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龙
发表于 2022-7-14 23:22:50
有些评论的批评是错误的,学习语文,虽然不提倡钻牛角尖,但语言表达的精准性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方面,同样是好,有时候用美丽,有时侯说漂亮。这里,寓言里的‘’曰‘’从情景看应该是相互较量时的腹语,并非向对方表达某种语意,用‘’想‘’或者‘’寻思‘’不是更好吗?
uwugjju3utk8zx
发表于 2022-7-14 23:23:11
这是寓言。用来说明道理的故事!孩子可以童真的质疑,我想成人不可以无知的质问!你认为鹬和蚌都会两门外语吗?
ufckqoxaz7tgja
发表于 2022-7-14 23:23:19
明知是寓言故事,还在死扛。照这样的扛法,所有寓言,童话类都无法解释。寓言故事只是教会一种道理,通过这些道理来认识世界。给这硬扛者点赞?是毁了他。以后凡遇什么事,就专挑人家的暇疵为显摆。长大了就是一个死顶,一辈子无朋友。不信?试着看吧
uisflrrrgfd4ig
发表于 2022-7-14 23:23:39
同意杠精的说法,这是个寓言故事,修辞是拟人的。你要杠有很多,蚌不会发声,更不会说话,就算会说话“鹬蚌相争”语系不同听不懂,然后现实根本不可能存在,蚌体内脆弱,鹬甩几下就把蚌体内捣碎了,蚌死了还夹得住吗?如果他还要杠,你就让他咬着牙说话,然后告诉他,就算嘴张不开,一样是可以说话的。
uf0131kgqbhyq3
发表于 2022-7-14 23:24:33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重点的是要明白故事里所表达的道理。在这里,作者是用了拟人手法来说,如果真正较真,鹬和蚌就根本不是一个物种,他们之间是不会有对话的。”
我同意!
有些热度过犹不及…
ua0d11dkf1o40c
发表于 2022-7-14 23:24:49
这估计不是小孩发现的,是大人想出名。这文章是用拟人方式写的,如果要专牛角尖,这课文没法存在了,因为两个动物都讲不了人话。幼稚的大人冒用小孩的名义出风头,可笑至极。
uscrylj3wu0rzl
发表于 2022-7-14 23:25:03
小学生的确质疑得好。但这是拟人化的写法,因为即使嘴不被夹住而说话,但仍然不具有不被质疑的合理性,两种不同动物众所周知无法交流啊!也就是说这个寓言里的说不是说话的说,实质上是想,是思考。但为了增加寓言的形象性与感染力,所以还是用说为好。尽管似乎不尽情理,但从文学性来说写实了就没法写了。犹如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都是比喻。 鹬鸟与河蚌在夹嘴时之说,也当以比喻修辞法论之。孩子思考是对的,出版社不作修改也是正确,可惜语文老师与家长没有从更高的修辞手法给孩子解疑答惑!
ul6si6w565s98h
发表于 2022-7-14 23:25:26
孩童的天真与求知欲,足可感动我们。鹬和蚌相争斗,结果让旁边的渔翁获了利,这本是一篇教育人们不要短视不要内斗的寓言故事,人教版的编辑们为了儿童便于理解接受,采用拟人化的方式进行描述,却被可爱的儿童质疑,我们在理解人教版的编辑的同时,也为孩子的纯真可爱勤于思考欣慰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