种内科疾病。有一句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对人体经络通畅与否很好的阐述。可以通过诸如正脊柱、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中药、宗筋疗法等方法达到疏通经络,祛除疾病的目的。
第四步:安脏腑
安脏腑——辨证用药为主,其次为食疗,再次为食养。
安脏腑(调气血阴阳):脏腑是人体贮存先天和后天精华,排泄糟粕的器物。脏腑平衡,则人体健康无疾,如若失调则会引发诸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便秘、腹泻、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等诸多疾病。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用药、食疗调理和中药调理达到调理脏腑,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五步:养气血阴阳津精
气血阴阳津精是生命活动之本。
养气血阴阳津精:气血不足生命活动机能下降,血热可过度损伤脏腑功能,引起出血、发烧、发肿瘤、结节、脓包等病症;
无“阴平阳秘”之态,则疾病丛生,生命转危;津精乃身体这架机器之润滑剂,少则不能正常运转。
养之则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调理、房事有节、适量运动等诸多方面进行。无病者可确保无病少病,疾病康复期可加速康复,已病者可辅助疾病转愈。治疗上以中药为主,辅以饮食调养。
以上“五步”之比喻
比如,电话不能接通的原因有五类:
一类:管理电话通畅的公司出了问题,闹矛盾了,出事故了,没有人管了。相当于心主出了问题,所以需要“调情志、心性”。
二类:电话发出装置或总机出问题了。相当于脊椎出了问题,需要“正脊椎”。
三类:线路(包括无线网络)出了问题。相当于经络筋经出了故障,需要“通经络”。
四类:电话机本身出了问题。相当于脏腑本身出了问题,需要“安脏腑”。
五类:电话机质量有问题或某些部件出了故障。相当于气血阴阳津精异常,需要“养气血阴阳津精”。
特别说明:当然,电话机远没有人体那么复杂,智能也不可相比。机器的问题比较单纯,人体出了问题就非常复杂,甚至可同时出现“五类”问题,且“五类”之间也会相互影响。比如,脏腑先出问题,日久可引起经络不通,甚至脊椎变形,且必定影响情志等,反之亦然。以此类推。
作为医者,虽然无法要求每位中医师都同时具备这五步治疗的技术,特别是正脊椎术,但至少应该知晓这五个方面的致病因素,并可合理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武山医话
中医调理“四保养”
一、发质保养:无发少发者生发,白发黄发者黑发。
二、男子肾保养:强肾气、壮精气、提神气。
三、女子乳腺卵巢保养:防增生、消肿块、调经血、润肌肤、促生孕。
四、男人前列腺保养:防止生病、调理已病、加快康复。 请问脊柱侧弯己有20多年,现年55岁,还能调整吗? 理是对的,道不对,五知很大程度上绑架住患者,养生成份偏多,医者很难周全。中医最大特点是善尽,尽最大限度保全体质基础。最大弊端是难全,很难归正患者习性。想太多,顾虑太过,主动权偏低,总指望患者配合,来实现完美预期。西医这方面就很主动,不设预期,不指望患者参与,不考虑体质,只管把看得见摸得着的病灶给除掉,别的不管。上帝太懒,天使太累,关键是主动权倒挂,只向棺材低头。 这和洪昭光的“五个基石”差不多:
心态平和、膳食平衡、运动适度、少酒戒烟、睡眠充足。
乍一看,似乎说得不一样,但第一个完全相同,正脊椎好象要拍个片子看看,通经络实际适度运动就能达到,未必要去推拿,安脏腑实际吃得香睡得香排得快就是大安了,膳食平衡就是最好的养气血。
所以,各人的表述不同而已。 好!好!好!
中华耆皇医道,“补养之法"!就是当今人们要去实现的主要目的!让人们在健康之时,保之,养之,以达其延年益寿,百岁如童!
人们撑握了保养的法则,就会少生病!甚至不会生病!
而要做到这些,中医首当其冲!人们自以“六淫"而避之!“七情而适之"!“外伤,饮食,虫虎,刀药"等!自以避之!
这是为创造保健的先决条件!否则,“保健"二字!神仙难也!,,,,,,!
总之,中医中药!乃世世代代!都是人类保健之极品!佛道保健是少数人的行为!天下仓生唯此而传世也!
耆皇中医传天下!皇氏八部医道门!皮毛中医害医道!中医天定待后人! 这是医生医病应该懂得治病的五大根本方法! 知其病性,文武兼治。 [赞][玫瑰] 辛苦你了!没有,这点小事, 透彻,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