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鱼儿装“跑步机”、创新“鱼菜共生”模式……这些“黑科技”让人大开眼界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通过人工造流形成人工水流,给鱼儿装上“跑步机”,促进它们不断运动,提升肉质、探索“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用养鱼的水种有机蔬菜,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1月22日,在宿迁市湖滨新区,一批农业“黑科技”让人大开眼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pWkFSu1CI0zAm~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959678&x-signature=FEqfM0guIiPBXeb0QF0zPVeYnwM%3D
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的江苏省现代农业(大宗鱼)产业技术体系宿迁推广示范基地,是当地最大的一处循环水养殖基地。“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委介绍,许多“黑科技”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而且都获得了专利,如:饲料抛洒器、自动投饲系统、分鱼装置、钢结构流水槽等4件获实用型新型专利。
“基地目前养殖的是鮰鱼,学名叫斑点叉尾鮰,在我们这儿也叫‘运动鱼’‘冲浪鱼’。”基地管理员李国祥介绍,基地通过流水槽进行人工造流,形成水流,24小时不间断循环,流动的水可以提升鮰鱼生存环境质量,还能促使鮰鱼不停运动,做成美食后,口感更好。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pWkFTP4QKvmVR~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959678&x-signature=KK8v2H5TOJaqIjqJK%2F9OuYcrkfg%3D
“要想养出一口鲜嫩的鱼,中间的学问可不少。养殖鮰鱼的钢结构流水槽是由公司自行研发、新建的,流水槽底部全部是水泥,四周是钢结构,鱼跟泥土没有接触,加之水环境好,养出来的鱼没有一点土腥味。”李国祥说,而在一旁的水质净化区,则是“水面有花、水中有鱼、水底有螺”,形成立体生态网,鮰鱼粪便残饵无处遁形,统统被吸收降解。
除此之外,基地所有养殖塘口都实行了自动化投喂,工人只需启动按钮,鱼饲料便通过管道运送到自动投料机,再从自动投料机里喷洒出来,落入水中,鮰鱼便从池底游上来抢食,这个自动投饲系统也是该基地自主研发。在基地的养殖清单上,不仅有每个时间段的水温,还有根据水温进行的投饵量,每一个数据都非常精细。
截至2021年上半年,基地年产商品鮰鱼达5000吨,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鮰鱼基地”。
https://p6-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pWkFTtGYjanFo~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959678&x-signature=d9NT9iIVAE7scrA2axKvNqdFELw%3D
养鱼不换水还没有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菜也能正常生长。位于湖滨新区的江苏渔蔬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水产养殖与水培种植这两种不同领域的农业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用养鱼的水直接种有机蔬菜,这就是鱼菜共生。”公司负责人李成树介绍,水里的鱼会吃掉菜根上的一些微生物,减少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病害,同时鱼池中的水作为“营养液”能培育蔬菜,被蔬菜吸收过滤后的“清泉”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pWkFUZEtv5QEu~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959678&x-signature=3nc7wJCRIYYe3Yr%2FeKGDVlUMpLU%3D
“‘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模式,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李成树介绍,“鱼菜共生”这种新颖的农业模式,是湖滨新区晓店街道扶贫项目之一,为晓店街道很多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鼓起”更多人的口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图源:速新闻
编辑: 徐明泽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