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姚洋:我觉得“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大学教育是有用的
近日,新浪财经睿见•Economy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姚洋看来,“就业难”是个伪命题。“踏出校门的时候,可能只有70%的人找到工作,但是三年之后再去调查,每个人都找到工作了,而且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觉得工作挺满意。”
姚洋认为这是因为心理落差的原因,读了大学之后,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应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到社会上一看不对呀,企业并不那么认为,他要调整调整,最后还是得去工作。
“不排除有些人他就回家待着了,就啃老去了,这种人少而又少。你问问你身边的同学,你的同学大学毕业三年之后谁没找到工作,都找到了。大学教育,哪怕是最次的大学教育也是有用的。”姚洋说。
原标题:北大教授姚洋:我觉得“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来源:新浪财经 网上有攻读“原子物理学”的大学毕业生做起了肉夹馍的买卖。也就不对口。也不知是某行业过剩呢,还是从业者挑剔?
无论怎样,劳动部应设立权威网站,及时通报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工作。 大学学的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兼容并包的豁达,直面挫折的勇气。大学教育不是“好工作”的保证书,而是人生的自我完善。 我觉得当前就业难跟你这样的教授过多逃不了干系 怪不得就业难,原来学校都是这样的人在教[打脸][打脸][打脸] 一个没真正进入社会工作的人谈工作? 这个人根本没有认真做调查研究!现在大学毕业生大多数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的大多数都是勉强过下去。 就业难与大学教育有没有用是两个问题。就业难是大部分适龄人的问题。 教授的意思:“不嫌弃,肯吃苦,大学毕业生 有工作的人不知道找不到工作的人的苦。
页:
[1]
2